• 2个月宝宝早教游戏有哪些
    2个月宝宝早教游戏有哪些

    选画游戏 选画是给孩子做视觉刺激。在宝宝的房间张贴并观察宝宝最喜欢的图画,查看表情,发现并锻炼视觉选择能力。 蹬踢彩球 仰卧,踢吊在上方的大彩球或吹满气、内有小铃铛的大塑料袋。宝宝看见球在跳动,或听到声音会很兴奋,便努力蹬腿,屈伸膝盖,双腿上举或随球而动,从而欢欣鼓舞。这个游戏可以活动双腿,锻炼下肢肌肉。有时宝宝手和脚都能同时碰到球,下肢运动扩大到四肢和全身运动,可促进婴儿的肌肉发育和新陈代谢。 侧卧 婴儿吃饱后右侧卧位,胃内食物从右侧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在背后垫一个枕头或小被子固定体位,婴儿有时身体会倾向背侧而成仰卧,或因垫高身体倾向腹侧而成俯卧,初时这种转位是被动的,以后会逐渐转为仰卧或俯卧。侧卧可作为产生翻身动作的阶梯。 俯卧抬头 出生后30多天,宝宝可用

  • 爸爸妈妈怎么夸奖孩子
    爸爸妈妈怎么夸奖孩子

    夸具体不夸全部 “你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孩子会走路了,孩子开始上小学了,孩子考了满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

  • 孩子玩手机上瘾想要让孩子乖乖放下手机该怎么办
    孩子玩手机上瘾想要让孩子乖乖放下手机该怎么办

    自从手机慢慢普及到了我们的生活后,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 都会忍不住拿出来玩玩。那么孩子玩手机上瘾想要让孩子乖乖放下手机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我前几天带着孩子参加聚会,聚会上有很多小朋友。原本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得很热闹,但是有一个小朋友玩累了就拿起他妈妈的手机玩。后来,很多小朋友都跟风找自己的爸妈要手机,要不到手机的小朋友就跟别的小朋友抢手机。 旁边有妈妈感叹道,现在的小孩真的是太爱手机了,玩起来都上瘾了。孩子容易对手机着迷,这是很多家庭遇到的大难题。 有家长问我该怎么解决?我就向她们分享了一位妈妈让玩手机上瘾的孩子,乖乖放下手机的事情。其实她只用了这几句话,但是却包含着很大的智慧。 “如果你30分钟后不玩手机了,妈妈会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40分钟后你还在玩手机,妈妈就会把手机收走,不会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这位妈妈很可

  • 长假亲子游,High翻天!
    长假亲子游,High翻天!

    今年旅游业最火热的项目是什么?不是坐火车去西藏,也不是坐游轮去韩国,而是“2+1”的亲子游??爸爸、妈妈+宝宝。  全家总动员式的出门和一般的旅行可不一样,从出游路线到旅行方式,旅行社针对家庭式出游的特点,打造了各具特色的路线供三口之家选择。   其中有??  最具人气的亲子游??亲子采摘。在充满了丰收气息的果园中,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动手摘水果,边采边吃还能带回家,多么诱人啊!  最具亲和力的亲子游??亲子度假。阳光、沙滩、海浪、青山、秀水之间的三人休闲时光是一种绝对的温馨和惬意。  最具趣味的亲子游??亲子野营。搭帐篷、野餐、游戏……忙碌之中也能让家人和宝宝亲近自然、尽享天伦。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厌倦了将自己的脚步局限于家里或者小区旁的公园,而你也厌烦了只用单调的游戏、简单的儿歌来与宝宝“亲热”,那就赶快带上宝宝来一次“2+1”亲子游吧。这个十月,

  • 比粗暴的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哪些
    比粗暴的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父母都免不了会使用粗暴的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比粗暴的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总免不了急躁发火,这时候往往会使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比如打骂、威胁、唠叨、抱怨、贴标签、翻旧账、说一些刻薄话、甚至对孩子直接无视,这些都是粗暴的教育方式。 这些管教方式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是高高在上地对孩子讲话,好像你是他的上帝。那为什么会用粗暴的方式管教呢,有这几个原因: 1、 不知该如何管教孩子,于是采取了自认为见效最快,最方便的方式来解决。 2、 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并不满意,于是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到了无法反击的孩子身上。 3、不了解孩子随着年龄的变化的各种发展规律,比如3-4岁的孩子正处在他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这段期间,孩子会比以前表现

  • 父母不能这样夸奖孩子
    父母不能这样夸奖孩子

          妻子出差了,我这些天也很忙,自然而然地减少了对儿子的关心。我让儿子自己玩,饿了渴了就到冰箱拿东西吃。    天黑时,儿子捂着肚子走到我身边说:“爸爸,我的肚子好疼。”我一想肯定是因为冷落了儿子,所以小家伙变着法子来吸引我的注意。不禁觉得好笑,便伸出大手揉揉他的肚子,又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说:“我家小齐最乖了,你是小男子汉嘛,是最勇敢的,让爸爸好好工作行不行?到周日了我带你去海底世界玩。”小齐高兴地回了自己的房间。   等我终于忙完了工作,忽然听到儿子在哭。我连忙跑去他的房间,只见儿子捂着肚子直叫疼。我抱起他直向医院赶。医生说可能是肚子受了凉,再一问儿子,果然是因为一个下午吃了很多冰冻东西。   抱着儿子我开始反思:第一固然是因为没有看好孩子,结果他去冰箱拿东西吃,又没经过

  • 怎样跟孩子道歉最合适
    怎样跟孩子道歉最合适

    做好心理准备,真心道歉 父母先做好心理准备,要真心道歉,不是为自己狡辩,更不是骗孩子的伎俩。他们必须感到自责,勇于承认在教育真真过程中的失误。 做好准备工作 父母做好资料准备,如果孩子发现父母做了大量工作再来向自己道歉会受感动的,效果会更好。 选择恰当的时机 要选择恰当的时候,最好是孩子心情好的时候。 尝试补救和补偿 尝试着补救,请孩子配合你们的补救措施,也可以全家一起制订完善的计划,告诉孩子自己能做什么,能改正什么。询问孩子的心愿并努力帮助孩子达成。

  • 暴力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暴力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实际上,滥用体罚不仅会破坏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密感情,还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变得缺乏自信、充满挫折感,一些孩子还容易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都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   俗话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可是,孩子的屁股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屁股肉多、没有大的血管和神经,所以,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就打孩子的屁股。而儿科专家却指出,打孩子屁股除了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外,如果打的位置不对还很容易造成孩子肾周围血肿、肾出血,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孩子瘫痪。   打屁股导致肾衰报道屡见报端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小时候被父母打屁股是很平常的事。但有媒体曾报道说,湖北省武汉市一位8岁小男孩,由于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在被其父连打四十余下屁股后,竟出现了臀部肿胀、发烧、嗜睡、尿少等症状,最后竟然抢救无效死亡。无独有偶,北京、四川日前也出现了打

  • 孩子特别笨怎么教都不会怎么办
    孩子特别笨怎么教都不会怎么办

    引导孩子发现观察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启发幼儿积极观察;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结合起来,循循善诱,引导幼儿正确观察。 鼓励孩子去尝试 当你想要帮助孩子学习一些技能的时候,首先要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你就闭上嘴巴在一旁支持就好,若是孩子遇到困难想要得到你的帮助,你再出马去帮助他。当孩子尝试几次后还不成功,那你不妨先劝他放弃,告诉他“等下次再尝试也是一样的”,不要逼着孩子去死磕,这反而会让孩子挫败感太强,若是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所以有必要买一些玩具来启发兴趣。 多听故事 小孩子太笨,让孩子多听故事。多听故事,培养孩子绘画、音乐方面的素质。

  • 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十个方法
    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十个方法

      一、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婴儿最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理智地逐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有位老师曾亲眼见到过这么一位母亲,她把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还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挨批评,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孩子之后,目送着孩子上学。这位母亲肯定是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可能都会清楚地感到,这种爱的结果将会是多么可怕!  二、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和每个成年人一样,孩子也拥有自己的时间。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了。  有一位聪明的家长,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

  • 体罚易导致儿童暴力倾向
    体罚易导致儿童暴力倾向

      “多年的经验和个案研究表明,体罚易导致儿童暴力倾向,”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主任黄琳琳说,“教师和家长的体罚,容易误导孩子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另外也使儿童过早地从心理上认定自己不是好孩子,容易自暴自弃,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她还说,对有暴力倾向和走向违法犯罪的成年人的研究表明,这些人100%在儿童时代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体罚。加拿大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被调查人的年龄介于15岁至64岁之间。在偶尔被打的受访者当中,有21%患上焦虑症、70%患上抑郁症、13%酗酒、17%嗜毒。调查医生麦克伦说,有些人还会引起身心失调。有关教育专家还说,老师对学生的体罚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   目前,对于由体罚对孩子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无法预测,有关专家指出,家长和老师必须采用别的处罚方式,以避免此危险。 

  • 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到底该不该打
    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到底该不该打

    孩子调皮是天性,可是过度调皮的话就是不听话,那么家长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到底该不该打呢?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呢? 父母对于孩子过于疼爱,在孩子犯错时,不舍得打骂,可是生活中仍有很多父母主张通过“打”来管教自己的孩子,把打孩子当成了万能药,然而收效往往微乎其微。 棍棒教育一直在很多家庭里都存在着,孩子不听话打,孩子不学习打,孩子调皮打,只要孩子一犯错就一个字打。其实很多时候家长的教育方向也出了问题,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该不该打,家长得记住这“四不要”,打孩子也要讲究方式。 01 目前的危机亦是转机 孩子虽然小,但是也知道父母当着陌生人的面打他,会让孩子很窘迫,心理上受到一定的伤害。 这样最后你想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只会适得其反,孩子也听不进去,没有作用,反而会伤害你们的亲子关系。情绪激动家长也会失

  • 从溺爱的漩涡里摆脱出来
    从溺爱的漩涡里摆脱出来

      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大的幸福。因此,常常把孩子整个地保护起来,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替他做每一件事情。但是,被宠坏的孩子并不就是个快乐的孩子。溺爱如同漩涡,让孩子和父母都越陷越深。赶快从中摆脱出来吧!   场景:   星期六早晨,妈妈把精心准备好的早餐放到了桌子上,可5岁的安安一点也不领情,闹着要吃鸡蛋。妈妈马上给他炒了一盆鸡蛋,可这时安安又吵着要吃果酱面包了。好不容易弄好了果酱面包,妈妈还没坐下来,安安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鸡蛋都是我的,你们不许吃”。看到安安马上就要准备哭出来的表情,做妈妈的马上让步了。   在那些溺爱孩子的家庭里,常常会看到类似的场面。许多父母都会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希望让孩子得到最大的幸福。”但是事实却是:溺爱只会害了孩子。这样的“爱”是不负责任的,是“甜毒品”——虽然表面上似乎香甜可口,但其实,它就像毒品一样,会对孩子的

  •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之后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之后

       ·给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      1.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消极情绪 如恐惧,悲伤,无助感等。夫妻吵架时往往吵得脸红脖子粗,用高八度的嗓门大喊大叫,常常把幼儿吓的不知所措。夫妻俩吵得投入的时候,根本顾不上理会孩子,对孩子的哭喊、恳求也听而不闻。幼儿不由得以为爸妈不要自己了,倍感伤心和无助;而看到自己认为最亲密的人之间也针锋相对,孩子会感到自己认为最安全的避风港也不复存在,内心涌起深深的恐惧。      2.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是由于学习,也就是模仿。其模仿的来源包括:暴力电视、父母及教养者的行为、同伴的行为等。夫妻吵架过程中,不仅仅是

  • 孩子眼里玩具的一千种可能
    孩子眼里玩具的一千种可能

          一个漂亮的玩具小鼓和一串爸爸的钥匙,你猜你的宝宝会选择哪个?如果他喜欢的是后者,你会不会觉得很奇怪?       其实对小宝宝来说,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玩具。你的家原来就是个玩具大仓库啊!       我的摄影师朋友在拍一组孩子与玩具的专题时,碰到一件麻烦事:刚满1岁的小模特丁丁似乎对给他的所有玩具都没兴趣,他毫不爱惜地爬过一架可爱的玩具琴,用手将彩色的小火车推到一边,周围的大人们举着各式玩具试图吸引他的目光,小男孩却视而不见,径直爬向厨房。妈妈赶紧将儿子拽了回来,哄着他:"乖,阿姨这里的锅不能玩,你先拍完了照片,妈妈就带你回家,咱们玩自己家的锅。"    &nb

  • 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
    孩子不懂礼貌怎么办?

    一个人懂不懂礼貌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影响的,父母在这个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当遇到不懂礼貌的熊孩子的时候父母应当如何去做引导孩子呢? 常言道''礼多人不怪'',但是孩子如果不懂礼貌,就经常会被贴上没有教养,父母没有教育好等等标签。 确实,懂礼貌一个人素养的表现,孩子懂礼貌更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于是从小培养孩子懂礼貌的习惯不管对于家长还是孩子本身是非常重要的的。 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的情况,例如遇到亲朋好友时不愿意主动打招呼,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不迎接,与朋友玩耍时不愿意共同分享玩具等等。 遇到孩子不懂礼貌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作为父母也别着急,要想懂得教育,可以先从简单的礼貌用语入手,先让教孩子学会说''谢谢'',让孩子懂得感恩开始。 其实教会孩子说谢谢并不困难,可以

  • 给孩子一个刺激丰富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一个刺激丰富的学习环境

          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周围环境的刺激强度有关,如果婴幼儿从小生活在一个空空荡荡的房间里,白墙白床,宁静得没有任何外来的刺激,那么他对于光、运动物品的反应很弱。如果给婴幼儿尽可能地布置各种各样的玩具,像摇床、彩球、风铃等各种各样的新鲜东西,会让他时刻产生捕捉的意念,这样他对声、光的反应就要强烈得多。因此,一个热热闹闹的家可以促进婴幼儿早期的智力发育。这里也给父母一些方面的建议。  书籍:选择画面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图书,提供视觉、触觉刺激。   玩具:插塑或可拼装的玩具。色彩鲜艳,变幻多样,提供视觉触觉刺激,锻炼手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棋类可训练孩子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球类:可在室内、外活动,锻炼体能,跑、跳、投、踢、拍等多种技能,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 外国父母追捧的中国式早教
    外国父母追捧的中国式早教

    在中国,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智力和才艺方面的,这些对于他们日后的成长非常有好处。在中国,强调家园合作,父母要在家里辅导孩子学习,这是在中国才遇到的,我们不太适应,也不如中国的父母做得好——在我们国家,这些是不需要父母做的。   ChirsAvery(新西兰):幼儿园每天只开两小时    我来中国五六年了,两个孩子都是在开放的环境里接受教育,他们所在的幼儿园有不同国家的孩子,在这样的集体中可以得到多元化的文化熏陶,学到不同的语言。这是很宝贵的财产,也是我最欣赏的。当然也有些负面影响,比如孩子学会了攀比和一些骂人的粗话,但微不足道,不是大问题。    在新西兰的幼儿园,并不特别看重智商培养。每天只开放两小时,而且基本上是玩耍,父母也可以全程陪伴。生活中我从来不打骂孩子,我认为孩子在10岁之前都没有错。错的只能是父母,是父母没有

  • 孩子以后有出息的表现有哪些
    孩子以后有出息的表现有哪些

    孩子成长的时候,身上的一些表现能够看出他以后会是什么样子。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以后有出息的表现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育儿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家长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孩子的培养通常从怀孕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作有潜力、能成才的孩子,其实家长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以下几个习惯就好。如果发现自家的孩子没有也不要感到着急,现在开始培养也是来得及的。 孩子若是从小有这几种能力,说明将来的格局会很大,易成材! 1. 自信 自信对于一个人做事是否能够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正是因为对自己充满自信,笃定这件事情自己一定能够完成,才会拥有去做这件事情的勇气、才能够看到希望,因此才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通常对自己的孩子总是非常挑剔,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家的孩子做对

  •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家长应该怎样做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家长应该怎样做

    你家宝宝上学了吗?你家宝宝上学有没有被同学欺负过呢?如果宝宝在学校被欺负了,家长应该怎样做呢?心理学教授告诉你,这样说这样做才是对孩子好。 前不久,在心理学课堂上,老师讲述了一个关于她儿子豆豆被欺负的故事。 有一天,豆豆所在的幼儿园转学去了一名新同学W,W患有兔唇,而且家境也比较惨,所以W在班里还挺受照顾的,W被分配到豆豆那一桌,新同桌的到来,并没有让豆豆感到新鲜,反而没豆豆就陷入了苦恼之中。 某天放学后,豆豆委屈地对妈妈说:妈妈,W总是打我!我都让着她,她还是打我!妈妈想都没想,回应到:哎呀,没关系,W肯定不是故意的,再说W那么可怜,你不要怪她嘛! 豆豆一脸茫然,他很难理解妈妈的话,为什么被同学欺负了还得不到妈妈的同情。 多年之后,老师回忆起这个场景,总感到非常后悔。她感觉当时自己对儿子说的话深深伤害了她。对于一个4岁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