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孩子学会心理站立
    让孩子学会心理站立

      傍晚,舅妈3岁的女儿婷婷在大厅里独自玩耍,桌上堆放着几个动物玩具、一些小人书和一块块零碎的拼图。我和舅妈端着饭菜走出厨房,刚好看见婷婷转身时不小心脚扭了一下,“咚”的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我连忙放下手里的饭菜,打算过去扶她起来,哄哄她。可是舅妈拦住了我,说:“不用去扶她。”我很疑惑,那么小的孩子重重地摔倒在地,当妈妈的难道不心疼吗?   出乎意料的是,婷婷竟然没有哭,她双手撑地,左摇右晃,笨拙地站了起来,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玩她的动物玩具。我赞许地对婷婷说:“婷婷真勇敢!”婷婷露出了天真的笑容。   我感慨地问舅妈,婷婷平时也都是自己站起来吗?舅妈笑着说:“孩子摔倒了,要让她学着自己站起来,这对孩子心理的独立十分有益。婷婷一两岁时,我会亲自扶她起来,等她长大了些,我便不再扶她了。第一次没有扶她起来时,婷婷坐在地上一直哭着喊痛,我慢慢地哄她,让她试

  • 家长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
    家长忍不住吼孩子怎么办

    让孩子先说出感受 让孩子先说出感受。当你觉得自己在某种情景下被冒犯的时候,让孩子告诉你他这样做的原因,而不是先吼。孩子说出感受不仅有助于大人的理解,也能让宝宝们更容易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推己及人。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 很多时候,事与愿违让我们产生了糟糕情绪,我们为了逃避这种不愉快的情境,往往会急于解决眼前的事情,而使双方的情绪更糟糕,事情自然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处理。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处理事情。 用陈述语气别用反问语气 “你可以这样吗?”“你不知道这样做有问题吗?”——拜托!别再用反问语气了。不仅很怪罪,而且也会让孩子对指令感到不清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陈述语气,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不想男孩子变成宝妈男该怎么办
    不想男孩子变成宝妈男该怎么办

    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所有的一切都听自己妈妈的,自己没有主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宝妈男。那么不想男孩子变成宝妈男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老马受我媳妇影响,已经很久不看电视剧的我也开始追剧了,追的是赵丽颖的新剧《知否,知否》,剧情如何老马我不做评价,只是剧中男二号,也就是小公爷扮演的角色忍不住让老马我想吐槽。 当然演员的演技还是很在线的,只是扮演的这个角色,一下子又让“妈宝男”这个词出现在了追剧者的心中。男二号一生的悲情可以说很大程度上都和他有这样一位强势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说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是这样,家有男孩,如果你不想把他养成“妈宝男”,误了儿子的一生,那对妈妈们来说这几种行为还是尽早收起才好。 太强势 老马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这室友也是个奇葩,据他说因为自己的妈妈很强势,自己反抗过没效果,然后

  • 孩子性格敏感怎么办
    孩子性格敏感怎么办

    给你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环境越大,人们就会感到更加焦虑和敏感。宝宝喜欢安静的环境。现在宝宝很聪明,家里的人不快乐他是知道的。因此,要确保家庭氛围保持安静和谐,不要生气、发脾气。此外,如果你遇到孩子哭泣,大人别跟着一起紧张起来,对他们大吼大叫。这时候应该保持沉默,耐心地安慰他们,平息他们的情绪。 教他们管理情绪 孩子也有自己的“小情感”。他会发脾气,闹别扭。此时,大人必须正确引导他们的孩子,慢慢引导他们的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然而,这种接纳不同于娇纵,由着孩子胡来。例如,当一个孩子发脾气时,可以让他吐露心中的不愉快,但不能让他大叫。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接受和爱,让他感到更有安全感,这样他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接受孩子天生的特点 强迫改变他的害羞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允许他以自己的步调发展会让他更

  • 巧治家中的“告状王”
    巧治家中的“告状王”

      “妈妈,某某某刚才又抢我的东西了!”    “老师,某某某打人了!”   “爸爸,某某某欺负我”"   ……   如果孩子动不动就拿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向你告状,这是不是让你有一些不知所措:对他的告状很关心,怕孩子养成动不动就告状的习惯;不去理会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问题,受了欺负,真是两难。   镜头一   大型玩具里有两个小秋千,过了一会儿Owen急匆匆跑过来对我说:“老师,Lily不给我玩。”Yong听见了也跑过来说:“老师,Rose也不给我玩。”我了解情况才知道,原来是Lily和Rose两个孩子在玩荡秋千,Owen和Yong也想玩,就冲着两个妹妹叫:“让我玩一会儿”“让我玩一会儿呀”可是两个妹妹不答应,于是两个弟弟就跑来找我告状来了。   镜头二   中班的活动区域里,小朋友们都在玩着玩具,突然听到晓东大声喊道:“老师,莫华把我的大桥弄塌

  • 幼儿记忆力的培养
    幼儿记忆力的培养

     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地认识、行动,到复杂地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仓库。在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幼儿时期,记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记忆处于意识中心,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有优势地位。如果没有记忆能力,那么幼儿每一次都去重新认识那些已经碰见过的事物,不可能获得任何生活知识经验。幼儿记忆发展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直接作用。我们在幼儿教育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十种方法,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如: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幼儿就能理解知识,

  • 教宝宝说话警惕进误区
    教宝宝说话警惕进误区

        刚出生的孩子,对成人的话听不懂,但婴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家长在教宝宝说话时,是否犯过下面的错误?   误区一:认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宝宝,对成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孩子的脑子里。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语言重复,他就明白“妈妈”的意思了。   误区二: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   宝宝指着水瓶,成人马上把水瓶递给他,这种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就满足了需求,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当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他拿着空水瓶,想要得到水时,会努力去说“水”,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误区三: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

  • 宝宝多大不尿床,才正常呢
    宝宝多大不尿床,才正常呢

    对宝宝尿床这个事情每个家长都会经历过,但是有多少家长知道孩子多大尿床算正常呢,而且每个家长对于孩子尿床这件事情都会持有不同的态度与看法。 宝宝快6岁了,还尿床怎么办?父母做好这几点,才能更好帮助宝宝 以前宝宝,不用尿不湿的时候,父母经常被宝宝尿床弄得头疼不已,大半夜还必须起来给宝宝把尿,不然宝宝必定尿床。不论是给宝宝把尿,还是半夜宝宝尿床了,起来收拾烂摊子,都是让人非常不愉快的事情。 如今的宝宝,人人都戴尿不湿了,父母倒是可以睡得更加安稳了,不用怎么担心宝宝晚上撒尿问题了。可能只是偶尔尿不湿兜不住了,打湿床铺,可能聪明的宝妈,还会在床单下面垫上隔尿垫,这样就更加万无一失了,即使尿不湿没有兜住,也只需要更换一下被单即可。 虽然尿不湿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给宝宝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宝宝使用惯了尿不湿,尿尿都是非常随意的,

  •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艺术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艺术

    一旦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就是每一位家长必须面对的。常常听到家长埋怨老师不近人情,孩子一有情况就“告状”,语气生硬,没有考虑家长的面子;而老师常常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孩子是你的,怎么动不动就责备说孩子教不好是老师的事情呢!”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都是为了孩子,两方需有话好好说。本期关注中,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老师和家长嘉宾,针对老师和家长之间如何建立有效沟通,各抒己见。双方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的快快成长,老师和家长更应该是紧密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彼此埋怨的对手。   家长嘉宾:Laura 某外企财务总监 儿子 初一   关海容 公司财务人员 女儿 小学四年级   王琪 某慈善机构工作 儿子 小学一年级   王霞 布瑞文化(北京)有

  • 父母如何做到言传身教
    父母如何做到言传身教

    下班后尽量多和孩子在一起 工作繁忙的父母总是用大堆的礼物表达对孩子的歉意,可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可以关上电视,和孩子做做游戏,或者讲讲白天发生的故事和笑话,听听孩子的学院之事,有了足够的交流,就算你工作再忙,孩子也会体谅你的、 担起家长的责任 要为孩子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多参与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各项活动都要参与,特别是毕业典礼和家长会。 给孩子以闲聊的乐趣 要给孩子一个宽裕的环境,要让孩子能对你说出他的喜悦,困惑,失望,压力,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培养他的自我表达能力。 逐渐灌输学习的概念 这会影响他一生,告诉孩子学习就是探险,他自然会充满热情。要与在学校学习不同,父母在家要从艺术创造力上领导孩子,比如智力测试题,脑际急转弯,和孩子一起体验学习的乐趣。

  • 爱冒险的孩子
    爱冒险的孩子

       我儿子尼基3岁半的时候,已经攀登过家里每一件家具,并且从上面一头栽下来过,他的脸是一张他冒险经历的示意画:右眼下的疤是从超高的购货车往下跳的时候添的,后脑的蛋形小包是从娃娃家的楼梯上跌下时鼓起的,右眼下的第二条疤是在储藏室给照相架锋利的边割的。     当这样的孩子的父母是一分钟都不得空闲的,除了时时提防孩子会受伤,父母还一直担心,到底要到哪一天小闯祸精才会小心一些,更糟的是,3-4岁的孩子跑得快,攀得高,跌得也重。     这些孩子不是存心跟你捣蛋的。休士敦的儿科医生朱安·舒克说“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欢刺激和冒险的行为,并不是每个3岁的孩子看到烘干机就想爬上去往下跳的。”     孩子冒险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的长期记忆还未发展完全,所以,他们常常忘记以前的教训,比如,虽然孩子最终会知道不要

  •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影响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影响

    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冲击 平日里父母对孩子又疼又爱,孩子对父母也充满依恋。但夫妻之间吵架,往往吵得脸红脖子粗,嗓门高八度,一反往日的温柔、亲切。这种巨大的转变容易吓着孩子,使孩子出现强烈的恐惧心理。有的父母吵得激烈的时候,对孩子的哭喊也听而不闻,甚至拿孩子赌气,不照顾他,这会让他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悲伤、无助等消极体验。 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由于能力有限,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容易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他们会分开”。日后,孩子会变得特别“粘人”,不容易哄。如果父母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惶恐之中,会对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巨大伤害,影响今后的心理健康。 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长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孩子会变得攻击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注意力是学习知识的门户,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习成绩的优劣。提高孩子的注意品质意义重大,那么该如何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小明越长越大,但是注意力却越来越不集中,经常走神,就连吃饭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的。 所以小明的家里常常在饭桌上看出现这样的情景:小明围着儿童餐巾,一旁的妈妈或者是奶奶一口一口地给小明喂饭, 但是小明去眼睛盯着手里的小汽车,一直在玩。一顿饭吃下来,喂饭的家长常常是十分心累,但是小明却没吃几口饭。 小明不光在吃饭的时候走神,玩玩具的时候也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比如说,一开始小明吵着闹着要家长带他去商场的淘气堡玩。 但是没玩十分钟,小明就被淘气堡旁边的沙滩堡吸引了,然后就苦苦哀求家长带他换地方。可是在沙滩堡待了一小会,小明也耐不住性子,要回家玩玩具了。 将上述案例中小明这样爱走神的

  • 说谎,不代表都是坏小孩!
    说谎,不代表都是坏小孩!

      请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幻想,或者是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盘。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不再是个小宝宝了,所以孩子们应该很明白自己说的话是事实还是谎言。其实不然!事实上,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相信看完以下对孩子说谎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之后,父母们就会松一口气了。    5岁以下的孩子常常说大话,因为他们不能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说大话完全不同于说谎;5岁以上的孩子不再有说大话的情况存在了,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说谎。    2--4岁:爱说大话    孩子为什么说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

  •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主性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主性

    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想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性家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提高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哲学家 雅斯贝尔斯 “五一”小长假结束了,不少地区的萌娃们陆续回到幼儿园,长达3个月的“宅”家学习生活,总算是告一段落!(若小“神兽”所在幼儿园还未开园,家长们也不要着急,坚持坚持,胜利就在眼前) 回忆起疫情“宅”家的这几个月,许多家长叫苦连天。尤其是当他们参与到引导孩子的学习中去时,更是纷纷崩溃——教孩子太难了!让孩子用心学习太难了! 当然,也有不少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在假期get到了不少的技能(“闭关”在家的日子,孩子们“修炼”了哪些新本领?),孩子们的差距在假期里就悄然拉开了~“如何让小朋友自主学习”成为了许多家长

  • 父母有时应装“糊涂”
    父母有时应装“糊涂”

          当孩子用不当的方式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成人明明知道孩子的需求,却有意装糊涂,表示不理解、不明白,并适时地向幼儿发问,引导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案例一:听不懂   喜喜看到楼下有许多小朋友在玩,她也想去,于是就带着哭腔含糊不清地跟妈妈说:“妈妈,我想出去玩,我要你带我出去玩。”妈妈开始没听清楚宝宝在说什么,仔细分辨才听明白了宝宝的话。妈妈对宝宝这种耍赖撒娇的说话方式很不喜欢,批评了很多次,收效不大。   方法运用   每当遇到宝宝不好好说话的时候,家长都可以采用明知故问的方法应对,这个时候即使是听懂了孩子的意思,也装作听不懂,故意反问宝宝:“你在说什么呀?我听不懂,你再说一遍。”如果宝宝还是哭着说话,家长可以继续发问:“你的话我听不清楚,有话好好说,哭着说话我

  • 最可爱家长必备十要素
    最可爱家长必备十要素

    在孩子的心目中,以下的家长是最可爱的。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nbs

  • 父母怎么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母怎么表达对孩子的爱

    多和孩子交流 要经常同孩子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耐心一些,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或许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那么,作为父母想要帮助期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要了解问题,这个沟通就是了解问题的根本方法了。只有了解了问题,其次才是指导。 用眼神来表达爱意 眼神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的眼光是凶和很,别人看了会害怕,特别是小孩子在犯了错误的时候,大人的眼神就要注意了。我们爱孩子时,眼神可能很好地表达你的爱意。作为家长,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眼神。当我们过分注意孩子的学习时,就会软化对孩子的爱。 经常抚摸孩子 爱要用行动表达出来,最为直接的就是多给孩子抚摸,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这会让孩子有安全的感觉。做父母的应该认识到,如果孩子在成长初期没有能得到很好地爱,会在孩子心灵深处产生心理问题。因此父

  • 家长如何正确爱孩子 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爱
    家长如何正确爱孩子 如何给孩子正确的爱

    家长如何正确爱孩子 (1)引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家庭游戏,就是有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和孩子一起玩。可以是堆积木,可以是一起舞蹈,可以是躲猫猫,也可以是一起蹦跳……把孩子怀抱在胸前,在温馨的读书时间里,和孩子一起成长,最适合的时间是睡觉之前。和孩子一起享受无所事事的时光,孩子们就是在貌似无意义的动作中认识世界、建构自我。这种琐细时光,还会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滋养:爸妈就在我身边,他们允许我去探索,我可以走的稍微远点,但不担心有危险,因为我知道爸妈就在我身后。陪孩子一起睡,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他们安全感,因为他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注。当孩子知道他可以依靠父母,可以在真爱中长大时,他的心里自然是幸福的。 (2)引导孩子感受身边的爱 社会上最常讨论的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很少同时得到父

  • 教育女儿时父母们需要注意的禁忌有哪些
    教育女儿时父母们需要注意的禁忌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时候,男孩和女孩用的方法可能会有些不一样。那么问题来了,教育女儿时父母们需要注意的禁忌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如今不少家庭在生男生女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已经无所谓了,因为现在的女孩就和男孩一样接受教育、拥有工作和收入,并且从前“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这种观点也慢慢消失,再加上女孩更加贴心可爱,因此还有很多人更喜欢女儿。然而现代社会在女孩教育上的问题并不比男孩少,比如不想女儿骄纵又不希望女儿太老实,不想女儿无知又不希望女儿见识太多丑恶…… 父母为了养育女儿可谓是操碎了心,“掌上明珠”一词一点也不过分,其实如果生女儿的家庭能够避免一些禁忌,教育的压力就能减轻不少了。 1、别让女儿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虽然年轻的父母们早已经不在意孩子的男女问题,但是不代表还拥有老旧思想的家中长辈亲戚、街坊邻居,甚至是老师等等熟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