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甜甜的棒棒糖》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大胆想象,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愿意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好东西,分享快乐。 教学准备: 图片、一次性塑料杯,PPT展示图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与朋友分享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简单的表演故事中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1、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想不想听?在听这个故事之前,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动物? 二、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小熊也
教案一:马路上的汽车 一、活动目标 1、观察马路上的汽车,感知发现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汽车,培养幼儿对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2、观察了解红绿灯、交通标志与汽车行驶的关系,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积极与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环境,供幼儿观察马路上的汽车。规划参观路线。 2、照相机、投影仪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参观前的准备 (1)参观行走时要注意什么? (2)参观的主要内容(汽车、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 孩子们,你们知道马路上有什么吗?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一看吧。 (二)带领孩子们到马路
教案一:圆圆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引导幼儿用添画的形式对圆形进行装饰、完善。用粘贴的形式把圆形构图。 活动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用圆形变成各种物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泡泡水、各种颜色的圆形、画有圆形的纸、彩笔、白纸、糨糊、圆形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音乐《兔子舞》,教师带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们累了吧,蹲下来休息一下。”小朋友和老师蹲下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们请出来。”出示泡泡水,幼儿每人一份。 (1)先让孩子们自由吹泡
活动目标: 1、能够介绍家附近的商店,知道商店名称及所卖物品。 2、知道在商店里要遵守各项公共场所的规则。 3、愿意和同伴游戏,并体验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视频:老师在面包店工作的短片。 2、幼儿调查表 我居住小区 家附近商店 商店里的物品 家长填写 商店照片 幼儿与家长画图呈现 3、各种商店所卖物品图片若干(如:各种水果、蔬菜、衣服等),箱子一只。 4、户外活动场地布置:喷绘各种商店,散开放置。 活动过程: 一、激发孩子兴趣,引起幼儿对生活经验联想。 (教师身着面包店工作人员服饰)
教案一:蜗牛和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讲故事,引起幼儿对种子的兴趣,初步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2、引导幼儿通过讨论,探索果实和果核的关系,让幼儿积累探索方法的经验。 教学准备: 图片幻灯片、各种水果若干、刀等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图讲故事。先来看看故事的题目。(出示幻灯片一)“蜗牛和苹果”提问:猜一猜这个故事里会讲些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想象故事情节) 教师:哦,我们猜想的都有可能发生,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进行部分: 1、放映幻灯片二——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重新放映幻灯片,幼儿听故事。 3、
教案:小兔子分萝卜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学会按照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两种)、颜色不同(红、绿、白三种)的萝卜卡片若干(幼儿人手两套)。 2、画有篮子的展板两块,贴有萝卜的展板块 活动过程: 、导入 创设情境,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兴趣导语:今天给小朋友们介绍位新朋友,我们起来猜猜是谁吧。 二、展开 1、出示,引导幼儿了解熟悉萝卜的不同颜色和大小特征师:小兔非常喜欢我们的小朋友,它在森林举办了个大派对,不仅邀请了我们小朋友还请了很多的小动物 2、引导幼儿按大小不同给萝
教案一:《生活中的数学》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数与物的关系,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 活动难点: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有数字的物品,布置在活动室里。在教师的衣服上贴一套0—9的数字。数字画出小动物图片。 2、没有数字的钟面,没有数字的秤,电话等图片。特殊号码图片(110,120,119)带有数字的物品图片。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儿歌形式导入。 1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 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
教案一:我会说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创新说事的兴趣 2、扩展词汇,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不同情景和动作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狗跑、小鸟飞、小兔跳、小鱼游的动画片。 2、小青蛙、小蜜蜂、大象的图片各一张。 3各种动物头饰若干(至少每人一个) 设计思路 1、由课件导入:小动物出去玩,引导幼儿观察它们怎样去的?鼓励幼儿用动作展示,有语言描述其行为。 2、运用图片引出小青蛙、小蜜蜂、大象,启发引导幼儿模仿出更多的形态、动作,然后用语言表述出来。 3、激发幼儿模仿更多的小动物并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4、听音乐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音乐停,朋友间相互说说自己模仿的动物、动作或形态。 5、活动
教案一:捏面人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能按一定的节奏说出四句旁白。 2、借助多媒体、图片、学习用“轮唱、接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体验演唱歌曲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视频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起兴趣。 1、播放视频“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民间艺人?他是一位老爷爷,他要给我们表演一个绝活,赶紧来瞧一瞧”? 2、小结:“捏面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是用面粉,加上颜色做出来的。 二、难点前置,学习念白。 过渡语:说了那么多,老爷爷到底捏出来了什么呢? 1、出示图一,猪八戒在干吗?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捏 一个|猪八 戒|吃 西| 瓜-|)
活动目标: 1、对下雪的季节的认知。 2、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3、体会冬天的美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亲近大自然。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诗歌中为何这些小动物都能画画。 难点:理解为什么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是梅。 活动准备: 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雪景图一张,四张小卡片,卡片上画着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提问的方式,(“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的时候是什么景色?”)让小朋友回答慢慢的带着问题进行下面的活动。 二、出示雪景图,引起幼儿兴趣 及提问“
活动目标: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塞到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要及时告诉大人。 3、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2、幼儿用书第40-43页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教案一:敲一敲 活动目标: 1、知道敲击物体能够发出声音。 2、探索发现用一种工具敲击不同的东西,发出不同的声音。 3、自主敲击环境中的物体,乐意将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 活动准备 1、活动室里有各种可以让幼儿敲击的物品,例如:玻璃杯,茶杯,各种玩具等。 2、幼儿人手一把金属勺子。 3、放了不同数量水的玻璃瓶5个。 活动过程: 1、儿歌表演亲一亲,引出敲一敲的主题。 (1) 谁想让老师亲一亲?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儿歌亲一亲好吗? (2)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儿歌。 (3) 教师:小勺亲小勺能发出叮,小勺敲别的东西,它会发出声音吗? 2、教师用勺子敲一敲,幼儿感知声音。 (1)教师用小勺敲击自己的手
教案一:《小鸡过河》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小鸡过河》,学习礼貌用语以及词组:宽宽的、窄窄的。 2、做一个懂礼貌、聪明能干的孩子。 3、愿意积极表现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小鸡过河。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小鸡的歌。 1、欣赏小鸡的歌 师:看看,这张图片上有什么?哇,有这么多小动物呢,他们会发生什么好玩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今天天气真好,两只小鸡一起出去玩。你们看,他们唱着歌走来了。(幼儿欣赏课件:小鸡边走边唱:叽叽叽叽叽,我们小手拉小手,叽叽叽叽叽,一同去郊游。)(小鸡的歌根据歌曲《郊游》改变。) 2、幼儿唱小鸡的歌师:小鸡的歌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幼儿学唱)
幼儿园五官英语教案:认识五官 Teaching Aims 活动目标 1、正确识别面部器官:眼、耳、鼻、嘴。 2、能够区分单复数的器官名称。 3、单词:eye(s)、ear(s)、nose、mouth 短语:touch my…… 句型:This is a/an…… These are…… Teaching Aids:五官图片 Teaching Ste 一、 Warming Up Chant: Two Little Blackbirds 二、 Daily Talk 1、 A: Hi, Good morning. B: Morning. A: How are you? B: Fine, thank
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方案:方案一 一、活动时间:2017年*月15日上午 二、活动主持人:徐艳 活动小组:中班班年级组及家长委员会成员 三、活动内容:亲子趣味游戏运动会 四、游戏项目: 1、亲子游戏“坦克车”(集体游戏) 目的: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分工、沟通、创造;加强幼儿与幼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之间的配合;练习剪与粘的技能。 准备:报纸若干、剪刀、透明胶若干。 玩法: (1)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坦克”链条:将报纸连成一个大圆。 (2)家长幼儿站在报纸上,手托起上方的报纸形成一个坦克链条。 (3)手脚同时移动链条向前走,先到者为胜。 2、亲子游戏“抱孩子”(可选游戏) 目标:锻炼幼儿的跳跃能
教案一:放风筝 活动目标: 1、回忆、交流、模仿自己与他人放风筝的精彩片段,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2、尝试表现放风筝时的动态和情景,会借用参照物来表现高飞的风筝。 3、在创作的过程只能够进一步体验成功放飞风筝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和父母放风筝的经验,欣赏过各种各样的风筝。 2、教师准备放风筝的图片、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交流与他人放风筝时的生动场面。 你见过放风筝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放过风筝吗?和谁一起放的?是怎么放的?请你学一学放风筝时的样子。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表现方法。 教师:怎样表现抬起头来的人?怎样表现高飞的风筝?吧人和风筝画得小
为什么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1、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及专注水平,与孩子的气质、当时的身心状态以及外界的环境等很多因素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年龄越大,能够坚持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就会越长,反之,年龄越小越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于3岁以内的小宝宝而言,是很难长时间做同一件事的;在一件事情上,小宝宝们往往做不了多久就会跑开,或者时不时东张西望。这些在成人看来,可能就觉得宝宝的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如果是年龄较大的宝宝,他们能够坚持做一件事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2、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年幼儿童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容易受到干扰,而且,他们很难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3岁以前的宝宝,注意是被动的,只有新奇的、令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或事情才能吸引宝宝,而且控制注意的能力较弱。孩子的注意力跟大脑发育有关,一个人的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
活动目标: 1、知道穿着整洁、安全的服装可以使自己安全、快乐的活动。 2、能够做到不穿有帽子、有带子的衣服和系鞋带的鞋子入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或幼儿用书第6—7页:《会穿衣,会穿鞋》。 2、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儿童服装照片;与幼儿人数相同的鞋子图片;衣柜、箱子图片各一张。 3、玩具小羊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或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会穿衣,会穿鞋》。引导幼儿讲述。 (1)结合内容,教师提问一:图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危险的事情? 小结:图画中小男孩玩滑梯时帽子被滑梯挂住了,非常危险。我们为了玩的安全、快乐,应该穿没有帽子、带子的衣服上幼儿园。 (2)结合内容,教师提问二:图中的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