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成功教育孩子我们该怎么办
    想要成功教育孩子我们该怎么办

    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讨。那么问题来了,想要成功教育孩子我们该怎么办?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相信,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尽心尽力的,而让家长们不解的是,为什么采用的是相同的教育方法,但教育成果却是不同的。 其实,这其中有诸多原因在作用,而且针对教育来说,父母如果没能理清这几个问题,不论费心思去教育孩子,都会因为根基没用打牢而功亏一篑。 1、家才是教育的土壤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上学以后,教育责任全在学校,因为自己是交了钱的,学校必须要为此负责。也就相当于顾客与商家的关系,既然花钱,就应该受到好的服务,学校的责任就是把孩子教好。 这也是为什么,每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想到的第一责任方就是学校、老师,他们是不是没尽到应有的教学义务、他们是不是没把孩子管好、他们是不是

  • 想要在家教育好孩子该怎么办
    想要在家教育好孩子该怎么办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改变孩子以后的人生。那么想要在家教育好孩子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教你一招:在家里这样教育孩子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孩子教育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家族的兴衰。因而家庭教育就至关重要。在家里,我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首先:强健体魄。 在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常常会遇到因站立而晕倒的学生。感慨万千,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好差劲。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拥有怎样的人生呢? 所以,要让孩子热爱运动,强健体魄。 运动不只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能让人心情愉快、放松,打完球的孩子精神亢奋、脾气很好,就是这个原因,更能提高孩子身体的协调性、自信心等等。我们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运动久了,孩子身心强健、精力充沛,做任何事都能事半功倍。 其次:习惯养成。 好习惯

  • 给孩子读绘本的好处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绘本
    给孩子读绘本的好处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绘本

    给孩子读绘本的好处 讲绘本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讲着讲着,孩子会打断你,问这个问那个。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万事万物的认知逐渐提高,他们头脑中疑惑和好奇的事情越来越多。尤其在3岁以后,变得很爱问为什么。此外,当孩子主动提问时,教育效果那是出奇的好呀。 难得的亲子互动时间 睡前讲故事读绘本的这段时光,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弥足珍贵的。绘本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连接,孩子通过依偎在爸爸或妈妈的怀里听故事,以和父母之间紧密的身体接触来接收父母的爱。想想多年以后,当他们回忆起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绘本的时刻,也许会有一丝愉悦从心底升起,温暖他们的整个胸怀。 帮助孩子提高词汇量,增强表达能力 孩子运用的词汇,大多来自家长和他们讲话时所用的词汇,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大多集中于吃、穿、住、行,常用词汇并不多。

  • 怎样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
    怎样让孩子学会宽容忍让

    一、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愿望,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 二、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三、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四、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五、要教育孩子尊重自己的长辈,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和对自己的爱护。 六、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 为什么孩子总是慢吞吞
    为什么孩子总是慢吞吞

    孩子做起事来总是慢半拍,看在父母眼里是又急又气,真恨不得帮孩子把事做完算了;究竟孩子为什么总是慢吞吞的呢?有些孩子先天气质就是属于慢吞吞型的,这种类型的孩子并不容易去转变他的原有气质,反而是父母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的需要。   孩子之所以行动、做事缓慢,一定有其原因,追究形成原因,耐心去协助他,才是最重要的。  小玉生长在富裕的家庭,生活的一切事情均有人代劳,因此她从来不自己动手,所以变得依赖心很强。进入幼儿园以后,许多事都非得自己动手做不可,小玉因为从来没有做过,所以功课常做得比其他同学慢、也不能够得心应手,经常落在同学之后完成。上音乐课时,老师耐心地教小朋友们敲敲打打、扭动身体去感受韵律,此时小玉的爸爸妈妈就在教室外看着,他们发现小玉的反应和动作总慢半拍,完全跟不上老师的口令,甚至不太敢与同学互动,爸妈不禁开始担心小玉的学习状况……  慢吞

  • 让人怀念的幼儿园时光
    让人怀念的幼儿园时光

    “我想上幼儿园!”“我想我们班的老师!”这是女儿阿璇上大黄班后最爱说的两句话。每每听到孩子发自肺腑的话语,我的心里总是涌起感动。作为家长,能听到孩子这样评价老师,这样评价幼儿园,的确是一种幸福!   女儿是个天性胆小、文静的孩子。我曾经为给女儿选择幼儿园而煞费苦心;曾经为看到她满心欢喜却又怯懦地站在小朋友的身后等待圣诞老人的礼物时而心急;也曾经担忧她在班级中年纪小会跟不上身边的哥哥、姐姐们而忧虑……如今,当我看到女儿兴高采烈地跑进幼儿园却又依依不舍离开的身影时;当我得知她在升旗仪式上勇敢、洪亮、自信地面对全园的小朋友介绍自己是护旗手的消息时;当听到孩子兴奋地告诉我她被评为班上的“学习之星”时……我的喜悦难以言表,不仅为女儿的变化与进步而欣慰,更为能为女儿选择这样一所幼儿园、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而庆幸!   可以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她的一只手被家长牵着

  • 单亲妈妈怎么带好孩子 教你9招带孩子经验
    单亲妈妈怎么带好孩子 教你9招带孩子经验

    单亲妈妈怎么带好孩子-日常生活规划清楚 单亲妈妈要把生活上要处理的事组织一下,记在小笔记本上,分轻重缓急,用A、B、C类标出,A类为优先要办的,B类可以等几天,C类就更不着急了。这样,你同时要考虑的问题就少多了,免得眉毛胡子一起抓,没有重点。 单亲妈妈怎么带好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多数单亲妈妈与孩子相依为命,孩子是妈妈唯一依靠,令妈妈对孩子过分溺爱,生活上的每件事都为孩子做得妥妥当当。怕孩子有什么遇外,也限制着孩子活动,其实这种做法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妈妈就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妈妈需要放开手,让孩子独立承担一些事情,培养他的独立意知。 单亲妈妈怎么带好孩子-要找几位帮手 和他们说好,有事要麻烦他们,不要等到有事临时找,就来不及了。这些帮手可

  • 教育孩子时哪些部位不能打
    教育孩子时哪些部位不能打

    头部 头是身体上瘪嘴脆弱的部位之一,特别是孩子的头部,颅内神经、血管分布相当丰富,头部若是遭受外伤,很有可能引起颅内血肿,严重时会影响孩子智力,严重时还有可能危机孩子生命。 后背 后背处有脊柱,是人体的脊梁,分布着机体重要的神经。家长若打孩子后背,如果失手打重了,很容易打伤脊柱,甚至导致孩子偏瘫等。So,孩子的后背打不得,以免后悔啊。 打屁股 孩子淘气了,家长很喜欢打孩子的小屁屁,以为屁屁都是肉打不伤。其实这样想错了。孩子的屁股处有尾椎骨,连接着身体非常重要的神经,如果错手打太重了,容易伤到尾椎骨,严重的会导致身体瘫痪。此外,屁股是人体的隐私部位,家长打孩子屁股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容易变得胆小自卑。

  • 让注意力专注一点,再专注一点
    让注意力专注一点,再专注一点

      对于宝贝们来说,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有趣的东西,让他们不停地搜索着、追踪着,可是应接不暇的信息又似乎让宝贝变得对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注意力转瞬即逝。那些注意力不好的宝贝,可给妈咪们带来了不少烦恼。  妈咪烦恼  蒂娜妈:“我发现我的宝贝很有音乐天赋,我就给她买了钢琴,请了老师学习。一上课,问题就出来了。她的注意力太不集中,老师讲课,她刚开始的几分钟还能老实地坐在那儿听,可过了一会儿她就坐不住了,开始摆弄小玩意,或者干脆跑到一边了。学习进度非常慢。我和老师都拿她没办法,她的注意力不好真是个大问题。”  一文妈:“一文好奇心特别强,对什么事情都很感兴趣。有时他会因为听到一声鸟叫而追问我是什么鸟在叫。可是当我正在告诉他答案,并想多向他介绍点这种鸟的知识时,他却又指着一辆小汽车向我发问了。我便又开始介绍汽车,这时,他听到不远处有小朋友做游戏的声音,注意

  • 哪种语言更适合与宝宝对话
    哪种语言更适合与宝宝对话

        据说多使用规范语言,多使用连接词,既有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又可以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于是妈妈和宝宝对话,永远都使用规范语言:   “因为天气很好,所以我们去公园好吗?”   “这几天你表现很好,但是睡觉还不乖!”   只是这么复杂的句子让1岁半的宝宝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妈妈到底要讲什么。   对于宝宝来说,多使用规范语言,多使用连接词,固然可以有助于语言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看宝宝的具体年龄,年龄小的宝宝还是适合儿化语言。   宝宝表现   宝宝在1至两岁时,常常喜欢用单词或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糖糖”、“蛋蛋……要”。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在这段时期所用的语言,一般只有名词和动词。有时候一个词可以表示多种意思,名词也会作为动词来用。这种现象只在宝宝1~2岁

  • 面对粘人的宝宝父母们该怎么办
    面对粘人的宝宝父母们该怎么办

    宝爸宝妈们是宝宝最大的依靠,宝宝粘着也很正常,但是一直粘着也不太好。那么面对粘人的宝宝父母们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乐乐爸爸独自带着乐乐宝贝出门玩耍去啦!他们去了哪儿?遇到了啥新奇的事情?看了啥好玩的东西?乐爸第一次带乐乐出门,他能搞定所有事情吗? 我就像《爸爸去哪儿》里面的“甩手”妈妈一样,虽然人没跟去,但脑子里装的都是他们。这不,又想起他们出门前的那一幕: 小乐乐站在门口,一只手提着垃圾袋,一只手潇洒地朝着我挥了挥:“妈妈,我和爸爸出去玩啦,垃圾我们来丢,拜拜!” 紧接着,牵起旁边一脸惆怅的爸爸的大手,头也不回地往电梯那边走去。看这架势,感觉新一季的《宝宝去哪儿》马上就要热播了!哈哈哈 说到这个潇洒宝宝,以前可不是这样的,特别黏我。每次带她来广州玩,出门必须我跟着,我要是不走,她就围

  • 扔东西也是游戏
    扔东西也是游戏

            1岁左右的宝宝经常会有这样的举动:总是试图抓住你手中的物品,得到之后非常珍惜地“研究”一会儿,然后把它扔到地上,同时嘴里发出“嗯,嗯……”的叫声,并伴随着期盼着你给他捡起来的眼神。你捡起来之后,他又挥舞着小手企图拿过来,拿到手之后,却并不珍惜,再次扔到地板上,然后又期盼着你捡起来。就这样——扔下去,捡起来,再扔下去,再捡起来……        有些妈妈会被宝宝的这种“戏弄”行为所激怒,粗暴地抱走宝宝或者拿走物品,有的甚至抓起宝宝的小手打几下,力度虽然不大,但生气完全写在脸上。宝宝的这种看似荒谬、重复的做法,实际上正是符合婴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称为自发游戏,而你对于婴儿自发游戏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

  • “老外”的教子之道
    “老外”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儿童的差异性。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外”的教子之道吧。  营造文明的氛围     美国父母既尊重孩子的个性,又十分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学会交朋友是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要求。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停留在枯燥的讲解上,而是以身作则。比如,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尊重老人和对人彬彬有礼等等。一位美国学者说:“孩子们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长辈。”在教育孩子做一个文明人方面,父母的文明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东方是礼仪之邦,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更加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在这方面,“长幼有序”教育是较为突出的。韩国的“长幼有序”教育是一种家庭与社会全方位的对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是敬老孝亲,让儿童自小就增强尊重长辈的意

  • 如何矫正孩子的语言障碍
    如何矫正孩子的语言障碍

    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的理解,二是主动说出的语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语言,然后才会说话。但是,孩子并不是生下来语言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的,从小和狼一起长大的狼孩子,七岁时也只会嚎叫,而且语言很难再发展;从小生长在无人关注的环境中的孩子,语言能力也很贫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7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如没有及时的刺激和训练,最容易产生语言障碍,影响将来的心理发展。   在一岁以内,语言训练应着重于主动对孩子说话,即使是1-3个月的婴儿, 也会对声音有听觉反应,能辨别声音的来源,会咿呀发声,能辨别讲话人的感情等,家长不要忽略了这一时期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多给孩子听丰富多彩的声音, 包括音乐、儿歌、故事、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等。不要给孩子限定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也不能只给孩子单调的声音刺激。孩子最喜欢看微笑的人脸,所以,家长要多对孩子说

  • 人成长中应当知道的10个故事
    人成长中应当知道的10个故事

    1、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作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

  • 孩子,我希望可以这样爱你
    孩子,我希望可以这样爱你

      我亲爱的孩子,自从你懂事开始,我便怀着战兢的心情,负上作为你母亲的责任。对不起,我得坦白告诉你,我在带你进入这个世界之前,还没有充份地准备好自己做一个好母亲。不过,以下是我反复思量的一些想法,或许,将来你长大成人之后,我会和你分享这些想法,到时候再让你来评分吧!   独立生活的准备   近来,我在辅导工作中,重复地见到和听到一些没有长大的成年人的故事,他们怕事、畏缩、宁愿继续享受母亲的照顾和荫庇,不敢步入社会。有高大的中学生仍要母亲预备早餐放在桌上,洗澡完毕要母亲清理浴室,做功课仍是母亲的事,心情不好的时候母亲要忍受他莫明的怒气,并安抚他的情绪!另有廿多岁的成年人待业在家,害怕面对外面的世界,既不能认真地做完一件事情,更不能谈负担工作上的责任。孩子,我不想你变成这样一个不能独立生存、永远长不大的婴儿!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个电影《狮子与我》。

  • 孩子受欺负后想要帮助他该怎么办
    孩子受欺负后想要帮助他该怎么办

    孩子上了幼儿园后, 父母们需要关注孩子是否有受过欺负。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受欺负后想要帮助他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年,有关“校园霸凌”的新闻层出不穷。 每当出现这样的新闻,父母们都会心中惶恐,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也受到欺负。 然而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往往会选择闷在心里,不愿也不敢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 孩子不说的原因很多,例如,当他告诉父母后,父母的责怪、埋怨和不重视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而这也恰恰是很多父母都会犯的错误。 如果你的孩子向你哭诉他的委屈,其实他只是想获得你的帮助。而这个时候,你需要对你的孩子说: “我知道,你很难过” 小的时候,我经常会被同桌欺负。同桌他又高又大又凶,每次他扬起拳头作势要打我,抢我的文具,或推我的时候,我就特别恐惧。 当危险过

  • 教导孩子要懂得珍惜名誉
    教导孩子要懂得珍惜名誉

    侄女小璐转入澳大利亚东部(大悉尼区)的一所公立小学就读后,受到她的级任老师(班主任)劳伦斯先生很大影响。劳伦斯先生的名言是:“哪怕再顽劣的孩子都有名誉心;所以,要想他朝诚实、进取的人生发展,父母要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名誉心,让他有机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光荣、感到自豪。这是所有孩子向善而行的根基。”     仅以图书为例,澳大利亚的学校及图书馆,就提供了诸多机会让孩子珍视、爱惜自己的名誉。    公立学校的课本是循环使用的,也就是说,一个一年级孩子的主要课本,如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和文学,都是从二年级某个孩子手中“继承”下来的,而他经过一年的学习和使用后,也必须将课本完整无缺地保留下去,让学弟学妹们继承。免费使用的课本背后附设一张表格,上面是历任使用者的签名。以小璐为例,发到她手中的数学课本,都已经过5年的使用,小璐是其

  • 教你给宝宝止哭13招
    教你给宝宝止哭13招

    宝宝哭闹的声音,真是爸爸妈妈的紧箍咒。看看这些小朋友的父母们是如何消除哭闹声的。至少,有些办法在某些时候还是很有效的。   一、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我儿子天天是一个很会哭闹的孩子。我就通过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带动他一起唱儿歌什么的,来帮助他改变哭闹的状况。——天天妈   二、忽视他的哭闹   我发现,对于宝宝哭闹最好的回应就是:忽视,忽视,再忽视!当我一岁大的女儿哭闹的时候,我就转过身当作没听见。她马上就领会了:当她哭闹之后是得不到任何的回应的。——遥遥妈   三、不应允宝宝在哭闹中提出的要求   这是丈夫和我的共同感受,我们一致认同这个观点,并且认为这的确是很好的方法。我们3岁的女儿姗姗就知道,如果她为了得到什么东西而希望通过哭闹的办法来达到目的,这个途径是行不通的。如果她想用哭闹的办法来得到她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那么她是达不到她想要的目的的,即

  • 父母如何正确理解孩子的稚气?
    父母如何正确理解孩子的稚气?

      儿子一天天地成长,我很欣慰,可他那种让我难以捉摸的性格,却更让我担忧。说他内向孤僻又不像,说他开朗又不全面,难道性格也有中性之分?   儿子胆小,是全家上下公认的。 没满月的时候,他就能对周边甚至连大人都没有觉察到的声响作出反应——惊跳起来。我想着,等到长大一点可能会好些。可至今,宝宝已经四岁半了,情况还没有改善。平时,我一人带他在家时,就连上趟厕所他也要跟着,我阻止他,他就叫“怕”。在电视上看到长相不美观的人,他也叫“怕”,孩子躲起来,跟他解释也无济于事。   每当接送儿子,老师向我反应他在校情况,我都是一脸的无奈。在校进餐时,没够到饭菜,他也不主动跟老师讲。要小便时,他认为没有到老师规定的时间不可以去小便。所以,都有两三次尿裤子的历史啦!起床时,不会穿戴的衣物,也不会主动找老师或同学帮忙,要等到其他同学帮他叫老师。这种种现象都是由于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