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离别 唐代:韦庄 qíng yān mò mò liǔ sān sān,bù nà lí qíng jiǔ bàn hān。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gèng bǎ yù biān yún wài zhǐ,duàn cháng chūn sè zài jiāng nán。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译文 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注释 毵毵(sān):柳叶枝条下垂貌。
峨眉山月歌古诗翻译及原文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翻译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宋代: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译文 刚刚接近中秋,月已清圆,似是在鸦青色的幕布上挂着一团冰盘。 忽然间,觉得今夜的月亮,独自行进在,与天隔离的空间。 注释 诚斋: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进士及第,授赣州司户,继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居永州,万里力请始见。张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终身服之,并名其书室曰“诚斋”。 鸦青幕挂一团冰:谓鸦青色的天空悬挂着一轮寒冰似的明月。幕:帷幕这里指天空。 元:同原。 粘天:附着天。
南山田中行原文及翻译 南山田中行 唐代: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译文 秋风掠过,秋野明净,池塘积水深又清,草中虫儿唧唧鸣。 长满苔藓的山石,浮起浓密的云气。挂着露珠的秋花,在娇滴滴地哭泣。 九月,荒地里的稻子参差不齐,发着冷光的萤火虫在斜径上低飞。 石缝里渗出的泉水滴入沙地,夜晚墓间磷火扑飞,犹如点缀在漆黑松林间的花朵。 注释 ⑴秋风白:古人以白色象征秋天。秋风又称素风,素的意思是白。 ⑵漻(liáo)漻:水清而深。啧啧:虫鸣声。 ⑶云根:云雾升起之处。苔藓:青苔
饮酒其八陶渊明翻译 饮酒·其八 魏晋: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译文 青翠的松树生长在东园里,荒草埋没了它的身姿。 等到寒霜凝结的时候,其他植物都枯萎了,这才显现出它卓尔不群的高枝。 在一片树林中人可能还不觉得,单独一棵树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我提着酒壶抚弄寒冬中的树干,有时候又极目远眺。 我生活的世界就是梦幻一样,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 注释 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其:一本作奇。 殄(tiǎn腆):灭尽。异类:指众草。卓然:特立的样子。这两句是
社日古诗的意思翻译 社日 唐代: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半掩。 西斜的太阳将桑柘树林拉出长长影子,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去。 注释 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 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一年两稻,故方仲春社日,稻梁已肥。稻梁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 “豚栅”句:猪归圈,鸡归巢,家家户户的门还关着,村民们祭社聚宴还没回来。豚栅(tún
赠苏绾书记的翻译 赠苏绾书记 唐代:杜审言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译文 我知道你才思敏捷,文书写得非常漂亮,却为什么要赴北疆边地去参军呢? 家中妻子将一天一天计算着分离的日子,燕支山下你千万不要长年滞留哪。 注释 苏绾(wǎn):作者的友人,曾任职秘书省和荆州、朔方军幕,官至郎中。书记:官职名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唐时元帅府及节度使府僚属中均有掌书记一职,掌管书牍奏记。 书记:此指书札、奏记两类散文。翩翩:以鸟儿飞翔时的轻快喻文才优美。 为许:为什么。从戎:从军。朔边:北方边地。 红粉:代指女性,此指苏绾的妻子。 燕(yān)支山:又叫胭脂山
阙题古诗的翻译 阙题 唐代: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译文 蜿蜒的山路延伸到白云尽处,长长的溪水两边都是春天的美景。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读书堂掩藏在茂密的柳树林中。 每当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注释 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道由白云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 道:道路。 由:因为。 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感事袁宏道原文翻译 感事 明代:袁宏道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译文 晴光下最美的是远处湘山翠微,我整日江头独赏独醉,知道傍晚才缓步而归。 一直不见居庸关山海关传来战斗捷报,如今还没有天下太平,国家的命运前途使我忧愧。 自古以来边防的政策、谋划没有中下策,如今朝廷内对国家大事仍是意见不统一。 眼看暮色苍茫平沙上秋草衰颓,双白鸟躲避行人向远处飞。 注释 感事:感慨时事,忧虑国家治乱。 湘山:君山,又名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微微:幽静的样子。 露布:古代用称檄文、捷报或其他紧
送杨山人归嵩山 唐代: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译文 我有万古不坏的仙宅,那就是嵩山之阳的玉女峰。 那挂在东溪松间的一片明月,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杨先生您又要去那里采集仙草,去攫食紫花的昌蒲保持青春的面容。 年底时我将到嵩山之阳拜访您,您可能正在青天上乘着白龙来相迎。 注释 杨山人:姓杨的隐士。其生平事迹不详,李白有《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诗,高适集中也有《送杨山人归嵩阳》诗,这里的杨山人当同为一人。嵩山:五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嵩阳:嵩山之南。玉女峰:嵩山支脉太皇山二十四峰之一,因峰北有石如女,故名。
荆州歌 唐代: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译文 白帝城边的江面上满是狂风掀起的惊涛骇浪, 五月的瞿塘峡,有谁敢行船而过呢? 荆州麦子时节,茧已出蛾,蚕事已成,家家都在煮茧缫丝。 我一边缫丝,一边思念你,我对你的思念比一团乱丝的头绪还要多。 布谷鸟在哀鸣的时候,更加引起了我对你的思念,这叫我怎么办呢? 注释 荆州歌:古题乐府杂曲歌辞。《乐府诗集》卷七十二列于《杂曲歌辞》,又名“荆州乐”、“江陵乐”。《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荆州乐》郭茂倩题解:《荆州乐》盖出于《清商曲·江陵乐》,荆州即江陵也。有纪南城,在江陵县东。梁建文帝《荆州歌》云“纪城南里望朝云,雉
清平乐·秋词 宋代: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译文 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远在钱塘江西岸。您的红旗抵达时,黄叶遍地,狼藉散乱。白霜也会袭入梁王的故园。 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驻马访古,徘徊踟蹰。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大概已无。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唐教坊曲。一名《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小令,平仄韵转换格。 秋词:傅本词题作“送述古赴南都”可从。南都:今河南商丘市。 清淮浊汴:清淮,清澈的淮河水。淮河为古代四渎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入安徽,注入洪泽湖,下游自淮阴县与大运河会合。古汴,汴河故道有两条,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旧郑州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译文 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剪,一作翦。 离愁:指去国之愁。 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唐代: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译文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动,将军在夜色中连忙开弓射箭。 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注释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石棱:石头的棱角。也指多棱的山石。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宋代:尤袤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译文 万里江天深远无际,近处的一村烟树也隐约微茫。 面对这派烟雨迷檬的画卷,令人恍然如置身潇湘。只是没有真地坐在孤篷船上,倾听那满江的雨声飒飒地响。 早晨淡淡的薄雾环绕在青山腰间,远处茫茫的烟水与沙岸齐平。 怎样才能身披绿蓑衣、头戴青竹笠,在这江湖之上以船为家飘荡一生? 注释 《潇湘图》是米友仁(字元晖)代表作,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画家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是宋代书画家米芾的儿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或“大米、小米”。 杳(yǎo)霭(
描写下元节的诗句有哪些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宋·苏轼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下元日扈跸朝拜景灵宫》 宋·宋庠 令月开真馆,宸游薄太霄。 躬行原庙礼,更作蕊宫朝。 宝扇森排羽,仙轮恍御飚。 霞觞浮桂液,琼馔荐芝苗。 日霁楼先晓,天深树不凋。 繁禧将浩劫,世世会杨寥。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宋·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
有关下元节的诗词 鄱湖渔歌:下元节五八初度 虚龄称甲子,初度值霜天。沧海帆方满,瑶池月正圆。 逍遥知鹤性,淡泊占松年。可望期颐酒,霞杯醉寿筵。 下元节 良露初冬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天地水府风调顺,消灾降福国民安。 七绝·下元节 路人拂晓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 送上纸衣能取暖,阴间先祖也知寒。 诗寄下元节 馅是秋风皮是诗,情濡香糯意犹痴。 杆头旗飐红尘梦,应是三官眷顾时。 骊山行(韦应物) 君不见开元至化垂衣裳,厌坐明堂朝万方。 访道灵山降圣祖,沐浴华池集百祥。千乘万骑被原野, 云霞草木相辉光。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玉阶寂历朝无事,碧树萎
关于下元节的诗句古诗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宋·苏轼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下元日扈跸朝拜景灵宫》 宋·宋庠 令月开真馆,宸游薄太霄。 躬行原庙礼,更作蕊宫朝。 宝扇森排羽,仙轮恍御飚。 霞觞浮桂液,琼馔荐芝苗。 日霁楼先晓,天深树不凋。 繁禧将浩劫,世世会杨寥。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宋·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