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十一功曹全诗翻译 答张十一功曹 唐代: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译文 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 粗大的筼筜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羊踯躅清闲自得,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 皇帝深恩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 吟读张署来诗后,叹看双鬓,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 注释 功曹:官名。 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 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恩
琴歌李颀翻译 琴歌 唐代: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万树 一作:万木)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译文 主人摆酒今晚大家欢聚,琴师拨动琴弦助兴酒宴。 明月照向城头乌鸦纷飞,寒霜降临寒风吹透衣衫。 炉火暖融融华烛添光辉。艺人先弹《渌水》后奏《楚妃》。 他的琴声一响万物寂静,四座无言屏气凝神倾听。 奉命去远离乡关清淮,敬告大家我要归隐云山。 注释 琴歌:听琴有感而歌。歌是诗体名,《文体明辨》:“其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日歌。” 主人:东道主。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译文 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宋代: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译文 春风轻柔,小桃上指枝头,脱却厚重冬装,换上新春的罗衣。每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华美的灯相互竞美的地方,人月两团圆。 御街上箫鼓沸腾,漫长的夜晚寒气四处弥漫,与所爱恋的美人重逢,手携手漫游。夜色将尽,游人渐散,欢声笑语流溢的千门万户,笑声在帘幕后。 注释 小桃:上元前后开花的一种桃树。 罗衣:用丝织品制的春杉。 华灯:彩饰华美的灯。 人月圆时:指人间的团聚和月亮圆满的时候。 禁街:即御街。禁:古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
清明夜白居易古诗翻译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 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 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注释 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砌(qì):台阶。 独:独自。 回廊:回旋的走廊。 遥:遥远,远远。 看花:赏花。
行行游且猎篇翻译 行行游且猎篇 唐代:李白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趫。 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 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 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鸧迸落连飞髇。 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译文 看这些边境线上长大的男儿,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就知道骑马游猎,各自夸轻巧。 秋风起,牧草白,正是马肥牛壮好时节,飞马追影,马背上的骑手多么洋洋自得啊! 酒足饭饱后架起猎鹰就去远郊狩猎,镶金的白玉马鞭一挥舞,就像雪花纷纷飞舞,鸣镝声萧萧。 能挽弯弓如满月,箭箭中的无虚发,一箭穿空落双枭。 草原上围观的人不由自主地身后退,生怕被箭风伤到,整个沙
咏红梅花得红字翻译 咏红梅花得“红”字 清代: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注释 芳菲:花草香美。 “冲寒”句:意即“先喜(红梅)冲寒迎东风而笑”。 “魂飞”句:意思是红梅若移向大庾岭,其景色就与春天很难区别了。大庾岭即梅岭,盛植梅花。借“庾岭”点出梅花,借“春”点出色红。 “霞隔”句:用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梦见梅花化为“淡妆素服”的美人与之欢宴歌舞的故事。见《龙城录》。用“霞”喻花红。用“隔”、“未通”,因赵师雄所梦见的罗浮山梅花是淡色的,与所咏的红梅不同。 “
题竹石牧牛古诗翻译 题竹石牧牛 宋代: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译文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 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自乐。 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 磨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注释 子瞻:苏轼。苏轼工画竹石枯木。 伯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 野次:野外。 峥嵘:山高峻貌。这里代指形态峻奇的怪石。
南中咏雁诗原文和解释 南中咏雁诗 唐代: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译文 我被贬谪到万里之外、险恶湿热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大雁正朝北飞去。 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注释 南中:指岭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吕兴,深睹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李善注引《吴志》:“交阯郡吏吕兴等杀太守孙谞,使使如魏。” 三春: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岁月: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闲,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尔:你。一作“汝”。同归:一同返回。《诗经·豳风·
一剪梅袁州解印翻译 一剪梅·袁州解印 宋代: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译文 田间路上的行人惊怪的看着作者,是诗使人穷、还是文使人穷?从上任到解职时间匆匆,春天到袁州就任,刚到秋天就被免职。罢官以后不用再带兵、农,那就从早玩到黑,从天黑睡到吃饭。不用跻身仕途,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 陌上:田间小路上。陌,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 怪:惊异;觉得奇怪。 府公:泛称府、州级的长官。 诗穷:诗使人穷。 文穷:文使人穷。 下车上马
虞美人述怀苏轼译文 虞美人·述怀 宋代:苏轼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译文 马中玉探母归心如三月春草之盛,像老莱子著小儿衣以取悦父母一样孝敬父亲;像三国吴人陆绩六岁见袁术时,悄悄怀揣三枚橘子,欲归送母亲;又像晋人王坦之不速归探父怀祖,父亲便要瞪眼发怒了。 我心境清静澄明,已无七情六欲,不像马中玉那样执著于人间情爱了。只有平昔之交,不论什么纠葛亲友关系都一视同仁。看一下《灵光》新赋,颇有马中玉的诗书传家风范。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 三春草:意谓探望母亲的归心如春草越来越盛。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翻译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 裴迪书斋望月 唐代: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译文 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 所在的深深的庭院,层内门户早已关闭,户外万籁俱寂。一阵清风吹来,枝叶沙沙,引发无限寒意。 被惊醒的鸟雀扑刺刺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秋萤从眼前飞过,忽而又消失在暮霭中,似乎与烟流一起远走高飞了。 面对这样的月色,将会惹动多少人的愁思。 注释 裴迪:钱起、王维的友人,几人多有诗作唱和。 谢公:这里借指裴迪的书斋。原义一般指安徽宣城的谢朓楼。谢朓
秋思赠远二首王涯翻译 秋思赠远二首 唐代: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厌攀杨柳临清阁,闲采芙蕖傍碧潭。 走马台边人不见,拂云堆畔战初酣。 译文 当年心甘情愿地独守空帷,睡梦中关山迢递始觉别离。 不见飞过的大雁捎来书信,只见一轮新月又吐现蛾眉。 憎恶那清阁外的折柳送别,闲暇时采摘荷花身临碧潭。 闺房之中不见了张敞画眉,边关塞外将士们正在鏖战。 注释 只自:徒自,徒然。唐杜甫《忆郑南》诗:“万里苍茫外,龙蛇只自深。”空帷(wéi):空屋。晋张华《情诗》之二:“幽人守静夜,回身入空帷。”帷,一作“闺”。 关山:关隘山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
韦庄与东吴生相遇翻译 与东吴生相遇 唐代: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译文 十年来身世漂泊若浮萍,白发相逢涕泪沾满冠缨。 人老了不知道花有美态,离乱时只觉得酒甚多情。 贫居陋巷怀疑春天也少,贵居豪宅感觉月亮最明。 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 注释 东吴生: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当是诗人初到润州或建康时结识的朋友。 十年:诗人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流落江南起,直到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擢第,历十二年。此举成数。身事:指人的经历和遭遇。一作“身世”。
浣溪沙咏橘的翻译 浣溪沙·咏橘 宋代: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译文 一夜霜冻过后,菊花凋残,荷叶枯萎,经霜变黄的橘子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 破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在齿舌间如泉般流淌。吴地女子的手剥橘后三日还有香味。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双调,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 新苞:指新橘。 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 噀(xùn):喷。半破:指刚刚剥开橘皮。清
杂诗十二首其三陶渊明原文及赏析 杂诗十二首·其三 魏晋:陶渊明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叁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译文 荣华难以长久停留,盛与衰也难以预量。 原是春天艳丽的荷花,今成秋天结子的莲房。 寒霜打蔫了野草,形容枯萎尚未凋丧。 日月周而复始野草又会复生,我则一旦死去就不能重生世上。 眷恋着先前种种,想到这些真让人断肠。 注释 秋莲:荷花。 遽央:终尽;完毕。 有环周:一作“还复周”。 眷眷:依恋反顾貌。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翻译和赏析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代: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译文 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 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 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 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 注释 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山不甚高大,石峡对峙如门,故名。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他为杜二甫。 池台:池苑楼台。 金樽开:指开樽饮酒。 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