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根据她历次的测验考试及老师的情况反映来看,其学习成绩处于中上水平。尽管她目前的学习成绩不算突出,但我们始终对其加强学习教育管理,不敢有任何懈怠。我们坚信,长此以往总会有所收获。 一、努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到她需要学习,想学习,那她的成绩一定会很棒。为了提高奕恒的学习兴趣,促使她进步,我们先了解她班里成绩拔尖的同学是哪几位,然后让她以他们为榜样,努力赶上或超过他们。同时帮她制定学习计划,为她树立理想和目标,描绘美好前景,使她从心灵深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产生一种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学习疲劳是孩子厌学的一个原因。为了防止孩子疲劳,促进她全面发展,我们每天会安排时间陪奕恒玩,如打球、下棋、看电视、弹电子琴等。这样孩子学起来就会轻松快乐。要想取得好成绩,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为了
打,是许多家长惯用的一种教育子女的方法。可是,你想过体罚会对孩子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吗? 体罚伤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实行体罚,往往是家长非常气愤、惊怒、丧失理智、不顾后果的情绪状态下发生的,很容易打孩子太狠,甚至不择手段,以至于致伤、致残甚至致死。 有一孩子因考试成绩不好被罚跪于夏季烈日下,造成皮肤灼伤。 体罚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体罚会严重伤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完全失去上进心。体罚还可能使孩子自暴自弃而感到活着没什么意思,从而走上绝路。 体 罚会促使孩子学会撒谎。家长体罚孩子,孩子为避免皮肉之苦,就要想妙策进行自我保护。撒谎无疑是最好的办法。而我们都知道,撒谎是许多不良品德的根源和庇护者。这意味着,体罚有可能间接导致孩子形成一些不良品德,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国际夏令营的辅导员发现美国孩子胆子特别大,他们不怕天黑,不怕单独外出,不怕山高水急,也不怕昆虫野兽;说话“冲”,善交际,一般也较有主意,敢想敢闯;不需要大人陪伴,也从来没出过什么险情。在这方面其他国家的孩子就不如美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富有20多年儿童教育经验的辅导员、日本的冈崎喜子为此访问了美国215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经过研究,她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家庭重视对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教育,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精神,并注重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在各种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 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 2、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 美国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
因为一件小事,你们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吵架了。而后呢?怎么让自己从愤怒的情绪里解脱出来?怎么和对方和好?还有,怎么和孩子说? 虽然事情不大,但谁都想说出自己的理,可当着孩子的面好多话又没法说出来,因为不知道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其实,吵架会不会给夫妻之间、给孩子带来影响,取决于你们吵架以后解决矛盾的方式。 美惠给我们讲了她家里发生的一次吵架的场景: 一天晚饭的时候,我和丈夫还有5岁的儿子围坐在桌旁吃饭,全家人的食欲都非常好。晚饭一点也没剩。收拾桌子的时候,儿子突然说:“我还能吃一小块蛋糕吗?”“这样不好吧!”我回答,因为儿子已经很胖了,而且今天的晚饭他也吃得很多。“只舔一点奶油!”儿子坚持。“这样不好吧!”我再次告诉他。在孩子第三次要坚持的时候,丈夫插话说:“就让他吃一块吧!”我觉得我的血在向上涌,我知道我的坚持已经不管用了。 儿子
由于国内优秀理科教师缺乏、理科教育基础较差,如今,越来越多像伯尔德一样的英美中小学生聘请了印度“远程家教”辅导数学、生物等理科功课,而不少印度商人也适时嗅到商机,大量“远程家教中心”在印度应运而生。 远程家教成热门职业 可斯汗·甘尼斯日前关闭了自己在印度的一家呼叫中心,将其改造为专门针对英国学生的远程网络家教中心。英国顾客只要向中心支付每月50英镑的费用,就可以享受无限制的网络家教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家教老师和学生通过电脑上显示的“白板”交流,用鼠标在白板上做题目,写符号,并同时通过语音授课和交流。 尽管没有确切的统计,但远程家教俨然已经成了印度年轻人的热门职业或兼职,目前估计已有上千名从业者。一部分远程教师定时到远程网络家教中心“上班”,也有不少人在家里用电脑给学生上课。 “教育是英国的当务之急。英国的教育经费不足以为学校聘请足
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孩子成炫耀比较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会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 漠视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的。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
年轻是挥洒青春和迸放活力的季节。当年轻的父亲们正在享受着事业上的突飞猛进的时候,在育儿生活里,他们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从独闯天下到举家前行,我们能成为一个好爸爸吗?当你正在迟疑的时候,不妨看一看下面的建议: 1.从母亲背后走出来 在中国,祖父母帮助带孩子的现象很普遍。这也给爱偷懒的爸爸们(年轻的爸爸可能略多一点)找到了借口:我母亲替我完成了相当一部分责任,我偷偷懒倒也无妨。实际上,我们一直没有搞明白一件事情——父亲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从母亲的背后走出来,去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2.相信自己能成为好父亲 就像梁静茹在歌中唱的那样,“爱真的需要勇气”。面对刚刚来到世间的小宝宝,年轻的爸爸也需要足够的勇气来接纳孩子,同时也接纳小宝宝所带来的诸多变化。而且,我们还要
■ 育儿方案:第十个月 第十个月的婴儿认识常见的人和物,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喜欢被表扬,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主动亲近小朋友。这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习走路,挑选会发出声音的拖拉工具较好。 ■ 养育要点 即使母乳充足,每天也要给宝宝吃两顿辅食,白天吃鲜牛奶。宝宝能吃各种饼干、年糕片、蛋糕、薄饼等。品尝点心也是宝宝的生活乐趣之一,但给宝宝吃点心最好要定时。 自己坐盆大小便,自己去拿玩具等。提供适宜的玩具。这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习走路,挑选会发出声音的拖拉工具较好。 创造良好语言环境,在照顾婴儿生活、玩游戏时都要拌随语言。多为宝宝唱儿歌、童谣。 训练宝宝走路,让宝宝多爬。除刮风、下雨外,尽量多到户外活动。 ■ 发育指标 认识常见的人和物,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喜欢被表扬,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主动亲近小朋友
一、手表效应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因为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 启示:教师之间、父母之间、教师与父母之间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应一致,尤其是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上更要一致,否则极容易形成双重人格。家园同步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泡菜效应 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出于污泥而不染”是对某些成人而言的,却不符合儿童的实际。 启示:幼儿直接浸泡在幼儿园
大多数父母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欧美的父母会特别教导小孩必须“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在表达的意见当中,还包括说“NO”!不正确的管教之下,塑造出的宝宝让我们疲惫不堪: 问题1言行不一致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逃避惩罚,他们试图竭尽所能地做到这一点。 问题2小看和责备 有些父母总是主观地否定孩子的言与行,喜欢拿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长此以往,就会将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盲目扼杀,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被无情地摧毁。 问题3保护或溺爱 有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揽,连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甚至将子女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这种过分的保护,严重干扰了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难,缺少自信。 问题4父母过于民主
儿子秦聪,今年14岁,辽宁省锦州实验中学初二学生。2000年,他作为辽宁省少先队员代表,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母亲赵文晶,辽宁锦州师范学院副教授、新闻学院院长,2000年荣获辽宁省教子有方“十佳母亲”荣誉称号,作为教育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组织的更新家庭观念巡回报告团成员,于2002年5月18日—6月6日先后在多个城市做过巡回演讲。 那么,这对母子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赵文晶究竟又有什么教子高招呢—— 文/阿 西 宽容,品质教育从小开始 秦聪3岁时,一个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不小心把他的铅笔盒碰到地上。秦聪气坏了,脸红脖子粗地一个劲儿嚷:“你赔!你赔!”赵文晶急忙拉住秦聪:“人家又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他。”秦聪还是不情愿,毕竟,那个铅笔盒是他心爱之物。赵文
已经做了父母的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一边给她擦汗,一边关切地问:“今天过得怎么样?和小朋友们有没有吵架?”结果,孩子给您的回答却总是只有几个字:“还行。没啥。”父母们想不通,为什么关心的话也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抚,但“穷追猛打”式的提问和喋喋不休的说教只会让他们觉得心烦。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心理科史杰医生指出,家长和孩子的良性沟通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还能促进亲子关系。但由于有些家长的交谈方式千篇一律,很容易让孩子厌烦。 史医生说,和孩子谈话时,家长要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让我猜猜看,你今天一定受表扬了吧。告诉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今天有点话少啊,不会是受批评了吧。”这些话,细
1.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养育了孩子就有资格主宰孩子的未来。 2.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产品,家长没有权力对孩子进行违背规律的改造。 3.孩子不是家长证明自己身份的商品,家长没有资格把孩子当作向人炫耀的物品。 4.爱孩子不只是为他提出怎样的目标与要求,更不是用未来竞争的残酷使他感受恐惧和焦虑。 5.爱孩子就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去比较。别的孩子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父母。 6.在指责孩子的时候,先问自己:我做了什么? 7.既然爱孩子,为什么不给他最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让他选择自己的生活? 8.不要因自己的心情好坏而影响对孩子的态度。 9.不要总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判断现在的世界,要知道世界在变,孩子才是引领未来的主角。
医学专家认为,大约75%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吃手指,这被视为正常现象。这个动作一般在2岁以后逐渐自行消失,如果这个习惯动作持续到3岁以后,就成为了不良习惯,需要尽早地进行矫正。孩子吃手指的危害如下: 吮指被认为是一种不良口腔习惯,很不卫生。 吮指有害于宝宝牙齿的发育和排列,还会使颊肌收缩,引起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影响上下牙的咬合和外形的美观,这些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均有影响。 宝宝被吮吸的手指会感染、肿胀、增生,甚至出现变形的现象。 宝宝一旦吃手指成隐,就会满足于吃手指的乐趣,不愿参加其他活动,对其智力的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也会产生影响。 吮指反射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婴儿正是借助这一能力,顺利的吸吮母乳,快乐成长。心理学家发现,吮吸在满足婴儿生存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使他缓解饥饿感、减轻焦虑感,获得心理快感。在两三岁左
在大多数421家庭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育儿方面的代际矛盾。这种代沟式的养育往往是宝宝任性骄纵,或胆小怯懦性格的起因,如何沟通,减少差异,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呢? 方法 喂养上先认同再改变 案例:涛涛是在七月出生的,妈妈想给出生三周的儿子洗澡,被奶奶当即阻止了,结果还没有满月,涛涛就长了一头痱子,天天哭闹不止;奶奶还习惯用嚼烂的食物喂涛涛,妈妈在旁又不好阻止,只得提心吊胆地怕涛涛生病。 支招:此时如果直接批评老人,往往会使沟通更加困难。不妨先找出老人在育儿方面的正确经验,表示赞赏,然后再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也可以让老人一起去医院儿保科,让医生讲解正确的做法,老人往往会容易接受。 提示:对于0~1岁的婴儿期宝宝,从一开始,父母最好就要掌握育儿的主动权,自己多承担些责任,让老人起辅助作用,这样会使育儿矛盾少很多。 方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璀璨的明珠.流传到今天有1000多年历史,人们依然传诵它,赞美它.许多父母学把唐诗作为家庭启蒙教育的教材。 唐诗中的律诗?绝句,短小精悍,而且合辙押韵,琅琅上口.通过背诵唐诗,可以使儿童从小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并以下好处: 一?可以锻炼儿童的记忆力.唐诗有些篇章与儿歌相似,孩子记忆能力好,很容易背会.一般儿歌,艺术性差;唐诗中不少篇章,艺术性?思想意境均佳.常背一点唐诗,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二?可以使孩子受到美感的熏陶.唐诗中有不少篇章都写得很美,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句,都写得富于诗情画意,多让孩子读一读,背一背,可以受到美的陶冶,有利于身心健康. 三?可以为孩子将来学习汉语打
近日,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就如今孩子对体力劳动、普通劳动者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孩子们经常体会不到劳动光荣,“劳动无贵贱”的观念在实际生活和教育领域中受到极大的挑战。关于长大后的理想职业,大多数孩子表示希望当教师、科学家、医生、白领、明星、歌手这些显得“体面”的工作。普通劳动者仅被排在倒数第二位。确实,对家长来说,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养成孩子尊重劳动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为此编辑了几篇相关文章,让所有的家长和我们共勉。 家长“感言” 1 江西省宜春市外环南路杨檀林:孩子是一棵小树,家长是一棵大树。总把小树遮在大树底下,不经风雨雪霜的磨砺,不受阳光雨露的滋润,日后怎能长成参天的大树? 家长“感言” 2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姜美荣:一个爱劳动的孩子,往往在未来生活技能、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要远远超过不爱劳动的孩子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顺利成长,但这是不现实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父母教育和引导。如果父母总是等孩子出现问题后再予以纠正,再好脾气的父母也会牢骚满腹,情绪暴躁。因此,出现责骂、打罚的情况也就理所当然了,当然,事情过后孩子还是屡教不改。使家庭教育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专家表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方法是无序的,长此以往,只能给父母带来无尽麻烦,而且效率很低,如果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针对性地订制教育计划,就能给家庭教育带来一丝顺畅和无穷活力。 制订家庭教育计划的基本要求:符合实际、简明具体、重点突出和有可行性。 具体操作方法可分5个步聚: 第一步:父母共同分析孩子情况,结合学校、班级要求确定一个时期的教育重点和具体措施; 第二步:和孩子一起讨论教育计划,得到孩子的认同,孩子有合理的
美国运动学专家推出了一个儿童“运动金字塔”模式,对指导儿童体育锻炼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专家表示,希望“金字塔”能鼓励儿童多进行体育锻炼,并让他们在锻炼中体会快乐。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运动生理学教授史蒂夫·鲍尔表示,运动金字塔的基础是2005年推出的儿童“饮食金字塔”,主要针对6至11岁儿童的体育锻炼,其核心思想是鼓励儿童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金字塔给出了不同强度的锻炼建议。“运动金字塔更多的是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去锻炼,而不仅仅是通过说教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 运动金字塔模式由4个层面组成。每天尽可能多地步行,收拾屋子和花园,爬楼梯和整理玩具等,构成了金字塔的第一个层面。这一层面是运动金字塔的基础,强调每天都应该进行。第二个层面着重鼓励儿童多进行有利出汗、提高心率的运动,主要为有氧运动,包括跳绳、打篮球、踢足球、
“我要天线宝贝!”“我要吃肯德基!”宝贝任性地喊着“我要……”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倒地撒泼,挥胳膊蹬腿地哭闹,大有不满足要求誓不罢休的架势。宝贝任性的习惯究竟是怎样养成的?其实,有时是缘于养育上的“妈咪错误” 妈咪错误1 “不行”可以是“可能不行”甚至“行” 宝贝为什么会不停地提出要糖果、要好吃的东西、要父母只注意他一个人、要新玩具、要再听一个故事等要求,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已经把父母的心思摸透了。他明白,很多时候,父母的“不行”并不是真正的“不行”,仅是“可能不行”,而且这种“可能不行”可以迅速地转换成“行”,只要他拼命吵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宝贝拼命地“要、要、要”,父母招架不住就会放弃原则“给、给、给”。在这样的环境刺激下,逐渐掌握了拼命哭闹这个控制父母的屡试屡爽的绝招,养成任性的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