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力教育让孩子全身是伤
    暴力教育让孩子全身是伤

      四川省成都市一位母亲因殴打孩子不慎,导致孩子死亡而担上刑事责任。近年来,家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家长在“武力”教育孩子时,往往因情绪激动而怒不择物,抓着啥打啥,致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摧残,甚至危及生命。以下常见伤害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一、头部伤害:   此为最容易发生死亡的伤害行为。儿童因为头颅部的比例较大(约为体长的1/4,而成人约为1/6),头颅的高度刚好是大人手掌顺势挥动的范围,所以当遭遇强烈的外力冲击会引起颅内伤害,如出血、大脑挫伤、水肿等,导致封闭的头颅内腔压力升高,而再度压迫正常的大脑组织及脑内的血液循环,造成脑神经伤害,这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千万莫打头部。          &nbs

  • 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敏感期有哪些
    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敏感期有哪些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许多个敏感期,所以需要父母们多多注意。那么问题来了,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敏感期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这几年,“儿童敏感期”这个词很热门,它是由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提出的。可到底什么是敏感期呢? 心理学者们常讲这个通俗的例子: 蝴蝶的幼虫刚破卵时,不能吃老叶子,但它们都能无师自通地爬到树枝最顶端,找到嫩叶吃。 就是因为幼虫对光有强烈的感觉,是靠着光的吸引才找到嫩叶。 而一旦幼虫稍微长大,能吃其他东西时,这种对光的敏感就消失了,只能寻找其他方式觅食。 所谓儿童敏感期,其实指的是孩子成长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本能感觉。 这种感觉让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具有强烈的探索热情和超强的吸纳能力。 不过,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在6岁前,有30多个敏感期,但大部分

  • 提高孩子自主能力的方法
    提高孩子自主能力的方法

     1、让孩子自己选择   “选哪个呢?”“那个好吗?挑你自己喜欢的吧!” 在餐厅点菜、买衣服、买鞋帽时,让孩子从小就有发言和选择的机会。母亲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个味道不错,吃这个吧!”“这个更可爱”“这件很适合你,买这件吧!”这样,孩子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主见。   2、作一个好的言论家,不如作孩子的好听众   母亲切勿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没了,也不要过多地指责、命令孩子,最好让孩子多说一会儿,自己做孩子的好听众。孩子在沉思时,不要催促,慢慢地听孩子讲下去。   3、谈一些有关书籍和电视的话题   引导孩子把从书本上读到的和从电视上看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讲出来。   4、听孩子将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让孩子把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讲出来,母亲在旁边静静地倾听。孩子在表达不清时,母亲应从旁给予提示,引导孩子有条理地讲下去。   

  • 莫让无私教出自私的孩子
    莫让无私教出自私的孩子

    阿海最近非常苦恼,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自私,有好吃的都霸着自己吃,自己的玩具从来都不肯和表哥们一起玩,幼儿园老师更向他反映说,为了争玩具,他和小朋友们打架。“我真不懂,我和他妈妈对孩子都是无私的,什么都问问他要不要,但为什么他却那么自私,什么都要留给自己呢?”   父母的无私让孩子不懂付出   记者采访中发现,阿海的苦恼其实也困扰着不少家长。幼教专家何老师对记者说,儿童产生自私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儿童天生的利己倾向。在儿童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期,儿童往往单纯地确定“我即世界”,这种自我中心虽随时间和经历的推移,逐渐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行为。   而像阿海的孩子所出现的自私行为,则是阿海对孩子无私的爱造成的。何老师分析,现代的独生子女,统统处于4:2:1氛围,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呵护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观念增强,吃要吃好的,穿

  • 惊人的中国孩子教育成本
    惊人的中国孩子教育成本

       养育孩子已被看作是一种家庭投资,但教育成本的激增,却未必是正常的现象   -本刊记者/刘溜   春节前夕,一份关于孩子花销的报告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报告称,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 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   该报道一出,引发一片质疑声,很显然,如此高的抚养成本是普通收入家庭、更不用说农村家庭,所望尘莫及的。   孩子们花了多少钱?   这份名为《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报告,出自上海社科院徐安琪研究员之手。记者获得的报告原文显示,此项调查是受上海市徐汇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抽样调查的样本均来自该区,总共调查了749户。   调查显示,以2003年的物

  • 妈妈如何为女孩做榜样
    妈妈如何为女孩做榜样

          人们都说女孩是妈妈的影子,有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   的确如此,不管妈妈们是否已经意识到,大多数的女儿都会把自己的母亲当作模仿对象。仅仅在日常生活的接触中,母亲就可以在生活的无数个方面影响着女儿。女儿也正是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中感受到母亲所传递给她的对于自我、女人、男人,以及生活的一般观念。   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着将来女儿在她的家庭中的地位;   母亲是以事业为重还是以家庭为重,决定着将来女儿如何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母亲是否有主见、是否善良、是否有爱心……决定着女儿的个性与品德;   ……   我们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卉卉总是一面照镜子,一面皱眉头,妈妈发现她这个毛病已经很久了,便问她:“宝贝,你为什么照镜子的时候总是皱眉头呢?”   “

  • 孩子到底是该给老人带还是自己带
    孩子到底是该给老人带还是自己带

    姥姥带娃,孩子却跟奶奶亲近,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所有人点赞。这似乎是有娃一族的常态了,再也不像以前的社会生了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帮忙带了。 究其原因,可能更多的是两口子都怕处理婆媳关系,女人怕跟婆婆吵架,怕观念不一致带不好孩子,男人怕在中间受夹板气。家庭矛盾一旦激化,对谁都没好处。 闺蜜家也是一样,本身跟婆婆相处的也不温不火,再加上公婆家离得也相对远一些,一年见不上一两次。从她怀孕就跟我们说到时候生了孩子一定让自己妈妈来带,而且跟老公也商量好了。。公婆那边倒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用他们,他们就来。 很顺利的闺蜜生了的男孩,全家都很开心。生完之后婆婆和妈妈都来侍候月子了,但没几天婆婆就把她气哭了,原因就是婆婆每天盯着她的奶水,孩子一哭就抱起来让喂,还说孩子吃不饱。 经历过月子期的人其实都懂,刚生完孩子的妈

  •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压力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压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励人奋进向上,完全没有压力会使人疲乏、懒散,但压力太大又会使人因无法承受而出现心理问题。目前,不仅是成年人有心理压力,孩子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是他们最重要、最信任的人。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压力呢?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想帮助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是什么、压力来自何处。所以,父母首先要聆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要专心认真地听孩子说话。只有父母肯把自己的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也才能针对问题给孩子以实际的帮助。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有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和有些同学做得不一样而被孤立,比如有的男孩子不愿跟着别人一起逃学、不愿在考试时跟同学一起作弊、不愿偷着学抽烟等等。他们会因

  • 小猪佩奇的妈妈身上有什么优点
    小猪佩奇的妈妈身上有什么优点

    前段时间,《啥是佩奇》全民爆红,让我又陪着女儿看了一遍《小猪佩奇》四季。说实话,看这个动画片,让我感觉很快乐。因为动画片很纯粹,没有家长里短,没有柴米油盐,只有单纯的家庭欢乐。 而且,我还忽然发现,小猪佩奇的妈妈是个“神人”(神猪),因为她身上有“三好”,我们人类妈妈可能永远做不好。 不发脾气吼孩子 从古至今,母亲带娃,大概没有不发脾气不吼孩子的。因为再母慈子孝的家庭,也会有孩子气妈妈,妈妈发脾气的时候。但是,《小猪佩奇》里却没有。 记得有一集,猪妈妈在电脑前工作,乔治和佩奇捣乱,然后把电脑弄坏了。本以为猪妈妈会大发脾气,吼两个猪宝宝一顿,结果她只是给猪爸爸打了个电话,让他回来帮自己修修。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忙于工作,却被孩子捣乱的妈妈,都会想办法让孩子一边玩去。如果孩子弄坏

  • 二胎家庭的孩子怎么教育
    二胎家庭的孩子怎么教育

    家长应该注重孩子行为品德的养成 父母的精力有限,因此两个孩子家庭的孩子之间更容易出现矛盾。他们易为小事情发生争论。因此,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儿童行为品德的养成,要培养儿童谦让的性格,教育孩子要相亲相爱,而不是互相倾轧。 观察老大的心理变化 在老二出生之后,对老大进行从独生子心理到老大心理的变化。告诉老大需要承担作为哥哥或者姐姐的使命,让老大学会分享和照顾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为孩子之间以后的和谐打下基础。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之间良性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们时刻处于竞争的状态之下,孩子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不自觉的在生活中和学习上与同学或者是自己的兄弟姊妹进行比较。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儿童的良性竞争意识。让儿童意识到竞争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竞争必须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进

  • 关于幼儿性格的培养
    关于幼儿性格的培养

    你是一个好母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心,相信她在你的教导下,一定会成为一个性格好的孩子。你说的老人带孩子的方式过于细致,的确对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在环境中有意识地和无意识地培养起来的。最重要的是要给她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能照顾得过细,否则孩子就失去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不能得到锻炼。你提到的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玩、玩具也不肯借给别人,这明显的就是照顾得太细,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管辖之下造成的。孩子的合作、共享、同情、关心,是要锻炼的,不是顺乎自然成长就可以自然会了的。对老人可以这样建议:1、告诉老人孩子明年就要上了,园里有许多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家性格不一样,你要让宝宝从现在起就开始适应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处,等到她上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假日里让妈妈请些朋友或同事带着孩子来串门,你一定要抓住机会,让孩子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

  • 教育孩子千万要把握度
    教育孩子千万要把握度

    表扬与批评是教育孩子常用的两种方法,但如何运用却大有学问。   宋朝曾出了一个神童叫仲永,8岁便能诗会文出口成章,朝野称奇。其父携子到处炫耀。可几年后,这位神童却销声匿迹,不见有大的出息。当时的宰相、诗文大家王安石曾亲自去考察了这个孩子,事后大发感慨,写了《伤仲永》一文。现今为人父母的也有不少重复了仲永之父的路,孩子稍有成绩,或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就喜出望外,对孩子进行夸大其词的表扬或过分的物质奖励。这种肤浅无知的做法,其后果也必然使孩子飘飘然不知高低,最终影响了孩子的进步。   异曲同工的是,有人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时,或是“重型炮”,或是“机关枪”,看上去声势大,威力足,却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鲁迅先生曾说过,无论是“捧”还是“棒”都能够“杀人”。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度”,既不能“捧”,也不能“棒”。正确的方法是:表扬宜

  •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孩子倾听能力差怎么办
    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孩子倾听能力差怎么办

    选择简单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市面上有很多故事书,我们要有选择地帮孩子挑选故事书。小班幼儿可选择画面大、文字少。故事简短、有趣易懂的儿歌和故事。小班幼儿喜欢倾听故事,但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注意力不稳定,易分散,有的幼儿不能理解语义内容,从而影响了倾听。 创设宽松的倾听环境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家长应该为幼儿创设倾听的环境,在起床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或一些过渡时间,可为幼儿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故事、儿歌,也可以由家长或幼儿讲故事等,如晨间锻炼时播放轻松活泼的音乐,午睡前播放温柔缓慢的音乐,用餐时播放优美动听的故事。 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幼儿因不注意倾听或不耐心倾听而无法按要

  • 如何养育男孩
    如何养育男孩

    男孩子跟女孩子的养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如果家里是男孩的话应该要如何来养育呢? 女孩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男孩是爸爸妈妈暖心的皮夹克,对于男孩和女孩,家长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不管采用哪一种教育方式,家长的初衷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才华,有出息。 下面我们着重来讲一下男孩教育。现如今的社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甘蔗男”、“妈宝男”、“家暴男”,归根结底就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男孩来说,应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有出息、有才华、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呢?那就需要家长从这三面来教育男孩。 一、培养责任和担当,拒做“甘蔗男” “甘蔗男”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甘蔗男”的身上缺少担当和责任,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拒绝、不主动、不负责,“甘蔗男”成为无数女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家长不想让自己家的男孩将来

  • 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区别
    冷暴力与冷处理的区别

        冷暴力,指不是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上期本刊就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遭遇“冷暴力”的现象做了深入探讨,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关注,这期我们将视角转向家庭和公共场所,聚焦“冷暴力”的现象。   是否存在对孩子的家庭冷暴力?   家庭是否存在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师李老师认为,“我认为大人不存在对孩子冷暴力的行为,因为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宠爱有加,哪里会出现冷暴力?从我的心理咨询工作来看,接触的多数是夫妻之间的冷暴力,或者夫妻之间的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而寻求心理辅导,而很少听说家庭对孩子冷暴力的情况。”   而广州知名家庭与婚姻咨询师叶文芳则认为,家庭对孩子的冷暴力是存在的,这种冷暴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有意识”的,第

  • 6个月的宝宝可以上早教课吗
    6个月的宝宝可以上早教课吗

    6个月的宝宝可以上早教课吗 可以。早教中心的接收范围是六个月到三岁的宝宝,一般将近一岁左右去是最好的阶段。 6个月的宝宝各方面的能力相比出生时有了很大提高,也会开始因寻求他人陪伴而啼哭,如果条件许可,家长可以选择正规的早教机构对孩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早教。 6个月宝宝早教所怎么收费 早教时间有一年的,也有只上几十节课的,一节课可能要80-220元吧,不同早教会所可能价格会高一点,具体还是看当地早教所价格为准。有些早教所,一开始可能是免费的,先去体验一下不满意可以不购买课程,妈妈们也是可以去试试的,不满意的话学着点东西回来自己教宝宝也是ok的。 一般的早教所都会开设一年的培训,价格可能上万,不过课程越多,价格算起来会便宜一些。 6个月宝宝早教注意事项 不打扰宝宝的睡眠

  • 孩子放学回家后的安排
    孩子放学回家后的安排

    放学回来先小憩 孩子学习了一下午,大脑累了,肚子也饿了,身体的葡萄糖消耗很多,先让孩子边吃水果边休息,及时补充。孩子休息15-20钟,大脑有了能量,然后就可以做作业了。 在晚饭前做作业 作业在晚饭后进行,对孩子的作业效率是不利的。人人都有这样感觉:在饱餐一顿后,人就懒洋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吃到胃里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于是血液流向胃部,大脑就处于“供血不足”的状态(如果孩子食量大、差异就更大)。所以在这个时候做作业,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大脑效率也低。如果做不到晚饭前做作业,就要在吃好晚饭后多休息一会再做作业。 在娱乐前做作业 每个孩子都有他最喜欢的一项业余活动。或看动画片、或游戏、或体育活动。比如,你的孩子最喜欢看动画片,可以看,但必须做完作业以后看。如果以前没有这样的习惯,家

  • 台湾大陆亲子教育大家谈
    台湾大陆亲子教育大家谈

    台湾的爸爸妈妈多肯定孩子,肯定是爸爸妈妈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角。在大陆让赵先生感受比较深的是爸爸妈妈还在多教育孩子,教育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把爸爸妈妈的对及判断灌输给孩子。    ·台湾与大陆亲子教育的差异    大陆的亲子教育依然还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大陆的父母给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时间中,通常又出现比较紧张的气氛。因此,我们无法表达对彼此有意义的感受。台湾的亲子教育开始向欧美靠拢,通过游戏、通过活动、通过一块完成一件事情,建立彼此的信赖度。亲子教育在台湾已经变成感性,而不是知识性和系统性。    ·大陆亲子教育的缺点    大陆经常会请一些专家做讲座,安排一系列的说明或图案展示,但却不能搞成互动式的,这样的讲座对孩子来讲是没有意义的。所谓亲子,

  • 孩子入学后父母要继续上班吗
    孩子入学后父母要继续上班吗

    孩子都去上学了宝妈还不去工作,是为了偷懒享福,还是被逼无奈?你说说别的妈妈都能边上班,边接送孩子,她为啥就做不到,还不是因为懒吗? 我下地铁的时候还在想,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婆婆,遇到这样的婆婆,儿媳妇的生活应该挺艰难的。 每到幼儿园的开学日,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议论声,谁谁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还整天在家待着不去上班,真会享福,有些年轻媳妇真会偷懒,等等。 很多妈妈等着这样的议论声有口难言。今天就替很多妈妈问一句,孩子都去上学了宝妈还不去工作,是为了偷懒享福,还是被逼无奈? 现如今生活压力大,孩子教育本,每个家庭都不容易,同时每对父母也都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但凡有可能,没有一个妈妈愿意不去上班,在家当个寄生虫。那么为什么很多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后还没去上班呢?都是被逼无奈。

  • 孩子做事总半途而废该怎么办
    孩子做事总半途而废该怎么办

    一个好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身上毛病很对,比如总是三分钟热乎劲,做事半途而废等等。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在工作上是不是经常会有各种复盘,月度复盘、季度复盘、年度复盘。子玲以前的工作经常要做计划和做复盘。哪怕这份工作做了10年,已经驾轻就熟,但计划与现实总还是有脱钩的时候,需要定期的复盘——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 所以,对于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学习计划的培养,我们也有必要帮助他定期复盘,或者说是检查。这样做不但能最大程度的确保目标得以实现,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参与复盘的过程中,学会、模仿我们的这套思维。 我们都有几十年的求学经历,一路中考、高考、研究生考等各种考试,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每一次考试相信大家都不是随便应付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当我们去观察那些学习很好的孩子,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非常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