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在情感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对孩子来说,无论是哪种情况下,当他抱怨“这不公平”的时候,他幼小的心灵正在经受不平等待遇的折磨,此时父母在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是孩子最好的安慰剂。先安抚孩子不平的情绪,然后再晓之以理,这样做才能既不让孩子受到不良情绪的伤害,又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公平。 (2)坚持立场,没有商量的余地。 感情上的理解并不表明没有原则立场,家长在给孩子讲道理时一定要立场坚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在原则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他认为姐姐的蛋糕大而他的蛋糕小,你可以告诉他那是因为姐姐年龄大,要多吃一些才会饱。如果孩子一时难以接受,你可以答应他,如果他吃完这块还不饱的话,可以允许他再加一小块。如果他不肯收拾自己玩
一、民主、和谐不可少 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性格发展作用是巨大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生活态度积极、主动,他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 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然而,如果生活在充满不和睦、不健康的
如果安全型依恋预示着婴儿今后有社会能力,那么依恋被剥夺将是怎样呢?哈洛把刚生下来的小猴与猴群隔绝开,由人工母猴(用厚绒布包装并在胸部装有奶瓶的“母猴”)哺养,结果发现,长大后这样的猴子缺乏与其他猴子相处的能力;到了性成熟年龄,它们大多无法
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宝宝“爱放弃”的诸多秘密,并给出相应的养育策略: 秘密1: 幼儿时期,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家长应注意无关事物对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幼儿时期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这一特点在婴儿时期更加明显,婴儿的注意几乎全部是无意注意。由于这一特点的存在,宝宝做事特别容易“放弃”,总是不断地对其他事物产生兴趣。 养育策略: 为了让宝宝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我们就要格外注意其他事物对幼儿注意力的分散。具体来说要注意两个方面: 1.宝宝所在的环境不要过于“热闹”,要突出每次活动的重点
什么是数的概念? 那么什么才是数的概念呢?对于一个两岁左右的宝宝而言,最简单而最直接的概念就是知道多与少、大与小的区分。当你问他“9和6哪个大?”,他可以很熟练地,不假思索地回答你“9”时,那么,恭喜你,你的宝宝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字概念,而这,比他知道“9-6=3”更有意义。 数字概念的最初培养 不要指望一步登天,更不要只让宝宝接触抽象的数字,这对他们毫无意义。也许你觉得实物教学很弱智、很麻烦,但没有办法,任何一个人认识世界就是从个体的实物开始,数字,也是一样。 也许你还记得是如何教会宝宝学会辨识
误区:孩子学知识等于开发孩子智力 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幼儿教育&ld
亲密的需要: 亲密关系,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因为,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它最没有距离。没有距离的接触,是我们生就的需要和渴望。有一个经典的绒猴实验。心理学家在笼子里,给幼小丧母的猴子安排了两只假猴子。一只用铁丝做的,负责喂养幼猴母乳;一只是用绒布做的。实验者发现,除了吃母乳,幼猴在玩耍或
何为超常儿童 很长时间以来,对中国的超常儿童教育社会上给予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现在,超常儿童该如何被发现,并给予特殊的教育培养,仍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何为超常儿童,什么样的儿童适合接受超常教育? 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的刘正奎博士,“从理论上研究,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者智力水平超过一般儿童的,可以称之为超常儿童。广义是指在智力、才能及非智力个性方面只要有一方面超出一般儿童即在此方面
满足婴幼儿情感上的需要 婴幼儿对母爱特别需要。有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经常裸体与母亲皮肤接触,互相注视,母亲经常抚摸孩子的皮肤、头发,无微不至地关怀孩子,孩子就会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世界,促进心理发育。因此,母亲要多抽一些时间对婴幼儿进行爱抚,给予孩子较多的皮肤接触,使其有安全感。当然,这种抚爱要适度。如果每时每刻都不让孩子离开自己,长大之后也会变得依赖性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一般孩子长到3岁时,就已产生社会交往的欲望,他们对同龄儿童发生兴趣并且需要找小朋友一起玩耍。在他们心目中,这时的男女伙伴并无什么差别,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天真纯洁的,认为只要能在一起学习玩耍就是好朋友。 其实,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有很多好处:可以使孩子消除性别的神秘感,培养自由交往、自由发展的天性;有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各自心理的健康发展。 如果成人禁止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会使孩子对异性产生神秘感,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孩子也失去了与异性交往、学习的机会,使其以后可能因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而导致对社会不
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孩子睡眠不足或感到疲劳,天热、口渴、生病或某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不安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2、孩子不善于转移注意力。如:孩子在听完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可能受其中某些情节的影响而忽视了妈妈的提问,出现分心现象。 3、外界干扰引起的。如:环境繁杂、喧闹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4、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
一、不知道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孩子在0-6岁时存在各种各样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腿脚等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肌肤触摸的敏感期、执拗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敏感期、绘画敏感期
心理解读: 据史料记载“融四岁,能让梨”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然而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四岁孩子的道德发展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四岁的孩子是否已经懂得“谦让”的美德了? 根据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从三岁开始,幼儿的道德发展进入“他律道德”阶段(一般来说3~7岁孩子属于这一阶段)。“他律”的意思就是遵守成人标准、服从成人规则,这个阶段孩子道德发展的特点表现在绝对遵从父母、长辈、老师等人的要求。儿童认为服从家长等“权威”就是“好”的,不听话就是“坏&rdqu
爱TA先了解TA:2岁宝宝性格特点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待竞争对手如此,对待孩子,也要做到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与心理需求,才能更好的呵护孩子,下面我们先从2岁的宝宝开始,看看2岁的宝宝都有哪些性格特点。 1、逆反心理出现,凡事都要自己来做 当宝宝长到2岁时,由于各种能力的不断增长,他会走、会跑、会说话,所以常常觉得:“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以至于凡事都要自己来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着紧张。 举个例子,宝宝在出门以前可能会要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却又因为不熟练而浪费了很多时间,穿了很长时间还是穿不好,这时父母肯定会很着急,还要伸手帮助,但是宝宝却又固执地要自己来完成这件事情,时间一久,父母可能会失去耐心而唠叨两句,孩子也因为委屈而大哭,接着一场亲子闹剧再度上演…&hell
宝宝情商低的种种表现 情商高的宝宝自然讨人喜欢,情商低的宝宝当然不排除有可爱的一面,但是久而久之,任性等字眼便于低情商的宝宝挂边了。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宝宝?要先了解宝宝情商低的种种表现。 “抱怨” 抱怨看起来似乎是人之常情,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碰见糟糕的人,面对糟糕的事,还是对自己不满,抱怨都不是明智之举。抱怨不仅徒劳无益,还分散人们对应该关注的事情的注意力和精力。抱怨是一种消极心态的象征,不去深入地观察现实,不去为改变现实做积极的思考,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这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即便是糟糕的现实不能改变,那么抱怨比忍受更能增加我们的痛苦,而博得同情意味着将自己的弱势地位展示给别人,实非强者所为。总之,抱怨是弱者不明智的选择。聪明的父母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并且从孩子第一次抱怨就制止他。 “任性” 我们身边总不缺
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宝宝?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智商高,很多情况下,情商高的人反而会比智商高的的人更受欢迎。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宝宝呢?不如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进行吧! 那么,怎样从生活点滴处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首先,培养孩子富有爱心、同情心,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到花博园赏花,我女儿(那时才一周岁六)伸手要摘花丛中的花时,她爸爸就告诉她说:“那些花长得很好也很漂亮,你要是把它摘了,它会痛痛的。”我女儿听了,就缩回伸出的小手,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仅如此,我们还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机会,逐步培养孩子学会亲切待人、愿意分享,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她就会大方地把她的玩具、桌上的水果、柜子里的饮料搬出来递给客人;客人要回去时她还会自己拿袋子装一些让人带回去,虽然客人不拿她的东西,她也会说:
孩子当众发脾气,该怎么办? 孩子当众发脾气,家长真是很为难。讲道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打他?只会更糟糕。那么该怎么办?难道只能由着他当众发脾气?别急,现在就教你3招,及时应对孩子发脾气。 1. 预先和孩子讨论你的计划。 明确告诉孩子接下来要做什么和你对孩子的期望:“我们要去玩具店,在那里为你的表妹挑选生日礼物,你可以看看玩具,还可以告诉我你喜欢哪一个,但是我只能买一样,而且是给你表妹的生日礼物,如果你哭闹,我们就离开玩具店。” 2. 在超市(或者任何商店)大发脾气…… 别太紧张,这种事有时必然会发生的。你的孩子非常想买什么,如果你说不可以,孩子就可能当众发脾气,你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忍受他发脾气,但是不要离开孩子或者威胁要把他独自留在那里,你可以平静地站在一边等着他,跟路人保持礼貌平和的微
如何培养宝宝的自主能力 小宝宝们,就像一只不断吸水的小海绵,每次吸水就会长大一点,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重大影响力。如何培养宝宝的自主能力?不妨从尊重孩子开始。 1、谈一些有关书籍和电视的话题。 引导孩子把从书本上读到的和从电视上看到的内容,有条理地讲出来。 2、听孩子将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让孩子把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讲出来,母亲在旁边静静地倾听。孩子在表达不清时,母亲应从旁给予提示,引导孩子有条理地讲下去。 3、不要对孩子说“太丢人”、“别罗嗦”等话语。 切忌对孩子说“太丢人,别说了”、“别再罗嗦了”等话,要让孩子先充满自信,把自己的想法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4、作一个好的言论家,不如作孩子的好听众。 母亲切勿唠唠叨叨地对孩子
1.要以爱心出发,尊重孩子的人格。尽管他们年龄小,也要把他们看成家庭中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成员,使其保持愉
害怕是儿童发育中的一种正常体验,是儿童的一种健康的反应。害怕的内容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例如幼儿害怕动物、黑暗和孤独;学龄前的儿童害怕鬼怪等;少年常害怕死亡,怕某人等。随着儿童认知能力提高,信心增强,惧怕会逐渐减少。如果惧怕严重而持久,出现焦虑、好哭、敏感,就是适应不良的异常反应,应请医生治疗。 惧怕是儿童对其所处环境的一种行为反应,父母的行为与教育方式在儿童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