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性教育的知识是孩子从小就该掌握的呢?很多父母给我们留言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进行性教育,也不知道如何把一些生理卫生课的知识说给孩子听,甚至有些家长在说到/看到性教育这三个字时都觉得有些害羞。 害羞当然是不行的,未来当你的孩子被侵犯时他们害羞就能解决问题了吗?自然也不会所以越早开始和孩子强调性教育的知识,对孩子来说他们就会越安全,在这点上男孩女孩都一样,有这样一些知识是必须要尽早说给孩子听的。 1.孩子的任何身体部位都是隐私的,特别是穿泳衣的地方。和孩子解释:爸爸妈妈可以看到他们的裸体,但是对外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应该是孩子穿着衣服的状态,当然医生在检查孩子身体时也可以看到。 2.没有人可以触碰你身体的隐私部位,也没有人可以让别人来触碰你的隐私部位。在最近很多的新闻中我们看到不是某个孩子在恶意侵犯别人的隐私部位时,他们自己不动手但是会要求别人动手,这也是
发育的可能表现 女孩:出现胸口疼痛,触摸妹妹乳房时是否感觉有核状物,乳房外观出现隆起,或乳头突出,色泽有变,出现阴毛、腋毛,内裤上出现少量分泌物,来月经,身高增长加快。 男孩:小弟弟是否变长,蛋蛋(睾丸)增大,小弟弟频繁勃起,出现喉结,嗓音变得低沉,身高增长加速。 到底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太好了,还是饮食不当导致了“性早熟”?有些女孩在小学三四年级时就来例假了,甚至更早。下面我们来盘点可致宝宝“性早熟”食物黑名单! 1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 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尤其广东人,喜以药膳煲汤。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小贝记得,自己小时候吃甲鱼,这货也是属于“大补”那一类,结果好几个月没缓过来……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妈
我们先来看看这段小故事: 恩杰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妈妈还想再说点什么,突然听到汉杰在卫生间里尖叫。 “妈妈!” 妈妈扑地站起来,推开卫生间的门。爸爸也很吃惊,跟了出来。 恩杰以为汉杰滑到撞破了头。汉杰总是不小心,以前也是因为踩到肥皂而滑倒过呢。爸爸说他差点儿把屁股摔裂了。 汉杰只穿着内裤,从卫生间里跑了出来。 看来他正打算洗澡,表情却怪异,像是要哭,又像受了惊吓。不,像是要笑的样子。他并没有受伤。 “哎呀,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妈妈把手放在胸前,问道。 “妈妈,那个,我......”汉杰仍然做出奇怪的表情,吞吞吐吐地说,“妈妈,我有点儿不对劲,那里......” “哎呀,急死人了,你能不能快点儿说?怎么回事?” “是呀,哪里不对劲了?” 爸
带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儿,每天的吃、喝、拉、撒、睡、洗……天天围着孩子转。上班后,深知要给儿子更多的陪伴,晚上一下班回家就和儿子玩儿,但总没耐心,也不知道陪他玩些什么好,有时把他惹烦了,哭闹不止,无奈只好把他送到奶奶那看电视。 好伤心,感觉和儿子也越来越生疏啦!再后来,儿子对我回家也是爱答不理的,自己玩儿,不带我玩儿啦! 心里着急,孩爸却只顾着一边玩手机! 孩子不听妈妈的话,最让人戳心的 !上着班~也恍惚着,吐槽发泄,同事一句“陪孩子玩儿”不如“和孩子玩儿”,惊醒我这个糊涂妈!之前确实是没有放下姿态和孩子玩儿哟! 不忙时,也会来宝宝树取取育儿经,慢慢的,每次和儿子玩得很嗨,他的脾气不那么焦躁啦!遇到事情,还会主动和我表达啦。可能大家也会有我曾经一样的困扰,那么把我和儿子的游戏经历分享给大家,和孩子嗨玩起来吧~ 01好玩儿的手指游
看看下面的事例:事例 1 宁宁是个四岁的小女孩,她真的是天赋异禀,从小跑的比男孩子都快。 邻居们都夸她:宁宁跑的好快啊,将来当个运动员吧,能得冠军呢。 宁宁听了这些夸奖后,跑得更欢了。 但宁宁妈妈却谦虚的跟邻居说:什么运动员啊,她哪儿行啊,就是个疯丫头。 其实,宁宁妈妈心里并不是这么想的,她还真的跟宁宁爸爸商量过,等宁宁上了小学后,可以跟老师咨询一下,让宁宁练个什么项目。 只是宁宁妈妈没想到,后来宁宁上了学以后说什么都跑不动了。 宁宁妈妈一直都不知道是她的谦虚让宁宁“跑不动”了。 很多年以后,当宁宁已经工作了,一家人一起看奥运会直播的时候,宁宁提起了这件事,说小时候自己还真想跑步呢,只是后来妈妈见人就说宁宁不行,说自己只是个疯丫头,这份心思就淡了,反而愿意规规矩矩地坐着了
文/俏俏妈 〓为什么我儿子才4岁,说谎的时候能那么镇定自若?我到底该怎么教育呢? 〓今天居然发现我女儿说谎,明明我看见她把饭打翻了,却非坚持说是奶奶弄翻了。 〓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作业,孩子却说没有,这算不算说谎的行为? 〓今天孩子偷偷告诉我,小伙伴拉着她和老师撒了一个谎,说***弄坏了玩具,其实根本不是那个孩子搞坏的。 ...... 最近好多妈妈和我探讨怎么应对孩子撒谎的行为,言语之间非常焦虑,生怕自家的孩子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其实,在教育孩子说谎这个问题上,每个家长都有自己应对的办法。可有些方法,不论你用了多少遍,孩子依然继续撒谎。 〓说,到底说谎了没?再不说实话,妈妈要揍你了哈? 〓看,你的鼻子好长,说谎的宝宝都会长很长的鼻子。 〓你要再说谎,妈妈
文|文儿 小刘毕业后工作一直不顺心,工作是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是始终不合适,小刘是学设计的,这是需要创意的工作,而小刘又过于死板和听话,因此在工作上一直不顺心。 小刘小时候是个特别可爱的孩子,长的有点小帅,加上特别的听话,因此很招人喜欢,这主要是跟父母的教育有关。小刘的妈妈是个特别强势的人,对儿子管教甚严,对孩子的教育,只遵循四个字,那就是懂事听话,小刘也在妈妈的教育下格外听话,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无论在什么地方玩,小刘的衣服始终是干干净净的,因为妈妈不允许他的衣服变脏,在去别人家时,小刘从来都是很有礼貌很听妈妈的话,因为妈妈不允许他胡闹,小刘的成绩非常好,因为每次考试不好时都会被妈妈一顿训斥,小刘在妈妈面前特别的听话,妈妈也很欣慰孩子很懂事,因此对孩子一些人生大事,都是一手操劳,而小刘上大学学的设计专业,也是妈妈要求的,尽管小
文|秘籍君 一、远离陌生人不等于安全 家长就算让孩子完全和陌生人隔离,也无法保证他们的安全,因为八成以上的性侵案件都是熟人所为,而大约有一半是有血缘关系的人,陌生人占比不到两成。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辨别其他人应该和不应该有的行为举动,教导孩子能够机智的应变和保护自己。 二、学会辨别他人的行为举动 孩子到了3岁就要学会认识身体的器官,同时还要帮孩子建立身体的自主权。告诉孩子辨别哪些地方可以接触,哪些地方不可以接触,例如:可以握手、拥抱是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睡前亲吻孩子的脸。不可以拥抱太紧或者太久、强迫亲吻、触碰隐私部位等。 三、察觉环境的危险 随着孩子对外界环境接触机会的增多,他们必须有观察环境危险情况的能力,并懂得如何预防危险上身。 1、让孩子养成要去某个地方
1威胁吓唬孩子 平时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小懂得少,有时候讲道理孩子也不能及时明白,所以觉得威胁吓唬这个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很多家长也动不动就用这样的方法管教孩子,以便达到孩子听话懂事的目的。 这个方法虽然马上有“效果”但是不可取,长期下去和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因为你的口中的“威胁”会给孩子造成可怕的印象,而孩子在成长最初还是比较脆弱的,总是给孩子这样的“强化”他会认为自己随时有危险、自己不好、不乖、不听话、不懂事、办坏事……在孩子思维、认知、语言等能力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就已经给孩子埋下“自卑”的种子,容易时丧失自信心。 2在众人面前批评指责孩子 现在大家平时都比较忙碌,好不容易抽时间聚在一起了聊天话题也会自然提到各自的孩子,有时候互相比较一下、交流育儿经验这都免不了,有时候说着说着就自己生起气了,一边向朋友诉苦一边把孩子的“短处”抛出来让大家分析、帮忙,这
晶晶是一个很喜欢舞蹈的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也给她报了舞蹈班,玲玲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很认真、很刻苦,在她得知汇报演出的人员有她时,玲玲很开心,每天坚持练舞蹈,每次舞蹈室都没人了,她还在继续练着! 终于汇报演出的日子如期而至,晶晶早早画上美丽的妆容,穿上亮闪闪的表演服,等在舞台的侧面。当音乐响起时,晶晶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开始了表演,但由于晶晶特别紧张,在最关键的时候忘记了舞蹈动作,造成了台上的混乱,搞砸了表演的晶晶非常自责,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而这时,晶晶的爸爸妈妈却当着舞蹈班的同学和老师的面斥责晶晶的失误:“你怎么连动作都不记得了呢?全都是因为你,整个表演都毁了,我们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面对爸爸妈妈的指责,晶晶只是默默的留眼泪…… 一晃又到了该去学舞蹈的时间,妈妈意外地发现晶晶一反常态地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于是提醒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见孩子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能够轻松面对孩子开心欢乐的情绪,却应对不了他们的愤怒和沮丧。很多爸爸妈妈都说,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就像天使一样可爱;但是当他发脾气的时候,秒变“小恶魔”。跟他好好讲道理他不听,来硬的他就“以暴制暴”。真是头疼!我们就像消防员一样想要迅速把他们的负面情绪扑灭,但这其实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存在认知误区。 ▼误区一:认为孩子负面情绪的表达是坏性格 很多父母都说“我宝宝 3 岁了,他脾气很急”、“宝宝脾气很大,根本不听劝”这一类的话。不难看出,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发脾气是一种坏性格。 ▼误区二:认为孩子表达负面情绪是做父母的失败 不少父母认为孩子哭不是好事,哭就是表现不好、不乖、不听话的表现,甚至会上升到懦弱不勇敢的层面。夫妻也会因此吵架,互相指责:“孩子这问题,
他们永远以父母的指示为最高指示。学习牛逼,懂得节约用钱,永远老实,给父母长面子,恋爱结婚以父母想法为主…… 看似乖巧懂事,这样的孩子其实从小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长大后,有些会变得感情淡漠、自私,也会存在患得患失的焦虑情绪,甚至会存在暴力倾向。 在这个追逐自我价值实现的社会,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独立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看,越乖的子,长大就越让人操心。 太乖的孩子易有心理问题 「乖孩子」这个称号,在大多数大人的眼里,是对于孩子最高的赞誉。一些敏感,早熟的孩子,为了努力做出乖模样来讨大人喜欢,甘愿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压抑起来。 多数乖孩子长大以后,便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的「烂好人」,这会让他们疲惫不堪。 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很多小时候过于乖巧的人,长大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 小时候的乖孩
「我是从哪儿来的?」 「为什么小胖有小鸡鸡,我就没有?」 「为什么哥哥可以站着尿尿,我不行?」 呐,在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之前,我们自己首先要了解孩子性成长的典型过程。多一些知识,少一些偏见,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性知家长」网站:srcpcn.org,已获授权转载 原文名:《0-18岁性成长过程》 为了成为一个性健康的成年人,孩子将在性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想要弄清楚孩子在性成长中需要完成哪些变化,就得学习孩子性成长的典型过程。我们不仅仅告诉你性成长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还会告诉你,孩子在这一系列成长中的各个阶段需要获得哪些知识。如果你对于孩子是否应该学习这些知识存在异议,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没
吃完饭回办公室的路上,丹还是忍不住了,她和我讲述了她女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 丹的女儿今年六岁,前几天奶奶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因为孩子大了,奶奶也就放心的让孩子一个人在游乐场里,她坐在外面的椅子上看着。 奶奶并没太关注孩子玩些什么,自顾自的在椅子上打盹。后来一个陪孩子的家长推醒睡眼惺忪的奶奶,问奶奶是不是带两个孩子来玩,奶奶说就带一个女孩,是小孙女。那个家长马上指指海洋球池后面的小角落。 奶奶当时差点晕过去,那个角落里她六岁的小孙女正和一个比她高一点的男孩搂抱在一起,据奶奶说两个人当时正相互摸着彼此的身体。奶奶当时就炸了,直接跑进游乐场拽出了小孙女,噼里啪啦的把孩子骂了一顿。 孩子抽抽噎噎的被带回了家,奶奶把事情和丹说了,丹也很生气,就和老公把孩子一顿数落,而且也警告孩子以后不可以和小男孩太亲密,那不是好女孩该有的行为。丹的
确实,这样的场景真的很让人困惑,更多的时候家长大概也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吧! 1. 我要不要理解孩子,他们还是个孩子,难免犯错? 2.我要不要教训他们,我要是宽容他们的错,他们不就上天啦? 家长又想孩子遵守规则又想对孩子不过于严格,想要找到一个和孩子相处的平衡点,这确实很难,在每个家庭这都是最难的事情,我们想表达我们仁慈的父爱和母爱又不想没有规则。要怎么办才好呢? 其实真的很简单。每一个孩子都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想要去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的犯错。那么孩子对世界的好新奇和捣乱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能搞清楚这两点之间的不同,那么我们就能够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即保持和孩子和谐相处的能力又能给孩子合理的严格要求。 1.对世界的好奇心:第一次尝试某件事、某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各种错误) 2.故
“宝宝7个月,在早教好像对别的孩子没什么兴趣,正常吗?” “宝宝14个月,特别害怕陌生人,是不是太内向?” “宝宝两岁,在家话特别多,出门就不肯叫人,怎么破?” 宝宝3个月每天去图书馆听故事、玩音乐,满心期待宝宝会立刻进入角色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 没想到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静静看着老师和其他孩子,毫无参与感,让麻麻有点泄气。 在宝宝体检的时候,儿医会详细了解宝宝的情绪和社交能力发育,是否正常。 6个月的时候,麻麻焦虑地告诉儿医:宝宝怕生,对其他小朋友好像没兴趣,总是自己玩自己的。 医生笑着表示,这正好说明她发育很正常。在宝宝的世界里,社交技能的发育分好几个阶段,要到一定年龄才会和其他孩子互动。 我们把宝宝怕生或者独自玩耍,理解为害羞、内向,其实一直都误会了。 就像大运动、精细运动
说谎真相之No.1 无法区别想象与现实 4岁的阳阳最近迷上了蜘蛛侠系列,跟自己的小伙伴聊天,他特别自豪地说:“蜘蛛侠来我家玩了,我们还一起去游乐场了,玩了碰碰车还有小火车……” 蜘蛛侠当然没有到阳阳家,阳阳似乎在说谎。其实,这只是阳阳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的表现,他对于现实和想象还分不清楚,脑子里会出现各种丰富的想象,心里万分期望的事情,都可能被描述得像真的发生了一样,有时候说话还会夸大其辞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阳阳不是在说谎,而是说出了他内心希望发生的事情和场景。一般来说,宝宝要到4岁后,才能慢慢将现实和想象区别开来。 给妈妈的建议在孩子的字典里,没有谎言的概念,感知到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区分。尤其4岁左右孩子进入想象的高峰,他们会乐此不疲地胡思乱想,常常把自己也搞糊涂了。不用批评宝宝撒谎,或者嘲笑他,爸爸妈
孩子忽然间变成一个小“跟屁虫”了,这让很多家长感到苦恼和困惑,因为对于孩子这种模仿同伴的行为,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个性、缺乏主见,甚至认为孩子在嫉妒、攀比。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之间相互模仿的那些事儿: 【告知家长】学会识别孩子之间的相互模仿 家长不要将孩子间的模仿行为嫉妒、攀比、无理取闹等行为相混淆。模仿是指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它其实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而嫉妒行为往往伴有攻击、哭闹等行为表现。 例如,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就挑别人家小孩爱吃的要,就认为他在无理取闹。那么,家长们很有可能采取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要求。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可能就是拒绝孩子的要求,放任孩子的哭闹,认为这样可以改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 相互模仿是孩子之间学习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家长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甚至是阻碍孩子的学习。再者,家长的错
现在虽然已经入秋,但是天气还比较热,不少爸爸在家里习惯光着膀子,妈妈们虽然极少像峰峰妈一样穿着低胸的吊带睡衣,却也在下班回家第一时间脱去了束缚一天的内衣,换上凉爽宽松的衣服。但却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小小习惯,可能影响着孩子的性心理发展。 孩子的性心理发展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上是如何划分: 口腔期(0-1.5岁):孩子通过唇、口的吸吮、咬、吃等口部的动作获得快感。 肛门期(1.5-3岁):孩子喜欢通过延迟或延长排便时间来获取性的愉悦。 性蕾期(3-6岁):孩子开始把性爱转向外界,产生了对异性父母的爱恋,即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恋父情结)和对同性双亲的嫉妒。 潜伏期(6-12岁):此期中孩子性欲倾向受到压抑,快感来源主要是对外部
(ZH 作品) 各位娘娘,小时候穿过妈妈的高跟鞋没?弄断过妈妈的口红没?穿过妈妈的长裙没?反正糕妈小时候都占全了…… 哈哈,小朋友生来就是最佳小小模仿家,我们的宝宝通过模仿,从啥都不会到可以自己拿着牙刷刷牙,用小毛巾擦脸,开龙头洗小手......喜大普奔!有木有一种宝宝终于长大了的感觉!然鹅,模仿也有雷区,经过妈妈正确的引导,宝宝才能避免踩雷,好好探索这个世界哦。 模仿是一把双刃剑 模仿是宝宝学习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学到了许多新技能。比如,说“再见”的时候会挥一挥小手,不喜欢某个东西的时候会摇头,选择的时候会用手指等等。 宝宝的小脑袋里有完整的一系列步骤:观察看见的人,听他们说的话,处理这些信息,最后试着模仿,有时还加上一些自由发挥。其中,宝宝最爱模仿的是家庭日常活动,大家想想,小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