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今天刚满2岁,可是这家伙可不是个安静的主,整天把家里闹腾的乌烟瘴气,只要是他能够够得到的东西,基本都会被折磨的一塌糊涂。对此,爸爸想尽了各种办法,到最后真的是无计可施了,只好通过打骂来解决了。可是越是打骂,他就越来劲,哭过之后更是嚣张。最后惹得爸爸直接和妈妈吵了起来,整个家庭都闹的极不和谐了。其实对于乐乐这样的问题,不少父母都遇到过,而且处理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是一部血淋淋的血泪史。打骂其实是要不得的,不过不断的对孩子妥协后果可能更严重。因此对于孩子坏行为的惩罚是困扰很多父母的一个大问题。 其实说白了,对于惩罚孩子的一些过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通过体罚或者其他惩罚措施就一蹴而就的。孩子的年龄不一样,惩罚的措施也要随着发生改变,比如说1岁的宝宝出去不想穿外套而哭闹,和4岁的宝宝不想上学闹情绪,这两件事的解决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对此,有经验老道的父母专门总
我的儿子小小丁,三岁半,已入园半年。 开学后虽说不是新生,但也面临分班、换老师的种种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新生入园的“大戏”我还得再演一遍。 我真心不想明天拖着一只嚎叫发癫的小孩走在去上幼儿园的路上。 所以早早就把时间表卡进幼儿园时刻, 并且缓缓地、循序渐进地、 引导他去接受一个新的环境, 学会和睡觉都要牵着人家大腿的老师姐姐分别, 甚至告诉他, 你要是表现如何如何, 我就会给你奖励个什么什么。 可是,小小丁居然长大了,学会“骗人”了。 “我的书包是不是坏了?嗯,没有书包,我怎么上幼儿园呀?” “我今天有点拉肚子,医务室的吴妈妈肯定会把我送回来的。” “我的园服被大鱼偷走了,就是去不了幼儿园了!”
未满五岁(尤其二至四岁)的孩子会出现“说大话”的情况。 对于心智最初开始发育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还不能很好地把现实与想象中的世界区分开来,所以有时会说一些听上去非常“莫名其妙”的话。 比如“街上有个小怪兽”、“刚刚花仙子对我说话”、“爷爷说可以吃糖”等等。有些时候,孩子做梦之后,也会说类似的话语。太具有幻想色彩的话语当然不是撒谎,但其他“大话”也并不是谎话,只是孩子心里想着的东西与真实非常难区分。这是他们智力发育的正常现象,因此不要形成“孩子撒谎”的想法。 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孩子来说,或许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因为害怕家长指责而选择撒谎。 但他们并非故意,而是下意识地转移责任、不敢承担,可能是家长们的惩罚或批评对孩子产生了阴影,所以他们选择撒谎。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了,是否对孩子要求过高、惩罚过重?要知道,坦诚相待是良好亲子关系最基本的要求,
计划上午9点去参观一个图书展, 8:40我开始写一封邮件。 写到9:00勉强完成点击发送; 9:05分我起身拿包,准备出门, 却看见一条微信咨询,我重新坐下来,直到9:15才解答完毕。 川爸一脸不满地靠在门口等我,怪我拖延时间。嗯,我承认,我经常拖延。可是他也比我好不了多少。他信誓旦旦要坚持健身,可每次都是不催不动;他相信早睡早起有益健康,可总是拖到十一点后才上床。 大多数成年人,都多少有些拖延的习惯。那么对于一个孩子,当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他喜欢的事时,你忽然晴空霹雳地来一句“该出门了!该写作业了!!该练钢琴了!!!” 你指望他会像机器人一样弹跳起来,立刻按照你的指令行动!? 不可能。 所以,怪不得孩子经常会拖延!因为孩子有足够多的拖延理由,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
在发展心理学的分段方法中,3~5岁就被划归为“学前期”(Pre School Years)。这个阶段的孩子怎样呢,他们的脑发育的速度与心理发育的速度依然很快,而身体同时也迎来了重大的转变:身体脂肪占比下降,四肢的发育速度超过了躯干,头部在身体中的占比也开始下降。一言以蔽之——在这个阶段,孩子从一个baby变成了kid。 “ 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学什么内容,而是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儿童学习。因为儿童最开始习得的这些学习方法,会影响其余后的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中文方面,儿童在背唐诗宋词的时候,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可以教儿童认识方位词,上下里外,可以认识鸟类,用其他鸟类名词来替换“黄鹂”“白鹭”,引出对大自然中雪山的认识,进而比较雪山和其他山的区别,一起探索“为什么雪山的雪不融
1 今天带涵涵去城市运动公园玩,滑滑梯跟前有很多孩子。其中一个男孩大约2岁多点,她妈妈形影不离地跟着宝宝在低一点的滑梯上玩,并且不允许孩子爬高点儿的那个。她给孩子划定了固定的范围,超出她规定范围的地方,宝宝就不能去。 我在旁边看的挺着急,心想着涵涵一岁多点去游乐场,在我陪着她玩了一遍滑滑梯、独木桥等设施后,就基本没再去管过她。现在虽然她的胆子不见得有多大,但却乐意自己去探索很多事情。 妈妈们肯定都记得宝宝爬高上低的那段令人头疼的日子。爬窗台,爬桌子,爬楼梯,看得人心惊胆战。也一定记得宝宝对很多小洞洞感兴趣,会拿东西去塞。就像涵涵他们幼儿园的老师说的一样,如果孩子放学后有什么东西找不到了,她们一般会在宝宝午睡时睡的床上那个洞洞里找,一准儿能找到。 还有把积木垒高了,再推到,然后接着再垒高、再推倒;把东西扔掉,让大人捡回来,然后再扔掉……这些都是宝宝
宝宝用扔东西来探索与世界的关系 ◆一般到了6~8个月,孩子就开始有扔东西的行为了;◆到了10个月,凡是能够抓到的东西,都会被宝宝有意识地扔出去;◆到了2~3岁,对宝宝来说,扔东西又变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游戏。 经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宝宝刚出生时,以为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他动的时候会以为世界也在动。随着一天天长大,他会慢慢地发现周围物体和他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他还是分不清到底是他在动还是世界在动,于是......他开始用扔东西这种方式来探索世界。 宝宝通过抛撒、移动物体,或者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来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体空间之间的关系。 这是幼儿认知空间的最初过程,也是孩子心智发展的一个阶段行为。 除了扔东西,当宝宝喜欢藏猫猫、转圈圈,还喜欢拿各种东西垒高楼,喜欢盖子或小孔时,也表示宝宝进入了空间敏感期。 宝宝为什么需要空间感?
1.睡眠习惯随着电子产品普及以及生活节奏加快,孩子睡眠越来越偏向睡的越来越晚,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学习负担也再加重,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睡眠习惯。而睡眠时间越来越晚就会导致孩子身体错过最佳的生长激素分泌时间。 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在晚上分泌是白天的3-4倍,而晚上十点钟生长激素分泌达到高峰,错过最佳时间睡眠,就会导致生长激素减少,会影响身高发育。长期下去还会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会出现记忆力下降。 2.挑食,偏食营养不良孩子身高发育跟自身获取营养元素也是息息相关的,好多孩子出现不良饮食习惯。在生活中孩子不良饮食习惯主要集中在严重的挑食,偏食。孩子出现偏食,挑食可能是身体缺乏某种身体元素或者是肠胃虚弱所导致,要及时检查。这不仅会影响孩子身高发育,还会损害孩子未来身体健康。 3.不爱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孩子骨骼
例1:7个月的璐璐并无身体不适,但是她的哭不分昼夜,家长很难安慰,除非自己哭得累了、困了,才会停止,不像有的宝宝,能自己躺在小床上安静地玩—会儿。 例2:家里来了一个小伙伴,从小伙伴一进门开始,2岁的栋栋就不停地哭,小伙伴走到哪儿,他就跟着在哪儿哭,本来咳嗽就没好,现在一哭,咳嗽得更厉害了。 例3:21个月的飞飞是个很爱发脾气的宝宝,他一发脾气就用手抓脸,脸被抓得痕迹斑斑,妈妈很是心疼,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总也不见效。 例4:刚上幼儿园的小宝宝都要哭一阵子,但是娇娇比别人哭得声音更大,时间更长、更厉害,老师怎么劝她,她都得不到安抚,坐在小椅子上使劲地哭,一个月还没有适应,老师都担心她嗓子哭坏了。 小宝宝为什么容易过度反应? 除了具有一些自我保护的本能以外,小宝宝一般都还没有自觉、主动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文|文儿 认识一宝妈,宝妈的孩子在2个月时总在晚上哭闹不好好的睡觉,后来宝妈就把孩子抱着来回走动拍着睡,孩子在怀里睡的好好的,可只要一放到床上就开始哭,当抱起来时又不哭了,那时感觉宝宝小那就抱着呗也没啥,结果就再也放不下了,睡觉必抱,这一抱就到了宝宝1岁左右,再也抱不动了,可这个毛病还是没有纠正过来了,快要急死了。这都是家长给了孩子这个依赖心理,养就孩子一个只有抱着才能睡觉的坏习惯。 有技巧的改掉习惯 找准时机放下 放下宝宝要讲究时间,基本上宝宝都是在睡着后的20—30分钟进入深睡眠,这时候要及时的放下。动作要快,拖拉的动作很可能会弄醒宝宝,再则如果宝宝在此过程中有动弹,要赶紧的拍拍他,很快宝宝就会继续睡觉了。 换个人试试 宝宝认人很清楚的,如果他习惯妈妈抱睡,就让爸爸或者其他家里人试试抱着睡,
文|秘籍君 刘先生和妻子因为工作繁忙,孩子一直由自己的父母在带,平时和孩子接触的时间也少,因为感觉亏欠孩子,平时和孩子接触时,全是满足孩子的要求,很少进行别的教育,基本全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在管。可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疏忽,差点害了儿子,一次孩子跟爷爷奶奶说自己的下体疼,老人就赶紧带着孩子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孩子的下体内有一根长达五厘米的缝衣针,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塞进去的,等取出来时,缝衣针都已经生锈了。孩子的这一情况差点把家人给吓死,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心里是既难受又愧疚,老人不懂这些,做父母的也没尽责,没能对孩子好好的进行性方面的教育,才让孩子受了这么大的罪。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会对自己的身体构造感到好奇,这时家长就要加强对孩子的性教育了,否则对此丝毫不懂的孩子,真不敢保证会不会做出一些傻事来。 孩子的性教育 性别教育:孩子
Aden有个两岁的妹妹,妈妈经常带两兄妹来图书馆玩,因为妹妹和苏宝差不多大,两家一来二去就熟悉了。Aden全家都是名校毕业的,他爹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爷爷也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妈妈辞职带娃前是德勤的咨询顾问,一家人动不动就跑去法国南部度假,简直是高帅富标配啊啊啊。 我们每次遇到Aden, 他都会大大方方的打招呼,还爱主动把自己的玩具给小苏宝玩。不过苏宝很高冷,不怎么搭理男神的一腔热情……还好男神并没有心灰意冷,转身就把玩具送给别的MM玩去了?? Aden在图书馆很受欢迎,很多人都叫得出他的名字,不过真不是因为他家有钱。他让整个图书馆老师和家长为之倾倒的,是他的好性格。随便举个例子。 有次A妈邀请我去喝下午茶,顺便聊聊育儿经。Aden特别喜欢乐高积木,经常能全神贯注的搭上半小时,他家有一个让苏妈叹为观止的大型乐高桌(土豪就是这么任性
孩子摸别人胸的原因 ◎没有及时介入:这的确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如果我的孩子这样做我可能也会烦恼好一阵。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做出这种行为的初期没有介入,孩子意识不到这是不对的行为,逐渐发展到不分场合、不分人群的摸别人的胸。 ◎喂奶、断奶的方式不当:孩子出生前,脐带是连接母子二人的纽带,孩子出生后,母乳是亲子关系的纽带。母乳不仅仅供给孩子所需的生理上的营养,更是孩子与妈妈心理上的维系。如果妈妈喂奶的时候应付了事,没有更多情感上的投入,对宝宝的抚摸不够,吃完之后就把孩子放到一边,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他长大之后就会不自觉的去摸女性的胸。 断奶方式不当也是诱因之一。孩子没有做好断奶的准备,但妈妈给乳头涂药水、抹辣椒,很武断的开始断奶,没有给孩子制造缓冲时间。孩子想吃奶但妈妈不给吃,于是
首先就是逛街买衣服了,开始带他逛街觉得好玩,会问他好不好看,觉得他说的好看不好看都是随机的,也没放在心上,直到三岁多的时候,买了一件他说不好看的衣服,他死活不同意,竟开始哭,不走,直到后来换了一款,他才罢休。早上起床穿衣服也是,看不顺眼的就是不穿,真怀疑他生错了性别,女孩这样吧,还可以接受,天生爱臭美呗,男孩这样,我只能呵呵呵了,怀疑那么小的他竟也有这么严重的强迫症。 再者就是,平时家里来客人了,大家都爱逗他,问他阿姨漂不漂亮呀?他很耿直的,看不顺的就干脆的一句,不漂亮,虽是小孩子,但是还是会有那么点点尴尬的。上次就是一个阿姨逗他,问妹妹漂不漂亮,他竟然说妹妹丑死了,气的小姑娘哇哇大哭,说以后再也不和他玩了,回家了他还委屈的不得了,说什么本来就不漂亮嘛!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有时搞的妈妈很尴尬,有时折腾的妈妈很烦躁,真不知道
“亲,你的孩子才一岁多,他的眼里根本没有‘同伴’这个概念,这个阶段他们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见到陌生人,她的儿子从来不会躲起来或者很不自然,绝不是内向的娃,“是你不懂他的世界啦~” 两岁前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太正常 宝宝会走路以后,活动范围广了,跟我们的互动明显多了,于是我们也会认为他一定会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其实是我们想太多太早了。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去早教班,和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大人们彼此时常会聊天,也希望孩子们能玩在一块儿,但永远都是白搭。孩子们总是各玩各的、毫不搭理。所以不是你的孩子内向、不是你的孩子不爱社交,这个阶段的孩子眼里没有“你”、“我”的概念,也就没有“朋友”的意识。 你可能会说,也没有啊,有些小朋友会到这个小朋友手里拿走玩具,到那个小朋友旁边去看看,明显要大胆、合群些。错啦,他们只是被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所吸引,即便短期内有小朋
“零时体育计划”带来的改变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学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 一开始时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原来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们的快乐中心伏隔核里面都是多巴胺的受体。我们看到运动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奋,脾气都很好。 血清素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的关系。血清素增加,记忆力变好,学习的效果也更好了。很多抗忧郁症的药都是阻挡大脑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脑中的血
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位父母关心的头等大事,那么,关于孩子性早熟的方面大家可有去注意?这个也和咱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家可别大意忽视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得高,但是过早“亭亭玉立”并非都是好事。日前,南京市鼓楼区中医院矮身材科接诊了一位8岁女童,身高1.35米,比同龄孩子都要高。因为乳房发育去就诊时,专家却发现孩子之所以快速长个竟然是性早熟引起的,如果不干预,身高很快就将停止生长。而临床上,因为性早熟引发的儿童矮小占到了1/3。 冉冉(化名)今年8岁,身高1.35米,和同龄小孩站在一起,要高出一截。这让身高1.53米的妈妈和1.6米的爸爸颇为自豪,认为女儿将来会摆脱他们的命运,进入亭亭玉立的高个子行列。 然而,妈妈在和冉冉一起洗澡时发现,冉冉两个乳房已经发育,明显比同龄孩子早,这让家人有点担忧,于是带着孩子去了鼓楼区中医院就
新闻上曾报道过某小区的一个小女孩,连续3年以来被一名保安性侵,这位保安还是爸爸的一名同事,可是这位小女孩并不知道保安对自己做了什么,也没有向家长或老师报告过这件事情。 直到一天老师给她们讲过了生理卫生课程,小女孩才意识到自己一直被“欺负”了。回到家在父母的追问下,父母才得知小女孩连续3年以来一直被父亲的保安同事高某性侵,两家住的很近,关系也一直非常友好融洽,谁也看不出表面老实的同事会做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来。 父母听闻后非常震惊和气愤,随后立马带孩子去了医院做了妇科方面的检查,检查结果报告显示出小女孩受到的侵害是非常严重的,不仅处女膜破裂,更甚的是已经伴有一些妇科方面的疾病,检查结束以后,父亲带着孩子去公安局报了案。 类似这样的儿童性侵害事件一直在发生,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小朋友都像上面新闻里的那位小女孩那样不了解性
-宝贝儿,走,咱要出门啦。 -不要! -要换臭臭了哦!来,躺下~ -不要! 甚至好几次半夜,熟睡的她突然无故大哭不止,一边抽泣一边念叨,“不要不要不要。”模样真是楚楚可怜啊。 许多和我家孩子月龄相仿的妈妈和我说,每天都要被这些“不不不”烦死了: “叛逆期这么快就来了?!特别爱和我唱反调!” “我说东他就非要往西,我越说不可以他就越起劲儿。” “简直没法伺候了,一个劲儿说不,没办法啊,只能顺着小祖宗来。” 哈哈,别着急,其实这是个很共性也很正常的现象,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耶鲁大学40年研究成果显示,孩子的自主性从1岁半左右开始发展,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和唱反调,常挂嘴边的口头禅就是“不行”、“不要”、“不”,等到1岁9个月大,又慢慢变成很爱说——“我的”。 有没有宽心一些?原来是
一岁半开始,伴随着可怕2岁的到来 小魔王好像一夜之间突然被开启了某个奇怪的按钮 不但有了自己的主见,爱说“不、不、不” 小脑袋中的万事万物一夜之间也有了顺序 讲故事必须先说A,再说B 出门必须先关电扇再关门…… 过来人都劝我们,孩子大了就慢慢好了 可是这都两岁大了,半点没见好,反而家里天天吵 ▼ →这是爸爸杯子,谁都不准碰,任何人在内 →这是奶奶穿过的拖鞋,任何人来家里都不可以穿 →这是爸爸的座位!这是爸爸的座位! →毛绒兔必须在左边,毛绒狗必须在右边! →穿了裙子A,必须配上鞋子B和皮筋C! 但是请问,您到底说的个啥?? →不只在超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