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快乐之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使家庭为孩子增添快乐的力量呢?如何才能成为更快乐的父母呢?下面给大家建议最有效的10个方法。 建议1: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教给孩子“长久”的含义。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建议2:歌唱的鸟儿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可以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儿
幼小的孩子学习做家务,重在获得初步的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成就感,而不是天天去干多少活。这些最初的技能和兴趣,是孩子将来能够形成正常生活能力的酵母。 只要让孩子做家务的方法对,不但能让眼前的事情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跨进“柳暗花明又一村”,还能暗暗地滋养孩子的好品格,并使这好品格迁移。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我们培养孩子做家务,能养成习惯当然好,没有习惯也没关系。学会干,有些兴趣更重要。孩子小时候对家务感觉新鲜,所以有些兴趣,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时机多锻炼锻炼孩子,让孩子学会干一些家务;长大了,可以用一起做家务,边做边聊天的方式带动孩子。 昨天晚上带女儿出去玩,回到家已经9点多了。女儿玩得满身汗,她说先洗澡,清爽了不烦躁才好写作业。她在卫生间看到我准备要洗书包,就说她想自己洗书包。我想如果再让她洗书包,肯定会用很多时间,她可还没写完作业
铭铭每天洗完澡后都喜欢全身一丝不挂在床上打滚,甚至光着小屁股站在床上跳跃,震得我的床屉嘎嘎作响,似乎这个样子就是一种解放,全身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能量也获得最大的释放。 “铭铭!不要再跳了!赶快穿上内裤和内衣,露着小鸡鸡可是不好看!”我嘱咐着铭铭。 “姥姥!我看见邻居家妹妹坐在马桶上用屁股尿尿,我为什么要站着用match小鸡鸡尿尿呀?” “因为你是男孩子,男孩子有小鸡鸡,就可以站着尿尿;女孩子没有小鸡鸡,当然要坐着尿尿呀!”我回答道。 这时铭铭虽然穿上上衣,可是依旧光着小屁股在床上继续蹦跳着,不愿意穿上内裤。 “铭铭,现在必须要穿上内裤了。再不穿上内裤让别人看见你的小鸡鸡可不好!铭铭穿背心和内裤的地方时不允许外人看、外人摸的!只能让家人和医生看见,这是你的隐私呀!像姥姥、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反正是咱们家的人才能看见,别人是不能让看和摸的。知道吗!可是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呢?” 当孩子长到三四岁时,几乎都会问这个世界难题。本来君君是不想再叨叨了,毕竟千年老梗看多了都会烦,无非就是垃圾桶里捡来的呗。 直到昨天四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趴在我的耳边神秘地说“妈妈,我发现幼儿园里好多小朋友都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我是不是也是呀?”我算是明白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垃圾桶在妈妈心中的地位还是岿然不动呀。 可是,时代在变化,就算你再怎么羞羞羞地不好意思回答,总该换个套路吧。如果你的脑洞还不够大,那就来看看逗比网友们的神回答吧。 &&杜蕾斯惹祸版 有天晚上,给孩子讲故事,小家伙突然问了句“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啊?”当时我尴尬着老脸不知道怎么回答。 没想到儿子自言自语道“轩轩是垃圾桶里来的,亦涵是充电话费送的,乐乐是从肚脐眼里蹦出来的,萌萌是天使送来的,昊昊
周末一起去旅游,午餐的时候让随行小朋友们表演节目,小优第一个站了起来。为大家唱了一曲儿歌,曲罢大家都为孩子的“精彩”表演欢呼。 人群中,坐在妈妈旁边的晨晨却一直没有作声。 优优表演完开心的扑到我的怀里,有人提议让晨晨也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大家的目光随即转向了晨晨。 晨晨仿佛受到了惊吓似的,害羞的低下了头。 大伙的呼声越来越响亮,在热烈的掌声中,晨晨一直没有抬头,甚至有站起身来离开位置的冲动...... 看到在众人注视下一言不发的晨晨,坐在一旁的妈妈也有些尴尬,“叔叔、阿姨们都看着你呢,这孩子咋这么害羞”,说话间用手去提醒他。 看着快要起身逃走的晨晨,大家都放弃了用呼声去“逼迫”孩子。“晨晨长大啦,学会害羞了”,有人出来解释。妈妈还在一旁小声嘀咕“你咋这么不懂事呢,都看着你呢,这样很没有礼貌知道吗?”
“ 学习太难了。” “我怎么学习都考不好。” “我就是讨厌学习。” 你家孩子也曾这样抱怨过吗? 其实,孩子的厌学情绪本不可怕,怕的就是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别说孩子自己放弃自己,作为家长的我们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确实比较笨… 事实上,孩子的天性都是一样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适合学习。倘若一直在学,成绩却提不上去,很大可能是由于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对。 这十个容易导致孩子成绩不好的坏习惯,只要改掉成绩提高不是问题。 1 听课不认真,可不是小事 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课堂学习效率低,势必影响成绩。而孩子又处在大脑极其活跃,好奇心特别重,很容易分心走神的一个年纪,所以很容易在听课的时候开小差。课上错过的知识点,要在课下花更多时间去理解。 一定要给孩子提前说明,预习的目的是为了上
在中国,性教育一直是一个比较边缘的话题。 大家避谈性,更多的是因为学校、家长,无意间让性话题与教育彻底划分了界限。于是成人之后,很多人,根本无法理清楚许多性知识。 理论到实践,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系统的性知识,直接跨越到实践,于是成了实践出真知,也走了很多弯路。 《五十度灰》里的一段性虐故事,一度在国外被当成性教育片。英国女性作家EL·詹姆斯的这部小说也一举热销,为什么? 性既不下流也不肮脏,要以正确的观念来认识。当人类对性施以暴力,就成了最凶残的存在。 如何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这四个阶段非常不可忽略。 学龄前:让孩子认识到性器官的不可侵略 这些年,猥亵学龄前儿童的新闻屡屡爆出,往往是多次之后,发生了性器官撕裂等现象,才被家长得以知晓。 并不是孩子不会表达,而是因为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性器官比别
开朗乐观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性格品质。调查显示,开朗乐观的人不仅更加健康,而且婚姻生活更为幸福,事业上也较易获得成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具有这种正面性格呢?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塔尼可博士提出了八个建议,各位爸爸妈妈一起来看一下吧! 1、勿对孩子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微博],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 3、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
许多孩子都有赖床的习惯,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温暖的被窝,眼看着上幼儿园要迟到了,妈妈在旁边是又着急又上“火”。孩子之所以赖床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不喜欢上幼儿园,有的是没有睡够时间而被强行叫起……究竟,孩子赖床怎么办?家长要针对孩子赖床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妈妈讲述:孩子爱赖床 每天喊孩子起床,真是件烦人的事:如果问“家有儿女”的父母,孩子什么问题最让他们头疼,恐怕早上喊起床是其中的一大烦恼。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每天早上与孩子为了起床而“斗争”的经历,尤其是开始上幼儿园的宝宝,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让原本就十分紧张的清晨时光变得更措手不及。为此,不少家长纷纷在网上发帖诉苦并探求“良方”。 喊起床要使“十八般武艺”:如何叫醒早上熟睡的宝宝去上幼儿园?网友“叽叽漠漠”的发帖引发了很多人的感叹。这位年轻妈妈发帖时说:早上八点钟了,宝宝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呼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豪华的房子、漂亮的车子,但是他依然不高兴,绝望地想要自杀。正当他走向河边的时候,一个小女孩踉踉跄跄地迎面跑来,富翁扶住了小女孩,小女孩看到富翁后给了他一个甜美的微笑,这个微笑令富翁如沐春风,之后就忘记了自杀的念头。 以上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它想告诉我们的是: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表情,能够给予别人神奇的力量,无论贫富,都要让孩子养成微笑的习惯,一生受用。 1、把微笑教给孩子 有一次电梯里,一对年轻的母子正在吵闹,我冲她们笑了笑,母亲立刻停止了争吵,回我以微笑,儿子则害羞地躲到了母亲身后;有一回在食堂,盛菜的大妈跟前面的人发生了一点口角,我报以一个理解的微笑,大妈一高兴,就给了我满满一勺。微笑总是能带给我们快乐和美好,把微笑教给孩子,一定错不了。 晨晨前几天跟他的好朋友小峰吵架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越
不知大家有没这种感觉,小时候经常凑一起玩儿的几个孩子,看起来都一样聪明不分上下,但是开始上学之后,学习成绩就渐渐有了差距,而且越来越明显。成绩好的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还可以增加更多的课外活动,每天过得也开心快乐;而成绩差的孩子可能会对学习越来越感到厌烦恐惧,学习效率越来越低,家长也不得不把原来正在进行的兴趣才艺搁置一边,一切都为学习成绩让路,可越是这样,孩子越发感到每天的生活索然无味,脸上也少了以前的笑容。 前阵子我去参加了本地图书馆一个专门为homeschool家庭学校(孩子不在学校上学,而是在家里接受符合教师条件的父母或专门教育人员的教育,美国这种情况还挺普遍,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家庭,能有一位全职家长或请得起优秀私教)家长举办的讲座活动,主讲人April老师毕业于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有着20多年家庭学校私教导师经验,她一上来就给大家列出
家长求助 我儿子5岁了,最近在家写作业,总是慢吞吞老不情愿,而且很不专心,有时突然灵感闪现和我们说话,一会儿玩橡皮或者笔,一会儿要喝水,一会上厕所,或者找个借口干点别的事情。你要是批评她,她就会烦躁起来,别别扭扭不爱写了。请问川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改掉这些毛病,主动写作业呢? 华川答疑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带给家长的不同情绪感受,对应着孩子不同的行为动机。可能是寻求关注,也可能是权利之争,也可能是报复或者无能为力。家长的“愤怒”情绪,一般对应着孩子的权利之争。也就是,关于做多少作业,如何完成,何时完成,孩子想自己说了算。对于权利之争,家长不一定全部放权,但是要给孩子一些“做主”的机会,在“做作业”这件事上,听取孩子的意见。 5岁的孩子,本来该以玩乐为主,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如果孩子总是抗拒,要考虑作业是不是太多,超出了孩子的承受
大多数宝宝都会经历“认生”这个情感发展阶段,可能在一夜之间,本来见人就笑的宝宝突然开始认生了,见到走上来逗TA的陌生人就会开始害怕甚至大哭。 宝宝的这种反应经常让妈妈觉得没面子,甚至觉得,宝宝没有以前可爱了。但你知道吗?这种表现,却代表着宝宝的一种进步呢。到底如何帮宝宝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呢? 积极地看待宝宝的“认生” “认生”是人类婴幼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这表明,宝宝对人脸开始有记忆了,而且开始有了害怕的情绪,见到生人,特别是当生人要亲近TA时,就会害怕甚至大哭,用哭声来寻求保护。因此,宝宝开始认生,证明智力发育没有问题,妈妈应该坦然接受宝宝的这一进步。关于认生情绪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时间表,妈妈们不妨对照着看一看自己的宝宝发展到了哪一步。 宝宝“认生”情绪发展时间表
性教育在中国是个禁区,学校与家长尽力避免谈起这个话题。父母羞于谈性,视性为洪水猛兽,以性教育为耻。 今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在杭州某小学引起争议的事件让大家重新想起了中国性教育——一个文化禁区,学校与家长时时刻刻在尝试避免与孩子们谈起的话题。但之后《珍爱生命》一书也销售一空。 最近,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她在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描述女学生遭遇教师性侵犯的情形,这些事件又让性教育盲区的话题重新登上了舞台。 父母的性教育旷课了 一本名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书,在出版了2个月之后,小说大卖,一时间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但是作者林奕含却在家中上吊自杀,年仅26岁。这一切,根源于13岁那年,补习班老师对她实施的强暴。 小说出版后,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个故事,它折磨摧毁了
和一个好友聊天。她说自己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有一天,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结果老师让她站起来以后,她又忘记怎么回答了。老师就说:“你有毛病吗,不会还举手?浪费我们大家的时间。”结果她的女儿的自信心、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最近一直都闷闷不乐,不想上学。 这让我想起《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老师,他总是对淘气另类的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可能正是这句话,改变了小豆豆的一生。 “你真是个好孩子!”是所有孩子最爱听的一句话。现实中,我们不能要求孩子的学校、老师怎么样,但是我们可以把孩子最爱听的这句话说给他听。就像小林老师对小豆豆说的那样。 一句认可的话,只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开始。父母们还可以参考以下四个原则,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让自信自尊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1淡化他的缺点,强化他的优点。 不动辄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家长在留言和评论中写到,希望我们更多的分享一些能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或者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小技巧和方法,其实技巧和方法真的都差不多,很多孩子自己也懂技巧和方法,但是为什么在实践过程中,从理论的懂到实际操作之间会有天壤之别呢? 相信很多有科研工作经验的人都会理解:从一个好的idea到实验室产品,再到批量生产的具有广泛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产品来说,需要的是不断的改进。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件事,就学习习惯而言,我们有这样三个终极建议。 第一条: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阅读、自我管理习惯)都需要时间来练习和学习。 第二条: 孩子只有自己学会创建每天的学习计划和每周的学习计划,他们才能有组织的更高效的学习。 第三条: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容易自然形成,大部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 文明礼貌好 升国旗 要敬礼 唱国歌 要肃立 遇师长 要问好 爱幼小 懂礼貌 同学间 要友好 不骂人 不打闹 帮残疾 献爱心 长辈话 要倾听 守诺言 讲诚信 遇困难 要自信 讲文明 惜名誉 考试时 不作弊 学习习惯好 时间到 上学校 不旷课 不迟到 上课前 备用品 上课时 专心听 会质疑 敢发言 愿合作 会体验 做作业 独立思 字工整 不抄袭 多读书 别顽皮 刻苦学 认真记 坏书刊 绝不看 小书虫 人人赞 交通秩序好 广播操 快静齐 做眼操 防近视 课间时 莫追跑 悄悄说 别喊叫 上下楼 不拥挤 放学时 路队齐 过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性好奇”,可说起咱们这代父母的性教育知识,那真是少得可怜。 我们羞于和别人谈论这个话题,哪怕面对自己最亲密的人、和最想保护的孩子。 “难以启齿”的性教育,成了孩子安全成长的最大障碍。 现在,总是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细想想,孩子什么都输得起,唯独安全,输不起。 “ 和这么小的孩子开始谈性? 这也太早了吧!怎么也要等到青春期呀!” 许多人都认为性是成年人的事, 或是只属于生命的某个阶段。 可是,随着孩子们的长大,越来越多触目的事例,让我们看到性教育的“缺失与误区” ★当我们频频从新闻里看到无辜单纯的孩子,因不懂自我保护受到性侵害; ★当我们看到孩子把小枕头紧紧夹在两腿之间,小脸红红的模样;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
带孩子在儿童乐园玩耍,儿童乐园假房子里面的桌子上有两个洞,正好可以放进去海洋球。儿子各放进去一个海洋球以后,手里的第三个海洋球就没地方放了。 我很好奇儿子会怎么做,就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他。我发现他用手里球换掉其中一个球,发现手中又多了一个球,再用它去换掉另一个。如此有十几次,简单的重复他却一点也不嫌烦。 在心理学上来讲,孩子难以对重复的东西集中注意力,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支配自己的注意。可实际上,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很容易投入进去。 很多无聊透顶的事情,大人也很难去一次次重复,可是他们却乐此不疲。比如把纽扣系上再解开再系上再解开,比如把玩具放进收桶再拿出来再放进去再拿出来。 “儿子,你过来玩玩这个!光捣鼓那几个球干嘛!”我正看得起劲,被突然嚷嚷的老公吓了一跳,沉入其中的儿子显然也是,他抬头看看爸爸,放下手中的球,要去玩滑滑梯。
孩子对性别的认知发展早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现代父母该如何提供孩子这方面的正确认知?专家指出,从玩具的挑选开始就要留意!此外,面对孩子的性问题,父母的自然态度及正确引导很重要喔! 幼儿性别认知发展3阶段 小Baby从很小的时候就能分辨熟悉照顾者的声音,如爸爸的声音,妈妈的声音,但他仍不知道那个是男生或女生的声音。一直要到语言发展及认知发展稍有成熟后,小小孩才开始知道有所谓的「男生」、「女生」。 1岁半~2岁,知道自己的性别 孩子比较清楚知道自己是男生或是女生,要到大约1岁半~2岁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知道这是狗狗、那是猫咪、妳是女生、他是男生,孩子认识这些「名词」了,但还不是很清楚其意义。 4、5岁,了解生理性别恒定 4、5岁即中班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物体恒存的概念,因此能清楚知道性别角色是恒定的,
行为习惯
性格心理
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