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别再嫌孩子内向,他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别再嫌孩子内向,他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不爱说话”、“内向”、“性格不好”从来都是大家不看好的性格,更是令父母试图改变的性格。 人们总是不看好内向的孩子 前几天我跟我妈通电话,说到我表弟公司这两年发展的很不错,才28岁从农村出来,白手起家,做出这样的成绩真心厉害。可是话锋一转,我妈说:“哎,如果是你表哥的话说不定能做的更好,可惜了,那么聪明的一个孩子。” 表哥从小就是亲戚们眼中聪明的孩子,能说会道,长得白白净净,可长大后,他却因为懒惰,整天什么都不干,游手好闲的。反而是令亲戚们一直担心“不爱说话”、“看见女生脸就红的表弟”,早早的成家立业。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事到如今,连我的妈妈,表弟最亲的姨妈,还是这种想法,她依然认为内向的孩子不好。要知道,她的女儿——我,也算不得一个外向的人啊,于是我心里暗暗在想,难道我妈一直也在为我的性格默默担忧着? 而事实

  • 怕黑、怕水、怕怪兽……孩子的各种恐惧从哪里来?5招教你应对
    怕黑、怕水、怕怪兽……孩子的各种恐惧从哪里来?5招教你应对

    怕黑、怕水、怕怪兽……孩子的各种恐惧从哪里来?5招教你应对 睡前一关灯,孩子就哭;会说话的宝宝可能还会哭着喊“黑,有怪兽!” 打雷、警笛声、吸尘器声音,甚至吹风机声音,宝宝一听到就怕,甚至被吓哭! 要去打疫苗了,妈妈刚把袖子拉起来,宝宝就开始怕得边哭边挣扎…… 泳池边,孩子套着泳圈哭得稀里哗啦,就是不敢下水。 带孩子在楼下玩,有不太熟的邻居打招呼,孩子会怕得躲到大人身后。 玩积木玩得好好的,看到某种形状/颜色积木,孩子突然缩起手,不敢摸了。 怕黑、怕噪音、怕打针、怕水、怕陌生人、甚至不知道怕什么……以上场景,你应该也遇到

  • 孩子的坏习惯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避免?
    孩子的坏习惯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如何避免?

    我们看到孩子身上出现不良习惯时,父母会非常生气着急,其实我们安静下来反思一下会发现,这些习惯不论好坏,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孩子可是模仿大师,您的一举一动都会深深影响到孩子。让我们一起了解孩子习惯的形成原因,帮助孩子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学会预防避免不良习惯的出现。 孩子在我们眼前一点一点的长大了,还记得孩子出生时,爸爸在产房门外焦急等待的那紧张的一刻吗!当孩子和妈妈推出产房,看到家人的那兴奋的时刻吗!从此家族中又增加了可爱的一员。 孩子出生后躺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看着刚出生的他/她,细嫩的皮肤、稚嫩的小手、明亮的眼睛,看着可爱的孩子我们时不时漏出幸福的笑容,这一刻我们仿佛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一转眼孩子已经大了,开始了捣蛋调皮,会冲着我们发脾气,为了一件事或东西任性哭闹,东西随手乱扔,吃顿饭就像打游击战……

  • 不吼叫的妈妈绝种了吗?学会这几招神功,你的生活会彻底改变!
    不吼叫的妈妈绝种了吗?学会这几招神功,你的生活会彻底改变!

    孩子在挑战妈妈的极限,妈妈是否能控制住自己,我们的孩子似乎每天都在挑战妈妈的极限,在孩子的各种挑衅和各种压力之下,我们的妈妈都变成可怕的“河东狮”。 妈妈们变的很生气,疯狂到失去耐心,然后后悔,甚至哭泣,很长一段时间妈妈们可能会专注于自己沮丧和愤怒的情绪,并把这种情绪用在和孩子的基础沟通上。 是的,和孩子沟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要想有效果,改变就要从妈妈端口发起,在改变的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停止去尝试。 有人说要形成新的习惯要21天的时间,那么就在接下来的21天把这些方法用在孩子身上,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学会像家人请求帮助。当你要开始发火时,和你的孩子和配偶聊聊,让他们提醒你,在发现你情绪不对劲的前提下,及时的干预。 深呼吸真的很好用

  • 妈妈当着儿子的面换衣服......好不好?
    妈妈当着儿子的面换衣服......好不好?

    丁妈闺蜜翠花儿子 3 岁半,上周翠花在卧室换衣服,孩子没敲门就进屋,翠花随口说了儿子两句:妈妈在换衣服呢,没有敲门不能进来的,这样很没有礼貌。 婆婆听见了,叨叨了说翠花「太矫情」,一旁的老公也觉得翠花有点小题大做…… 翠花的烦恼也是很多家长的烦恼——宝宝越来越大了,在和爸爸妈妈的生活相处中,到底需要不需要进行「性回避」?异性家长和中孩子相处中,怎样的性教育才最合适? 我们看看左飞老师是怎么建议的。 翠花在意的是有道理的,孩子 3 岁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确实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避嫌」。 3 岁是性教育的重要节点 3 岁之前的宝宝,主要还处于性的萌芽期。 宝宝在 1 岁~2 岁左右,就已经开始能区别爸爸和妈妈裸体的区别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对性别的差异能有简单的区分和认识,这叫做性差异的认知。 3 岁

  • 性早熟!原来是父母陪睡造成的!当妈的都看看,别害了孩子
    性早熟!原来是父母陪睡造成的!当妈的都看看,别害了孩子

    父母似乎都盼着孩子快快长大,但事实可能并不尽如人意。现在10岁孩子的体征和行为方式已经相当于过去15岁的少年。也就是说,孩子整整早熟了5岁。看到这条消息,爸爸妈妈们都会倒吸一口气! 有些孩子到了5~6岁,还一直粘着父母睡。专家指出如果孩子长期和父母同睡,容易导致孩子性早熟。 很多家长也知道,孩子在适龄期与大人分床睡有很多好处,但有时就是放心不下,怕孩子摔了、冻了、闹了,最后只是将分床睡的时间一推再推。其实跟孩子分床睡也有最佳时机,适时分开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都有益。 孩子到3岁之后,性别意识开始建立,最好独自睡觉 1、父母陪睡时间过长易引发性早熟 如果孩子长期和父母同床睡,难免会接触到父母的身体,对一名2岁的孩子而言,这种触摸可能会产生安全、温暖的心理感受。但是对于一个大孩子来说,却可能会产生自然

  • 儿子被发现喜欢偷窥,都是因为妈妈一个动作导致的,别大意
    儿子被发现喜欢偷窥,都是因为妈妈一个动作导致的,别大意

    应采儿和陈小春结婚多年,13年生下儿子Jasper,有一次在节目中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她说自己有一次在家穿的非常少,几乎是一丝不挂,以为孩子还小不懂,结果当时3岁的儿子指着她的下面,十分惊讶的大喊:妈咪,what’s that ? 从小在纽约长大的应采儿,一直在美国读书,思想比较开放,性格也比较直爽,可是那次以后她还是意识到这样不好,以后再也不敢在家穿着暴露了。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苏苏,曾经发生在她身上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儿子四岁读幼儿园的时候,她被叫到幼儿园,被老师莫名其面被老师痛批了一顿,说你这个当妈的是怎么当的,在儿子面前都做了什么事情! 气愤委屈的她经过几番询问才知道,原来儿子经常在舞蹈课女同学换衣服的时候进行偷窥,害得同学们都讨厌他,甚至被其他家长投诉。苏苏去咨询心理医生,医生的一句提醒,这才发现,她经常在儿子

  • 您想培养一个快乐开朗的小宝宝吗?
    您想培养一个快乐开朗的小宝宝吗?

    您想培养一个快乐开朗的小宝宝吗?接下来,我们来谈谈0~1岁宝宝的情绪发展。“宝宝好像比较喜欢白天照顾他的阿姨,反而不喜欢让妈妈抱。我真的好难过,看到宝宝和别人相处比跟亲生妈妈还亲密实在无法接受,我在考虑是不是要换个保姆,您觉得呢?”千万别为了一时冲动而突然换新保姆,宝宝会有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您想和宝宝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花点儿时间是必要的,建议您耐心地跟保姆或与宝宝相处时间比较长的照顾者请教如何看懂宝宝的需要,宝宝有没有特定的喜好或习惯,毕竟有经验的婴幼儿照料者确实在观察方面较敏锐。 大人都知道喜、怒、哀、乐代表的情绪意义,但婴儿不会因为被骂而停止哭闹,对于理解能力尚未形成的宝宝而言,他们不会懂得讨厌某个人或特别喜欢某个人,所以先不要情绪化地解释宝宝的行为反应,从而自己担心起来。在出生后的前半年,宝宝所表现出来的哭、笑等行为反应,常常只是因为宝

  • 宝宝这三种行为是在偷偷变聪明,妈妈可不要打断他
    宝宝这三种行为是在偷偷变聪明,妈妈可不要打断他

    宝宝的世界和成人有所不同,有时候宝宝很多行为都让父母无法理解,例如宝宝为什么这么喜欢边吃边玩,为什么这么喜欢玩等等,而这很大因素是家长不懂得用宝宝的眼光去看事情。 有时候家长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短见而耽误宝宝智力的发育,就例如下面这三种的行为,就很容易会被家长误解。 吃手 宝宝刚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主要依靠的就是各种感觉器官,而随着宝宝的发育,手指就是他探索的主要对象。 一般情况下,宝宝两三个月就开始出现吃手指的行为,妈妈可以不要随意打断哦,婴儿时期吮吸手指是婴儿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是婴儿进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协调准备阶段的标志之一。 需要妈妈注意的是,保持宝宝小手的干净,保持宝宝口唇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湿疹。如果宝宝吃手过于频繁的话,妈妈可以让他玩玩具或者按摩、摆动他的小手,适当转移下他的注意力。 T

  • 养育男女宝宝,需要区别对待吗?
    养育男女宝宝,需要区别对待吗?

    “男孩子爱玩洋娃娃?小心变娘娘腔!”“小姑娘,疯疯癫癫,成何体统?”这些话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是否或多或少有所耳闻?当你听到这些话,是羞愧难当还是极度反感? 你可曾疑惑:这些话,究竟是陈腐的性别观念,还是确实有一定道理? 如今为人父母,你是否也常常困扰: 儿子爱哭,是软弱的表现吗? 女儿太顽皮,活脱脱一个女汉子,不太好吧? 那么,性别教育则是让孩子悦纳自己的性别,以及学会如何对待异性。 性别教育,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性别角色是指因为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待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质和社会行为模式。 说人话! 一般社会文化中,人们希望男性更阳刚勇猛,女性更温和体贴。 对父母而言,培养宝宝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性别认同”,不过,这并不是

  • 小孩可以看大人的裸体吗?
    小孩可以看大人的裸体吗?

    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一个好奇“性”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会提出很多“很奇怪”的要求,包括看爸爸妈妈的裸体。那么孩子可以看大人的裸体吗?又要怎么给孩子介绍性知识呢? 2~3岁的孩子开始对成年人的裸体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有意识地观察父母和其他人的身体,包括小伙伴的身体。孩子表达对妈妈或爸爸身体感兴趣的方式是不同的,常用的方式有:偷看或者明确提出要看父亲或母亲洗澡,在父母上洗手间和换衣服的时候借故闯入,偷看或突然摸捏妈妈的乳房,突然摸捏爸爸的生殖器,直接提出要看父亲或母亲的身体等。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对父母发出的信号:“我想了解你的身体啦!”我们要从孩子的这些行为中,读懂孩子的心理,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 1至4岁:大方看,随便看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缺乏从兄弟姐妹那里了解异性的机会,如果从来也没有看见过成人的裸

  • 做孩子的性启蒙导师,你够格吗?
    做孩子的性启蒙导师,你够格吗?

    孩子对于“性”的探索,不只是了解性器官那么简单。Parents之前也曾推送过有关性教育的绘本给各位爸爸妈妈??女儿问我小鸡鸡是干什么的,我这样回答!其实更重要的是,父母需要了解孩子行为后面的好奇和渴望,帮助他们完成性的启蒙课。而这堂性启蒙课里,可以包含的内容其实可以更丰富。来看看这几位妈妈的困惑,或许你也曾遇到。 / 01 /对器官的认识,是性教育的第一课 妈妈心事:5岁的儿子最近多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当着别人的面脱裤子,把小鸡鸡露出来。我有些犹豫,太干涉吧,怕他对此越来越感兴趣,不管吧,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样解释:四五岁的孩子玩自己的小鸡鸡,脱裤子展示,很容易让父母紧张,因为在大人看来,这是与“性”相关的问题。但其实,孩子表现出来的“性”趣,与父母所理解的“性”并不是一回事。 当孩子们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会发现男孩是站着尿尿的,身

  • 4岁男孩撞见父母亲热,举动雷人让人吃惊!
    4岁男孩撞见父母亲热,举动雷人让人吃惊!

    昨天晚上,她4岁的儿子洋洋被尿憋醒,自己去卫生间,不知道怎么的就推门进了她们的卧室(家里没老人,为了方便照顾儿子,所以没有锁门),好巧不巧他一推门,就看到了爸爸、妈妈正在亲热…… 小两口发现儿子站在门口时,有点不知所措,她老公趴着动都不敢动,她边盖被子,边推老公暗示他下去。这时候一言不发的儿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接着边哭边往爸爸身上扑了过去,对着爸爸是又抓又挠又打又踢的。 并生气地大声对爸爸说:“你们为什么要在床上打架” ,“爸爸你为什么欺负妈妈?” 之后她搂着孩子按抚了好半天,孩子才又睡去。本以为孩子睡醒之后就没事了,谁知第二天爸爸像平常一样去抱小家伙,他没有像往日那样搂着爸爸又抱又笑的,而是对爸爸冷冷的。而且只要老公往她身边一凑,孩子肯定会跑过来推开爸爸,不让爸爸离妈妈太近了。晚上也不允许爸爸和他们一个床睡觉了......

  •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这位妈妈的做法值100分!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这位妈妈的做法值100分!

    每次看见女童被性侵的新闻,我都非常难过,因为我们都有儿女。如果机械地告诫孩子“要小心男老师和校长,他们有可能会伤害你”,就会让孩子丧失对世界的信任,甚至令她对异性产生恐惧,影响她未来的婚恋观。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既提醒女儿,又不会伤害到她呢? 有一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美丽人生》,突然有了灵感。这个电影讲的是纳粹时期的故事,全家被抓入集中营后,父亲为了不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就对儿子说,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就能获得一部坦克。虽然集中营的生活很恐怖,但是孩子却快乐地生存下来,直至获救,心中依然充满爱与希望……我决定像这位聪明的父亲一样,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帮女儿建立起保护自己的意识—改编童话故事。 女儿很喜欢芭比娃娃,有很浓的“公主”情结。所以,我特地在她6岁生日那天,送了一个美丽的芭比公主玩偶给她,并且温

  • 性别同一化越来越常见,怎么帮宝宝树立性别意识?
    性别同一化越来越常见,怎么帮宝宝树立性别意识?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有一类群体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特别能引起注意。他们让我们知道了这个世界上不只有男人和女人,让我们知道爱情和婚姻可以在同性之间进行。 他们就是那些心理与生理性别不符的一种人,我们可以叫他们“女汉子”、“伪娘”等等。 他们会这样,除了基因的问题,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童年生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帮其引导树立性别意识。虽然现在提倡多元社会,我们没有权利去随便评价这些人,但是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很传统,这些人无法被普遍接受也是事实。 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变成那样性别不分,这就需要父母们在宝宝小时候从下面这些方面科学的引导他们: 不要用异性服装打扮宝宝 有很多家长并不满意宝宝的性别,尤其是重男轻女的家长,生了女孩,非常渴望男孩的时候,就容易把宝宝打扮成男孩,留短发,穿男装,把她当成男孩来养;有的妈妈非常爱美

  • 妈妈带儿子去女浴室,正常吗?
    妈妈带儿子去女浴室,正常吗?

    不少女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公共浴室或者更衣间,忽然有妈妈带着小男孩闯进来,让人又羞又忧。如今,这种小男孩乱闯女性禁地的事情已经不是奇闻,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场合是家长喜欢带孩子闯入异性禁区的吧! 闯女更衣室 夏日天气炎热,游泳火爆,泳池里多见“亲子游”。但问题也随即而来,许多妈妈携带小男孩硬闯女更衣室,让许多女士都十分尴尬。在海珠区某高校的泳池的女更衣室只有衣柜,没有任何遮挡物,更衣室过程更加是全开放的。有一名5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的带领下,从更衣室一直走到浴室,脸上没有丝毫尴尬之意。 专家观点 5岁的孩子不应该再带进更衣室了,不仅仅是出于对其他女性的尊重,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需要。徐凡说,3-5岁的性教育,重点是性别教育。接纳自己的性别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标志性别的躯体部分,是父母的重

  • 对孩子而言,六种应该及早培养的性格!
    对孩子而言,六种应该及早培养的性格!

    性格品质决定人的命运,而人的优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养应该放在首位,属重中之重。调查显示,18%的幼儿具备良好性格,82%的幼儿性格有或多或少问题,而25.7%的幼儿性格恶劣,让人不得不为之担忧。 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6个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具有这6种性格品质,长大了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派生出来。 快乐活泼 快乐的孩子爱笑不爱哭,无忧无虑。而活泼并不只是好动,更不等同于吵闹。活泼的孩子有6个表现: 表情活泼:脸部表情丰富生动,看得出微笑、高兴、着急等情绪,可跟大人开玩笑; 嘴巴活泼:表达、吐词清晰,喜欢讲故事见闻、猜谜语、说绕口令等; 感知活泼:见过的、听过的、做过的记得快,认颜色、形状、方向都很清楚; 双手活泼:会劳动,会做手工,饲养小动物、种花种草等,手很灵巧

  • 出生季节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和性格
    出生季节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和性格

    很多人都相信星座,相信出生的季节和月份影响着人的性格,但目前还没办法用科学来解释,但是人的体质和健康与季节的关系,科学家们已经略有结论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表明,人体早期的发育机制,受基因影响,也受环境因素影响,而且胎儿越小,受环境因素影响越大。不同季节光照、温度、饮食和情绪的不同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春天出生的宝宝一般聪明个子也高。科学家统计了1万多名世界上在各个领域的精英,发现在3-4月份出生的人数是最多的。而且个子也明显高于在其他季节出生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母亲是在去年5—6月份受孕的,这个时候,春夏之交,万物生机勃勃,人们也是兴致高昂,身体和精神状态达到最佳,精子和卵子发育良好。 夏季出生的宝宝容易患肠胃疾病。因为母亲在冬天度过了她的最后一段孕期,在这段时间她的维生素容易摄入不足。而且夏季气温升高,食物中的细菌大量繁殖

  • 孩子性教育,最容易被忽视的就在生活中
    孩子性教育,最容易被忽视的就在生活中

    昨天看到一条新闻,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名寄养在亲戚家的6岁小女孩被其姑父性侵长达一年,嘴巴、咽部、前后私处均受伤且严重感染。看到女孩瘦弱的样子,整个人一直处于蜷缩的状态,我的心感觉一直在滴血,说不出的愤怒和难受。 女孩身体上的伤痕也许会康复,但是这件事带给她的心理阴影却可能耗尽一生都不能抹平。 有一部电影,一直在我的观影list上,点开无数次,却从来没有勇气看完,那就是韩国电影《素媛》。 它讲的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在上学路上遭遇暴力性侵,导致大肠与肛门脱落,不得不终生依赖人造器官生活。 因为被剧透过,知道里面没有复仇,没有惩罚,只有这个曾经天真活泼的女孩艰难的治愈与重建生活,更是让我没有勇气看完。 对于一个妈妈来说,这太残忍了,残忍到每次一想起来,都恨不得寸步不离地守在自己的孩子身边,保护他永远不受这个世

  • 性教育,该从几岁开始?
    性教育,该从几岁开始?

    性教育,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也是多少中国父母心中的困惑? 但我想它开始的时间,应该比大部分父母认为的要早得多。 当孩子一出生,就会通过眼睛和耳朵充分感知这个世界,感知爸爸和妈妈怎么说话,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服。他们好奇一切未知,探索身体的奥秘,提出很多的问题:  “爸爸,我喜欢玩自己的小鸡鸡?”  “妈妈,你和爸爸在干什么?”  “妈妈,我是从垃圾桶捡来的吗?” …… 这一刻,父母如果不给予孩子正确的认知,孩子就会因为性教育知识的缺乏,而在未来的成长中酿成错误的悲剧。 ♀ “ 和这么小的孩子开始谈性? 这也太早了吧!怎么也要等到青春期呀!” 许多人都认为性是成年人的事, 或是只属于生命的某个阶段。

行为心理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