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两个小孩,老二总是那么“狡猾”,老大却很老实,这是性格决定?还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呢? 生命本来就自成宇宙,做家长都希望孩子好,但是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 1、前段时间带困困去了趟表姐家。 早就听说表姐家的老二比老大机灵,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才两岁多的弟弟就喜欢“欺负”哥哥,抢哥哥的玩具,抢哥哥的零食,吃饭时,弟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哥哥却老老实实地坐在餐桌前,一副“斯文”模样,要等着妈妈给他往碗里夹菜,有时还要喂几口才跟得上大家的进度。 出去玩的时候,弟弟在草地上狂奔、打滚,哥哥只喜欢拉着表姐的手,在一旁观望。 我很奇怪,便问表姐,你这养老二的画风和养老大完全不一样啊! 想当初,你养儿子何其精贵:
小朋友们准备上学了,就要拿起笔开始练习写字,五根手指应该怎么正确安放呢?写出一手好字。 对于很多小学新生而言,由于自制能力差、手掌鱼际肌不发达、铅笔没有支撑点等因素,握笔姿势往往不正确,从而影响书写视线,导致“侧着写”“趴着写”等错误姿势,损坏视力健康和骨骼发育。 近年来的检测结果显示,95%的早发性近视孩子都存在握笔姿势不规范的问题。 孩子错误的握笔姿势都有哪些?如何教给孩子正确的写字方式呢? [8种常见错误握笔姿势] 很多学龄前孩子在画画、“画”汉字,数字时,握笔姿势都很随意。有些家长还不当回事,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上了小学就会有老师来纠正。其实,到了孩子的书写敏感期,家长就该引导孩子用正确的姿势来写字。 今天,我们整理了常见的8种错误握笔姿势,看看你家宝宝中招了没? 错误1:横搭型
怎么提高小宝宝的阅读兴趣,这是很多宝妈们想要了解到的,书本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画面,能让小朋友们对周围有所认识。 阅读是将要伴随宝宝一生成长的活动,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宝宝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宝宝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0—3岁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从这时起注意培养宝宝喜欢读书的兴趣,将帮助他们学会读书。 每天半小时,宝宝阅读步步高 0—3岁是宝宝语言和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妈妈给宝宝讲故事就是很好的益智训练。和宝宝一起阅读时,大大的五颜六色的卡片,妈妈富有表情的讲解、热情洋溢的声音和她对宝宝的注视、抚爱可以刺激宝宝的听力、视觉、触觉的发展。妈妈嘴里的“喵!小花猫来了”、“宝宝笑了”全是生动的画
很多人提倡要“穷养”小孩,让他们懂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样做有可能毁了孩子的幸福,他们一点也不会快乐! 1、海涛告诉我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和钱有关。 九十年代初,海涛在一所乡村小学上学。每次老师布置学生要交钱,或是交学费,或是买教辅资料,都是海涛很痛苦很煎熬的时候。 海涛家不穷,爸爸开拖拉机,妈妈开了一家百货店,在村子里也是富裕人家。 只是,每次海涛回家开口要钱,不过就是几块钱的事,可父母从来没有爽快的时候,总是嘀咕:“怎么又要钱?” 也不会立刻给,总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仿佛拖延了就能少钱似的。 自然不能少钱,而且没交钱的孩子还遭罪。 在收钱的日子里,无论早晚,班主任站在讲台前,清点着还没交钱的同学的名字,强调无论如何尽快交齐,言语中不乏刻薄,海涛在台下听着,耳边仿佛钝刀割肉般难受。
小宝宝睡觉手舞足蹈的,妈妈会担心这样睡觉会着凉,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今天为妈妈准备一招简单有效的方法!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发现,宝宝睡觉的时候特别喜欢举着小手手:手呈W型,腿弯曲成M型,看上去像青蛙的样子。和投降的姿势一模一样。 即使你将他的小手手拉下来,过不了多久,这个投降姿势又回来啦! 为什么小宝宝会有这种可爱的睡姿呢? 有妈妈开玩笑说:宝宝这样睡,主要是手太短,其他姿势还未解锁。当然这只是玩笑话。 根本原因是举手投降式的睡姿是一种对称性的强直性颈部反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蜷缩成一团,出生后由于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善,因此会出现各种反射式动作。 与之对应的就是另外一种不对称的强直性颈部反射,叫击剑式,这也是新生儿的经典睡姿,就是一手弯曲,一手伸直,头歪向伸直的那一侧。 但随着宝宝月龄
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人,他们怎么教育自家孩子的?你想知道吗?那就请观看下文吧! 我一直有个心愿,将各个国家的育儿方式汇总出来。 搜集了一些资料,但一直觉得不够完善。 最近朋友推荐我一本丹麦父母的教育书《跟丹麦父母学幸福教育》,看完后觉得还挺有收获。 很少见到有专门写丹麦教育方式的书,关于丹麦,大家知道的更多的是安徒生童话。 书里总结了丹麦教育的6大关键词,我觉得每一个关键词都很好。 我决定将“重建”这个关键词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我们从小接受太多“统一标准”,思维也被限制住了,所以”重建“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养方式,但却常常被父母忽略掉。 作为嫁给丹麦人的美国人,杰茜卡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意识到丈夫和她对待孩子的方式完全不同的情景。 只要孩子有任
当了妈妈才知道带着宝宝出门究竟有多难,不得不说每个独自带娃出门的妈妈都是超级英雄! 公司组织旅游,领导同事都让我带上丝瓜。 我:呵呵呵,丝瓜要去上早教课了啦… 其实内心暗搓搓地想:我自己带这个小祖宗去的话,肯定得累个半死,还是自个撒欢吧……嘿嘿 想起以前独自带丝瓜出门,一手抱娃、一手推车,还背着一个妈咪包,摸着自己的麒麟臂,眼泪哗啦啦…… 出门最怕娃一言不合哭个稀里哗啦,引得路人纷纷关心,犀利的眼神仿佛在逼问我:这娃是哪偷来的? 但到了旅游那天,我心里全惦记着丝瓜,看到孩子玩的东西会不自觉地想:这个丝瓜肯定喜欢。 看别人一家子玩得那么开心,我心里也愧疚,觉得自己是后妈无疑。 01 当了妈才知道出门有多难。 首先,出门得背半个家: 1.不得不带的基本款: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歇斯底里,情绪很容易失控,你知道吗?这种坏情绪很容易影响孩子,也请别把你的情绪嫁祸给孩子! 生气:都是孩子惹的祸? 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你不那么淘气,我就不会这么生气。”或者:“你惹我生气。”“你让我伤心。”仿佛我们的烦恼都是因为孩子的错。 可是,父母生孩子的气必定是因为孩子不好吗?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父母面对相同的情形或同一种孩子的行为,却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比如:孩子蹦蹦跳跳,有时候父母看着觉得是活泼可爱,但有时候却觉得烦人、讨厌;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并且对父母表示厌烦,有些父母会生气,指责孩子,而 有些父母则会感到内疚、自责。看来,对这个问题不能想当然。 仔细想一想:如果我们认为孩子不必什么事情都禀告父母,还会为孩子拒绝与我们沟通而生气吗?可见,我们内心的观点对我们的情绪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有些孩子会对家长们撒谎,这让当家长的大为光火,孩子总是喜欢对你撒谎?你还不知道这些吧? 谎言,美丽动听,但没有几个人愿意被谎言蒙蔽双眼,大人说谎那是正常不过了,孩子要是也变成“撒谎精”,那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可信的话了。孩子对爸妈撒谎,爸妈一时间无计可施,责骂不起作用,惩罚孩子只能暂缓情况,下次依然没有改掉这个坏毛病,真是让爸妈伤透了脑筋。要想改变孩子撒谎的习惯,爸妈必须先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要撒谎,才能更好地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接下来盘点绝大部分孩子撒谎的原因和专家给爸妈提出的有关教育方式的建议。 先,孩子对撒谎的认知尚未成熟。年纪稍小的孩子本意并不是要撒谎,他的大脑里对撒谎没什么概念,只是在表达他的思想时使用了不恰当的方式,导致爸妈误认为孩子在撒谎,孩子受到质疑和责骂后,容易形
故事《小熊与狐狸的较量》推荐给小朋友们, 一个小小的故事在无形中教会小朋友们很多东西。一起来了解这个故事吧! 0~6岁是孩子潜能亟待大力发展的后蒙黄金段,聆听经典童话故事,受其优美意境的熏陶,让孩子在爱的“聆听”中健康快乐成长。同时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用“好故事”为孩子推开一扇窗,打开一道门。 故事导读:在森林里,小熊与狐狸是好朋友,但善良的小熊常常被狡猾的狐狸捉弄。这天狐狸来到小熊家里做客,好客的小熊拿出自己最爱的蜂蜜招待狐狸,狐狸心想着怎么把剩下的蜂蜜弄到手呢?紧接着一场小熊与狐狸的较量就要展开了。 ▲在孩子听完故事后可以询问孩子的启发,文末有故事寓意哦~从故事中明白道理才是关键! 有一天,狐狸去小熊家做客,小熊拿出他最爱吃的蜂蜜招待客人。这是他俩都喜欢的食品,满满一罐蜂蜜被他俩一阵狂吃,就剩下一半了。 小熊很高兴
如何培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建立他强大的内心世界呢?其实父母要做的是真正的教育是人格的教育,家长要着眼培养“终身竞争力”! 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 家庭教育要着眼培养“终身竞争力” 在家庭教育和育儿中,我们期望孩子能“完整地”而非“完美地”成长。在教育孩子如何行善的同时,我们也尝试着教育孩子怎么去面对恶。 我们既给孩子物质的营养,更尽力给孩子精神的滋养,因为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既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更要在人格、情感、道德、思想和精神上引领孩子。 01让孩子自由探索,不要过多干预 孩子眼中的世界与大人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要让孩子安心地、自由地探索。不要太过限制孩子的自由。 现在教育倡导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鼓励孩子从小多探索,鼓励孩子品尝失败的滋味。家长
美国耶鲁大学一项连续进行了12年的研究表明,与爸爸相处时间越长的孩子智商更高、精力更旺盛、更擅长交际、学习成绩更好。 当孩子成长到一定时期,家长们会发现:在家活泼热情、雀跃开朗的孩子,一到外面就变得内向、害羞,无论是遇上熟人还是见面较少的朋友都不打招呼了;或者是之前都蛮热情的一个孩子,最近面对外人不是把头扭过去,就是藏在大人的身后,时不时的用眼睛瞄着,就是不说话。 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正常情况,家长无需焦虑但是要进行适当的疏导,特别是爸爸,因为爸爸是孩子的社交引领者! 1.这三种行为家长不能有 孩子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害羞 、怕生是与多种因素有关的,包括性格内向、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成长心理变化等等。所以,如果发现孩子不爱打招呼,家长首先不能犯以下三种错: 1、数落孩子: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起跑线,在很多人看来是父母起决定性因素,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看完下面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说到“起跑线”,我们往往能想到的就是名牌早教机构、名牌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最好的大学,以及数不清的兴趣班和课外辅导班。 也有的人说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家长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孩子的起跑线自然就高不了。这种说法是智巧多余,听起来很俏皮、很巧妙,但它不解决问题。 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让孩子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和各种课外班,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提高孩子的认知类技能。但是心理学家提醒我们,真正决定一个人幸福和事业成就的往往是那些非认知技能。 小时候我们都做过这样的数学题,一个水池,一边是进水口,一边是出水口,两个口同时打开,问什么时候能够注满水池。非认知技能就像那个出水口,如果它的速度和进水口一样,那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总是会有点不知所措,如何教育孩子?你掌握方法了吗?不合格父母的10大表现,中5个就不是合格家长!你及格了吗? 错误的育儿观念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大人都不希望孩子犯错,但是很多家长却沉浸在自己错误的育儿观念中不自知。我们对自己的错误全然不知,但是不意味着对孩子的伤害会减少。育儿路上,无论我们多么努力,都应该审视一下我是合格的父母吗? 不合格的家长往往不是一个单一问题存在,而是一些列错误行为的叠加。错误的行为和语言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创伤。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不合格父母的共同特征,从而来审视我们自己,你我合格了吗? 1、孩子说真话,也被爸妈责骂 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情,孩子勇敢的承认了错误。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还是责罚了孩子,而忽略了孩子勇于承担的勇气。 2、当着外人,教
小李是单位的业务能手,不但自己部门的工作样样“门儿清”,连机关里有大项工作,也常常借调他帮忙。 于是,他被提拔为某业务部门负责人。 可没想到,上任没几天,他的部门就鸡飞狗跳,让领导皱起了眉头。 原来,小李虽然业务能力强,但为人处事却不擅长,尤其是对下属说话的时候,总是很“冲”,不给人留情面。 两个职工暗中闹意见,他在例会上义正辞严地说:“我们部门绝对不能因为这种不团结的事情而影响工作!” 当事人很没面子,也从此对他也心生怨愤; 一个老职工工作没做好,他直接拿出对方以前抱怨“薪酬低”的言辞,说:“你干的活配不配得上你的工资,自己想想吧!” 对方脸红一阵白一阵,恼羞成怒,拂袖而去; 一个同事的项目没来得及签字,他不满意地说:“你不用总去健身房减肥,勤快点就不长肉了!” 一个实习生搞
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是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仍然还存留在一些父母身上,这种思想究竟有多愚蠢,有多可怕呢!!! 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思想不断地更迭进步,重男轻女的思想毒瘤已经渐渐被消除,可仍然不乏有些愚昧心狠的父母,一心只想生儿子。 当孩子出生后未如所愿时,就仿佛只是排泄了一次体内肮脏的废弃物一般,将女婴随意遗弃,没有一丝愧疚和不安。等日后得知女婴长大后成才有出息了,又急忙上演苦情戏,前去攀血缘关系,倘若孩子真的开口叫声妈,有脸答应吗? 朋友念念就是如此,只因为是个女孩就被亲生母亲在寒冬腊月抛弃。幸运的是在养父母的悉心照顾下健康的长大,如今念念在家外企工作,年薪几十万,生母又找上门来认亲,念念直接把她撵了出去。念念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才是最大的谎言,有些人根本不配为人母。 重男轻女究竟有多愚蠢? 原先,人
即使做父母的都知道“打在孩身,痛在娘心”这简单的道理,但是为什么每次还是忍不住扬起你那只有力的手??? “打在孩身,痛在娘心”,这是很多家长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好像这句话可以为他们冲动的粗暴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 说实话,大多数家长在打完孩子后,都会后悔,可等孩子再次不听话惹毛他们,之前所有的愧疚就又统统消失于无形,再次扬起手来。究竟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还是出在家长自己身上? 原生家庭遗留所致 每个人都是从原生家庭走出来的,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模式,70%的情况下会重新运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因为自己小时候犯错时,父母就是用打骂来教育的。 无法控制洪荒之力 每当孩子不听话,撒泼哭闹尖叫,做出一系列恼人行为时,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宣泄心中的怒火,更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洪荒之力”。这类
家长们白天忙于工作,孩子们白天忙于上学,相聚的时间往往开始于餐桌上,相比下吃饭是小事,家长和孩子们的交流更为重要。 但是本来应该是孩子们欢乐的用餐时间,却有很多家长,偏偏是选在这个时候给孩子上思想教育课,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给孩子进行说教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影响孩子的食欲 在全家人都在的时候给孩子进行一些思想教育,你觉得孩子还会有心情好好的吃饭吗?当然是不会有什么好心情了,你觉得孩子的心情不好,哪还有心情去吃饭呢。孩子吃不下去饭,时间久的话,孩子真的就会营养不良,孩子的营养都不够了,就更不利于智力的发育了。所以家长最好不要在孩子吃饭的时候给孩子进行说教。 破坏心情 吃饭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也会让人的心情很好,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给孩子说教,对孩子说你今天犯了什么错误,或者是说孩子今天的作业,你老师说你没
身为一个男孩妈妈,说不焦虑,那是假的。男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很多很多让妈妈感到棘手的问题。 看着自家男孩调皮捣蛋的样子,妈妈内心常常会疑惑:我家娃这德行可怎么办啊?就现在这个表现,他真的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杰出男孩吗? 男孩上学以后妈妈的疑惑会更大。男孩家长会明显发现:不管男孩多努力,与班上的女生相比,差距依然比较明显。 前些日子我的朋友圈里看见下面这样一幅场景。 这几个留言和评论的都是男孩子的妈妈,我相信如果孩子已经上学,男孩子的妈妈看见这段话一定更有感触。 因为这是大多数男孩子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表现,很多时候男孩子的这些表现会让妈妈抓狂,忍不住大吼大叫,一秒变后妈。 养男孩,真的比养女孩累得多,这个心理准备基本上男孩的妈妈都有。所以即使孩子发育比女孩迟,每天精力旺盛,调皮捣蛋动个不停
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影响很大,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自私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家长,10拿9稳! 因为从事职业的关系,不免对家门口的孩子多了些关注,这些孩子也确实是体现了一些问题,并且很有代表性。 -1-鱼鱼 鱼鱼是个漂亮的小姑娘,今年只有6岁,还在上幼儿园,但每次到了周末就会涂上她妈妈的口红,拿上她妈妈弃用的包包,带上游玩的水果,走出家门,和人玩耍。 重点是鱼鱼不会和任何人分享本该由她奉献的水果,倒是扑上去抢别人的小蛋糕。 大家私底下都管鱼鱼叫自私鬼。 自私,算是有一些吧,如果你见过鱼鱼的妈妈,她的妈妈很精致,小小的瓜子脸,看不出年龄的装扮倒像是鱼鱼的姐姐,也是不管邻里除了什么事情都是不付出,但只要有好处,就会出来争抢,倒是觉得鱼鱼这样才是她妈教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