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舒适排尿环境 有些产后妈妈在别人盯着的情况下是排不出尿的,这时候可先让家人回避,利用围帘遮挡自己,放松精神,让自己顺利尿出来。 不过要注意,刚生完宝宝,下床的动作一定要缓慢,分步进行,千万别逞能,避免产后晕厥,减少摔倒造成意外。 调整排尿的姿势 产后妈妈在家人的帮助下进入厕所后,可用手掌轻轻按压小肚子,撅起屁股,帮助排尿。几次之后,就会正常小便了,别太担心。这个动作还是不能顺利如厕的话,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小肚子上,也有促进尿意的作用。 诱导尿意 若产后妈妈有尿意却尿不出来,这时候不防试试将水龙头打开,听听流水的声音,利用条件反射有促进排尿。
产后第一次排尿在什么时候 正常情况下,顺产的妈妈在分娩后4~6小时会排尿,产后12~24小时排尿大为增加。 剖腹产的妈妈在拔掉尿管后4~6小时,必须有尿。 若产后妈妈没能在这个时间段内及时排尿,会因尿液滞留会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机会,且胀满的膀胱也可能使子宫移位,影响子宫收缩,甚至造成子宫出血。 产后第一次排尿有什么感觉 产后第一次排尿不仅困难,而且疼痛难忍。 产后排尿会延续分娩的疼痛。有些还会因分娩伤口,或者是导尿管插久了,都会导致蹲下身时有疼痛感。 感觉疼痛是正常的,若除了疼痛,还伴随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则很可能是尿路感染了,应就医治疗。 产后排不出尿怎么办 1、创造舒适排尿环境 有些产后妈妈在别人盯着的情况下是排不出尿的,这时候可先让
压手腕内侧 当你满脑子想着零食的时候,赶紧用食指与中指的前端按压手腕内侧,然后沿着拇指下方的部位慢慢按压到小指,可缓解想吃东西的冲动。 食指按人中穴 将食指按在人中穴上,在10秒内迅速按30下,这样就能立刻让胃部不再有饥饿的感觉。 手掌心互压 如果是因为压力大或情绪紧张而引起食欲大增,可用两个掌心相对互压,从食指下方一直压到肘关节部位,这样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 按压胸部肋骨和肚脐之间的中心点 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按住这个部位,在10秒内迅速做30次,就会让胃部产生饱胀感,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吃东西前先喝水 如果胃真是被“撑”大了,妈妈们不妨在吃东西前先喝水,让水先占去胃的一部分空间,这样就不用吃太多东西就能把胃填满啦。 清淡饮食 重口味的食物容易给人快感,这也会让你吃得更多。所以,日常饮食不妨吃的清淡一点,就没有这种刺激,那自然就可的控制好食量啦。 细嚼慢咽 吃东西的速度过快,这样胃所发出的饱胀感还没来得及传到大脑,会让你感觉还没吃饱,就会继续吃很多东西。所以,要想控制食量,不妨试试细嚼慢咽,这样不仅能尝出食物的味道,还能让大脑有充足的时间来检测胃的情况。 吃点糖 有实验证明,在餐前吃一点葡萄糖,这样用餐时会吃的更少一些。因为糖能很快被血液吸收,让人一下感觉得饱,是一种天然的食欲抵制剂。所以,不妨试试这个方法吧,在用餐前吃一点点糖就能控制食欲了,
卷腹运动 具体做法: 1、平躺在瑜伽垫上,双脚踩向地面,双手臂举过头顶 紧贴地面,掌心向上。 2、屈膝抬腿,大腿与小腿呈九十度,背部贴紧地面。 3、手臂举起前伸,带动抬起头部和肩部,身体与地面大约呈30-45度角,停留3-5秒后,还原。 平板支撑抬腿 具体做法: 1、俯撑在瑜伽垫上,脚尖着地,其他部位腾空,保持头部、背部、臀部呈一条直线。 2、保持平板支撑的基础动作,然后交替抬起左右脚,注意抬脚时,勾起脚背。 侧卧抬腿 具体做法: 1、侧躺在瑜伽垫上,双腿收紧并拢,双手支撑在身前,抬起上半身。 2、呼气时,双腿保持并拢的状态抬起,与地面呈大约30度,停留3-5秒后,还原。 3、做完一侧后,再换另一侧。
海豹臀 如果骨盆移位,脊柱被迫向前拱以支撑住扭曲的骨盆,使臀部向后撅起,这样就出现了“海豹臀”。再加上若是产后没有坚持锻炼,臀部肌肉就会变得松垮,让下身线条更加难看。 这样的妈妈应经常运动锻炼骨盆,日常可多做凯格尔运动和骨盆外开调整操。 桶腰臀 妈妈在孕期雌激素分泌增加,产后激素水平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到孕前水平,甚至还会出现内分泌紊乱情况。再加上饮食不规律、运动变少,脂肪就会逐渐堆积,导致臀部越来越大,形成“桶腰臀”。 这种情况应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食疗。建议大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然后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对症进行处理,同时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河马臀 产后经常久坐,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会导致臀部肌肉松弛,脂肪在臀部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河马臀”。 这种情况应多站起来
黄金期 产后40天—6个月内,属于产后恢复的黄金期。 此时,产后的身体最为脆弱,各项身体指标均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气血得不到恢复,残留毒素就无法有效清除,很容易拖延恶化成为各种疾病。 在黄金恢复期是,产妇要尽可能补充营养元素。在不挑食、不偏食的情况之下,一定要粗粮、细粮、荤、素瓜、果等都要吃,这样才能营养均衡。 理想期 产后6个月至一年半以内,属于产后女性的理想恢复期。 经过黄金期的恢复,毒素已经基本清除,本身的气、血恢复也已基本完成,处于恢复肌体损伤的最佳时机。 这时候新妈妈可以通过一些运动或者是康复训练,来恢复自己的受到损伤的部位。 有效期 产后一年半至三年内,属于产后女性的恢复末期。 在这个阶段,应进行综合调理,使身
抛实心球 这是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运动。 具体做法如下: 1、躺在一个与地面呈四十五度角的凳子上,头部向下,用脚勾住板凳的支撑杆,双手抱球于胸前。 2、当上身上升时,把球向上抛,接着再抓回,重复12—15次左右。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觉得累可以停止休息。 收腹运动 具体做法: 1、先坐在凳子的边缘,双手放于两侧,抓住凳子,膝盖弯曲,慢慢抬腿至胸部,同时上身前倾,慢慢与腿贴合。 2、接着双腿蹬直,身体后仰,大约重复12次。 杠铃法 具体做法: 1、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接着把杠铃平放在肩上,慢慢下蹲,同时注意背部要保持直立,大约重复10至12次,每次可以休息30秒。 2、双手将杠铃举到与肩齐高的位置,接着一直向上举到两个胳膊伸
腹部按摩法 具体做法: 1、仰卧于床,解开扣子和裤带,腹部只穿一件薄衣服。 2、用波浪式的推压法从上腹移到小腹3~4遍,然后依次用三指叠按于腹部上中下部,每部按2~3遍。 注意:饭后或特别饥饿时不宜操作。慢性病在按摩一个月后,休息几天再按摩。按的轻重以手下有脉搏跳动和不痛为宜。 功效:此法简单有效,不仅可作为消除腹部脂肪、强健身体的一种方法,还适合于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许多疾病。 下腹部脂肪指压法 具体做法: 1、在进行按摩时,若指压下腹部,要稍用力使手掌充分弯曲,垂直下压15秒钟; 2、若指压侧腹部点时,须将手掌充分弯曲分别置于左右侧腹上,沿水平方向稍用力缓慢按压15秒钟。 腹部健美操法 第一步:盘腿而坐,手握
动作一 1.平直仰卧,腿并拢,手放于体侧,掌心向下。 2.吸气,屈膝抬腿,与身体垂直。会碰到地面。 3.保持10-15秒,缓慢规律呼吸。 4.恢复时,膝部弯曲,感觉脊椎一节一节地展开卷曲的身体,到臀部再次贴回地面。 动作二 1.双腿分开,比肩宽,腿伸直。 2.转右脚向右侧90度,左脚向右侧一点,脚跟成一条直线,双臂两侧平伸,与地平行。向前倾)。右手放在小腿前侧,双臂成直线,扭头向上看。保持20秒,舒适呼吸。 3.吸气,慢慢回到开始的姿势,左边做同样步骤。 动作三 1.站姿。 2.呼气,双脚分开比肩宽,抬起手臂平行地面。右脚向右转90度,左脚稍向右转15度至30度。屈右膝,直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垂直于地面,大腿、头向右转,睛注
西兰花 西兰花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是含有类黄酮最多的食物之一,类黄酮除了可以防止感染,还是最好的血管清理剂,能够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减少患心脏病与中风的危险。 西红柿 西红柿含大量果酸,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还能降低高血脂。它还含有一种叫黄酮素的元素,抗血栓的功效很强,能维护血管健康。每天吃2个西红柿,能起到提高血管柔韧性,消除血栓,防止牙龈出血,并能增加抗癌力的作用。 冬瓜 冬瓜的脂肪含量相对较少,能有效预防一些疾病,对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另外,冬瓜籽含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减少血液中的脂肪及胆固醇的含量,常吃能预防血管疾病。
产后尾椎骨疼痛一般多久能好 一般需休息1-3个月才可缓解,但也有些严重的需要更长时间来修复,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所以具体的要因人而异。 产后尾椎骨疼是因为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对尾骨造成损伤,又或者产后长时间劳累所致,不同妈妈的情况不同,尾椎骨的疼痛和恢复时间也不一样,建议产后妈妈要多休息,和均衡饮食,以便身体尽快恢复到健康。 产后尾椎骨疼痛如何缓解 1、热敷 产后尾椎骨疼痛时,可以采取热敷的方法,将热毛巾敷于患处,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环,肌肉也能得到放松,可缓解疼痛。 2、坐卧姿势调整 疼痛不舒服的妈妈,不宜睡太硬的床,应选择软一点的。平时坐着时,应在座位上垫个软垫或者橡皮圈,要避免疼痛的部位接触硬物。 3、物理治疗 可采取按摩、热敷,烤电等理疗方法来促进恢复,缓解不适。
热敷 产后尾椎骨疼痛时,可以采取热敷的方法,将热毛巾敷于患处,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环,肌肉也能得到放松,可缓解疼痛。 坐卧姿势调整 疼痛不舒服的妈妈,不宜睡太硬的床,应选择软一点的。平时坐着时,应在座位上垫个软垫或者橡皮圈,要避免疼痛的部位接触硬物。 手术治疗 如果产后妈妈尾椎骨疼的特别厉害,且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并且尾骨关节很不稳固或者松动比较严重,则应通过动手术摘除尾骨来减轻疼痛。 但是手术之后要4-8个月才能疼痛感才会减弱,症状才会得到改善。
深呼吸运动 时间:分娩后第一日 作用:增强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肺部换气量,紧缩腹部肌肉。 方法:保持仰躺姿势,身体和双腿直伸,逐渐吸气扩张胸部,收到下腹肌,背部与地板紧贴,保持良久,再放松,继续重复5到10次。 胸部运动 时间:产后第二日 作用:加强腹肌,以免胸部松弛下垂,提高肺活量。 方法:保持平卧姿势,两手臂左右水平伸展,往上举到胸前,两掌接触,然后往后伸直到头部即可,再恢复前胸后归于原样,继续重复5到6次。 颈部活动 时间:产后第三日 作用:加强腹肌。 方法:保持平卧姿势,抬起头,下颌尽量与胸部贴近,肩部不可与地面或床面分离,保持良久即可,再恢复平卧姿势,继续重复5到6次。 阴道收缩运动
卧式锻炼 具体做法: 1、产妇倚靠床边保持仰卧姿势,臀部置于床边,两腿笔直伸展,呈悬空状态,切勿落地。 2、两手抓紧床边,以免身体下滑。两腿并拢,逐渐往上举,向身体上部靠近,两膝直直伸展。 3、两腿伸到身体上方时,两手稳住两腿,使其向腹部靠近,两膝继续维持伸展状态。 4、再逐步的放下,两腿归置原位。继续重复6次左右,每日一回。 立式锻炼 具体做法:产妇呈站立姿势,两腿略微分离,收缩双侧臀部肌肉,令其相挟,形成大腿部拢近,两膝向外转动,再收缩括约肌,令下体沿上而动。每日最好坚持一刻钟左右。 括约肌缩阴运动 具体做法:在每次小便时,紧缩下体,阻碍尿液的排泄,大概两分钟后,再进行排尿,再次收缩。坚持锻炼2个月左右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哪些人要产后缩阴 以下女性可以考虑进行缩阴: 1.阴道较为松弛; 2.性生活超过两年,阴道产生老化; 3.顺产分娩胎儿; 4.运动、打喷嚏时会产生漏尿等现象; 5.喜欢用大物件情趣用品放置于阴道。 产后缩阴的最佳时间 在恶露干净1周后即可进行,或者产后55天左右开始缩阴训练。 如果产道没有损坏,产后可行动自如,就可以自主选择一些轻微的产后缩阴的锻炼方法,如果产道有侧切或者撕裂,等伤口好了才能进行产后缩阴锻炼,这样至少也要一个月左右。 产后缩阴的方法 1.药物疗法 一般是将药物放于下体内部,可达到恢复弹性纤维,令下体组织收缩的作用。该类方法产生的效果较快,不容易造成反弹。 2、缩阴液注射 通过
物理降温 当产妇出现有中暑矛头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脱掉产妇身上多余的衣服,并适当补充温水;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随时观察产妇的体温情况,定期测量,并随时准备降温,可以利用毛巾或是冰袋对产妇的额头、腋下等部位进行紧急的降温处理。 多补充水份 让新妈妈立即脱离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可喝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开窗通风 可以让产妇采取半错位的方式躺在床上,这样能够可以使身体里面的恶露尽量的排出,并保持房间里的干净整洁以及空气特别的流通,温度也要适宜。 就医治疗 上述处理后仍发现病情没有控制住,此时要观察,如果产妇出现了一些循环系统的衰竭,一定要抓紧时间去医院进行处理,在等待就医以及就医途中也要不停观察,可以暂时使用一些药物进行
产后容易中暑是什么原因 产后中暑跟捂月子这样的旧风俗有关。 捂月子要求产妇房间门窗关紧,还要穿的特别保暖,甚至要保住头部,不能见风。而在炎热的夏季,气温较高,就会感觉特别热,再加上生产对体力消耗极大,产妇此时身体较为虚弱,这时候因太热出汗过多,当身体长时间处于超出散热机制能力的热环境中时,就会发生中暑现象。 产后中暑的症状及应对方法 1、中暑先兆 症状:当新妈妈出现口渴、出汗多、胸口闷、身体无力、耳鸣、恶心等不适,可能是中暑的先兆。这时候产妇的体温可能保持不变也有可能会稍有上升,但总体还是会控制在38摄氏度之内。 应对方法:尽快将产妇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并脱掉部分衣服,散热降温。同时,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以便消除不适症状。 2、轻度中暑 症状:出现中暑先兆的妈妈若是没得到
中暑先兆 症状:当新妈妈出现口渴、出汗多、胸口闷、身体无力、耳鸣、恶心等不适,可能是中暑的先兆。这时候产妇的体温可能保持不变也有可能会稍有上升,但总体还是会控制在38摄氏度之内。 应对方法:尽快将产妇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并脱掉部分衣服,散热降温。同时,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以便消除不适症状。 轻度中暑 症状:出现中暑先兆的妈妈若是没得到及时处理,还出现体温上升、脉搏呼吸增快、面色潮红、出汗停止、皮肤干热、痱子布满全身,关节肌肉疼痛、胸闷、烦躁、口渴等不适,则是轻度中暑了。 应对方法:这种情况的妈妈除了上述中暑先兆的处理方法外,还应用仁丹、十滴水内服,涂擦清凉油,体温上升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置冰袋、电扇或给予解热药物退热。 重度中暑 症状:体温上升很快,会逼近甚至突破40℃。
不能捂得太紧 在炎热的天气坐月子一定不要沿用旧的风俗习惯,切忌包额头,也不能身穿长衣、长裤和袜子。产妇的居室应通风换气,但应注意不让风直接吹在身上,以免着凉,衣着要恰当,以舒适为度,以免影响散热。 多喝水或解暑食物 平时多饮盐开水,以尿色淡黄为度。冬瓜汤与西瓜汁有清热解暑功能,宜多饮用。 饮食要清淡 刚生完孩子的妈妈不能吃大补或油腻的东西,最好选择一些比较清淡的流质食物,可以慢慢的加一些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产妇能够大量的食用各种食物以后,一定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吃一些水分比较大的蔬菜以及水果,保持体内的水分充足。 多擦洗降温 产后皮肤排泄功能较为旺盛,出汗较多,可以经常用温水擦浴,勤换衣服,可避免产后中暑。
产后哺乳
产后饮食
产后保健
产后恢复
产后疾病
产后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