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手抄报作文古诗大全科学常识安全教育
  • 关雎原文及翻译注释
    关雎原文及翻译注释

    关雎原文及翻译注释 关雎 佚名 〔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 子衿原文及翻译注释
    子衿原文及翻译注释

    子衿原文及翻译注释 子衿 佚名 〔先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 注释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服的胸前部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sì)音:保持音信。嗣:接续,继续。

  • 诗经桃夭原文及翻译
    诗经桃夭原文及翻译

    诗经桃夭原文及翻译 桃夭 佚名 〔先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嫁过门,夫妻美满又和顺。 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纷呈真茂盛。这位姑娘嫁过门,齐心携手家和睦。 注释 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宜:和顺、亲善。 蕡(fén)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翻译 两小儿辩日 佚名 〔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 一作:辩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

  • 静女原文及翻译注释
    静女原文及翻译注释

    静女原文及翻译注释 静女 佚名 〔先秦〕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城:城墙。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 踟蹰:徘徊不定。

  • 卜算子咏梅陆游古诗翻译
    卜算子咏梅陆游古诗翻译

    卜算子咏梅陆游古诗翻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宋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着 同:著)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 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

  • 赠从弟其二古诗翻译
    赠从弟其二古诗翻译

    赠从弟其二古诗翻译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两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 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注释 亭亭:高耸的样子。 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一何:多么。 惨凄:凛冽、严酷。 罹( lí )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从弟:堂弟。

  • 赠荷花李商隐翻译
    赠荷花李商隐翻译

    赠荷花李商隐翻译 赠荷花 李商隐 〔唐代〕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译文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注释 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伦:同等,同类。 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绿荷红菡萏(hàn dàn):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 卷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

  • 金陵五题石头城古诗翻译
    金陵五题石头城古诗翻译

    金陵五题石头城古诗翻译 金陵五题·石头城 刘禹锡 〔唐代〕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 译文一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 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译文二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注释 石头城:位于今南京市西清凉山上,三国时孙吴就石壁筑

  • 花影苏轼古诗译文
    花影苏轼古诗译文

    花影苏轼古诗译文 花影 苏轼 〔宋代〕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瑶台:华贵的亭台。 几度:几次。 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 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教:让。 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

  •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翻译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翻译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翻译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宋代〕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译文 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性情萧疏远离尘世,它的浓香却久久存留。无须用浅绿或大红的色相去招摇炫弄,它本来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大诗人屈原啊,可真叫无情无义,在写到诸多花木的《离骚》里,为何岩桂不被收?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 “画阑”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画栏桂树悬秋香”之句意,谓桂花为中秋时节首屈一指的

  • 山园小梅二首的古诗及翻译
    山园小梅二首的古诗及翻译

    山园小梅二首的古诗及翻译 山园小梅二首 林逋 〔宋代〕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

  • 不第后赋菊古诗翻译
    不第后赋菊古诗翻译

    不第后赋菊古诗翻译 不第后赋菊 / 菊花 黄巢 〔唐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 不第:科举落第。 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 画鸡古诗注释及译文
    画鸡古诗注释及译文

    画鸡古诗注释及译文 画鸡 唐寅 〔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 一作: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 赏牡丹刘禹锡古诗翻译
    赏牡丹刘禹锡古诗翻译

    赏牡丹刘禹锡古诗翻译 赏牡丹 刘禹锡 〔唐代〕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注释 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 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 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妖:艳丽、妩媚。格:骨格。无格指格调不高。 芙蕖:即莲花。 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

  • 宿巫山下唐李白翻译
    宿巫山下唐李白翻译

    宿巫山下唐李白翻译 宿巫山下 李白 〔唐代〕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译文 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 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 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 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注释 ⑴《唐书·地理志》:夔州巫山具有巫山。 ⑵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楚辞》:“哀高丘之无女。”王逸注:“楚有高丘之山。或云:高丘,阆风山上也。”旧说:高丘,楚地名也。《太平寰宇记》巫山

  • 葛溪驿王安石翻译赏析
    葛溪驿王安石翻译赏析

    葛溪驿王安石翻译赏析 葛溪驿 王安石 〔宋代〕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译文 一钩残月挂在天空,月色昏昏,漏声滴答,黑夜正长;油灯忽明忽暗,寂寂地照着我的床。 体弱多病总是最早感觉到风霜的寒意,梦中回到了家乡,不觉远隔千山万水,道路漫漫。 披衣而坐,心中感慨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起身下床,俯仰窗外天地,只觉一片孤寂凄凉。 那凄切的鸣蝉声传入耳中,让人心烦意乱;它紧抱着萧疏的梧桐树,树上的叶子已经半黄。 注释 葛溪:今江西省弋阳县。 驿:驿站是古代官方设立的旅店。 缺月:不

  • 满江红写怀原文及翻译
    满江红写怀原文及翻译

    满江红写怀原文及翻译 满江红·写怀 岳飞 〔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翻译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翻译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翻译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唐代〕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译文 弯弯的月儿升起悬挂在凉州城头,皎洁的月光照亮整个凉州。 凉州方圆七里住着数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一首的琵琶曲令人肝肠欲断,只觉得风声萧萧,长夜漫漫。 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如今在花门楼前又见到秋草,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 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斗酒人人必须痛

  • 与歌者何戡古诗翻译
    与歌者何戡古诗翻译

    与歌者何戡古诗翻译 与歌者何戡 刘禹锡 〔唐代〕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译文 我离别京城已经二十多载,今日重闻宫中旧曲,心中无限感慨。 当年老相识就只剩下何戡一个,他又殷勤地把《渭城曲》唱起来。 注释 何戡:元和、长庆年间一位著名的歌手。 帝京:帝都,京都。 天乐:指宫中演奏的音乐。不胜情:感情无法抑制。 更:再。渭城:乐府曲名。亦名“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