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足够多的自由玩耍时间和亲子间的亲密时间。
替孩子做多少 原以为:多做点,没关系 实际上:做得越多,麻烦越多
一岁多的明明被送到美国和父母团聚,明明妈妈经过千挑万选,把他送到一个质量很好收费很高的托儿中心。但是那里老师不管喂饭,小孩都自己吃,在家从不自己吃饭的明明在那里根本吃不饱。结果妈妈只好把明明送到了一个中国老太太家照看,好有人喂饭。
其实,婴儿从开始吃辅食起就有了玩勺子、摆弄食物的强烈倾向,因势利导,可以很自然地让孩子学会自己吃东西,但如果一直限制孩子自己动手的要求,可能孩子到3岁还需要喂饭。这不仅延迟了孩子的成长,对妈妈也是个很大的负担。
妈妈辛辛苦苦不怕亲自替孩子做事的麻烦,其实是怕教孩子做事自己更麻烦,比如:
● 孩子自己吃饭弄得食物到处都是,弄脏衣服;
● 孩子自己穿衣服动作慢,需要等很长时间;
● 孩子自己挑出来的衣服颜色不搭配,不符合父母的审美观点;
● 孩子自己叠被子不整齐,破坏室内精心设计的美感;
● 孩子刷碗太慢,不干净,还会打破碗;
● 教孩子做饭耽误正常开饭时间;
● 让孩子自己买东西会买回来不合适的东西,会浪费钱……
替孩子做事尽管省了上面的麻烦,但是,当孩子18岁离开家的时候,可能还不知道如何照顾自己,再去花双倍的力气去摸索自学,说起来,还是父母的失职。
相反,花时间精力金钱去教孩子自己做事,初看可能费些力气,但孩子一旦掌握,当妈妈的就一劳永逸了。
要想既教了孩子,又解放自己,不妨考虑这些要点:
●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安排孩子学习自理的项目,要求适度;
● 只要孩子基本达到目的就表扬,不吹毛求疵,不打击孩子自己做事的积极性;
● 如果时间有限,不能每次都教孩子,专门安排出适当的时间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 耐心对待孩子学习期间会造成的麻烦。
俞平伯先生的《人生不过如此》里,有一篇讨论亲慈子孝的文章《贤明的——聪明的父母》,实在是妈妈们的必读文章。里面说“对于子女,懂得怎样负必须负的责任的父母是谓贤明,不想负不必负的责任的是谓聪明”,又说“聪明以贤明为张本,而实在是进一步的贤明。”
身为父母欲简化自己的生活,最终还是会归结到“贤明”和“聪明”上。减掉了一切多余的麻烦,留下的是必须承担的职责。该负责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