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生活> 热点资讯>《培育男孩》

《培育男孩》

2006年11月23日 08:24出处:大洋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86
《培育男孩》的作者杜布森博士是一位拥有开业证书的心理学家,也是一位婚姻、家庭和儿童问题的咨询师。全球每天有2亿人通过17种语言4200多家电台收听他的广播讲

个小时。但另一方面,女人的假设则是,她们的婚姻将是一次奇妙的浪漫经历,她们期待的是灯光烛影下的晚餐、雨中漫步、夜晚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两种期望都是幻想,在碰碰撞撞几年以后最后将发生冲突。工作狂男人和灰姑娘女人常常互相毁灭。

  杜博士以为,对单身母亲来说,培育男孩可是件麻烦事。再婚形成的混合家庭,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男孩寻找男性气质影响的问题。作为母亲,付出努力为男孩寻找父亲的替身是必须的,他可以是一位叔叔、邻居、教练,或音乐指挥,或学校老师,不断地让男孩置于这样的男人的影响下。因为对男孩来说,一味地模仿自己的母亲是不健康的。

  男孩要学得太多了,以前是教他学得要像个绅士:要懂得尊重甚至保护身体不如自己强壮的女孩;和女孩一起走在街上,要走在靠近汽车的外圈;上餐馆时主动给女孩开门,帮她们把衣服挂好,或是指引座位;在正式场合,当一位女士离开房间或座位,或当她回来时,应主动起立。……然而,随着家庭地位的削弱和缺乏充满爱心的父亲,以及60年代后期出现的性解放运动和激进的女权运动,今天的男孩/男人面临着困惑,有些已经无所适从了。它带来了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因为,或许女权主义者会将那“传统”的男性气质,连同她们认为“女性遭压迫的所有标志”包括胸罩一起扔进垃圾堆。可男人总不能因女权主义者的存在就把男性气质的绅士风度也当垃圾扔了吧,那或许才男不像男,女不像女。

  男孩天生具有竞争和冒险精神,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因而,杜博士对孩子能自己约束好自己持保留态度,他认为这虽然是一个值得提倡的目标,但它很少是自发形成的,需要由人去教。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还是要进行有效的和充满爱心的“管教”:男孩需要规矩,需要有人监督,需要我们教化。在这方面缺乏的男孩,会在青春期碰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甚至再也不能完全恢复。所以,一方面要有时间对孩子表示支持、体贴和爱心,这可以加强两代人之间的联结关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孩子进行管教,甚至给予处罚。有的父母只知对孩子采取鼓励态度,却忽略了他们身上不负责任或蔑视违抗的态度,未能教他们明白行动是会带来后果的。

  比如,对一些浮躁好动的男孩来说,学校的课堂,简直就是一处受难所。他们真不愿被圈坐在教室的椅子里,有的甚至宁愿通过捣乱被罚站着倒觉得舒服自在。对他们很重要的是理解,顺势而为,并努力寻求他可能取得成功的其他领域。光靠唠叨、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