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你这是富养女儿?别逗了,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你这是富养女儿?别逗了,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富养,不是明星的专利,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更愿意富养女儿。 我的大学舍友现在是新时代的时尚辣妈,她有一个女儿,我们称为“行走的人民币”。两三岁的小姑娘,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全身大牌父母慷慨赞助,真可谓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小公举的待遇从不懈怠。 时尚辣妈说了:“就这么一块心头肉,一定要富养!切不能我们辛辛苦苦养,长大了一辆宝马就拐走。” 我说:“这样的富养,很可能一辆自行车就拐走了,还带走了你们的宝马。” 我们以为富养女儿,就能让她抵御物质诱惑,坐拥奢侈品不乱?错!单纯富养只能带来两个结果: 1.我有钱,谈钱多庸俗。站在宇宙中心呼唤渣男,贴人贴钱只为“爱”。 她们集中对浪子、穷才子、痞子拥有圣母的情怀——吊儿郎当多有型,和外面那些浊物不一样。 2.我小时候有

  • 孩子是怎么被逼成“问题儿童”的?家长必看!
    孩子是怎么被逼成“问题儿童”的?家长必看!

    我发现当代家庭有一个怪现状——父慈母严,虎妈当道。 近期,我约见了近十位所谓的“问题儿童”家长,其中有抑郁症边缘儿童,多动症、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想从与这些孩子的父母的交流中,了解孩子们原生家庭的环境,探讨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我发现,这些“问题儿童”的家庭都存在着惊人相似的地方——有一个强势的虎妈。 “强势虎妈”,在家庭中有绝对权威,说一不二、不允许丈夫和孩子违反自己意愿。 妈妈通常事无巨细地包揽孩子的一切事务,同时也会嫌弃丈夫和孩子无用。与其说她极爱孩子,不如说她极爱那种对孩子的全面把控,这种控制给她带来的成就感和强大感。 我在与家长约谈过程中,有一位妈妈就十分典型。 一家三口走在路上时,妈妈走在前面,孩子和爸爸走在后面。不多会儿,这位妈妈就开始嫌孩子和丈夫走得慢,并且当众开始斥责丈夫和孩子,一点情面也不

  •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一个啥都管的妈+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一个啥都管的妈+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有爱的,温暖的,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家庭?思来想去,能肯定的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不是这种:一个包办一切的妈+一个啥也不管的爹。 这样组合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分享一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有一个表妹,老公经商,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她则做了全职太太,在家带他们的独子。 这是一个标准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日子中产,衣食无忧,在很多人眼里属于幸福得冒泡的那一种。 但我知道,他们的孩子,这几年却让他们操碎了心。 本来小外甥从小聪明可爱,怎奈越长大越不听话,不但成绩越来越差,而且性格越来越叛逆,动不动就和妈妈吵,有时候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他们经常向我请教,问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其实我知道,根子还是在他们的家庭教育上。

  • 孩子10岁之前,一定要教会他这八件事!
    孩子10岁之前,一定要教会他这八件事!

    有了孩子后,渐渐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养孩子这件事,和其他所有工作一样,也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同的地方是,这个对象具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需要你时刻随机应变,又要不断学习提升,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老师是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那父母呢,恰恰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在孩子年级尚小,世界观、价值观和品格尚未建立之前的这些年里,来自家长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时候接受到的观念,耳濡目染到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一生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10岁之前,教给孩子这些事,他以后的路会越走越顺。 孩子,你要学会尊重他人,不管对方是男孩还是女孩 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教养,但在很多家庭课堂里,这堂课父母没给孩子上好。 最近这几年,儿童性侵事件屡见不鲜,我们也把越来越多的关注点集中到女孩如何保护自己身上,很多文章都在讲女

  • 教会孩子勇敢说“不”......那才是教育的可贵之处!
    教会孩子勇敢说“不”......那才是教育的可贵之处!

    朋友的儿子童童今年上七年级了。一直以来都是班级前三名,深受老师的喜爱和信任。然而,这两天,却被要求在家反省。朋友很是苦闷,跟我道出了缘由: 最近,童童的班主任推行了一项“学习扶贫”计划,童童作为尖子生,被要求安插在学习较差的学生旁边,好带动他们把学习提上来。就这样,茂茂便成为了童童的新同桌。起初,都是童童带着茂茂学习。然而,过不了多久,童童也被茂茂带的喜欢玩了。 短短一周,两个孩子因为兴趣相投就成为了“好哥们”。就这样,有一次,茂茂便央求童童帮忙做作业,童童起初也不答应。但茂茂说“我们是好哥们,要互帮互助。再说了,你学习又那么好,做起来也简单”。童童便默许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之后,更为夸张的是,茂茂跟班上一个同学有了矛盾,便让童童帮忙去打架。事后,被班主任知道了,便对童童一顿批评,并责罚他反省两日。 听完朋

  • 爸爸带孩子越多,孩子就会越优秀!家长必看!
    爸爸带孩子越多,孩子就会越优秀!家长必看!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 今天,涵妈先来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语文课上。老师让小明解释一下“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是什么意思。然后,小明是这样回答的: 在家里,妈妈就像流水一样,忙前忙后一刻不停;爸爸却稳坐如山,一天到晚一动不动。 起初,涵妈也只是觉得有些好笑。但笑过之后,却又不得不深思。因为这个简短的故事,折射出太多家庭的生活状态——妈妈们累的不行了,爸爸们还在“偷懒”。 最后,结婚带孩子的女人越来越活得像个单亲妈妈,走入了“丧偶式育儿”的死胡同,这不能不说是家庭的悲哀。之前“妈妈猝死三天才被发觉”的新闻,就是很好的例证。 其实,如果你留心生活,就不难发现,在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陪老婆做产检的老公不到60%,参加孕妇学校的有90%都是准妈妈一个人,而为了孩子来做家庭教育咨询的几乎都是

  • 总是拿第一名的孩子,为什么长大未必真优秀?父母必看!
    总是拿第一名的孩子,为什么长大未必真优秀?父母必看!

    前几天有个妈妈找我咨询,说她儿子从小就是学霸,可是大学毕业一年,他失业三次。 前两次是没过试用期,第三次是自己估计通不过,主动打包走人了,然后他就拒绝再找工作。现在已经在家闷了快半年,整天打游戏到深夜,无节制地吃垃圾食品。 这位妈妈急得起火,偷偷打电话给儿子的前领导。对方也坦诚,说:好几次安排你儿子工作,他根本就不干。批评他一次,第二天就不上班了。开会老呛领导,见了老总从不打招呼,跟同事相处也不好…… 听完,她就吃惊了。“我儿子学习那么优秀,以前一直是我的骄傲,我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亲,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呢?” 我想,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变糟的。这男孩子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质,只是在大学毕业前,这些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因为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 在他两岁时,你给他做花样早

  • 怎么让孩子喜欢跟你说话?这个做法,你肯定没想到!
    怎么让孩子喜欢跟你说话?这个做法,你肯定没想到!

    有空,多跟孩子好好说说话 最近,不少家长跟我留言说,孩子在家不太爱说话了,问什么都不说。一天到晚拿着手机跟别人聊天。昨天居然朋友圈都把我屏蔽了。哎,这可怎么办啊? 其实,这种现象在不少家庭都存在。不难发现,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大部分的孩子越来越倾向于宁愿在社交平台跟一个陌生人倾诉,也不愿跟父母说出心里话。 但是,盲目着急也没用,最重要的是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为此,涵妈这里倒是有几个小妙招,大家可以试试。 1创造机会 我身边有一些家长常常喜欢对孩子说“你要是有事就跟爸爸妈妈讲,知道吗?”这句话听上去没啥毛病,但是问题是他们总是在坐等着孩子来找他们谈谈。 一个明显的现实是,有的孩子本身比较内向,即使遇到事情了,也不会愿意主动说;有的孩子怕父母担心或责怪,从来报喜不报忧。 这就使得我们做父母的与孩子谈

  • 爱发脾气的孩子,会更有出息?那你得这样教育了......
    爱发脾气的孩子,会更有出息?那你得这样教育了......

    前不久,朋友来家做客,给我讲了一件她儿子晨晨的事情: 晨晨4岁,那天看了一下午的动画片,吃过晚饭之后,又跑向了电视机,想要继续看。 妈妈不同意,跟晨晨说“今天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不能再看了,明天再说。” 晨晨向妈妈撒娇说看最后一集。随手要去按电视的开关,又被妈妈阻止了。 见妈妈坚决不让自己看电视,晨晨急的跳了两下,坐在地上,大声哭闹起来,“不行,我就要看,就要看”,说着还哭了出来。 妈妈一把将晨晨从地上硬拉起来,严肃地告诉了晨晨,“一天看电视不能超过几个小时,说不能再看就不能再看”,随后撒开晨晨的胳膊去收拾碗筷。 没料想,身后传来“嘭”的一声,原来是晨晨把放在桌子上的遥控器,狠狠地砸向了电视。 说到这,晨晨妈妈叹了口气:“当时我特别生气,转过身来就想揍他一顿,不过看到他哭的怪可怜,打了再

  • 父母的梦想,让孩子去买单......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深度好文)
    父母的梦想,让孩子去买单......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深度好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期盼。然而,父母的梦想不等同于孩子的梦想。有时候,期盼过重,对孩子未必是件好事。 正值9月开学季,不少学生都已经去了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然而,邻居家今年本该上高一的苗苗却依然呆在家里。 起初我虽有点好奇,但以为是这孩子生病,便没多在意。碰到她的时候,也只是随口问了问,“苗苗,都3号了,你怎么没去学校啊?生病了吗?”她看了看我,眼圈红红的,却也没做声,径直低着头折回里屋去了。 晚上,婆婆跟二婶、三婶他们就说开了。从她们的聊天中我才意外得知,原来苗苗并不是生病,她倒是想读书,可苗爸苗妈就是不肯。 说起苗爸,他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老中医,一直开有医馆,由于医术高超,看好了很多身患重症的病人,四方慕名前来求诊的人向来是络绎不绝。在他看来,上那么多学也没什么用,将来也不

  • 孩子的择偶观,往往决定于你对另一半的态度!
    孩子的择偶观,往往决定于你对另一半的态度!

    最近,网上频出了很多负面的新闻。以至于身边很多小姑娘跟我感叹,这辈子都不想结婚生孩子了。每每听到这句话,我这个已经结完婚生完孩子的人都会不自觉地一阵感慨。 然而,昨晚跟闺蜜罗丹的一顿饭却打消了我连日来纠结的念头。 吃饭的时候,我犹豫着问罗丹,“越来越多的姑娘都宁可单身也不结婚了,那你呢?还准备结婚生孩子吗?” “当然要结婚了!到时候生一儿一女,多好!”她斩钉截铁毫不迟疑地回答顿时让我有点慌神,忙问她为什么回答的这么肯定。 她说,“别人的家庭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从我爸跟我妈的相处来看,婚姻没有那么恐怖。在我们家,我爸很少跟我妈吵嘴,就连说话都是温柔细语的。他们结婚几十年了,一直都是感情很好。是他们影响了我,让我相信爱情,相信婚姻。” 一句“是他们影响了我”,顿时让我豁然开朗。仔细看看身边这个姑娘,她温柔谦和,气

  • 不想毁了孩子,就不要替他做这四件事!!!
    不想毁了孩子,就不要替他做这四件事!!!

    许多人做了父母之后就开始变得焦虑,一离开孩子身边就显得心事重重,害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总不敢安心让孩子自由成长。 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孩子的技能和思想往往得不到施展空间,遇事遇人总是犹豫不决不果断,取得的成绩也平平淡淡。 所以,为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成就,家长们一定不能总替孩子做事,特别是下面提到的4点! 1替孩子道歉 有一次,带孩子去吃饭,在电梯发生了件有意思的事情。有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大概4岁的孩子,许是觉得无聊,孩子的脚一甩一甩的,碰到了旁边的女生。 女生回头见是个小孩,拍了拍裤腿也没说什么,只稍稍往旁边动了动。以为隔得远了孩子不会再踢到,没成想孩子把这当成好玩的了,甩脚的动作越来越大,再次踢到了女生。 这下女生有点生气了,说“小朋友,你的脚碰到阿姨了,不要再动了好吗?”孩子眼睛瞟了瞟,确实不再动了。孩子的妈

  • 孩子,如果你被打了,请一定要这样做!
    孩子,如果你被打了,请一定要这样做!

    如果孩子之间互相打架了,你会怎么处理?比如被打了,身为父母的你该怎么教育呢? 很多人都会问:“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打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 网上的观点一直都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个观点: 1、告诉长辈或是老师。 2、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与之沟通 3、要学会吃一点亏,下次避免和这样的孩子玩耍 4、打回去 之前看过很多类似的新闻,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同学的欺负,跟老师和家长说都没有得到重视,导致神经衰弱,不敢上学,最后严重到一听说上学,就浑身发抖。我就在想也许这孩子从小就被教育成对别人的伤害要忍让,不要与之正面冲突,甚至于要以德报怨。我觉得: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 前两天孩子在滑滑梯玩耍,突然有个男孩子从滑滑梯下快速爬上来,我家孩子避让不及,那男孩直接将我

  • 女儿长得太好看,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体验???
    女儿长得太好看,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体验???

    现在的女儿奴爸爸越来越多,而且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现在的宝宝普遍都长得非常漂亮,这就让很多女儿奴爸爸很是高兴,自己的闺女长的真美,当然也很是困惑担忧,担心女儿成长中受到困惑和骚扰,也担忧女儿以后恋爱遇到渣男。 @阳光正好:真的很喜欢女儿,当初和老婆商量好只生一个女儿,可是天不随人愿,第一胎是儿子,不过正好赶上二胎开放,这次生了女儿,女儿长得很可爱啊,真真是我前世的情人了,每天都舍不得离手,我的小公主。 @三言两语:当初准备备孕的时候,老公就像念经似的,每天都在念叨着女儿,我倒是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后来怀孕了,是对龙凤胎,全家人真是高兴坏了,可是老公真的很偏心,宝宝出生以后,老公整天抱着女儿,女儿的一切他都承包了,就是可怜了儿子,从小得到的爸爸的爱很少。 @瑶瑶的春天:女儿出生后,老公特别喜欢女儿,女儿的什么事情他都要

  • 孩子几岁以后,家长可以给零花钱?最好在这个年龄之前!
    孩子几岁以后,家长可以给零花钱?最好在这个年龄之前!

    不要小瞧零花钱这个事情,它可是一个大问题,给的不好的话,可能造成孩子很不好的金钱观念:或者是孩子花钱没有任何限制,或者是造成另外一个极端,花钱小气吧啦的,不舒坦,这样的孩子,以后是很难交到好朋友的,毕竟没人喜欢和小气的人打交道。 零花钱是什么,就是指除了孩子必要的生活费,交通费,伙食费之外,可以供孩子自己随意使用的那部分金钱。孩子可以拿着这个零花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孩子来讲,无疑是让他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下面就需要划重点了: 给孩子零花钱的时间 开始给孩子零花钱的时间,就是孩子开始上学的时间,孩子上幼儿园或者是小学的时候,家长就给了。记住孩子的年龄比较小的时候,零花钱给的时间间隔就短点,当然了数额也不用很大。随着年龄的增加,给零花钱的次数就相应的减少了,可以由以前的一周2、3

  • 你知道吗?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习惯,以后稳居班里的学渣行列
    你知道吗?孩子小时候有这几种习惯,以后稳居班里的学渣行列

    不要不相信,孩子小时候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到孩子以后是学霸还是学渣。因为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已经逐步固定下来了,如果家长放纵以后很难纠正。所以,孩子小时候,有这几个“坏习惯”,一定要让他改正过来,将来才能成为学校的学霸。 沉迷电视手机电脑 看电视、玩手机电脑除了对孩子的视力有影响,对孩子的学习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孩子沉迷看电视不仅阻碍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也会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使今后的学习变得困难。更重要的是看电视、玩手机电脑都是孩子的一种单向活动,孩子会被动的接受传递过来的信息,从而让孩子自己缺乏思考。 措施: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立规矩,什么时候看电视,看多少时间都要有明确规定,规矩立好了一定要让孩子严格遵守。同时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学习有趣的东西,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渴望。

  • 孩子的哪个瞬间让你超感动?其实孩子比想象中更爱你
    孩子的哪个瞬间让你超感动?其实孩子比想象中更爱你

    养育孩子纵然会有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疲累,但是也正因为有了孩子,才能让父母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惊喜与喜悦。 外婆是儿子的保护神,每每儿子不听话我怒目圆睁要训斥他时,他总躲在老太太身后。 前段日子我的外婆去世了。可能是临终前几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病情,不到五岁的儿子,心里也知道他的太姥再也回不来了。外婆去世那天,我将儿子送到了婆婆那儿,反复交代别告诉孩子太姥死了,就说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守孝第二天接到婆婆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听见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婆婆说,无意中说漏了嘴,孩子哭了一下午。我让婆婆把电话给儿子接,没等我开口,儿子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能不死吗?我想让你永远永远陪着我。那一瞬间,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 孩子总能立刻原谅我们 孩子2岁之后变得越来越调皮,屋子里到处堆满了玩具,常拿起笔就在墙上

  • 你能不能接受老师偶尔的打孩子?这些妈妈的回答绝了......
    你能不能接受老师偶尔的打孩子?这些妈妈的回答绝了......

    我们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里生活了很多年。我们这一代,小时候被送往学校的时候,都会听见家长们对老师说:老师啊,这孩子麻烦你了,如果不听话,该打打该骂骂。站在一旁的我们满脸黑线。 现在的家长与教师的关系貌似没有这么简单了。有的接受棍棒教育,有的反对棍棒教育。那么现在的家长还能接受老师们因为孩子调皮,偶尔的棍棒管教吗?答案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精彩。 小编记录了几位90后妈妈的回答。 @一壶温酒:能理解的前提是打的不是我的小孩。我能理解老师的苦,也能明白熊孩子的恶心之处,但是如果打的是我的小孩,我就理解不了了。 你可以先和我说,我回去打自己孩子,那是我的事情。但是你不能自说自话打我的孩子, 家长要是回去也不教育,那子不教父之过。家长不教育,以后自然有社会替家长教育。但是不应该是老师用暴力的手段替家长教育。

  • 只生一个女儿的你,将来会不会后悔?!
    只生一个女儿的你,将来会不会后悔?!

    大姨前段时间生病,表姐请假回来照顾一个月才走,亲戚都说大姨这女儿生的好,孝顺又懂事,养老不愁喽。大姨年轻时身体不好就要了表姐一个,表姐工作离家近可经常出差,但只要有时间就回家陪大姨,是她们那有名的孝顺女儿。大姨说啊,表姐小时候她一直后悔没给他们家生个男孩,毕竟养儿防老,可姨夫死活不同意,表姐长大了觉得一个女儿也挺好。 就只生一个女孩将来会不会后悔这个问题在后台问了许多宝爸宝妈,有位爸爸的回复让我笑了好久,但 仔细品味好像真的是哎。 @一箩筐土豆:不知道,反正生女儿生儿子我都亏。养育一个女孩就好比种花,女婿最后给连盆带花端走了;养大一个儿子真像玩游戏,不断往里花钱,儿媳妇最终把号盗走了。 @奔跑的蜗牛:不管后不后悔,我和老公已经决定不会要二胎。因为女儿给了我足够的幸福感,我们也想给予女儿完整的爱,而且我一直认为生男生女没差别

  • “我是他爹,总不能拉下脸向他道歉吧?”
    “我是他爹,总不能拉下脸向他道歉吧?”

    有多少父母还在用粗鲁、愚蠢的方法,教育(破坏)孩子(亲子关系)。 老徐最近跳槽换了家公司,刚进入新环境就是连轴加班,忙得他焦头烂额。而在换工作前老徐答应了儿子要带他去迪士尼玩儿,这是孩子期盼已久的。 上周末老徐回家拿资料,刚开门就迎上儿子殷切的目光,儿子在旁嚷嚷着要去迪士尼,老徐撂下句没时间,以后再说吧,就要回公司。儿子拦在门口,哭喊着:可是你答应我了。老徐被吵得头快炸了,就一把将儿子推倒在地上。 结果,孩子虽再也没提去迪士尼的事,但是对老徐却冷漠了许多。老徐问妻子怎么才能重新拉近和儿子的关系,妻子说向孩子道歉吧。老徐难以置信地摆摆手“我是他爹,总不能拉下脸向他道歉吧?” 像老徐这种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这是我国大多数父母的标准教育方式。 父母和孩子从未平等过 父母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