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量体温
产后发烧是大事,不要以为只是头痛脑热而等闲视之。妈妈在产后一定要定时量体温,如果发现体温超过38℃就要当心。
分娩之后的24小时内,由于过度疲劳,可能会发烧到37.5℃,但这以后,体温都应该恢复正常。如有发烧,必须查清原因,适当处理。个别妈妈乳胀也可能引起发烧,但随着奶汁排出,体温会降下来。
病理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产褥感染,也就是俗称的“产褥热”。引起“产褥热”的原因很多,有产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房感染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转为慢性盆腔炎,还可能引起危险的腹膜炎、败血症及乳房肿胀。
因此,如果高烧,就得赶紧找医生处理了。
关注初乳
一般来说,当宝宝脐带处理好后,妈妈就可以尝试给宝宝喂奶了。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从而保护宝宝免受细菌的侵害,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
其次,哺乳的行为可刺激大脑,大脑发出信号增加乳汁的分泌。因此,在产后第一天尽早地给宝宝哺乳,可形成神经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妈妈也可多吃一些增加乳汁分泌的食物,如花生煲猪蹄、鱼汤等。
照顾身体是坐月子的重点内容,护理不得当、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造成长期的病痛折磨。
缓解疼痛
分娩后,因宫缩而引起的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一般在2—3天后会自然消失。此时,一个热水袋就能很好地帮助产妇缓解腹部的疼痛,并促进恶露早日排出。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