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智力> 智力开发> 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发展智力

通过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发展智力

2006年11月06日 14:07 出处:洪恩在线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361
孩子的眼睛总是很好奇,对很多事物的观察力也很强。说话、走路无一不是通过好奇的观察得来。但是,当孩子进入到学校之后,爸爸妈妈开始为孩子的成绩而心烦,不知道为什么孩


  有的父母支持、鼓励孩子自己种一盆花或其他 植物,每天观察其变化,有的还写观察日记,不断给以指导。这样的观察活动,既有兴趣,又有丰富的内容,效果很好。 

  3、指导孩子学会观察的方法。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获得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因此观察事物必须掌握不同的方法。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和实验中观察;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定期观察;正面观察和侧面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解剖(或分解)观察,比较观察;有记录观察和无记录观察,等等。观察不同的对象,出于不同的目的,应事先考虑用什么样的观察方法。有时候,需要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4、指导孩子遵循感知规律进行观察。 

  观察事物是为了认识事物,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而感知是有规律的,应该遵循规律去进行观察。 

  强度律:观察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观察得清晰、准确。因此,在观察前,对有可能提高强度的事物,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强度。比如,观察人的肌肉,绷紧时看得最清楚;观察蒸气的特点,水壶里的水要满到一定程度,效果才好。 

  差异律:被观察的对象与背景反差越大,观察效果越好。因此,要设法增加观察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比如,观察一种昆虫的形态、颜色,把它放在反差大的纸上,效果就会好。 

  对比律:两个显著不同甚至对立的事物容易观察,因而在观察中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观察效果好。比如,两种不同的苹果放在一起,比较形状、颜色、大小,再通过品尝比较味道。 


  活动律:运动中的对象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运动中的情况与静止状态有所不同。因此,观察某些事物,既观察静止的情况,又要看活动中的情况。比如,观察一个人,就应将静止状态与活动状态结合起来观察。 

  组合律:把有关联的事物组合起来观察,既能把握整体情况,又能把握具体情况。比如观察一间房屋的布置,观察一个人的服饰就应该组合起来观察。 

  协同律:观察任何事物都需要人的不同感官的协同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 2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