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如何培养孩子计划性做事
    如何培养孩子计划性做事

      从小培养孩子有计划有条理地做事,对日后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十分有帮助。如何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建议吧。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如何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呢?   1、父母首先要为孩子提供有计划有条理的环境与榜样。让孩子能够经常看到的是有条不紊的环境,像周围的大人做事都有计划有条理不忙乱,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培养孩子计划性的前提。   2、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讨论一些事情的计划安排,如星期日的活动安排可以事前让孩子参与讨论:上午做好家务劳动,下午去公园玩,然后去看姥姥……。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孩子的意见合理,则予以肯定,如果孩子的意见不合适,则应帮他分析。如孩子提议先看姥姥后去公园玩,则可与他分析:去公园玩可能会久一点,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去晚了可能就玩不了那些蹦蹦车了,即使进去了也逛不完,所以还是先去公园后

    标签:家庭教育
  • 如何应对宝宝乱扔东西
    如何应对宝宝乱扔东西

      宝宝扔东西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是父母也不能任由宝宝乱扔,要有引导性地教育宝宝,那么如何应对宝宝扔东西的习惯呢?   宝宝到了一定月龄,就开始有扔东西的行为了,他的脑、肌肉、手眼协调都有很大发展,宝宝在潜意识里就想把这些表现出来,有一种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意思,通过扔东西,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重大发展,对视、听、触、身体的肌肉都有促进作用,对脑的发育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脑支配着手的动作,手的动作又对脑神经形成刺激。宝宝爱扔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但能锻炼宝宝的体力,还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   策略一   陪宝宝玩扔动作的游戏,把宝宝“扔”变成“玩游戏”,这时候就不能乱扔了,如告诉他把玩具扔到盒子里,不能扔到地上,再捡回来放在桌子上,如果宝宝做好了父母给予表扬。   策略二   给宝宝玩不易损坏的玩具,如毛绒公仔、塑料玩具等一些不易损坏

  • 让宝宝养成节约的习惯
    让宝宝养成节约的习惯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不少孩子都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节约意识要从小培养。如何培养宝宝节约的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呢?   步骤一:强化孩子的节约意识   节约教育应该是教育内容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在对孩子进行节约教育时,大人往往是采取反复讲道理和提要求的方法。然而,孩子们在没有亲身体验和感受时,节约教育常常是流于形式的。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生活较优越。帮助她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首先是要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孩子对节约有一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从而调动起孩子们节约的内在需求。在孩子有了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再来强化幼儿的节约意识才会有效。   步骤二:帮助孩子积累节约经验   有了节约的体验,也产生了强烈的节约意识,并不必然出现节约行为。因为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较少,出现了节约的内在需求,有时他们却不知道怎样去节约,缺乏必要的节约经验、节约手段和节约方法

  • 如何引导宝宝上厕所
    如何引导宝宝上厕所

      1岁到1岁半的宝宝对自己的排泄还不能完全控制,在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开始引导宝宝自己上厕所的好习惯了。   下面父母先来看看一些教育小提示吧!   第一:刚出生的宝宝,排便情况都是不稳定的,此时父母不必对孩子进行排便的训练,应该及时的为孩子更好尿布,并清洁臀部。   第二:到孩子4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固定的利用“嘘嘘”声来刺激孩子小便,并用“嗯嗯”声音刺激孩子大便,要以固定的姿势抱孩子排便,为孩子建立条件反射的环境,有利于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第三:可以让孩子抱着自己喜欢的玩具,用积木搭成一个小便器,再教导孩子学习自己抱着宝宝使用便器,这样可以引起孩子对上厕所的信心及兴趣。   第四:与孩子一起运动,运动能有效的促进孩子的肠胃蠕动,提高吸收消化的功能,从生理上版主孩子顺利的排泄大便。   第五:进食过少粗纤维食物及喝

  • 培养宝宝良好生活习惯的四个步骤
    培养宝宝良好生活习惯的四个步骤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时候培养。如何才能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呢?一起来看看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四个步骤吧。   “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引自《拿破仑希尔语录》。父母要想让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畅通无阻的话,那么你就让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才会有能力与他人竞争,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一步:准时起床。   女儿刚出生就有一个十分好的睡眠习惯,夜晚熟睡,也不会吵闹,现在每天晚上八点的时候,小家伙都会准时去睡觉,在早上7点的时候就起来,也很少赖床。有时候小家伙要是起得慢,我和孩子还会闹腾一番,接着就帮孩子穿戴好衣物。父母要是能够和孩子一同准时起床,就能够使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物钟,倘若父母偷懒与孩子一起赖床的话,孩子就会养成赖床的不良习惯。   温

    标签:生活习惯
  • 孩子的6种坏习惯不改可能会铸成大错
    孩子的6种坏习惯不改可能会铸成大错

      小孩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宝宝小时候的坏习惯不能一味的迁就,应该要及时纠正。宝宝有6种小恶习爸妈要注意了哟!这些小恶魔会在不经意间出现,爸妈要注意防范于未然呢!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些不恰当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如果变成习惯,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妈咪爸比们不要忽视宝宝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坏习惯,及时纠正才是正确之选。   1、打断谈话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   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How——这样制止:   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

  • 家长的13个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
    家长的13个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

      家长要注意了,你的习惯不知不觉中就被孩子模仿了,所以在孩子面前可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坏习惯,宝宝的模仿能力可不一般。下面就来说说这13个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的坏习惯,你都有吗?   1.自己勤俭,对孩子却大手大脚   【害处】有的家长省吃俭用,对孩子却出手大方,以为这样是爱孩子,可除了让孩子学会奢侈、不懂回报和付出、没有良好的理财意识,反倒不能让孩子明白一些他该学会的品质,如节约、有计划的支出等。   【改变方法】爱孩子不是给他昂贵的东西,而是给他合适的。从小教会孩子理财,懂得感恩和回报、明白节俭的道理,才是给孩子最好的。   2.没有礼貌   【害处】家长平时“出口成脏”,或者总做些没有礼貌的事情,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在长期的模仿中逐渐把这些举止变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以后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没有礼貌都将成为孩子的

  •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应越早越好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应越早越好

      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现在的孩子长在蜜罐里,不是公子哥就是娇小姐,这是由于孩子的劳动教育缺失了。专家提醒,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应越早越好。   孩子成了“公子哥”和“娇小姐”   10月12日下午5时,某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们欢笑着奔出了教室。校门外已经围了一群接孩子的家长。看到自家的孩子,有的家长连忙接过孩子的书包背到自己身上,有的把孩子抱到自行车后座上推着走,有的赶紧递上一个剥了皮的橘子……   这些孩子几乎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承载了两家人的希望,从小就被娇惯着,很多孩子即便是洗碗、扫地之类最简单的事情都不让做,更别说要自己做饭了。“公子哥”和“娇小姐”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告诉记者:&ldquo

  • 为孩子打造一个“零钱计划”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
    为孩子打造一个“零钱计划”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

      越来越多人关注个人、家庭的投资理财,不过,对孩子,很多家长还是奉行传统的“金钱隔绝”政策,几乎不让孩子有机会接触钱财,深怕过早沾染一身铜臭,变成一枚“小财迷”。   就算是过年时正大光明地收到的压岁钱,大多数孩子也只是过了过手,有的甚至都没打开红包摸一摸,就被家长给“暂时保管”了,更别说数一数春节的“进账”有多少。   不过,也有家长认为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概念,激活他们的财商。家有宝贝的你,也会愿意为孩子打造一个“零钱计划”吗?   就“宝贝理财”的话题,记者在妈妈群里做了个小小的调查,发现想让孩子从小就弄清楚钱的问题的家长,还真心没有几个。   有个妈妈说,钞票拿出来给她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他也不太说得出这是几块钱。&ldquo

    标签:儿童理财
  •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考100分强多了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考100分强多了

      “孩子的事大如天”,构成孩子教育的平台有哪些?哪个平台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2月23日上午,由南京市教育局、教育工委举办的“名师公益大讲堂”春节后再次开讲。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苏省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资深教育专家吴晓茅登台亮相,以家长身份和700多名家长一起探讨了大家关心的教育话题“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   家教经典语录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卑;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讥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怯懦,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怀。   包庇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放纵,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漠视;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义,和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诚实。   谈家教   不讲孝顺大道

  • 如何教孩子管理好“小金库”
    如何教孩子管理好“小金库”

      “儿子的压岁钱都快超过我一年的年终奖了!”采访中,福田某小区范先生不禁感叹。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今年得了1.7万元压岁钱,过了个年,小范俨然成了“小富”。像小范这样过年得了大笔压岁钱的孩子不在少数,范先生所在小区,压岁钱超过4000元的孩子就有一半以上。   面对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压岁钱,家长该如何处理这笔“小金库”?是直接没收还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手把手带着孩子理财,还是干脆放手让孩子学习和CPI赛跑?不妨先来看看专业人士的观点。   工商银行国际金融理财师谭玉兰认为,对于压岁钱的管理,一些家长将其交由孩子自己保管,任其购买玩具或电子产品;一些家长则全额收缴孩子的压岁钱,以家长名义存在银行或自行使用。这全权放任或代管孩子利是钱的做法,看似简单安全,实则很容易弄巧成拙。容易让孩子产生不良的理财和消费习惯,甚至产

    标签:儿童理财
  • 宝宝不听话怎么办 教你1分钟hold住不听话的孩子
    宝宝不听话怎么办 教你1分钟hold住不听话的孩子

      看别人加的孩子那么乖,为什么自己的宝宝不听话?这可愁死了当爹当妈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不听话的孩子变乖?宝宝不听话怎么办才好?其实,只要一分钟,就能让你hold住不听话的孩子。   宝宝为什么不听话   1、运动能力的发展   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 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2、自我意识发展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 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 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3、好奇心得不

  • 多做抓握练习使宝宝更聪明
    多做抓握练习使宝宝更聪明

      宝宝多练习抓握的动作,有助于智力开发。不过不同月份的宝宝,所做的抓握练习各不相同,下面我们来看1岁以内宝宝可以做的抓握练习。   1~3个月的宝宝手指抓握   评估课堂:   1个月的宝宝   宝宝的手指常表现为握拳形状,只在哭闹时才偶尔张开一下。有时候,宝宝还能够自由挥动拳头,喜欢看自己的手,玩手,吸吮手。 多做抓握练习使宝宝更聪明   3个月的宝宝   此时宝宝张开手的时间多了,会表现出有意识的运动,有时两只手能凑到一起玩,玩自己的衣服,将其拉到脸上;或用手去抓周围的东西,并试图将物体抓住,但对距离的判断不准确。   训练教室:   打开宝宝的手   宝宝吃饱喝足、心情愉快的时候,可轻轻地掰开宝宝拇指,再将手指一起打开,闭拢,再打开,边做边说话、唱歌。握住宝宝的手指时,最好是一根一根打开,再一根一根合拢,记得同时要轻柔地抚摸宝宝手指。   刺激抓握反射

  •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寻寻觅觅个中原因   1、生理发育异常。   生理发育异常可致宝宝说话较同龄人晚。生理发育异常包括听力异常、智力异常以及发音器官发育异常。   2、父母教育不当。   父母沉默是金,要求宝宝一说就如崔永元,说话速度快如闪电、长如银河、复杂如天书,对宝宝照顾极为细致导致宝宝不说就可以得到一切等等原因都会导致宝宝说话晚。   孜孜不倦让宝宝学会说话   一、互动交流热情越多,牙牙学语时间越早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是造成宝宝语言发育早晚的主要原因。常听到家长说话朗诵读故事的宝宝要比不常听到的宝宝懂得的词要多得多。在对宝宝抚育中,爸妈是否热情地与小宝宝“交谈”,在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一个苹果教说话   教宝宝认识物品的名称第一要让宝宝的眼睛集中在这个物品上,家长要用简单的短语、句子多对宝宝说该物品的名称。比如喂宝

  • 孩子的压岁钱都怎么处理
    孩子的压岁钱都怎么处理

      新学期快开学了,你是否知道,新学期的学费很多都是孩子自己“挣”出来的——用的是他们的新年压岁钱。不仅如此,很多父母在让孩子的压岁钱“充公”交学费后,把多余的部分都存到了银行或给孩子买了保险。虽然父母本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但是在孩子看来还是非常委屈的,有的孩子还发出了“留点压岁钱给我们用用”的呼声。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处理法   案例一:压岁钱全部上交   姚女士的孩子读小学四年级了,从孩子生下来以来,压岁钱都是在孩子手里、袋里“热乎”了一个晚上,就“上交”给了家长。姚女士对孩子说:“压岁钱放在妈妈这里,以后你要买什么东西,问妈妈拿就是了。”于是,这些年下来,孩子究竟有多少压岁钱

    标签:压岁钱
  •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如何应对孩子的第一反叛期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如何应对孩子的第一反叛期

      孩子的年龄慢慢变大,他们开始频繁说“不”,家长都不知道如何管教了。孩子说“不”说明已经到达了“第一反叛期”,那么如何应对孩子的第一反叛期?   “我女儿2岁半前一直非常乖巧听话,但从2岁半开始,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事都和我对着干,叫她做什么,甚至一些她平时喜欢的事,她扭头就来个‘不’字,有时还凶我们。”果果一直和家长唱反调的事让她的妈妈很烦恼,于是她致电南国健报求助。果果的妈妈担心,孩子如果这样下去,以后上了幼儿园岂不是更难管?   “事实上,所有孩子在1~3岁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总是说‘不’的阶段,心理学上称之为孩子的‘第一反叛期’。”学前教育专业研究毕业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陈

  • 千万别碰触孩子的这6个“底线”
    千万别碰触孩子的这6个“底线”

      孩子的心中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伤疤,这些也是孩子的“底线”。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千万不要触碰孩子的这些“底线”。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l

  •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应该在3岁前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应该在3岁前

      一说到规则,可能很多父母会表示反感,因为在一心想让孩子拥有快乐、自由自在童年的新时代父母眼里,规则似乎等于束缚、禁止、反抗。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对孩子来说,也需要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规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规则意味着   有规律的生活和习惯   在孩子的生活中,规则很大部分的内容其实是养成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思考和学习,他们喜欢熟悉的生活程序,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并有利于他们意识到这些习惯的存在,从而逐渐建立习惯。   比如,我们家两个孩子,从小吃饭都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吃。他们一直是这么做的,也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需要我去制定特别的规则:“吃饭时必须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然而,有

  • 只需60秒,秒杀孩子的错误习惯
    只需60秒,秒杀孩子的错误习惯

      有些时候,不正确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习惯?找对方法,秒杀孩子的错误习惯,只需60秒。   0-10秒:迅速行动   如果孩子正拿着口红或吃着饼干,首先应该将口红、饼干立即拿走,而不是呵斥。自己也要暂时离开孩子制造的狼藉环境,以免忍不住心烦气躁,做出不当的举动。   10-20秒:保持冷静   保持冷静才能处理好问题。如果大发雷霆,甚至说他“你这个不懂事的孩子”等,只能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而且这会让孩子只专注于你的激动情绪,却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20-30秒:了解状况   孩子乱发脾气可能因为饥饿;看似不堪的涂鸦可能源于某个神话故事的启发……发现原因后,你就会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帮助他们改善。亲子游戏   30-40秒:简短对话   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为什么做错及

  • 宝宝的7种“不听话”行为解密及支招
    宝宝的7种“不听话”行为解密及支招

      很多家长总是很无奈也羡慕:为什么自己的孩子那么“不听话”而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乖呢?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不听话”的行为都有哪些?该如何应对?   宝宝不听话行为1 顶嘴   3岁的儿子能说会道,你说一句,他顶你10句,且振振有词。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电视,我说:“不收好不能看电视。”他就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我气得关掉电视不让他看,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专家解密   孩子的话显然来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民主,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此例孩子的话,可以说“句句是真理”,且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他的行为本质没有错。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没有尊重他。   一对一支招   在孩子回答&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