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兴趣> 艺术特色> 探寻宝宝绘画的奇特世界

探寻宝宝绘画的奇特世界

2008年03月19日 15:33 出处:育儿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709
常有些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宝宝在画些什么,却一味地要求宝宝画些大人看得懂的东西,而忽略了宝宝自身的发展和需求,令宝宝在心灵上产生极大的挫败感。你愿意做这样的父母吗?
常有些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宝宝在画些什么,却一味地要求宝宝画些大人看得懂的东西,而忽略了宝宝自身的发展和需求,令宝宝在心灵上产生极大的挫败感。你愿意做这样的父母吗?您了解儿童美术与孩子身心发展的关系吗?想从绘画中了解宝宝的需求与想法吗?一起走进宝宝缤纷的绘画世界吧!

  孩子们天生就喜欢 画画,因为绘画是宝宝的另外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也可称之为是孩子需求的表现。幼儿绘画与其生理需求有很大的关系,小眼睛所看到的,心理想要的,嘴巴会说出来,笔下会画出来。
涂鸦阶段见端倪 培养自信第一步
  3岁以前的孩子,其绘画大多停留在“涂鸦”阶段。妈咪也许不知,1岁半的宝宝由于需要触摸及刺激感,会画出点状的图案,常可见到孩子握住彩色笔,就往自己的手臂、嘴唇上画,因而一些幼儿专家会告诉妈妈,此时多去触摸宝宝的手臂、嘴唇等部位,孩子可籍此触觉得到安全感。
  1岁半到两岁的孩子,绘画发展从“点”状逐步发展到“线”的阶段,包括直线与横线,也会有弧线状态产生。通常此时是孩子产生自我状态的阶段,往往从触觉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因而认知到自己与家人的存在,此时宝宝处于触碰环境的阶段,其所画出来的线条,大多是“来回”线条,是学习自我控制的开始。
  专家指出,孩子其“来回线条”的阶段并不会维持太长的时间,放开手由他去,孩子会有自信感。随着宝宝肢体活动逐渐发展,常常可以看到宝宝喜欢趴在床上,让小手臂在纸上画圈圈,因此产生了许多弧度的线条。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很难将封闭空间的线条衔接住,但是有些发展得较快的孩子,可以做得到。
两种不同的 宝宝绘画特质
  ·“视觉型”的宝宝

  所谓“视觉型”的宝宝,通常是以其眼睛所看到的景象为思考标准,这一类型的宝宝会无形中产生很多标准,此标准大多为父母所给予的标准,当其画出来的图象,受到许多“标准”的挫折之后,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有些宝宝甚至会将完成的图像划掉、破坏掉,产生毁灭、报复的心理,因而延长其涂鸦期的阶段,造成孩子直到大班甚至一年级时绘画仍处于涂鸦阶段。(一般的孩子,大约在中班以后,即脱离了涂鸦期的阶段。)
·“触觉型”的宝宝
  “触觉型”的宝宝,通常比较情绪化,属于感觉性较强的孩子,往往是团体中老师无法控制、活泼好动的孩子,这类孩子绘画以发泄情绪为目的,相对而言,不容易将线条封闭,常常出现直的、尖锐的报复型直线条;或是因其快乐心情无法
1 2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