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格内向不愿交友
韩先生:儿子读六年级,不爱说话,见人也不打招呼,整个暑假都可一个人在家不出去,国庆也天天在家看电视,没几个朋友,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该么办?
陈敏丽: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所以请不要把他跟生性活泼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但他如此沉闷,几乎不愿跟外界交往,对将来发展也会有不良影响,必须
矫正。
建议家长先从调节家庭氛围入手,比如平时家人多聊天、讲笑话,父母可把自己的经历当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逐步创造机会,鼓励孩子主动跟熟人打招呼,即使一开始声音比较小都没关系,让他慢慢体会到敞开心扉与人交往的乐趣。
女儿跟网友交往
董女士:女儿读高二,每天都像心事重重,喜欢跟不爱学习的女生玩。最近她上网聊天认识了一个社会青年,并开始交往,我非常担心,但她平时几乎不与我交流,我该如何是好?
陈敏丽:这位母亲先要与女儿打破沟通僵局,如果语言沟通不行,建议采取上网聊天或写信的方式,因为写信更理性,考虑会比较周全,女儿容易接受。家长要告诉女儿学会鉴别,交友必须把握分寸,特别要告诫她应保护自己。同时,家长在交友方面必须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专家支招
孩子交友,家长引导为主
1.营造积极的人际环境,包括家庭和周围邻里间都充满温馨快乐的氛围。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能培养出开朗、平和的性格,保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这是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的基础。事实上,孩子待人的攻击行为或漠然态度,往往是在家庭中模仿习得。
2.利用各种机会指导孩子与人交往。比如去别人家作客,要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里来了客人,要让孩子主动打招呼,帮助接待;成人间谈话,如果没必要让孩子回避,可以让他们参与,并允许他们发表意见,这是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极好机会。
3.正确对待孩子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出现一些冲突和争执很正常,家长不应过多干预,要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倾听对方的陈述和观点,从而掌握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判断,而不是采取被动或侵犯的方式。他还会懂得必须照顾每一方、每个人的需要,使各方都在最小矛盾的情况下和平相处。
4.接纳孩子的伙伴。家长要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父母可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们自理的习惯和能力。给孩子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
5.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父母对孩子的交往限制太多,会让孩子失去很多交往的乐趣;太多干涉,孩子想体验长大独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加重父母与孩子间对抗。由于孩子自制自控的能力较低,父母对孩子的交友状况必须监控,并教孩子向同伴展示自己,以扩大择友范围。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