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生活> 热点资讯>永远铭记他们不朽的名字

永远铭记他们不朽的名字

2008年06月11日 10:04出处:新华网  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568

  
    “5·31”失事直升机已找到,胡锦涛向失事直升机遇难人员表示沉痛悼念  

      据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消息,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于6月10日10时55分,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得悉这一消息后,立即作出批示,向遇难机组人员和机上群众表示沉痛悼念,向遇难人员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向执行搜救失事直升机任务的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胡锦涛指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同志们急中央之所急,办受灾群众之所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  
    
      该直升机5月31日下午执行运送地震中受伤群众的任务,因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撞山失事。 (徐壮志)

       灾区的天空,将永远铭刻他们不朽的名字



    “92734——”  

      这架自5月12日以来早已为灾区天空所熟悉的直升机,从5月31日那一刻,已永远地陨落,再也不能忙碌地抢运伤员和物资了,再也不能为祖国而飞翔了。   
 
      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这5位不知为多少灾区人民运去了急需的食品、药品、水和其他物资,并从道路阻断的灾区抢运出不知多少危重伤员的机组人员,他们生命,从此定格成为永恒。  

      早在失事消息传来那一刻,我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噩耗,但,10天来,我仍然以一种执著的侥幸心理,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在参加抗震救灾报道期间,我几乎每天都要乘坐他们驾驶的直升机在灾区奔波。  

     他们,是我的采访和报道对象,更是我生死与共的战友。  

     仅734号机组,就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执行飞行任务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移受灾群众234名。  

     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努力,为灾区人民创造了数不清的生命奇迹。这一次,他们难道就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生还的奇迹?  

     我们有太多的理由期待啊——   

     邱光华: 51岁的邱光华,共和国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再有11个月,他就要告别蓝天,为自己一生的航迹画上光荣的句号。在他5800小时的飞行经历中,他曾无数次地在没有航线的高原、山区开辟航线,作为一名军人,他能驾驶直升机把高难度的战术动作演绎得如行云流水。  

     在整个陆航团,他是经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