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也并不极端,首先孩子的生理安全是绝对保证的,我们的安全措施很到位,每期也都为孩子买了保险。在心理方面,我认为这种方式也并不极端。我们不能总用成人的眼光来思考孩子。比如说,做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我们设置的任务是要求孩子去翻越4米高的网,我们想这已经超越了他们平时的游戏,对他们来说太难了。但结果是,面对镜头和鼓励,很多孩子都能轻松地过去。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在后面几期的节目里,你也能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宝贝都表现得比大人更优秀。
记者:有家长说你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颜蕾:我们确定这个节目方向时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但征求过心理、教育、社会等专家的意见后,觉得丰富的体验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只要过程中和事后进行正确的引导,是不会留下恐惧的阴影的。同时,节目本身也在不断尝试和调整,逐渐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智力方面的考验。
记者:培养孩子的品质,通过一个节目就可以吗?
颜蕾:当然不行,所以我们很强调过程中对孩子的鼓励,以及过程后的引导。我想,这个节目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有机会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状态下,给他们注入更理性、更健康的意识。你不得不承认,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孩子所能接受和吸收某种态度的几率会增加几倍。很多参加了节目录制的宝贝后来都变得坚强了很多。
热线开通 咋让孩子坚强 你也来说说
让孩子挑战极限,到底是能让孩子变得坚强还是种下另一种隐患?勇气教育需不需要这种极端的方式?你有什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今日,本报将联合成都全搜索教育频道共同推出网络讨论专区,邀请家长们就上述问题发表看法,同时,本报也开通热线86613333-2,倾听你的有关意见。本报记者 汪玲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