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观点交锋
幼儿间“熟视无睹”有益健康
●蔡景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早教顾问
有条件的幼儿园男女分厕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可以让他们建立起性别意识,减少孩子的疑问。如果无条件,男女同厕对他们也无伤害。
孩子对男女的认识是感性认识,看到男女差别,就如同看到眼睛和耳朵的差别一样。越隐蔽,不让他们看到,越容易产生好奇心。幼儿阶段让他们“熟视无睹”地看到男女差异对孩子的心理其实是健康的,隔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神秘感或其他联想。
女孩学男孩如厕方式只是好奇,她自己会发现这样不方便,会尿裤子,家长可以告诉她女孩不是这样尿尿。呵斥、开玩笑或者鼓励都是不对的。没有必要上升到性的层面。
性教育并非要隔离
●李银河,社会学家,性学专家
幼儿园男女厕不分是中国几十年来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性别规范也建立得很好,并没有因为在幼儿园就乱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自然会有性别意识,没有必要硬将幼儿园男女厕分开。
性教育并非要隔离,3-6岁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们人分为男、女,为以后的性教育打下基础。到小学时根据孩子的好奇心告诉他们相关知识。告诉他们男、女生没有等级高低之分。不要让孩子感觉性的恐怖、神秘。不要骗孩子,而要作为科学知识来讲。
家长不要回避性别问题
●李玲,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心理咨询师
我接受咨询时遇到青春期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追述儿时和其他小朋友做过一些事,会认为很不道德,给自己造成心理阴影。当时无心的经历有的成了心理桎梏。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