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早期教育的有效性,我们还有一例。这个故事是由张伟航的家长讲述的:
我的孩子张伟航是1977年11月1日出生的,体重3850克;身长52厘米;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在孩子出生后几天,我爱人去方庄医院给孩子办预防保健卡时,偶然知道鲍教授开设了早期教育门诊,我爱人出于好奇,顺便给孩子报了名。
在出满月第一天要到方庄医院给孩子进行
乙肝疫苗接种,同时也是与鲍教授第一次见面,当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门诊室时,看到许多家长们排着队伍等待鲍教授指导,轮到我们了。鲍老师让孩子俯卧,问孩子这一个月都会什么了,我一下愣住了,我想孩子会什么……什么也不会?这句话触动了我。原来我只是头脑简单地想把孩子喂养好就行了,会什么那是长大以后的事,忽略了行为、动作的练习,对孩子有多么重要,从那一天起,我坚持按照鲍教授和李老师的指导教育孩子。
刚开始练习俯卧时,孩子趴在床上,头抬不起来,四肢本能地挣扎,面部偏向一侧,这样每天坚持练习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头就能够抬起,到第三个月时头能够抬到达90度,每天坚持竖着抱这样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每天给孩子洗完澡后坚持在室温适宜的情况下给孩子全身暴露的情况下,做一做婴儿体操,这样对全身的
骨骼发育极有好处,帮孩子做一做
翻身的练习。这样每天坚持在孩子两个半月就能够很熟练地翻身了,在这期间还有对孩子视觉、听觉的练习,多与孩子说话、交流,多让孩子看一些色彩鲜艳的
玩具、图画或者家里摆设的名字与功用。如钟表、
电视机、电话、镜子等等,还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外出
晒太阳,让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包括告诉他花草树木的名字、汽车的牌子、颜色,这样每天有一定的生活规律,包括几点吃奶、几点睡觉、几点洗澡、几点晒太阳等等。
从语言上,由于我们不停地跟孩子说话,在他两个月的时候能发出咿、噢、呜的声音,尤其是有一次他躺在沙发上看见墙上的动物挂历,高兴地手舞足蹈,嘴里发出噢、呜的声音,那是他第一次出声音,使我体会到只要多跟孩子交流,孩子的语言发展一定会很好的。
在孩子四个月的时候,有一次,我拿着一块手帕盖在孩子脸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刚开始孩子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吓得大哭,我连续做了几次后,他不仅不哭了反而在玩的过程中笑了,还用小手抓脸上的手帕,这样能够锻炼孩子手的动作能力,包括让他捏石子、药片、黄豆等等一些小的颗粒,能够锻炼孩子手指,大脑的发育,还有就是照镜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