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亲子> 家庭教育> 任性并不是孩子的错

任性并不是孩子的错

2008年07月11日 11:21 出处:《妈妈宝宝》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2410
如果你家小毛头有着成人的思维,知道该怎么样跟你对话,那么,当你因为他的任性而责备甚至体罚他的时候,他一定会冲着你断喝一声:“任性不是我的错!”或许你会因此勃

暴力”的范畴,他们不过是不懂得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跟同伴交往,甚至这还可能是他表达喜爱之情的一种方式呢。

尊重与理解:让宝宝远离任性

  一个被父母理解、获得最大满足感的宝宝,通常也是最乖巧的宝宝。既然如此,理解宝宝的需求、以恰当的方式去引导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将育儿的水平提高到这个层次,我们就要学会观察揣摩宝宝的心理需求,以最适合他的方式来应对他的各种行为。

  事实上,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宝宝的各种行为就会发现,即便是刚刚出生一个来月的宝宝,他也会有很多表达自己需求的特别方式。

  玖玖一个多月的时候,她就已经懂得以她自己独特的方式跟妈妈交流了。每天晚上某个固定的时刻,只要给她洗漱完毕,把她放床上,不需要任何仪式,小家伙就会悄然入睡。然而,有一天晚上,到了入睡的时间,小家伙却一直不肯入睡,嘴里哼哼唧唧的,使劲踢腾着小腿,看起来似乎很委屈。玖玖妈琢磨来琢磨去,觉得惟一的可能就是她尿了,可是这个理由明显很牵强,因为小家伙在上床之前刚刚尿过呀!不过,无奈的玖玖妈还是把玖玖的小衣服解开了,这才发现她的纸尿裤比平时系得紧了点,难道这就是哭闹的原因?于是,玖玖妈重新给她系好纸尿裤,掖好衣服。果然,小家伙立刻不再踢腾了,5秒钟之内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虽然她才一个多月,但是她已经懂得用踢腿的方式来告诉妈妈,她只是感觉腿部不太舒服而已。

  如同上例中的玖玖一样,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有许多这种原生态的“语言”,如果我们读不懂宝宝的这些语言,就无从理解他。因为缺乏理解,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正确的回应,他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而父母带给他的这种挫败感比其他任何事情带给他的伤害都要更严重。最严重的影响就是,一旦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期望中的回应,他与人正常交流的热情就会下降,转而以哭闹的形式或其他任性的行为来坚持自己的需求,试图以此获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因此,在很多时候,任性不是宝宝的错,只是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有错。认真观察宝宝,揣摩他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学着理解他的需求,以他能够接受的、温和而人性的方式去引导他,让宝宝的需求得到尊重,任性就会远离宝宝。

1 2 3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