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早教> 亲子> 家庭教育> 提高“玩商”让孩子更聪明

提高“玩商”让孩子更聪明

2006年11月10日 10:28 出处:搜狐 作者:亲亲宝贝网 阅读次数:456
我们早就知道“智商”一说,如今人们口中多了“情商”一词,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有“玩商”,也就是孩子对玩耍的参与及收获。  玩耍的益处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

001年初的一天,蒋天羽去上海外滩游玩,发现河水中漂浮着不少垃圾。她想:要是有一条“会吃垃圾的机器”该多好啊!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用泡沫塑料、小电动机等材料做出了“会吃垃圾的机器鱼”的模型。2001年4月,“会吃垃圾的机器鱼”在上海青少年科学创意大奖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后来,这个发明还申请了专利。靠着这条“鱼”,2004年6月,蒋天羽被中国少年科学院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小院士”王一丹现在已经有6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7次获国家级奖励。他的第一项专利“清洁油瓶”就是在帮助妈妈做清洁时得来的灵感。

  江苏科技特级教师陈长明说,孩子都有独特的视角。“小院士”身上真正发光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发明,还有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像诸多的生活不便,很多大人都习以为常,没有人会想到要去解决问题,而“小院士”们却想到了,这很值得人们思索。

  中科院院士陈桂林认为,学校应当鼓励孩子们从身边小事情做起,从解决小困难着手,这既是他们的能力所及,也符合“循循善诱”、逐步引导的科学精神。

尊重孩子们的好奇、爱问

  对于少年儿童的“创新”,中国发明协会副会长张开逊认为:“应当首先鼓励孩子们投身观察自然,在‘志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制作,只有这样,创新之泉才可能从人们的心灵里涌出。”

  中科院院士薛永祺也指出,学生从小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值得提倡。但科学不能急功近利,学校应该为学生学习科学创造环境,而不要包办代替。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中学学生张广辰是安徽目前唯一的“小院士”,他说,老师的正确引导对我的发明非常重要。1998年春节,张广辰家的水表冻坏了,水流得到处都是。张广辰想:如果有一种不怕冻的节能水表,那该多好啊!辅导老师利用科技活动时间带他参观了蚌埠供水总公司水表计量所。 他说,实地参观是“防冻水表”问世的前提。

  曾培养出两名“小院士”的上海格致初级中学的张育心老师认为:“培养一个学生就应该关心他的发展模式是不是最适合他。孩子有想法,老师必须鼓励,而且要主动配合。如果为了功利性目的培养孩子,只能事倍功半,更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有专家指出,“小院士”称号固然能够激励孩子们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但一定要对孩子作有效引导,避免孩子们由此对自己产生过高期望。那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违背了

设立“小院士”的初衷。

1 2 3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