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个故事。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他不需要通过父母的帮助,也能知道他们是爱自己的。妈妈让孩子演好独角戏
他集中不了注意力
他不停地动、不停地玩、不停地……他是不是多动症?今天,只要孩子一动,或者顽皮一点,就会马上被冠上多动症的帽子。
事实真的有这么糟吗?还是我们做父母的过于焦虑?
其实,好动就是儿童的主要特点之一。真正的多动症不但好动,还伴有许多其他障碍,如冲动,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散漫等。这种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症发病率并不像人们想象的提高得那么快,近20年来一直保持平稳,仅占人口的3~5%。
父母对于孩子好动的焦虑往往产生在孩子将要入学或刚入学的阶段。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安静下来呢?第一课就是要帮助他学会从头到尾不中断完成最简单的任务,如收拾自己的
书包,或者餐具,准备几件物品等等。
这个方法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事先要评估怎么下达指令对于孩子来说更清晰、准确?任务难度是否适中?同时一定掌握注意力集中的节奏。潜能:对宝宝进行注意力训练
打一顿屁股,挺管用的?
过去,在一家之长面前,孩子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否则小心你的屁股!今天,我们听到的是“立体声环绕”,一只耳朵听到的是心理学家疾呼父母的权威,另一只耳朵听到的是对儿童虐待的报道。幸运地是,在放任自流同暴力的无底深渊之间,还有余地。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如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奥地利等,是绝对不许动孩子一根汗毛的,他们有不同的研究作为支撑。研究表明,即使“打一下屁股”在短期能收到效果,但是当打屁股成了习惯之后,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2004年11月初,英国围绕着体罚问题进行了辩论,最终议会投票通过了绝对禁止对儿童实行体罚,可同时,他们又认为打一下屁股也是可以接受的。在法国2002年进行的调查中,74%被寻问的父母承认“打过孩子的屁股、手和脸”。当然,这些父母同时也承认,当忍不住伸出手打孩子的时候,他们也感到了一丝失败。
那到底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不少心理学家一致建议,应该实行三次警告:要求孩子马上停止,否则他将受到惩罚!如果孩子没有改变行为,我们就应该毫无负疚感地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因为,要想让孩子懂得你说的话,父母说话时需要带有一定象征性的手势。孩子犯错的10种针对性惩罚
当然,心理学家同时也强调,不要在冲动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