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淘气孩子总体更聪明,家长要更智慧
问:我孩子5岁,挺叛逆,知道什么是对,就是不肯按对的方式做,说自己喜欢调皮捣乱。比方说他知道吃油炸东西不好,但吵着吃,还经常说自己喜欢吃油炸东西,知道不能往墙上画还要画,有时会给自己找借口说不小心。让他叫人不肯,说嘴巴干。像他这样和大人对着干是因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李子勋:淘气的孩子总体上说要聪明一些,不要担心孩子的小聪明。当然,也不要因为这些表现家长就沾沾自喜,家长要比孩子更聪明,更狡猾,更淘气,孩子反倒会发展更大的智慧来竞争。
7、家长不要盲从各种早教理论
问:现在早教的理论和流派很多,蒙特梭利,杜曼,卡尔威特等等,让家长眼花缭乱,这一方面,您对家长有什么建议吗?
李子勋:每种早教理论都是可行的,关键是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特性去选择。有时候是可以试用三个月,看看孩子的发展再决定是否长久的跟下去。相对来说,有些教育流派比较过时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五十年前的孩子,这些教育理论适应的环境也不是中国文化的情境,父母需要多思考。
8、学校学什么?在家上学可行吗?
问:对现在教育中的“反自然”您多有批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却只培养一种人,这是一种教育的悖论情景。”那么“在家上学”(homeschool)一直用这种方式直到初中,然后十几岁出国,这种学习方式您认同吗?
李子勋:关键是看在家上学的方式,如果关注到孩子生理、心理、认知发展的多重需要,也能与自然接触是最好不过了。但我个人孩子主张补偿式的,即学校不能给予孩子的东西,家长努力去补充。小学是建立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与同学在一起。中学六年主要发展孩子独立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大学才存在是学知识的地方。学校评价孩子能力的标准存在一些问题。在家学习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是可以的,甚至更好。只有父母更知道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时候也比较容易顺着孩子的特征。我们的小学理性的东西太多,缺少感性、艺术、运动、社交方面的培养,这些东西在小学是比理性更重要的能力。
9、用多样化心态养小孩
问:您在《早教的秘密》一书中多次提到“增进国人多样化育儿”,您认为我们现在的育儿方式是不是太单一?无论是目标还是方式?
李子勋:同感,其实古人不是这样育儿的。只是西方的理性与教育进来以后,国人有一种内在的自卑情结,总是怕跟随不好西方,所以着力在孩子身上才出现这样的事情。
10、家长不要老说“孩子有问题”
问:对于提高孩子上课注意力有什么好方法,我儿子五岁,上课根本无法专注听讲
李子勋:五岁注意力不好很自然,不必太在意。观察孩子玩的时候怎么样,如果专注还行,只能说明他对学习还不感兴趣。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