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孩子管教过严,让他“掌管”一些事情
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如允许孩子选择午餐吃什么,上街时穿什么衣服,假日去什么地方玩……只有从小就享有“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到乐观、自立。
让家庭保持乐观的气氛
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经常保持乐观、开朗、活泼的情绪。如果家庭中总是吵闹和争执,甚至充满敌意或暴力,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乐观的孩子的。父母可带孩子多听听音乐,平时让歌声充满家庭。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而孤独痛苦。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应多交一些性格开朗、乐观的同龄朋友。
生活不宜过分优裕
物质生活的奢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相反,那些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觉得十分快活,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容易悲观失望。
保护孩子的快乐感
如果孩子是个书迷,但同时他还热衷于体育活动、饲养小动物或参加舞蹈训练,那么他的生活将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为快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父母无休止地把孩子送往这个班那个班,使孩子失去读书、打球、交友、唱歌的时间,这样极易造成孩子的疲惫和厌倦,情绪自然低落,做事无精打采,更谈不上乐观向上了。所以,做父母的,在送孩子学东西之前,首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与天赋?是否以剥夺孩子的休闲快乐为代价?
父母要首先具有乐观精神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母应该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让自己的胸怀宽广些,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大将”风度,这样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接受教育。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