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早教>故事绘本>童话故事>从0到1搭建近万个母婴私域社群后,我总结了这7点经验

从0到1搭建近万个母婴私域社群后,我总结了这7点经验

2022年11月07日 18:57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0
[db:描述]

编者按:目前,社区运营几乎已成为品牌和企业的标准岗位,但并非每个企业都做好了运营工作。大多数群体的正常状态是:不断排水和建立群体,发送优惠券和广告,并试图在微信群中集中切割韭菜。结果,他们发现这个群体很快就死了。本文作者总结了自己的社区运营方法论,从0到1构建了近1000个母婴私人社区。

做社区运营,重要的不是知道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一个群体的人数最好控制在200人左右?为什么要分工社区角色?为什么要把入群时间卡在4周以内?

要了解这些,需要根据实际操作效果和大量项目数据反馈,在项目实战中进行提炼。而不是拍脑袋或者从别人的私域课程中搬运!

我是除夕夜,2015年进入社区营销,深耕行业7年。我在惠氏、麦当劳、波司登、方登、方泰、匡威、阿斯利康等。+私域社区项目是国内外龙头品牌。

我将用一个母婴品牌社区项目来解释我的社区运营方法。该品牌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客户通过线下渠道建立了1万多个宝马社区。

通过我们的运营,我们在一年内从社区转变为30万新客户+,单个母婴用户的客户获取成本下降了5倍(市场上新母婴客户的平均客户获取价格为800元)。如果你想了解社区运营,或者你也在探索社区业务,我总结的7点经验都来自实战,应该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社区?它是一个由一群共同的人组成的圈子。通过一群共同聚集的人进行对话和交流是很自然的,共性的深度会影响社区的生命周期、活动和价值。在冷启动阶段,由于数量不大,我试图将不同城市和渠道的宝马拉入同一个社区,发现效果非常普遍。

说话的人来回不说,时间长了,要么有人觉得太烦了,选择退群,要么几个熟悉的人私下拉小群,慢慢死了,我相信这也是许多运营商在集团建设的早期阶段将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问题的来源是什么?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发现用户在大群中有高频互动的对象,只有少数人来回,通常是与自己更常见的用户。

例如,它们都来自相同的排水渠道,婴儿处于同一个月或年龄,与自己相似。这些人也更容易抱着小团体,集体沉默或失去。那么,如果这些爱抱小团的人身边充满了和他们一样的宝妈,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基于此洞察,我们立即调整策略,在宝妈们进入群之前,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宝妈的准确信息,背景基于马宝填写的月龄组(每3个月一个月,如怀孕1-3个月、产后1-3个月)推送群活码渠道的宝马将根据月龄组进一步准确分流,这其实是最早的标签操作思维

这样,社区中的宝贝妈妈来自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渠道,同一个年龄,同一个年龄龄,不仅有无尽的话题,而且可能发展成线下朋友,集体购买育儿产品……留在社区的理由可以列出不少于10个

来自不同渠道的用户粘性差异很大

新人入群后,要迅速通过发送欢迎语,修改昵称,澄清群规则三个步骤,第一次告诉她社区能给她带来什么价值,同时让群员快速了解新人的基本信息,方便后续沟通和连接。

当然,这三个动作并不是看到人们进入小组就发送的。在早期阶段,我们尝试了一些宝贝妈妈因为发送频率太多而退出小组的情况。我们也立即调整了策略,在进群高峰期,发布频率将根据进群人数进行调整,延长至15-30分钟,退出小组的问题立即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组长在组建小组时,应提前对区域名、月龄等关键信息进行小组命名(提前制定大量命名规则),新人入群方便,第一时间了解社区用户结构,加强信任

入群三件套,让新人找到归属感

在社区测试阶段,我们发现,同一渠道、同一时期、同一年龄段的两个宝妈群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流失率。经过数据比较,我们了解到社区数量与群体活动率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从150人到350人是陌生人母婴社区的最佳规模,代表了最高的群体活动、内容开放率和活动参与率,以及最低的退出率。

此外,我们观察到,当社区数量超过150人时,几乎100%的活跃用户(或社区意见领袖)会自动出现,刺激社区内的演讲、讨论和互动。

同时,社区达到150人的关键规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招聘周期超过4周,早期用户会选择大量退出群体,因为他们怀疑社区的价值

我们几乎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服装店老板建立了一个客户微信群。老板每天定点在群里发布穿着技巧、产品链接和优惠券。群里没人注意,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死群。老板的想法其实很清楚。先为客户创造价值,强化信任,再抛出钩子,卖货实现。但他没想清楚的是,如果这些工作从头到尾都是由一个角色完成的,那就变成了卖瓜的王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小红书大V发送试穿评估,你会买吗?可能有点兴奋。如果评论区有用户下订单,他们会赞不绝口吗?准备下订单。如果商家在这个时候刚给了限时折扣呢?买买买买。事实上,社区管理员相当于这里KOL,但当KOL具有明显的商业属性(例如,社区使用商家或品牌,或管理员直接使用品牌名称),广告的浓浓味道会在第一时间抢占用户的心智,很明显,这样的广告群一上来就不受欢迎(当然除了品牌力特别强的除外)。

在测试阶段,我们的母婴群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在考虑了上述逻辑后,我们调整了社区中的角色分工,并设置了班长”、“水军”、“小助手”、“KOC四种角色。监视器是管理员,也是一个宝贝妈妈,她会主动分享育儿经典,也会热情地回答其他母亲的问题,在她的朋友圈里,会有各种育儿经验分享,最重要的是,监视器使用好的产品,经验好的福利,也会积极与母亲分享。水军不需要解释太多,主要用于早期社区氛围的活跃和响应。

作为班长的副手,小助手主要负责社区的流程管理和规则管理。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当群体超过150人时,群体中肯定会有多个活跃用户(KOC),无论是增强群粘性还是后续用户裂变,这些关键节点用户都会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发掘KOC呢?我们在群里设计了搭配。积分系统,积极响应班长的指示,或协助班长回答问题,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积分积累到一定值,可兑换相应的福利。在积分的鼓励下,不仅班长在小组中的善意得到了提高,我们的社区也很快进入了一个用户主动服务用户的高级形式社区粘度大大提高

这种角色分工有几个好处:

  • 提高班长的管理效率,多次维护几个关键点KOC即可;
  • 班长的角色可以大大降低马宝的警惕性,这是后期品牌实现的关键节点
  • KOC体现了自我价值,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连接,大大提高了社区粘性。

建立信任后,班长的实现可以自然地实现

很多人都知道社区运营应该干湿结合不仅要有干货知识,让用户获得留在社区的价值感,还要有湿货来实现目标。如何结合干湿比?这个比例是从头到尾,还是分阶段组合?是的,你可能已经猜到,在测试阶段,我们也对不同比例内容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数据分析。最后,基于社区的成长周期,我们得到了最理想的社区内容比例(不谢拿走超级干货图)。

找出前五点,一个社区从建立到运营、实现的链路已经运行,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批量复制,快速起步。

这个环节有三点非常非常关键:

1. 线下引流人员培训

线下排水人员与用户的第一次沟通决定了用户对社区的初始印象。因此,除了培训排水人员的概念外,还应提供标准化的排水和应急文案。

2. 设计成熟的激励机制

排水人员的激励机制决定了排水效率,而班长的激励机制极大地影响了社区的实现效率。

3. 拆除岗位能力结构,快速招聘店铺

社区角色和需要发布的内容已经明确。下一步是根据每个角色的定位拆卸相应的能力结构。例如,班长最好是生过孩子、做过客户服务的女性,比如群内干货海报的设计师,需要招聘擅长可爱插图风格的人。

对于私域交易者来说,MVP(跑步测试)思维数据化思维必不可少。MVP在项目快速启动和扩大规模之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结构性问题;数据思维可以通过数据快速找到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

善用数据真的帮助我在社区运营中少走弯路。除了上面提到的一堆例子,我还有两个母婴群的关键数据与大家分享:

1. 班长会话比例对社区活动有明显影响,随着班长周会话比例的增加,群体活动缓慢上升;当班长周会话比例达到5%时,社区活动可以达到理想水平。

2. 通过群数据发现,产前宝妈群活跃高峰一般集中在11-12 16-17点和20-21点;产后群体活跃高峰一般出现在11-12点、13-15点、16-17点、21点-23点。基于此,我们制定了班长的社区内容发布节奏。

作者:除夕夜,深耕私域运营7年,擅长系统化品牌私域建设和流量裂变。曾经经营惠氏、麦当劳、阿斯利康等500强企业的私域项目,90天裂变8000万可用社区流量。微信官方账号:除夕聊私域。

本文由@大年聊私域 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