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能按鱼的某一特征{形状(种类)、大小、颜色}进行分类。
2、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幼儿有按一种特征分类的经验
2、材料资源:
(1)教具: 磁性板贴有形状、大小、颜色标记的分类板各一套
场景布置:将活动室的一块场地布置成鱼塘
(2)学具: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鱼若干、人手一份钓鱼工具(鱼杆、鱼篓)、 分类板 菜场布景、鱼盆若干,鱼盆上贴上大小、颜色、形状(种类)标记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钓鱼游戏
教师:“这里有一个鱼塘,我们去钓鱼吧!看看你的鱼篓里应该放几条鱼。”
二、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分类活动
1、幼儿展示钓鱼成果,大家分享 教师:“来数一数我们钓到了多少鱼。”
在桌上展示所钓的鱼的数量。 幼儿点数自己钓到的鱼,能报出总数。 能力稍弱的幼儿由大家或老师帮助。
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巩固按物点数的技能。
2、讨论:钓到的鱼的特征 教师:“钓到的鱼是一样的吗?”
幼儿说出鱼的某一特征。(是大鱼、是红色的、是三角形的)
能力强的幼儿能找出一条鱼的多个特征。
教师引导全体幼儿观察所钓的鱼,找出其特征,为下面进行分类做准备。
3、幼儿分鱼 教师:“钓到的鱼我们要送到菜场,可是现在的鱼混在一起,怎么办呢?我们试着把它们分一分。”
提供分类板
幼儿自由分鱼。 能力中上的幼儿能按鱼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说出分类标准。 能力中等的幼儿能进行分类,不能表述分类标准。个别幼儿未掌握分类方法,可能不能完成分类。
教师注意观察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分鱼的情况。
三、交流讨论,学习同伴的成功经验,并能运用于自己的学习
1、讨论分类结果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鱼的?”按幼儿表述摆放标记。 按幼儿表述在磁性板上放上相应分类结果,并并将特征标记对应摆放。
幼儿说自己分鱼的方法,教师引导其说出分类标准,并摆放特征标记。 每种特征请一名幼儿到前面展示,若幼儿只提到了其中的两种方法(如大小、颜色),教师可出示按形状(种类)分类的分类板,引导幼儿观察归纳。 教师调动幼儿的经验,使幼儿能迁移到自己的活动中进行分类。
2、幼儿再次分小鱼,尝试自己没有用过的方法。
幼儿进行分类,大部分幼儿能说出自己所用的分类方法。
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掌握2-3种方法。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掌握1-2种方法。
四、游戏送鱼
教师:“我们的菜场就要开张了,鱼摊上还没有鱼,请小朋友按照标记把鱼送到鱼盆里 菜场布景 鱼盆若干,每个盆上贴上大小、颜色、形状标记 幼儿按标记放鱼。 能力中等幼儿会按一种特征将鱼放入盆中。能力强的幼儿会把每个盆里都放上相应特征的鱼,或许还会提出手里的鱼又是大鱼、又是红色的,说明已经初步了解物体的二维特征。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的情况,给予肯定及指导错误的幼儿。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