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清风吹过小山坡。山坡上的小油茶树们快活地互相传说着: “喂,人们要把大豆、高粱和许多别的庄稼,栽种到咱们的身边来。咱们有新伙伴了,该多热闹呀!” 正好喜鹊姑娘从这儿飞过,大家就请她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妈妈 ——油茶大婶。油茶大婶就住在不远的大树林里。一听见这个消息,却有点着急:“这么一来,我的孩子们会不会受大豆、高粱的欺负呢?他们会不会抢我孩子的东西吃?”
喜鹊姑娘说:“你先别着急,过两天我再来告诉你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种在小油茶树旁边的大豆、高粱已经从地下探出头来了。隔一行小油茶树,站着一行庄稼,排得真整齐!人们常常来除草,松土。庄稼“刷刷”地往上直长。小油茶树们和新伙伴们有说有笑,很合得来。人们常给庄稼松土,小油茶树住的地方总是又松又软的,水分很充足,空气也很流通。那些爱欺负小油茶的野草,也被除光了。小油茶树因此长得特别快。当喜鹊姑娘飞来的时候,他们兴高采烈地叫住她:“喜鹊姐姐,你看我们长得快不快?请你快去告诉我们的妈妈吧!” 喜鹊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油菜大婶。
油茶大婶松了口气,说:“原来人们办的真是好事。现在我放心啦!”不久,喜鹊姑娘又来啦!她老远就嚷开了:“油茶大婶,油茶大婶,那些大豆、高粱,可真是了不得呀!”
油茶大婶吃了一惊,忙问:“出了什么事啦?” 喜鹊一口气说下去:“有一次,天气忽然变了,大风呼呼地吼着,尽往小山坡上刮,你的孩子们……” 油茶大婶急得再也忍不住了:“我的孩子们遭殃啦?……”
喜鹊姑娘知道油茶大婶弄错了,赶快接下去说:“不,不,幸亏那些高粱帮助了他们。高粱高高大大的身子,像一排排城墙一样,把风给挡住了。小油茶树们平安无事!”“啊呀,谢谢高粱!谢谢高粱!”油茶大婶心里说不尽的感激。
“大婶,还有呢。有一天,热辣辣的太阳直晒着。我不放心小油茶树,就跑去看看。嘿,他们在‘大伞’下面摇来摆去的,凉快着呢!”
“这些淘气的孩子,哪儿来的大伞呀?”油茶大婶不明白。
“大伞就是那些密密的大豆叶子呀!大豆给小油茶树们遮荫,不让太阳把他们晒得太厉害。”
“真是少有的好邻居!喜鹊姑娘,请你替我谢谢高粱和大豆吧。” 油茶大婶想了想,又问: “他们住在一起,吃的东西够吗?”现在,油茶大婶不光惦(diàn)记着小油茶树,也关心大豆和高粱了。
“够啦,他们的根扎得不一样深,有的吸收土壤下层的养料,有的吸收土壤中层的养料。大豆的根上还有一种根瘤(liú)菌,能使土壤变得更加肥沃,让小油茶树能得到更多的养料。”喜鹊姑娘的好消息真是说不完呀!“大婶,我还听说,等大豆和高粱收割以后,人们还要把大豆叶和高粱秆埋在地里,给你的孩子增加养料哩!”
“嘿,这些孩子,多幸福!我们小的时候,哪有这样好的条件!”
“那可不,小油茶树有了这些好条件,就一个劲儿的往上长,现在都长得有你一半高了。” 喜鹊姑娘的话,使油茶大婶乐得嘴也合不上了。
很快地,两年过去了。山坡上的小油茶树都长大了,他们开满了花,结满了油茶子。人们摘下满筐满筐的油茶子,打了许许多多的茶油。真是个了不起的大丰收啊!小油茶们都乐呵呵的,要喜鹊姑娘快去给妈妈报喜。
喜鹊姑娘说:“好吧.我马上就去。不过,我先给你们报个喜吧!”
“谁的喜事呀?”小油茶树们问。 “就是你们的妈妈呀。人们在她的身边也种下了庄稼,她生活得好极了,今年结的油茶子,就比去年多一倍多哩!你们说,这不是大喜事吗?”
“哈哈,真是大喜事。我们的妈妈越活越年轻啦!” 山坡上响起了小油茶的一片笑声。
喜鹊姑娘马上又飞到油茶大婶身边去报喜: “恭喜,恭喜,你的孩子们全都开花结果啦!油茶大婶,你可还记得,你长了六年才开花结果。如今你的孩子,只长了两三年就开花结果了。他们可远远超过你啦!人们想出的这个办法真是妙啊!”
“说得对!真是,真是,如今的孩子真比咱们过去幸福多啦!”油茶大婶乐得心里也开了花了。喜鹊姑娘不等油茶大婶说完,已经飞走了。她扑着翅膀,回过头来说: “再见吧,大婶!树林里的喜事太多啦,我还要到别处报喜去哩!”。
小茶油树和大豆、高粱等许多庄稼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使树林里有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英、法、美、加等国,混合农业仍是主要的农业类型。中国东部农业区和中西部半农半牧区也多属混合农业范畴。在其它第三世界国家,这种农业是自耕农业的基础。
一株果树枯死了。老园丁拔起来一看,发现果树根上有好几处被虫咬坏了。
他狠狠地说:“我一定要查出是谁咬的,一定要把他查出来!”
墙脚边有株杨树,杨树上有只知了。他听了老园丁的话,指着杨树叶上的螳螂说:“疑是他!疑是他!”
老园丁问知了:“你怎么知道是他呢?”
“你看他,一天到晚举起两把锯子,在果树上跑来跑去。不是他是谁呢?”
老园丁正要责问螳螂,被蜻蜓看见了。
蜻蜓立刻飞下来,对老园丁说: “螳螂的两把小锯子,是捉虫和防身的武器,不是用来锯果树的。那株果树被咬坏的是根,螳螂却从来不钻到地底下去。你查清楚了再说吧!”
知了听了,立刻改口说:“不是他!不是他!”
老园丁问知了:“你说不是螳螂,那么果树是谁咬坏的呢?”
知了低头一看,草上有一对蟋蟀。他就指着蟋蟀说:“或是他!或是他!”
老园丁问知了:“你怎么知道是蟋蟀?”
知了得意地说:“你看他嘴上生着两个大牙齿,又阔又锋利,像一把大剪刀。那株果树,一定是他咬死的。”
蜻蜓听知了又在说慌,连忙对老园丁说:“蟋蟀的两颗大牙齿,是掘土和防身的武器,他最喜欢吃草根,却不大咬树根。据我看来,知了小时候倒是长在土里的!”
知了一听着急起来,扑扑翅膀对老园丁说:“你看我身体这样胖,怎么会钻到土里去呢?我的嘴,是一根细长的管子,怎么会咬坏树根呢?我的翅膀亮晶晶的,像一件玻璃纱大衫,怎么舍得在肮脏的泥土里爬进爬出呢?蜻蜓在哄骗你,你千万不要上他的当!”
正在这时候,有只蝼蛄在地上爬过。知了立刻指着蝼蛄说:“原是他!原是他!”
老园丁举起锄头,打死了蝼蛄。
蜻蜓连忙飞过来,对老园丁说:“蝼蛄的确是个大坏蛋!死得应该。他的大腿像铲子一样,专会在地底下打洞;他有两个大钳,专咬玉米和棉花的幼苗。可是,我看咬坏树根的,不是蝼蛄而是能说会道的知了。”
知了听了这话,直叫冤枉,蜻蜓忍不住了,就说: “知了,知了,你太不老实了!你不说,我来说。你从卵里一孵化出来,就钻到地底下去了,躲在树根旁边。那个时候,你只是一条瘦瘦的小虫,也没有穿上亮晶晶的玻璃纱大衫。你偷偷地吃着树根的液汁。一直吃了三四年,吃得身体胖胖的,你才爬到地面上来,挂在树枝上,脱去一件硬外套,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再说说你那张嘴,虽然只是一根细管子,可是厉害着哪,你把它插进树皮里去,靠它吸树干里的液汁过日子。就是你害死了果树,你还装什么好人呐!” 知了给蜻蜓说得一声不响。老园丁瞪着两眼,狠狠地对着知了说:“啊!咬坏果树的,原来就是你呀!”
他一把抓住知了,把这个坏蛋掐(qiā)死了。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