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皮影戏的由来吗?听我奶奶说,当年汉武帝刘彻最心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的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和李夫人一样大小的形象,图上颜色学着李夫人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了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像真人一样活灵活现展现在汉武帝面前,从此皮影戏渐渐流传下来,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皮影木偶制作精美,操作传神逼真,表演手段逼真,看过的人都感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奇。现在,皮影戏通过电视节目,剧院演出开始重回大众的视野,除了在国内的传播已经走向国际了。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这里我要向大家讲讲皮影戏。
皮影,又称灯影戏,或者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道具,影人表演表现出来的。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皮影戏在中国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汉朝,兴盛于隋唐,到公无十世纪宋朝,进入极盛时代,着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已有多处皮影戏演出情景,十三世纪传入西方。皮影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
我还在理工大学幼儿园上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看了一场皮影戏,是《猪八戒吃西瓜》,那时老师还送给我一个皮影儿呢,现在还放在我的书架上。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又组织我们看一场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真的很好玩,不知道下回能不能看《三国演义》的皮影戏,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也喜欢皮影有三英战吕布呀、过五关斩六将呀、桃园结义呀、三顾茅庐呀等好看的戏……
我甚至梦想着我们学校哪一天有皮影艺术班,我就可以报名去学习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出戏……
戏台很小也很简单,用白布围成了一个长方形,长超不过三米,宽大概也只有两米左右,一块雪白的步挡住戏台的一半,操纵皮影和敲锣打鼓的民间艺人坐在白布后面。舞台前面人山人海,大家焦急地等待着演出的开始。
在一阵清脆的锣鼓声中,白布上方出现了小巧玲珑的人物——雕刻精致的皮影。有唐僧、有孙悟空、有猪八戒、还有娇艳的白骨精……一阵阵粗犷激昂的唱腔吸引了我,还有色彩绚丽的精致皮影玩偶,活泼生动的跳跃动作,灵活娴熟的前后翻转,我仿佛也跟着唐僧师徒四人一同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
我喜欢这样的传统节目,希望学校多组织演出几场皮影戏,让皮影戏走进人们的生活,让孩子们认识它,接触它,让这门古老的艺术永远绽放光彩。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