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当孩子的友谊遭遇了“劈腿”,你是怎么做的?
    当孩子的友谊遭遇了“劈腿”,你是怎么做的?

    “小逸是我的好朋友。”小七和小逸的友谊最近开始进入“蜜月期”。 放了学两人隔着围栏大喊对方名字,一群小伙伴里两人黏在一起盖印章,周六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好像已经“思念”了一个世纪…… 谁知昨天两人的友谊却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劈腿”! “小逸,我能和你一起玩吗?”看到小逸和橙子在一起扔球,小七放下跳绳走了过去。 “不行!”小逸竟然拒绝了!而且马上把球扔给橙子,两人发出哈哈的大笑声。 小七嘴角往下挑,眼圈马上就要变红了。我蹲下来抱住她,她靠在我身上,眼睛却死死盯住正在玩球的两个人。 “小七,也许小逸误会了你的意思,以为你只想和她一起玩,你要不要试试和她说清楚,你其实是想三个人一起玩,小逸把球传给橙子,橙子传给你,你再传给小逸……”小七直勾勾地看着玩球的两人,不知道有没有听见我说话。 看着她的眼

  •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要给孩子看一看!!!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要给孩子看一看!!!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导师,最近看到一篇母亲写给叛逆孩子的信,字里行间是一位母亲在人生问题上给孩子的金玉良言。 写这信给你,基于三个原因: 你正站在人生节点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时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开启。 有些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彼此约定:我们好好工作,你好好读书,谁也不让谁操心。 关于目标 人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用功、多么厉害,只要考砸了,就会被淘汰!你应该明白,作业多、书包重、没日没夜去学习,不是大人无情,而是现实残酷! 关于定位 在家里,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皇帝,但在学校,皇帝太多,没人会把你当回事!除非你的成绩更优秀、你的才艺更出众、你

  • 一位父亲的反思与转变:从“吼教”到陪伴,我经历了什么?
    一位父亲的反思与转变:从“吼教”到陪伴,我经历了什么?

    “如果教养是为了让孩子更好,为何要让孩子感受这般恐惧?” 与孩子的相处,其实就是“陪伴”与“了解”这两件事而已。 那天凌晨,睡梦中感觉一阵摇晃,恍惚之际,睁开迷蒙双眼,看到昏暗光影下,老婆捧着便便大腹,微微皱眉,摇着我说:“羊水破了!”听到这句话让我瞬间清醒,猛然从床上跳起,并且喃喃自语:“要赶快去医院了?? 要赶快去医院了 ??”在一阵手忙脚乱的准备中,拎着待产包踏出家门,准备迎接孩子的到来。 从护士手上接到泽泽的那一刻开始,“我当爸爸了!”的声音便在心中缭绕,我开始意识到,我除了是自己、是老公之外,还多了一个角色,那就是爸爸。 爸爸的角色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物质的提供者,更是孩子永远的陪伴,陪伴他们度过无数的第一次 —— 第一次哭、第一次笑、迈开第一个步伐、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天上学 ?? 并且与他们共享每一个无可取代的回忆。

  • 孩子聪明不聪明?看他是否会说这些话!
    孩子聪明不聪明?看他是否会说这些话!

    相信你也一定听过这样的话,孩子说错话,家长帮忙道歉。有人满怀歉意,转身教育;有人却觉得很正常,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而已,没必要上纲上线。 实际上,语言和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你家孩子常把这几句话挂在嘴边,以后肯定很聪明! 经常打比方,用比喻的话 有些孩子从小就想象力丰富,经常会说出一些看似毫无头脑,实则联想丰富的话。在他们眼中,生活中见到的每一样新鲜事物,都能被联想到其他事物上去。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说明孩子脑筋活络,善于联想。 可能很多爸妈一开始会觉得孩子胡言乱语,明明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东西,怎么会像呢?!这你就错怪孩子了,他们年龄小,见过的事物也少,比喻不恰当自然也十分正常。 父母千万不要随便加以批评,可能会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艺术家、科学家等行业必备的,说明孩子有这方面的潜力。

  • 与孩子分床分房,几岁好呢? 很多家长都答错了
    与孩子分床分房,几岁好呢? 很多家长都答错了

    与孩子分床分房,几岁好呢?家长对于与孩子分床分房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而这些错误不仅会破坏家庭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 年龄,是分床睡的重要标准 错错错。 比起年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孩子在安全感方面的表现。 比如,你的孩子离开母亲也能独自在房里入睡,就可以尝试先分床再分房。 年龄,并不是分床睡的重要标准。 孩子不想分房,家长要强行分 错错错。 孩子不想分房,家长硬起心肠把孩子关在房门外,只会加重孩子对分房的恐惧。 比起强迫式分离,温柔以待,更会让孩子容易接受。 做好准备,耐心应对,分房不难。 太晚分床,容易引起孩子性早熟 错错错。 性早熟主要是由于脑部病变,或者误食性激素药品所引起。和分床早晚,没

  • 生二胎要30个章 让盖章费趁虚而入
    生二胎要30个章 让盖章费趁虚而入

      二胎政策一直不断的完善,目前夫妻双方皆为独生子女的可生二胎,但必须事先申请。但是怀孕一个月的王梅女士,没想到生二胎需要30个章,苏琐碎碎的手续弄的人筋疲力尽,更让盖章费趁虚而入。   根据政策,夫妻双方皆为独生子女的可生二胎,但必须事先申请。怀孕一个月的王梅没想到过程颇费周折,全家人一起行动,前后花半年时间盖30多个章才拿到《生育服务证》。   一个证、半年时间、30多个公章,这些岂一个“烦”字了得!人口迁移愈发频繁,人户分离越来越多。但按现规定,办理生育证,须回户籍所在地这种硬性规定使得异地办证更加困难。而花半年时间盖30多个章的咄咄怪事,从侧面暴露出以公章为表征的权力意识遍及各行各业,令人深思。   公章代表的是一个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可如今却有人把它当成敛财的工具。其实,在二胎证领取上设置那么多盖章环节,恐怕并不是办事必须,而是不愿放弃通过盖章体现出

  • 不要把爱想的太复杂,我们可以这样爱孩子
    不要把爱想的太复杂,我们可以这样爱孩子

    爱从来都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家长们不要把爱想的太复杂,我们可以这样来爱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爱中成长。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我们才尝试相信孩子 而是我们坚定的相信了孩子 孩子才会有希望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责任 我们才愿意放手 而是我们学会放手了 孩子才会更有责任 不是看到孩子听话了 我们才愿意尊重孩子 而是我们懂得尊重孩子了 孩子才会更听话 不是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觉 我们才会放手给他自由 而是我们放手给孩子自由了 孩子才会真正的自觉 不是等到孩子长大了 我们才放心信任孩子 而是我们放心信任孩子了 孩子才会长大

  • 孩子对你说了这些话,你还能”冷静“吗?
    孩子对你说了这些话,你还能”冷静“吗?

    生容易,生活不容易,而我们之前讨论过太多的为人父母不易了,今天咱们换个话题,慰劳一下妈妈们的辛苦神经,唠一点温馨感人的话题。 怀胎十月生下宝宝,回忆中他肯定做过或者说过一些让你感动的事情或者话,有时候听到孩子一个话就止不住的泪流满面,就感觉这辈子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了,有时候甚至感觉这不应该是小孩子说出的话,太有爱了。 行动派 琳儿:一天晚上儿子需要做手工作业,我给他出去买了材料,回到家门口小柜上放一杯水,上面贴个纸条写着:妈妈你辛苦了,请喝杯水。我心里好感动啊! 许妈:每次跟他爸爸闹着玩的时候,只要他爸爸打我一下,他就会冲到他爸爸面前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只要你打我妈妈一下,我就会打你十下”。然后来到我面前,抱着我说:“妈妈,别怕,我保护你”。那里他才四岁 雪穗儿:有一次过马路儿子说:所有汽车都停下,我妈妈

  • 好好说这个字,会造福孩子的一生
    好好说这个字,会造福孩子的一生

    许多父母认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能轻易对孩子说“不”,否则孩子会从小留下阴影,做事畏手畏脚。 孩子要吃糖,给,下不为例; 孩子要玩具,买,下不为例; 孩子要坐别人的车车,父母立马抱进去坐,面对车车小主人的哭泣,甚至反过来批判他:“哎呀,这孩子真小气,坐一下都不行。”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也知道得说“不”了,但却顾虑重重,内心一面崩溃,一面安慰自己:孩子还小,不懂事,等长大就好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在近代家庭教养理论中,影响最大的,要数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早期对学前儿童和其父母进行的研究。 该研究对父母三种不同的教养方式进行了跟踪评估,发现: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冲动而攻击,他们一般比较粗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控制性,并具有较低的独立性和成就感。

  • 到底是孩子焦虑还是妈妈更焦虑!
    到底是孩子焦虑还是妈妈更焦虑!

    前些天送茉姐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看到这一幕,新入园的小宝哭着不要妈妈离开,原本孩子哭两声没什么关系,可是过一会,看到妈妈也哭了,孩子就开始哇哇大哭起来,最后,妈妈抱着孩子一起哭,那情景真叫个惨烈呀! 孩子从小到大,我们会与他们经历无数次的分离焦虑!到底是孩子焦虑还是妈妈们更焦虑呢? 妈妈们产生分离焦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舍不得 很多父母都希望亲子关系更加密切一些。 但是有些时候,这种关系太过重要了。甚至超过了父母生活的一切。虽然这种关系可能会在宝宝小时候留下非常难忘的亲子时光,但最终它会限制宝宝的成长,也会限制父母的生活。 所以,离开宝宝虽然很难受,但这对你和宝宝都有好处。 2、对宝宝的保育安排不放心 别人能像我一样照顾好宝宝吗?姥姥、奶奶、保姆或阿姨会从情感、身体和智

  • 幼儿园流感爆发 香港20名学童染流感
    幼儿园流感爆发 香港20名学童染流感

      据6月5日的报道称,香港一幼儿园爆发流感,目前已经有20名学童染上流感,亲亲宝贝网小编在此提醒各位,一定要均衡饮食,定时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人民网6月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流感高峰迟迟未放缓,院舍爆发接二连三。其中,位于北区的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祥华幼儿园爆发流感个案,20名学童染病,其中一人要入院治疗,所有人目前情况稳定。另外,东华医院3名女病人对甲型流感病毒呈阳性反应,正接受隔离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信义会祥华幼儿园的10男10女染病学童,年龄介乎4岁至5岁。他们自上月14日起,出现发烧、咳嗽及喉咙痛等呼吸道感染征状,其中一人需要入院,所有受影响学童目前情况稳定。卫生防护中心已派员视察学校,并建议学校职员,采取预防呼吸道感染措施。   另外,东华医院一个内科中风复康病房,3名74岁至79岁女病人对甲型流感病毒呈阳性反应。她们自上月30日起,先后出现上呼吸道感

  • 家长常犯的这5大坏习惯,最伤孩子心!
    家长常犯的这5大坏习惯,最伤孩子心!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也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甚至脾气秉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但是,许多家长自己就有着各种各样的“坏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带坏”孩子。下面这些“坏习惯”,你“中枪”了吗?一起来看看: 1、自己勤俭、对孩子却大手大脚 作为父母,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于是,有了这么一种现象:家长自己省吃俭用,偶尔想买件新衣服,纠结许久后,还是放弃了。 然而,只要是孩子的东西,无论奶粉、衣服、纸尿裤,还是辅食、药品、玩具,能海淘就海淘,能买多贵买多贵。 等孩子稍大一点,只要他想要的,拼了老命都得满足。 但其实,物极必反。对孩子过度的付出,并不会让他懂得知足和感恩。相反,他会认为家长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不仅会养成奢侈的习惯,还容易变得自私自利,对日后成长的道路有

  • 假装陪孩子,孩子都看在眼里!
    假装陪孩子,孩子都看在眼里!

    虽然孩子的身边有父母的陪伴,有多少是真的呢?电子产品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把孩子晾在一边自己一个人玩,这样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可有可无。 01、看过一个广告。 小女孩一路小跑,跑到爸爸的房间,充满期待地说,爸爸,你陪我玩。 爸爸在电脑前忙碌着,头都没抬,漫不经心地问了句,好啊,你要玩什么。小女孩被难住了,她咬着手指头,皱起了眉头,然后失落地走出了房间。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又跑过来,依然很兴奋地跟爸爸说,爸爸,你陪我玩。 爸爸保持原来的姿势,还是那句,好啊,你要玩什么。小女孩想了想,又低着头走开了。 爸爸忙完,走到小女孩的房间,看到她坐在一堆玩具中,正百无聊赖地摆弄着。爸爸面有愧色,拿起手边的某个玩偶就去找小女孩玩。 小女孩玩得很开心,对爸爸又是抱又是亲,浓浓的父女情溢出来,画面很是温馨。 虽然这个广告是为了

  • 让孩子的大脑发育更快,爸妈快学起来!
    让孩子的大脑发育更快,爸妈快学起来!

    孩子的智力发育一直都是家长朋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怎样可以孩子的智力有所开发呢?一起来文章当中看看吧! 孩子从出生起,到了一定的年龄慢慢学会走路、说话,每个成长的阶段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大脑的发育,所以,家长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大脑的锻炼,不仅可以让宝宝的身体变得很棒,还能让大脑发育更快哦。以下几招能提高宝宝的智力?妈妈们赶紧get起来吧。 1、 保证睡眠质量充沛 小孩子一般要睡十个小时以上是最好的,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不仅能够有利于长高个,还能让大脑得到一个很好的调整,这样的话在白天更有精力的去探索世界。 2、 适当运动 运动有利于人的成长,孩子在小时候就经常上蹿下跳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领着小孩在小区里或者公园里走走路,既可以增强体质,还能锻炼四肢协调能力。 3、 补充营

  • 湖南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时间
    湖南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时间

    湖南2022年初级会计考试时间 湖南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于2022年5月7日-5月11日,5月14日-5月15日,分两个时间段进行,共14个批次。具体安排如下: 考试日期 5月7日-5月11日 5月14日至15日 考试时间及科目 8:30-11:30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14:30-17:30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参加考试的人员,要一次通过全部科目才算考试合格,才可以领取初级会计证书。 湖南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准考证打印时间 考试前两周。 湖南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准考证打

    标签:其它资讯
  • 儿子被哈佛录取的强悍妈妈,从小只要求孩子做到三件事~
    儿子被哈佛录取的强悍妈妈,从小只要求孩子做到三件事~

    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录取,这位成功的妈妈,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自由,从小只要求孩子做到这三件事。 1 让孩子养成管理时间的习惯 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她就有意让孩子自己安排做作业、安排洗澡、安排玩耍的时间,她还在孩子房间贴上了每周计划表,但计划表让孩子自己填写,而不是父母帮忙安排。孩子天性爱玩,所以一开始,时间表的制定磕磕碰碰,孩子有时候懒没填写,或者有时候填的全是玩耍的项目,让父母哭笑不得。但由于妈妈的引导和坚持,孩子从一年级起,已经懂得劳逸结合,制定出的时间表让父母都自叹不如。所以,孩子从没出现过作业做不完,或者没时间玩耍的情况。 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并坚持下去 她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她从来不强迫孩子做任何违背他意愿的事情,小到穿衣服的款式颜色,大到孩子选择初中、高中,都是由孩子自己选择。一年级时,孩子表示喜欢画画,所以她

  • 那些年,我们伤害过的孩子 — 爱的说话之道
    那些年,我们伤害过的孩子 — 爱的说话之道

    家长们有时会嘴快,会无心的“说错话”,这个时候往往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有时还会让孩子感到困惑、愤怒或内疚。 错误语录1:不要哭!别像小孩一样! 哭泣是幼儿表达伤心、难过和害怕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当他们还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情感时,哭是最真实和直接的方法。 一般而言,有的家长比较严格,看到孩子哭,尤其是男孩子,往往总会说不允许。但简单的一句否定,往往起不到任何效果。 著名的早期教育专家黛比?格拉泽博士指出,说“不要”或“不必”这样的话并不能让孩子感到好受些,这只会让孩子意识到,他们这样难过和害怕是不对的,这将不利于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承认而不否定 想让孩子不再哭泣,首先得让他摆脱伤心、难过和害怕的感受,但这个过程必须是自然发生的。

  • 高情商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高情商的孩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情商是什么?当前最fashion的教育概念,为什么?因为“智商”话题out了,在当代妈妈们看来,只要孩子不是明显的目光呆滞、行为障碍,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智商问题。 【调查显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商发展会呈现如下趋势: 情商定律:低情商在低年级阶段表现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显示出严重的差别 做错事情说“对不起”,看似简单,其实正反映了孩子正面处理自己的错误、观察别人的情绪感受、准确表达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品格培养方面是否具备了的高情商。 孩子犯了错,不肯道歉: 也许是曾经有过想要道歉的语言或者动作,却被父母的愤怒、冷漠给扼杀了;也许根本不想承认自己做错了,怕丢脸,自尊心怕受伤…… 回想一下,当我们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急躁、固执、自负,孤僻、自卑、脆弱,不敢面对挫折、也没勇气承认错误,对妈妈

  • 不能因一时气愤,导致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不能因一时气愤,导致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既然有了家庭和孩子就要当负起责任,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关于丈夫痴迷网游,不管产妇和宝宝,没想到最可怕的时候,居然是妻子置气出走却没成想害了宝宝! 很多妈妈都会说,自从当上了母亲才明白女人的不易,再苦再累也得坚持。而回过头看看孩子爸爸,则好像大部分都很悠闲,关于带孩子的事情很少帮忙,高兴了过来陪宝宝玩会,闲闹腾了干脆就找个借口出门了。这是大部分男人的通病,其实也不能说他们不爱孩子,只不过男人们本就没有那么好的耐心比较贪玩罢了。 小吴今年24岁了,在2年前嫁给了现在的丈夫,丈夫和小吴同岁,因为两人都接触社会比较早,所以家人也就催促着他们早早把婚结了。一年前小吴怀孕了,小两口很高兴,每天都宅在家里保胎,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可也难免无聊,就这样小吴每天以看电视打发时间,而丈夫则迷上了网络游戏,每天打的昏天黑地直到半夜。经过漫长的等待小吴终于生下了孩子,孩子很健康出生6.5斤

  •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哪一个更适合教育孩子?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哪一个更适合教育孩子?

    晚上我和几位年轻的妈妈在操场散步,偌大的空地上孩子们在欢快地嬉戏。有孩子的地方总是哭声和笑声交织的,没过多久有个小朋友赖在地上哇哇大哭,旁边的小姐姐劝说了一阵毫无效果,只好向散步的妈妈求助。好不容易止住哭声,不一会又因为争夺小皮球发生了战争......焦头烂额的妈妈忍不住发牢骚:真希望把这些小屁孩送进全封闭式的学校,交给老师管理就我放心了,宁愿出门多做一份工,也不愿意面对孩子们.......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吐槽,我真的为这些孩子感到担忧,这何尝不是现在家庭教育的一个坎呢?快节奏的生活让父母有些筋疲力尽,回到家后只愿意用最舒适的方式来犒劳自己,可是偏偏小朋友的精神特别亢奋,总是不断制造矛盾,烦躁的父母总是幻想把孩子交给老师一劳永逸,换取些许自在的时光。用他们的话说: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在家里都是难缠的大王。难道孩子的教育大棒真的能够全部仰仗学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