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学校教育很重要,家校沟通也非常重要。许多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挤进一所好学校,然后以为万事大吉。 岂不知,就算送进名校,父母的责任一样不能缺位。 窦桂梅校长从学校的视角来看家校关系,问题看得更真切!家长也可以换个视角,一起来思考这个永恒的话题: 孩子该如何更好地成长? 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我曾经有1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虽然现在我当了校长,但是我并没有离开我热爱的讲台。 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活跃在课堂中,为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在进行着不断的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教育的问题太多了,今天我想谈谈家校之间,家长不该做什么,以及学校建议家长们做什么,我想与大家分享以下几个故事。 故事 1 家长误区——包办 诊断:还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第一个故事还是
看到孩子磨磨叽叽,我们总是忍不住催催催,可是孩子催完后,以后还是会磨磨蹭蹭的,那么家长该怎么让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呢? 孩子做事磨蹭,吃饭慢、睡觉拖不说,穿个衣服都要半天,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心要急天上去。 催吧,很可能越催越慢,还要发一通火;不催吧,眼看着计划好的事情就要推迟了。 其实,我们需要先理解孩子的磨蹭,才能解决孩子的磨蹭。 丁香妈妈今天请来了常润老师,给大家说说,面对孩子的磨蹭,家长该如何应对。 3 岁前的孩子,很少故意磨蹭 图片来源:123rf.com 正版图片库 无论 1 岁还是 6 岁的孩子,都会本能地讨爸爸妈妈高兴。家长的要求,孩子能做到的都会去做。 一般来说,3 岁前的孩子,很少故意磨蹭。如果孩子做事情慢,一般有两种原因:动机不足或能力不够。 第
培养一个好孩子,是要从多方面着手的,比如金钱观念,这个是家长们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的。 我家宝宝6岁了,家里就这么一个小辈的孩子,平时家里的老人、姨妈、姑姑等等都很宠她,给她买东西都捡名牌买,她现在特别爱漂亮、臭美。我觉得这么老给她用名牌会把她惯坏的。可是她又有自己的审美观。我该怎么做呢? 因为家境富裕,女儿能够接触到名牌服装,于是懂得爱漂亮、较早地意识到怎样打扮自己,这使母亲多了一份隐隐的忧心。名牌服装就一定有负面导向吗?这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是不一样的。另外,家长对待名牌的态度其实是更为关键的。 宝宝太小时,不懂得品牌的意义,穿什么服装,其功能都是单纯地保暖,那时名牌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而对于一个初懂世事的6岁孩子来说,名牌服装不仅仅是保暖、美观,多少已经具有一些其他意义了,至少她可以从大人的话语交谈中感受到名牌本身的“与众
善良,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孩子学会对陌生人也充满善意之前,我们要先教会他/她对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温和有爱。那么家长如何教会孩子善良呢?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天生就懂得关心体谅父母亲人,这和吃饭、走路、说话一样,需要父母的教导。 1让女儿养小动物 研究发现,幼年、童年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往往比较细腻,心地也比较善良;反之,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则往往会感情冷漠。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丰富细腻的感情,年轻的父母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饲养小动物。 在玥玥很小的时候,爸爸就让她养猫,后来还让她养了一只鸟和一只小乌龟。周围的朋友都劝玥玥的爸爸,不要让孩子养宠物,一方面是孩子接触宠物不卫生,另一方面是如果宠物有个三长两短,孩子稚嫩的心灵会无法承受。 但玥玥爸爸却认为,只要家长掌握尺度,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就
对于孩子的一切,家长总是分外关心,孩子在家长看不到的学校时,家长的一颗心也总是悬着,如何保护孩子不受欺凌?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已成为家长非常关心,非常在意的问题。其实家长们只要留心观察,通过孩子身上的一些蛛丝马迹,就可以发现孩子是否遭受“欺负”。 其实,家长们可以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了解孩子在学校是否受到“欺负”,并减少孩子受“欺负”的机率,或者当孩子真的被“欺负”后,家长能够及时发现、理性介入、合理引导,帮助孩子健康的身心不受负面因素的影响,仍然能够快乐成长。 突然不愿上学 如果孩子刚刚就读幼儿园,早上入园时产生抗拒情绪可能属正常表现。但是,如果孩子之前去幼儿园表现良好,未产生抵触情绪,近期却表现出反感、严重的分离焦虑等问题,家长就应当重视了。 这说明在孩子近期的幼儿园生活中,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孩子有如此反常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棒,成绩很好,但是如何让孩子成绩提升呢?孩子这点强不强,竟决定他们的成绩好坏,家长立马检查! 作为家长,我们总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礼貌待人、优秀处事的尖子生。 所以,平常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要多帮助同学,别和同学闹矛盾”、“要懂得分享,这样才能交到朋友”…… 殊不知,现代社会的竞争太过激烈,家长若一味教孩子做“好人”,只会让孩子的成长动力受限,做不了人上人。老话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竞争,就有输赢。 因此,要想孩子立于不败之地,家长要教会他们做一个“有心人”,掌握基本的智慧和心计,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01不做老实人,该拒绝就拒绝 “做人,不能毫无原则的善良,还要适可而止的拒绝”,这是我从儿子身上学到的道理。 在团子刚读
奖赏和惩罚是家长跟孩子之间相处的两大法宝。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两种方式就像是条件反射一样,完全按照本能来运用。比如孩子学会了穿衣、碰掉了东西知道捡起来,就习惯性地给予夸奖或奖励;孩子不听话、考试成绩差,就板起脸来发火。 这种没有讲究方式的奖赏和惩罚,在短期内也许能取得一些效果,比如制止了孩子的不当行为等,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效果并不佳。 先来看对孩子的奖赏。有观点认为,多鼓励孩子有利于心理健康。每每做对了事情之后父母的一句“你真棒”或许可以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但当这种鼓励的声音不在耳边时,孩子是否还愿意把事情做好? 另外,一些外部的物质奖励也是有利有弊的。为了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跟孩子约定“读一本书就给你20块钱”。这种做法确实能更快地让孩子捧起书本,但是其读书的初衷却是为了零花钱,这是我们想让孩子养成的
昨天我去大姑姑家,她告诉我邻居家那个非常优秀的小丽丽前阵子考上了生物工程的博士,过阵子就要去美国了,到时候会把她妈给接去。 “小丽丽的妈可真是好福气啊。”大姑感叹到说。 是真的,不是说小丽丽带她去美国有多福气,而是小丽丽的妈大概是全中国少有的“不管娃、娃却好到什么都不用你操心”那种。 大概在小丽丽5岁,小丽丽的妈和丈夫离了婚,女儿跟着她一起过生活。据说她和丈夫离婚的原因是她一直嫌弃老公瘸子。当年待嫁时家里条件差,迫于生计,一时糊涂就嫁了过去,可究竟自己还算是个长相清丽的、喜欢漂亮时尚的主,慢慢的,她开始骂老公又丑又无能,最后老公忍无可忍,两人终于离婚。 离了婚,小丽丽妈也丝毫不受影响,似乎比以前更“堕落”。虽然早就下岗在家、无事可做,可每天的生活并不是照顾好唯一的亲人——她的女儿,而是和小区里一些大爷大妈一起搓麻将。我每次
生活中,有些父母看似不怎么“关心”孩子学习的,孩子的成绩反而很优秀,倒越是紧张孩子学习的一些家长,其孩子的成绩倒是越学越不理想。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据美国幼儿教育专家莉莲?凯茨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给别人的感觉是,孩子什么补习班都上,但却越学越不好。其实,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你的过分干预正让孩子越学越差 很多家长因为很害怕“输”,所以就特别紧张,因为紧张,脑中的弦就整天绷着,思维和眼睛的焦点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寻找孩子身上各种可能导致“输”的弱点和缺点。 而正是因为害怕和高度紧张,他们的判断和思考神经就很容易会出现偏差甚至盲从性,孩子学习上的每个细节都要干预,从而给我们的教育智慧蒙上阴影,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
相信很多家长都想自家的孩子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可是家长们也要知道,你得自己做个好榜样。不然你那么“懒”,凭什么要求孩子优秀? 我发现很多父母喜欢听课听讲座,听的时候热血沸腾,结果回家之后,马上又是老样子。 为什么呢? 因为缺乏意志力,无法真正地执行内心认可的东西。已经习惯了被生活及情绪左右。 拖延而多变,善于自我安慰,常常懒得去想,懒得去动。 再好的孩子最后也会被你废掉的。 就好像一块好木头被你当柴火棍烧掉了,可惜啊! 前几年我回家,见到同村的一个小伙子,差点没认出来,我妈说,“那个就是小勇,小时候你天天带他读书的那个。” 我不禁诧异,他现在一头黄毛,见人鼻孔朝天,和当年比完全是两个人。 那时候他乖巧懂事,聪慧好学,每天都要来我家里,让我教他数学、给他读故事,那时
作为父母,你可以有望子成龙的梦想,但当不得真。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必将平凡。 孩子们终将很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容易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 日本的小孩子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会回答,长大了想当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 但这样的答案在中国是会被无情嘲弄的。谁家孩子要是敢说自己长大了的梦想是做个厨师,就连他的爹娘也会觉得颜面尽失。 在中国,父母们早早就教会了孩子标准答案,长大了只能做科学家、文学家、宇航员……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被认为有出息,父母们才会有面子。更为重要的是,这符合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 中国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即便是从内心隐约意识到这一点,也定要排除万难
如今的家长越来越意识到,情商比智商更能影响孩子的未来,因为一个孩子茁壮成长所需的良好品质,如独立、善良、同理心、执行力等,都属于高情商的范畴。能让孩子在以后复杂的人际交往和繁杂的工作生活中如鱼得水。 虽然人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高情商,可情商从何而来呢? 首先,我们应肯定一点,情商无法培养。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人,谁都不比谁傻,刻意学到的情商技巧套路,且不说举手投足带着疲累,接受者也不免觉得假。真实高情商养成,在人小时候有这么一条途径:内化与父母的关系。简言之,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孩子便如何对待别人或让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整个过程中,孩子运用自己的洞察力和天生的智慧,去思考和理解,渐渐发展出自己的个性及与人相处的方式。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呢? 01 懂感激的孩子招人爱 感恩说起来简单,事后做起来却难。懂感激的孩子,能将
新京报讯 (记者陈博)在昨日召开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厨房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餐计划”)的学校已全部“开餐”,近2600万农村学生吃上营养午餐。 此外,由社会公益力量援建的农村学校厨房已超过1000个。 社会援建农村学校厨房超千个 研讨会上,教育部财务司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处相关负责人就“政府推进农村学校厨房建设”的进程做了介绍。据介绍,去年11月,国务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为22个省份、699个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截至目前,699个县已全部开餐。 记者还从研讨会上了解到,包括九阳希望厨房、春苗厨房、幸福厨房、免费午餐
你家有男宝宝吗?是不是觉得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加调皮一些,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教育男孩子呢?男孩一定要给他这4种营养! 家有男宝,有多愁人? 我们对男孩们总是带着一些这样的期待。比如希望他们能够勇敢一点、独立一点、自信一点。 可是男孩子也会出现黏人、胆小、缺乏安全感的现象,我们是无视、责怪、还是忍耐,还是该怎么对待?男孩子到底该怎么养? 家有男孩,父母注定要操更多的心。 成长路上,请记得,送男孩四份营养。 接纳男孩的情绪 相对于女孩,男孩的表达能力更弱,当他们遇到坏情绪时,更容易通过大发脾气或者身体攻击来发泄。 而且男孩们兴奋起来的时候,就会直接用行动来代替嘴巴了。 记得有一次我说看动画片,大侄子和小侄子就兴奋起来了。 哥哥就直接拍了弟弟
在外上学的表妹发视频过来说想家了,问她想家里的什么,她想了一会,给出的答案是: “想我妈做的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还有自己家包的驴肉馅儿饺子,……我还想吃高中对面那家的麻辣烫,这边麻辣烫都没家里的好吃,还想吃烤肉,大片儿大片儿的……” 别人思念故乡都怅然若失,表妹却几乎是说了段“报菜名儿”。这让我想起汪曾祺先生写过的《端午的鸭蛋》: “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自从表妹出去上学,她父母就一直放心不下。可是看她对吃一往情深,恋恋不舍的样子,却让人松了一口气。 工作多年,慢慢发现知道好好吃饭的人,一般过得都不差。因为吃饭这件事看起来简单,但是要把饭吃好,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能把饭吃好的孩子,一定不会让人担忧太多
在不了解孩子的行事风格的时候,孩子做出的某些事情,在家长么看来,只会是“捣乱”。“好孩子”也就变成了“熊孩子”! 以前认识一个小女孩,是个留守儿童,一直住在爷爷奶奶家。小女孩性格沉静,不声不响,但是所学知识都没什么差错。平时喜欢画画和读书,说话一板一眼,作业工工整整。 自由特质理论认为,我们天生的因素与文化赋予了我们某些性格特质,比如内向,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核心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换言之,内向者可以为了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他们爱的人,或者任何他们重视的事情而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 因此我也很少打扰她,她就这样不温不火,拿着优异的成绩单,不声张不炫耀,眉宇间一抹淡淡的喜悦。 后来,孩子回到了自己父母身边,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孩子妈妈也经常很焦虑,课上有没有举手,学习的时候是不是太死板,在家里做错一道题就要把本子的那一页撕掉重新写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现在大多的家庭还是主要由妈妈来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因此,妈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妈妈的素质,将决定孩子的一生。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下,这个命题不无道理。需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家庭教育中父爱的缺失,并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与父亲疏远或者隔绝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往往缺乏性格中的坚毅,而多了两分奶气。 一个家庭,哪怕穷的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样的家庭仍是心灵的圣堂与快乐力量的源泉。 母亲为了社会贡献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你的孩子,除了自发的爱以外,母亲必须学习教育的艺术,否则,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徒然。 母亲的形象至始至终都会影响每一个人的人生,也许很多人不会认真地思考和承认这个问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不能否认的真理!
武书连主持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今年元月结稿。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发行了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1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全书110万字,内容包括我国706所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的综合实力排名和11个学科门、258个本科专业的等级和排名。 《中国大学评价》的本科专业分为A++、A+、A、B+、B、C+、C、D+、D、E+、E共11个等级。A++级学术水平最高,实力最强,E级最低。 A++级的定义是:1、将所有大学的同一个专业按得分顺序降序排列,得分最高的2%是A++级;2、每个专业的第1名是A++级。 下表是历史学各本科专业A++级学校名单,供考生择校参考(不含5个及以下学校设置的专业)。 武书连:2011年中国大学经济学各专业最强学校 本科专业 排名 校名
近日,深圳飙车事件沸沸扬扬还没有尘埃落定,湖南张家界又出现恶意驾车撞人事件,据知情人士反映,村民田某与人发生争执,便恶意驾车撞人已经导致4死10伤。 热点资讯:湖南村民恶意驾车撞人:致4死10伤 只因与其他村民发生口角,家住湖南张家界的村民田某便恶意驾车撞人,致4人死亡,10人受伤!据悉,田某开一农用机动车将与之发生口角的黄某撞死后,驱车狂奔,在路上连撞数人,现场极为惨烈!多大的仇恨能酿成如此惨烈的事故?呼吁大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是魔鬼,更是禁锢自己的锁链!目前,田某已被警方控制,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据媒体报道,美国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养孩子至成年需要花费24万美元,其中还不包括上大学的费用,比上年涨了2.6%。 美国抚养孩子的成本正在上升。美国农业部1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将一个2012年出生的孩子抚养到18岁,平均要花费24.1万美元,比上年涨了2.6%,其中还不包括上大学的费用。 同期,美国人的收入并没有同步上涨。自2000年以来,美国家庭的年收入已经下降了4000多美元,在最近一波的经济衰退中,许多人失去了工作,或换到了低收入的岗位。 美国农业部的最新估计费用包括:住房、食品、交通、衣着、医疗保健、教育和儿童看护,以及如玩具和电脑等杂项费用。 根据报告,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城市,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为44.6万美元,远超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农村家庭,抚养一个孩子也至少要花费14.3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