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待人热情的道德情感。 2、丰富词汇:“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熊婆婆,来我这儿坐”。 2、知道尊敬长辈,待人热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椅子摆成公共汽车座位样子。 2、公共汽车、小羊、小狗、小猴、小猪、熊婆婆的图片,老爷爷、老奶奶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小蚂蚁图片,引出故事。 二、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幼儿带着问题认真倾听。 (教师徒手讲故事:小蚂蚁在汽车站爬上了公共汽车……小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讲述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2、使幼儿明白水能解渴,应多喝开水。 3、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如果没有水 2、ppt课件:水的作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拿着水杯喝水。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喝水吗 2、请幼儿拿水杯喝水。 提问:喝完水有什么感觉我们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1、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水过程图片,向幼儿介绍自来水的净水过程 2、江河里的水我们能直接取出来饮用吗 江河里的水不清洁,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厂把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净化、消毒,变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2、在感知物体颜色,数量的基础上,尝试根据二维特征分类。 3、乐意参与喂瓶宝宝吃饭的活动,体验数学情境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瓶宝宝(瓶身、瓶盖上贴有数量为2~4的点子) 2、人手一个小勺、木质串珠若干 3、音乐三段(哭泣声、摇篮曲、欢乐舞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哭泣声,引出主题 T:听!什么声音?是谁在哭啊? 2、出示瓶宝宝,介绍活动内容 T:原来是瓶宝宝在哭啊?瓶宝宝为什么哭呢?看看它肚子里有没有东西?原来它肚子空空的,太饿了,怎么办呢?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木质串珠,讨论操作要求
蔡敏莉:什么是“萨提亚”呢?它是美国当代一个女性的姓,她的名字叫维吉尼亚·萨提亚。她做心理辅导做得非常好,来访者见她一个小时,就很开心地走了;但是回到家以后,又不行了,又要回来见萨提亚女士。一个小时以后,来访者又很开心地离开了,但七天之后又不行了。萨提亚女士就觉得很奇怪,究竟我漏掉了什么呢?为什么人们在我面前这么有力量,这么开心,但是回到家以后就不行了呢?于是她就开始研究人是怎么沟通的。原来他们的沟通方式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命运。于是她就把兴趣转移了,她开始教别人怎样沟通。 我们用萨提亚模式来做心理辅导有一个概念,一会儿我们示范给你们看,在座有没有哪位男士愿意上来为我做一下示范。请问你结婚了没有? 男观众:结婚了。 蔡敏莉:你太太在现场吗? 男观众:不在。 &nb
爸爸妈妈改变说话的语气,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 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跟父母所说的事情,总往相反方向做。但有些父母忍不住了,就使用了语言暴力,要知道这对孩子的影响可真是一生,有些话记得千万别对孩子说!先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有个刚上小学的孩子,原本是非常聪明伶俐的乖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很喜欢他。可是一进入小学之后,这个孩子就变了个样,经常跟同学们大家,上课的时候,小动作不断,还不认真做作业。 老师跟这位孩子的爸爸,反馈了情况之后,没想到这位爸爸劈头盖脸的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啊,像猪脑袋一样,每天不知道在想什么,就知道跟我唱反调!” 孩子在旁边坐着,一副不耐烦,心不在焉的样子,偶尔还会翻个白眼。这让老师感觉非常的吃惊,这时候,刚好这位爸爸出去接电话了,老师温
“这都什么啊!脏死了!”豆豆妈恼怒地将包里的“垃圾”全给扔垃圾桶去了。豆豆一看自己好不容易收集起来的“宝贝”被妈妈毁了,也气得放声大哭……一个温馨的家庭日演变成战争片。 静下心回头想,豆豆妈惊觉:其实这段时间孩子一直在“拣垃圾”,虽然都是些细小零碎的东西,并不占地方,可是,这些“外来物品”,不知道带着多少细菌;二者,自己的“小公主”突然变“破烂王”,恁是谁看了,心里都不会痛快啊! 豆豆妈不由得忧心衷衷,跑去网上求助:“我家女儿并不缺少玩具啊!平时也挺讲卫生的,怎么会染上这么个‘恶习’啊?!这不会是什么心理毛病吧?!” 在别的妈妈的帮助下,豆豆妈才知道,原来,女儿这并不是病态,只是进入了“细节敏感期”。 那么,什么是细节敏感期呢? 所谓“细节敏感期”,就是孩子突然对细小的物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一般出现在1岁到4岁的
幼儿园儿童线画教案:线条想象画 活动背景 线条是千变万化的,每一次的变化都会成为一个新的物品,幼儿对于线条的认识并不充足,教师们可以通过线条的变化为幼儿进行一次特殊的美术课,让幼儿用线条来作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线条,添画几笔形象地表现画面。 2、充分利用绘画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3、使幼儿在参与线条画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彩色纸、一只黑色记号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各色卡纸,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面前的画纸和平时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运用开飞机的形式,引导幼儿随意画出线条。 1、师:这么多好看的纸就好象五彩的天空
在表弟八岁的时候姑姑下岗了。 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工厂,姑姑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底气,她竟然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姑姑一直不出去找工作,每天窝在家里做家务、看电视,自从下了岗,表弟觉得妈妈变了,虽然他不知道妈妈具体哪里变了,但就觉得妈妈不再是原来的妈妈。有一次姑姑带着表弟出去玩,看见路上有人丢下的空塑料瓶子,姑姑让表弟捡起来说拿家卖钱,表弟不干,姑姑把表弟骂了一顿,然后自己把瓶子捡了起来。 表弟说他现在还记得当时自己的感觉,他突然觉得有些害怕,是真的害怕,他觉得妈妈真的不再是他的依靠,他真的感觉很孤单。后来在表弟整个少年时期,表弟一直都觉得很悲伤,他的课业姑姑辅导不了,妈妈也不能带给他任何新鲜的东西,表弟说上初中时他从来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说起妈妈,他也曾在心里偷偷的羡慕自己的同学,羡慕他们有一个让自己骄傲的妈妈。 表弟说长大后他渐渐明白了很多事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并学习解放军叔叔的坚强、勇敢。 2、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器械。 活动过程: 1、放军乐正步入场。 2、组织幼儿看录象:真正的军事演习。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各种动作:扛枪、爬行、敬礼、钻洞、打枪、跑步。 4、每个幼儿拿不同颜色的标志带到脖子上,听命令集合,按颜色分组排队。 5、各组幼儿摆放器械,组长演示玩法。 6、每组练习。"屈.老师.教.案网出处" 7、各组换器械练习。 8、给四川灾区送礼品:每组幼儿通过器械去拿书包背上。 9、要送礼品先清除障碍(各组幼儿收器械)。 10、去给灾区送礼品,出场。
1、首要策略是不助长谎言。 当看到孩子脸上、手上沾满你并不允许他吃的巧克力时,你会怎么说? 许多妈妈会问“你是不是吃巧克力了?”甚至“你做坏事了吧?”这类问题。出于对质问的防御性反击,孩子通常会矢口否认“我没吃”、“我没干坏事”,。这显而易见的谎言常常会引发一场世界大战。 反问并不能使孩子认清事实,只会助长谎言。明智的做法是直接陈述事实。“我看到你嘴边和手上都沾了巧克力,你一定是吃了巧克力。你知道我不允许你吃,不过看来你很喜欢,如果你实在想吃,可以告诉我。”甚至你也可以告诉他你的情绪,“如果你不告诉我而自己偷偷的吃,会令我感到很烦躁。” 2、接受那些不好听的真话。 “我讨厌奶奶,讨厌死了。”四岁的可可怒吼着冲进卧室。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她教育可可“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奶奶每天接你放学、给你做饭,还经常送你玩具、带你出去玩。你怎么可以说这么伤人的话?”可可情绪激动,“我再也
孩子经常打人,妈妈怎么教? 这个要根据情况来判断。2-3岁左右的孩子,没有人教,是不懂“打架”这个概念的。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其实很想和对方玩儿,然后过去就“打人”,速度快的你都来不及拦,害的自己总是要道歉!有这样的宝妈没?还有些情况,孩子遇到小朋友抢东西/自己去抢玩具没抢到,然后很生气的,拳脚巴掌就招呼过去了,有这样的情况吧? 第一种情况,是孩子不懂如何表达感情,不知道怎么和对方表示友好,不知道怎么交朋友。做妈妈的,要做的不是告诉他打人不对,特别注意,不要用“打人”这个词教孩子,对于孩子这个动作,只是“拍”。你可以问问他:你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吗?如果想一起玩儿,要和人家问好,也可以握手,这样你们就是好朋友了!(注意:每段话都只是举例,具体措辞,请妈妈们活学活用) 第二种情况,是因为抢东西/被抢,也可能是其它情
教案一:《两棵树》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内容,理解两棵树争吵—离别——重逢的过程。 2、幼儿能自主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情节内容。 3、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懂得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好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宝贵友谊。 活动准备: 1、 幻灯片《两棵树》 2、自制小图画书(人手一份) 3、《两棵树》的录音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主题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它就藏在一本书里,想不想看? 二、结合幻灯片,利用观察讲述法,边欣赏边理解绘本内容,初步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1、出示绘本封面观察讲述 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有什么?故事的名字就叫《两棵树》,两棵树长的一样吗?(理
听过一个爸爸讲述惩罚孩子的故事: 这位爸爸的孩子精力旺盛、非常调皮,简直是一刻都闲不下来,楼道里的墙上被孩子踹得到处都是黑脚印,邻居意见很大。 这位爸爸刚开始是很耐心给孩子讲道理,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怒气之下,就开始打孩子,打得很凶。 本以为打得狠了,就能把孩子的坏毛病改掉,结果孩子接下来踢墙踢得更厉害了,甚至还为了报复邻居,把烂菜汤什么的倒到人家家门口。邻居都觉得这孩子“是在太坏了,真是没救了”。 看到孩子这样的反应,这位爸爸觉得郁闷又无奈,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惩罚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恰巧,这位爸爸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面对孩子的错误,让孩子体会到自然后果,比暴力惩罚管用得多。 于是当孩子再去踢墙的时候,爸爸就拿着橡皮、抹布去擦墙,让孩子在旁边看。孩子踢一次,爸爸擦一次,结果到第三次,孩子说: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十二生肖动物的兴趣和爱好。 2、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 3、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十二生肖的顺序 2.理解传统文化中生肖代表的寓意。 活动准备: 1.自制的生肖钟 2.经验准备:幼儿事先了解自己及家中成员的属相。 3.十二生肖的头饰一套 4.玩具兔子布偶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了解十二生肖属相 1、 出示礼物,引出生肖。(小兔子玩偶,因为我属兔) 2、
幼儿园托班舞蹈教案:拍手点头舞 设计意图 音乐活动是一种审美教育活动,通过美的活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赋予幼儿一种审美的态度,本活动选自托班教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2-3岁的幼儿是最好模仿的小表演家。托班的孩子年龄很小,但是我发现他们对拍手点头这些简单的身体动作很感兴趣,有时有的孩子在哭,老师带着孩子们拍手时,他也会和老师孩子们一起拍起手来。而且唱着歌拍手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为此,我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设计了这一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大胆表现自己,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打基础。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喜欢音乐,乐意随老师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活动重难点 对于托班幼儿来说,他们刚开始接触音乐,因此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有一定的难度,于是前期我先让幼儿和
教案一:数字宝宝变魔术 活动目标: 1、会根据“0~9”这十个数字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地想象活动。 2、尝试从各个方向来观察数字,扩展想象的范围。 活动准备: 1、数字“0~9”,打印成多种字体,如:宋体、隶书、华文彩云等等,大小也可不一样,进行塑封并裁剪下来。 2、水彩笔一盒,白色纸张若干,装订机一个。 3、封面若干张,取名《数字宝宝变魔术》。 4、由0~9数字拼成的数字宝宝脸图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十个数字宝宝,我们将用这十个数字宝宝来玩一个有趣的变身游戏。 1、游戏:猜猜我会变成几?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来变,
家长问题答疑 Q1、老师,您好!孩子6岁了,男孩,但是性格特别内向,而且什么都怕。商场里摆的塑料玩偶、家里的小蚊子、小蜘蛛、还有蜻蜓蝴蝶等等,什么都害怕。什么也都不敢尝试,游乐场里的一些小刺激游戏不敢玩,比如攀爬、海盗船等。想让他学点什么,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他也不肯学。在外面,看到别的孩子玩,想跟他们一起玩,可是又害怕他们,他正在玩什么东西,如果别的小孩过来了,哪怕比他小的孩子,他好像就特别畏惧,赶紧让开,一个男孩子这样畏畏缩缩,可怎么办啊? 家长您好,根据您的描述, 一个6岁男孩对什么都表现出害怕、胆小、退缩,让人看着很心疼,您一定也为此很困惑苦恼,孩子为什么有如此表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没有您孩子成长的详细信息与资料,我只能提供以下可能的原因: 1、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受到过度保护,是否是隔代养育?孩子内在的力量没
活动目标: 1、掌握滚接皮球的技巧。 2、调节滚球的力度。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1、合作意识; 2、滚接的力度; 3、节奏和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准备皮球。宽敞的活动区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玩一个体育游戏,“小朋友想玩吗?” 2、游戏的名字叫“滚接球”让幼儿重复游戏的名字。 3、两人一组,双脚打开对面坐,把皮球放在两人双脚之间,然后互相滚接皮球。 4、幼儿熟悉游戏后,老师可延长两位幼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探索调整滚球力度的大小,并尝试互相滚接皮球。 5、变换方式吸引孩子,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6、“花开了”
教案一:《圈圈画》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幼儿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1、出示圆圈,幼儿进行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幼:好多圈圈 师:这些圈圈看上去像什么? 幼:蚊香、0…… 二、对圈圈想象并添画,尝试用语言进行说明。 1、出示变化的圈圈,幼儿进行讲述 师:我的这些圈圈会变魔术。(、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们相信吗?听我念咒语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敦煌壁画的由来,懂得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2、欣赏飞天的软盈、飘逸的身姿,迎风飘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所呈现出的动感美。 3、尝试用肢体表现出飞天的柔美姿势。活动准备:影片《飞天》,音乐,以及若干飘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影片,导入主题 1、这是哪里?(从06:37开始播放) 2、教师小结:这个地方叫敦煌,是我国甘肃省的一个地方。 3、沙漠里有一座古时候的宫殿,里面非常的黑,我们一起点着火把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01:05) 二、重点欣赏一幅飞天图 1、刚才我们从宫殿的墙壁上看见了什么?(有图案)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是壁画,是一千多年前古时候人们雕刻在石壁上的。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宝藏。 2、我们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