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孩子后,我处处都是小心谨慎,生怕稍有疏忽就伤害了稚嫩的宝宝。我听说就连给孩子洗澡也要有讲究,我家是男宝,洗屁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这位粉丝说的不错,给男宝洗屁屁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啊。 水温要适当:因为阴囊是男性身体温度最低的地方,非常怕热,高温会伤害成熟男性睾丸中的精子。虽然,宝宝此时的睾丸中没有精子,但也要注意烫伤。所以,给宝宝洗澡的时候水温最好控制在38℃~40℃,可以很好保护宝宝不受伤害。 切莫挤压:宝宝的阴茎和阴囊都是暴露在外,又布满筋络和纤维组织,非常脆弱。新手爸妈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力挤压或者捏到宝宝的这些部位。 重点清洗:把宝宝的阴茎轻抬起来,轻柔地擦洗根部,阴囊多有褶皱,这里较容易藏脏东西;阴囊下边也是个隐蔽之所,包括腹股沟的附近,都是尿液和汗液常会积留的地方,要着重擦拭。 包皮
1.对孩子发火,破坏孩子灵性 父母亲注意不要对小孩发脾气,生气上火。不要用脾气管孩子,你一用脾气管孩子,你的气火就跑到孩子的头上,坏了孩子的性灵,在孩子的头上加了一个紧箍咒,生一次气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紧箍咒。 日积月累,紧箍咒越来越多,虚的紧箍咒就变成了孩子实实在在的头痛病,做父母的年龄大了就会下肢腿脚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灵被牢牢的禁锢了损坏了,智慧无所从来,越想让他学习好,他的学习会越来越不好,与家长的期望越来越背道而驰。 这都是用脾气管孩子的结果。君子反求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变孩子就变。“儿孙不用管,全凭德性感”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变我们生气发火的脾气秉性。 对孩子要采取“率性”的教育办法,率是统帅,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导,要经常找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闪光的地方,多鼓励孩子。在表扬的同时,劝化引导孩子改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身上都是优缺点并存。然而,大多数父母,爱孩子的优点很容易,爱孩子的缺点却有些费劲。因为在大家的意识里,缺点就是不好的。事实上,换个角度看缺点,也可能挖掘成为孩子的闪光点。 如果你家孩子身上有这几个缺点,恰恰说明他很聪明,爸妈就好好引导吧! 01 平时话比较多 这样的孩子一般叫话痨,平时话比较多,走在哪里都叽叽喳喳的。讲什么都是眉飞色舞的,下课了唾沫横飞,甚至,在课堂上都能讲悄悄话说个不停。一般这都是让老师非常头疼的学生。 但是,这却恰恰说明孩子天生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强,在胆量上也不畏惧老师的权威。由于喜欢说话,孩子平时的人际交往关系肯定也不会太差。 长大以后,说不定凭借着这样的语言天赋,就能在记者、播音主持等方面有很好的成就。 不过,虽然这是一个小缺点,但是家长千万不
1、父母吵架 ★★★★★★★★ 曾经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为孩子还小,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小孩子是无所谓的。其实根据科学在育儿知识得知,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们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了。 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 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万事万物皆有因果,包括孩子的教育。 1.儿子被班主任推荐参加好少年的评选,需要登记照。 我们去照相馆拍了照,付了钱,正准备走的时候,老公看看手里找回的零钱,突然说:“不对,找多了。”说着将50元递给了照相馆老板。 老板一拍脑袋,叫道:“哎呀,我都忙昏头了,我以为你给的是100元。谢谢,太感谢了!”老公连说应该的应该的。 儿子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老板看看他,说:“有你们这样的家长,这孩子一定也很棒。真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我旁边那个店,老板特爱搓麻将,生意也不太上心,都快开成麻将馆了。他儿子每天放学回来就围在旁边看,学习也不搞,才读三年级,麻将打得不要太好哦!有时候来了生意,他爸就让他帮忙顶上,他若赢钱了,他爸还夸他有本事。这孩子现在成绩一塌糊涂,有时还嚷嚷着要学他爸抽烟呢。哎,作孽哟!” 告别老板,我们
和孩子旅行经验总结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带着孩子外出旅行就跟打仗一样,恨不得有一辆超大的房车才能装下孩子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大包、小包、各种包,可是回来后发现有不少东西可能不太用得上,也有不少东西少带了。 根据我们经常开车外出旅行的经验来说,带着3岁以上的孩子外出探险(感受世界对孩子来说就等于探险),爸爸妈妈在给孩子准备行程的过程中呢,不要错过要准备的东西,带上一切要带的,但是真的没必要疯狂的打包,旅行不是搬家。 带着孩子一起旅行,只要从这三个角度考虑准备行李箱就足够了。 第一项 孩子路程中娱乐设施 不要担心孩子变成书呆子,带2本书很有必要,随时随地鼓励孩子读书是爸爸妈妈的责任! 孩子喜欢的玩具(女孩的布娃娃、男孩的小汽车模型)一定要带一个的,减少孩子旅途的困惑和烦躁。 孩子手机奇珍异宝
小编周末外出吃饭时曾碰到这样一幕:在一家环境清幽的餐厅,几个五六岁的“熊孩子”一直在奔跑嬉戏。他们一会儿打翻水杯,一会儿大哭大闹,引得旁边的客人一直侧目,而大人则自顾自地谈笑风生。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过来轻声提醒他们看好孩子,以防碰伤或影响别的客人用餐。一位家长立即冷语相向:“孩子还小,这么计较做什么?”说罢,自顾自地继续聊天。服务员没来得及再开口,一个孩子恶作剧地将杯中的水泼到了服务员身上,然后大笑跑开…… 这样的孩子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么?如果善良点说,他们也许只是“任性”,但直白地说可能就是“没教养”!那么,“有教养”和“没教养”到底有何差别?其实答案就隐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下面不妨跟随小编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家的宝贝有没有达标吧! 教养小测试 1. 说话直视对方 2. 会说“好的” 3. 听爸爸妈妈的话
家长如何鼓励宝宝多交流多说话?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语言词汇量也增多,那么,家长该如何更好的去鼓励宝宝能够更多的讲话。 随着婴儿不断的成长和发育,他们会学着去讲话,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能够去和孩子多讲一些话,这样你会发现,对于婴幼儿来说会更有好处,整个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去鼓励婴幼儿多讲话,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一些人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了解其中的一些情况,因此对于自身所做的事情可能造成的影响,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的了解清楚,到底在沉默的过程中如何来更好的鼓励他们多讲话。 在鼓励婴幼儿多讲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真正的去和这些婴幼儿进行沟通。虽然在最初的时候,你不一定会知道这些婴幼儿想要表达什么,或者在整个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具体的情况也不是特别的了解,但是我们必须要有这种双向的沟通,然后婴儿才会知道你是关心他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点的耐心,学会去倾听婴幼儿的这
曾有一位妈妈文化不高,很担心自己是否能教育好孩子。她说自己只有努力按照书里说的去做—— 从怀孕开始一有空就不断跟孩子说话,一直坚持到孩子好几岁; 从小就给孩子足够的机会进行各种尝试,玩沙子、钻鸡窝、帮忙做饭; 孩子不开心时给孩子拥抱,不着急跟孩子讲道理…… 尽管文化不高,但这位用心的妈妈已经用实际行动,给了孩子一个真正“豪华版童年”。 大部分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如你我,如何给孩子一个“豪华版童年”? “豪华版童年”标配一充分的信任与放手▼ 昨天,先生赶着去广州参加广交会,临要走时叮嘱宝贝要帮忙看店和读绘本,宝贝似懂非懂的答应了。 先生刚出差,宝贝便问爸爸怎么还没回来,我说:宝贝,爸爸要去工作,今天是七夕,只有宝贝陪妈妈了。 孩子有点疑惑,我把祭拜好的面包端来放
如今,许多家庭已经响应国家政策,家庭成员又增加一员,在高兴的同时,也有让父母闹心的麻烦事,那就是如何更好的教育子女,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发展的更好,但不知道从何做起,那应该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讲解,如何更好的培养宝宝。 当下,宝宝的饮食有很大的提升,玩具的多样化,数码产品更是频繁更新换代,许多父母认为,只要满足了宝宝的需求,宝宝就会健康的成长。然而,培养孩子,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要给宝宝一个温暖的家庭 这是任何事物都不可替代的。在满足宝宝物质需求之前,要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这样才能使宝宝身心,更加的健康的成长。 还需要夫妻的恩爱,和夫妻共同对宝宝的爱 截止2016年上半年,中国的离婚率逐渐增高,与此同时,会有更多的儿童,将面临单亲家庭,夫妻的恩爱程度,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也有着必然的练习,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体型稍胖的年轻女子,用手狠狠地拽着一个环卫工的头发拖行数米。后来得知,原来这是女儿在和妈妈要钱!母亲称没钱不给,女儿就辱骂、殴打母亲。 大家都很气愤,觉得女儿这样对环卫工母亲,是因为母亲一直在力不能胜地“富养”女儿。甚至有人直接说,现在简直是“全民富养二代”! 01、想想看,当我们的孩子在商场里想要一件昂贵的玩具,你不买就又哭又闹,你会怎么办呢? 虽然咬咬牙买得起,但是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孩子也不懂它价格背后爸爸妈妈要付出的劳动,要承担的压力,而且带回家后玩没多久就扔到一边落灰了。 但是,大部分普通的爸妈,稍微犹豫之后还是刷了卡。因为家里就这一个独苗苗,你舍不得“亏待”他。 02、有的人,女儿才三岁你给买的东西就很多名牌了,包包、手机、玩具、自行车。 虽然
陪伴是什么?陪伴,其实就是在想说话的时候有人在倾听,想分享的时候有人会附和,高兴的时候有人一起开心,难过的时候有人来安慰。 陪伴,就像是一个暖炉,只要靠近他就是温暖的。虽然无法言语,却能体会到那份温暖的、不离不弃的、坚定的爱。 陪伴就是那个只要我转身,你就一直在那里的心安。 所以,顾成说:陪伴,就是在天地之间,在有生之年,安静地一起看着草结种、风摇叶的过程。 陪伴,是宁静安怡的,不参与、不惊扰,只是单纯的陪着你,让你心安且有依靠,不至于孤独。 真正的陪伴,是一同享受生命的同行者。 小鱼儿自一周岁半后,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保姆的。 虽然也都是在家里。 可是,那时候,我很忙啊。 每日早出晚归,偶尔有点时间,就想放松放松、休息休息,即使小鱼儿到我面前来,我也缺少那份耐心去陪着他。 慢
能有什么办法让我妈妈舍得花钱?今天一大早,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给我发来消息,姐,能有什么办法让我妈妈舍得花钱? 事情是这样子的,五一放假,小伙子请了几天年假带着父母去自驾游。到了景区,小伙子在排队买票,他妈妈看到一百多块钱一张的门票,死活拉着小伙子不准买,就说在景区外面走走,拍几张照片就好。无论小伙子怎么沟通,劝说,他妈妈就是使劲拉着他不放手,无奈,只能在景区门前的草地边走走,欣赏一下建筑物。 出门在外不可能不吃饭,到了餐厅,小伙子每点一个菜他妈妈就要服务员多少钱,接着就唉声叹气。 “这个牛肉不就四五十元一斤吗?为什么你们要收一百多一斤?我吞不下去,不要!我买一把青菜才几元,你们几条青菜就几十元,这不是骗人吗?” 接连点了几个菜,妈妈都大嗓音的嫌贵,服务员笑着说你们慢慢再看,等选好了再叫她。小伙子接着念菜单,老妈继续挑刺,老爸气得站起身说了
在宝宝还没出生前,尽管你曾经无数次幻想自己做个好妈咪、好爸比的样子,想象自己和爱人牵着孩子的小手逛街、玩游戏一家人其乐融融,爱孩子,父母就得先懂他。 可现实生活中,孩子时长为了得到一个玩具,满地打滚、无休止哭闹。在日常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过程中,熊娃似乎处处在与你“作对”。 昨天我们逛商场的时候,我再次目睹这一场景。 一个时髦妈咪牵着4岁左右的小男孩,带着爷爷奶奶一起逛商场。在经过儿童玩具店的时候,小男孩被推销员手里的电动小机器人给吸引了。于是小男孩停下脚步,开始走向推销员。 时髦妈咪跟过去看了下推销员手里的机器人,然后对小男孩讲:糯糯,这玩具我们家里有,快走吧。 “不,我要这机器人。妈咪,我要这机器人” “你这孩子,我们家玩具一大堆,这机器人有什么好的。回头我给你淘宝上买过又大又便宜的机器人。” 小男
儿子背上书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似乎父母养育他到7周岁,就等着他背上书包这一天。心也随之不轻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早上催促他起床,帮他整理书包,晚上陪他读书,检查作业,辅导功课..... 为他忙前顾后,然而孩子却不领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绩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根源还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由于太关注他的学习,他反而变得没有责任感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以为是为大人学的,对大人产生依赖性。 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如是保证优秀成绩的关键,是支付将来成材的前提,是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保证。 看着这么多父母为“小皇帝”、“小公主”们鞠躬尽瘁,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
据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做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防止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心理学专家认为,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也容易成功。同在一个家庭,面对同一个孩子,两个大人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 那些宁愿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的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的,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显得无计划。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
都说为母则刚、为母则强,作为一个不那么合格的俩宝妈妈,我却在慢慢试着向孩子们示弱,也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甜头。 每晚的哄睡是甜蜜又煎熬的时刻。 往往是我与小丸子妹妹一同躺在床上,我闭眼假寐,一只眼悄悄掀道缝儿瞧她,生怕被她发现。 她翻滚一阵子,又挤在我怀里一阵子,慢慢安静下来,呼吸均匀,我心内暗喜,耶,成功在望。 谁知,听到客厅里一点点小响动,她突然一个骨碌翻身坐起:找哥哥玩。小熊猫一样的爬到床边,眼看就要下床。 若是以往,我会试着跟她沟通:宝宝,我们要睡觉了,不能出去玩了。效果可想而知了,她仍会坚持出去玩,哭着喊着,气氛紧张。 可那天,我灵机一动,装作楚楚可怜:宝宝,你走了妈妈好孤单呀。 小熊猫已到床边的身影立刻顿住了:妈妈,你不要好孤单。 于是,她回转过来拖住我的手往床下拉:妈妈,
孩子为什么会那么任性?造成孩子任性的因素是什么?对于家长来说,自己的行为也许是在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尊重孩子的要求,然而实际上就是为孩子任性、霸道、不讲理的性格提供了一个培养的温床。 面对孩子的教养之路,家长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做到宠而不溺,让孩子即感觉到来自家长的爱,又不会变的蛮横不讲理呢? 理性处理孩子哭闹 相信为达到目的而哭闹这件事,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曾经发生过,而很多家长也在这个时候会因为心软而最终妥协,就如前文中提到的孩子一样,最终“战争”以孩子胜利告终。时间久了,孩子会认为哭闹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比如:和小朋友发生冲突后,无论对错也会用哭闹来解决;不想做事情,用哭闹来解决等,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只要我想做的、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一旦长大之后发现自己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且哭闹已经不再起作用时,反而会受到更大的伤
教育宝宝需要技巧,“挫折教育”,正在变成“折磨教育”!前段时间,看了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小女儿出生,他像给大女儿一样,也给小女儿写了一封信,小编很是感动,真的,别再对孩子挫折教育了! 他说,虽然现在媒体还在关注一些世界上的负面问题,我们仍然相信,正能量的东西将会胜出。我们对你们这一代,以及对未来,是非常乐观的。 他说,与其告诉你如何成长,我和你妈妈更愿意聊聊你的童年。当你长大了,你一定会面对一个无比严肃、正经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要趁着童年好好玩的原因。 他告诉女儿,你的一生中只有一次童年,所以不要浪费太多时间担心未来,你有爸爸为你做这些事,我们会尽我们所能来保证你这一代未来的世界更加美好。 这封信深深地感动了我,因为里面透露的温情——“当你长大了,你会面对一个无比严肃、正经的世界,请趁着童年
女儿今年上初一,我仍然保持着送她上学的习惯。有朋友说,她都那么大了,你还担心什么呢?对孩子的成长这么放不开手脚吗? 我想他们误会我了。我送女上学,不仅仅是陪她走路,也是想同她说说话。 自从怀孕直到现在,我一直把她当成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的对象。 一岁之前,我给她说我的心情,我的状态,我的感受。她会讲话了以后,我更是把她当成一个朋友,认真的和她交流。 三岁的时候上幼儿园是一个痛苦和难熬的阶段。早晨一起床女儿知道要去幼儿园,神情很难过,我故意表现出不在意她的表情,收拾好了就出门。女儿酝酿已久的泪水终于开始往下滴落。我紧紧的拉着她的手,用手指在她的手心,按三下。她哽咽着问我什么意思,我说我刚给你发了个电报“我爱你”。她立刻用她的小手在我的手心里按了四下“我也爱你”。我按了她的手心七下,告诉她“妈妈特别特别爱你”。她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