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上,一家长说:我在我女儿身上花了很多时间,为什么成绩老不见提高呢?比如说:星期天,孩子要写一篇关于昆虫的文章,可写不出来,怎么办呢?为了让她便于观察,我便又是抓蜘蛛,又是抓蛐蛐,虫子太小,看不清,便又找来放大镜让孩子观察。 可忙乎了半天,作文还是没写出来。我觉得,关键还是孩子对这方面没兴趣。可她学弹琴却学得特别快,她在钢琴前弹一两个小时,不会觉得累,学一个月,比别人学一两年还弹得好!可让她坐下来看半小时书,她却静不下心来。 听了这位家长的话,我不知该作何评价。仔细观察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在学校确实很认真,但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怎么说话,课堂上也不怎么举手。课间,她确实是在写作业,可速度却非常慢,可以说,别人花十分钟可以完成的作业,她最起码要花二十分钟。 这位家长说得非常对,学习确实要靠天分,这是基础,而兴趣则是催化剂,它能让人学得更
9个月的婴儿知道自己的名字,叫他名字时他会应答,并懂得简单的语意,比如,他想要拿某种东西,家长严厉地说:"不能动!",他会立即缩回手来,停止行动。玩得高兴时,他会咯咯地笑,并且手舞足蹈,表现得非常欢快活泼。10个月的婴儿能模仿大人的声音说话,说一些简单的词,能理解一些简单的常用词语,并会一些表示词义的动作。这个月的孩子喜欢和成人交往,并能模仿成人的举动。 9?10个月的婴儿能稳坐较长时间,能自由地爬到想去的地方,能扶着东西站得很稳。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的东西。会招手、摆手等动作。 根据9?10个月婴儿心智发育特点,年轻的父母可以同婴儿做如下游戏: 1. 爬到妈妈身上 &
扳手指学数数虽然是古老的学数数的方法,然而它确实符合幼儿智力发展的规律。“手”和“数”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人的双手各有五个手指,加起来共有十指,这和以十为单位的十进位法相同;而且数一个手指,曲一个指头,“数”和“手”的感觉又联系在了一起。学数数没有一个孩子不从扳手指开始。 不要小看学数数,智力在数数中跳跃。因为“数”是个抽象概念,概念一进入思维的领域,就改变了之前感觉思维的模式,思维这时会发生小小的质的变化。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知道身边事物的一些概念了。 扳手指可以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同理,分类和穿线游戏之对形状,撕纸和捏面团游戏之对属性,敲击游戏之对声音,都有促进概念认识的功用。
朋友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进屋看到教授5岁的小女儿,满头金发,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纯蓝的一潭湖水,简直惊为天人。收下朋友带去的中国礼物,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微笑道谢,朋友禁不住夸奖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 教授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女儿走了之后,她的脸色严肃了起来:“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朋友大惊:“我一番好意夸奖她,伤害二字从何谈起?”教授摇摇头:“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这件事,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但孩子还很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给孩子造成了误区。 “其实,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这是她自己努力的
要点一:多对孩子说话 语言的早期教育对孩子很重要。从婴儿诞生起,你就要对他多说说话,这对孩子的情感、智力、脑功能的发育都有好处。 首先,让宝宝听不同的声调、语气,对耳膜是一种良性刺激,对孩子来说也是适应和熟悉的过程。此外,爸爸妈妈对着孩子说话时的表情、眼神和动作也是对宝宝的视觉刺激,可以让宝宝慢慢学会对情境的领悟,能让孩子领会大人的爱,产生安全感。 对宝宝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宝宝。可说的内容很多,你和宝宝正在做什么、看到什么就讲什么给宝宝听。例如,你可以把宝宝身边物品的名称一一教给他“宝宝看,这是花,是红颜色的花”;也可以亲亲宝宝,告诉他“爸爸妈妈好爱你”。 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这样就
8月20日,年仅26岁的衡阳籍博士生孟懿,在其就读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跳楼身亡。孟懿“毫无征兆”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什么也没带走,却给他的父母、亲人、导师和湖南老乡们,留下了无尽的痛惜和喟叹(9月12日《潇湘晨报》)。 其实,自今年2月起,包括孟懿在内,我国已先后发生了4起博士生自杀的悲剧事件。这些智商超群、勤奋好学的“有为青年”,其情商、意志力和责任心,竟如此低下和薄弱,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逝者已已,我不忍给予孟懿太多的责怪,但一个在读博士生本应是理性、豁达、负责任、情知和谐的精英之士,可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其意志与精神的防线怎会如此不堪一击?对生他养他的父母和重金培育他的国家怎会如此决绝? 教育本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满足学生适应自身发展的认知需要,还要满足学生
我们知道所谓放养,就是让动物离开人类的掌握,脱离家庭养护、圈养,回归到大自然中,让它们更具有本质的生存状态。 而放养教育,就是尽量让孩子们能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一点的地方进行感性及理性的练习及指导。 1、激励 孩子进行活动时,给些正面准确的鼓励,让他们的行为得到正确取向的信号,这是认识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认定教育。认定教育是人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认定的好坏,会影响孩子们以后的行为取向,甚至可以决定孩子们一生的命运。 2、有制约 要对危险的状态进行制约,出现危险状态时,制约、制止都是必要的,孩子们年龄小自制能力差,他们需要一定的看护,甚至是保护状态都是可以的。 3、有示范 是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行为、语言、操作等不规范的时候,老师及家长要给孩子们做示范。示范的次数、快慢不能千篇一律,看孩子的接受能
记得有人说过:快乐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看着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穿上轮滑鞋,看着他(她)摔倒、看着他(她)站起、看着他(她)迈出第一步……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心疼?欣喜?……无论怎样,轮滑将为我们的小宝贝带来快乐,它是一个生产快乐的过程。 时下,不少幼儿园里已经开设了专门的轮滑课。不过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也能学习轮滑,我们可是第一次听说。到底轮滑对于小宝宝而言有什么好处?这么小的宝宝该如何学习轮滑?……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我们联系到了天津卓美天使婴幼园的李主任,请她为我们揭开宝宝轮滑的秘密吧。 一、什么是婴幼儿轮滑? &nb
(导语)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怎么管教孩子?爸爸妈妈也常有分歧。这里的四对夫妻就遇上了这样的问题,让我们看看在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如何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更好的教育方法。 1 “儿子大哭大闹,我觉得该给他点温柔的惩罚,爸爸的办法是不理他。 ” 出场家庭: 爸爸:罗志,工程师,35岁 妈妈:桑妮,职员,32岁 儿子:罗家家,3岁 教子难题: 如果事情不是按照家家的想法去办,家家一定会大喊大叫或者大哭大闹一番,以示不满。每到这个时候,妈妈都认为孩子情绪太激动了,该给他点温柔的惩罚,比如“面壁思过”。但是爸爸却不这么想,他说太太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每次儿子安静不了10分钟就又开始新一轮的哭闹了。爸爸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他还没有自己彻底休战以前,绝不理他。 改造策略: 教育学博士简认为,因为孩子的行为不够好而惩罚他,不但不能教会他什么才是正确的
——在地震76个小时之后,一个叫做曹健强的东汽中学高二年级的男孩子,用他的微笑对着死神挥了挥手,说了一声:“No!”他用无法想象的毅力向世人证明了,即便是在如此危险和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和乐观是多么有力的强心针。—— 这是我刚刚看到的一个报道。黄金72小时的救援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奇迹在出现,生命的顽强在感动我们,实施救援的人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希望。当伞兵无法降落时,他们说:“死也要跳下去,也要和地面的老百姓在一起!” 这次地震,发生的时间是孩子们集中上课的时间,这就和上班的成人、居家的人或在外面的人不同,成人相对没有这么密集的集中工作。也正是这样,营救出来的多以孩子为主,因为他们被压埋的最多。 那些活着被救出来的学生说:“我们出来以后,一定好好学习……” 孩子们,在危难的关头,不能哭,一定要镇静,要活着!温家宝爷爷说:“一定要好好活
现在一些家长很难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这样就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来了解孩子的思想脉搏,指导孩子健康成长.甚至有些家长抱怨说,他简直把该想的办法都想尽了,也用遍了,但收效甚微.可是家长们往往忽略了你的许多办法是否适合孩子的"胃口,"他对你的办法有多大兴趣,是不是触摸到他们的兴奋点. 那么,家长怎样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呢.笔者有几条建议不防一试.即从"四个替代"入手. 一.以肯定和赏识替代否定和贬低,增强孩子的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那怕是一点滴长处家长都要给以明确的肯定,特别是再客人面前适时肯定孩子的长处,会给孩子增取面子.那怕是一点滴优点都要抱以赏识的态度,因为优点会在赏识中膨胀而放大.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暂时的落伍不能过早的否定,因为努力当中不言败,人们常说的看谁能笑到最后不无这方面的道理.更不能因一些小小的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大多数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任性的行为,尤其是在2~4岁最为常见。一些爸爸妈妈对孩子过于溺爱、娇惯,凡事都顺着孩子的心意。一旦某件事不能按照孩子的想法去做,孩子就会任性地大哭、大闹。如果爸爸妈妈为此而心疼做了第一次让步,这就让孩子意识到了他的这种做法十分有效,以后就会不断使用这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滋养了孩子任性妄为的坏毛病。此外,孩子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在多次尝试、努力做某件事情后仍旧失败,这种挫折感也会让孩子大发脾气。对于这些情况,爸爸妈妈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方法: ⑴ 平日不要过于娇惯孩子,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不是万能的,不是他的每一个要求都能够实现。 &
最近,在英国哈罗盖特召开的皇家学院心理学年会上,伦敦心理学研究者塞巴斯蒂安?克拉莫尔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应该得到特别的呵护,因为母亲特别的照料对婴儿大脑的发育具有长远的积极影响。 克拉莫尔指出,受到更多疼爱的孩子在长大后将具有更强的社会生活能力。 德国《明镜》周刊27日报道,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婴儿大脑生长的危及关头就在孩子出生的第1个月内。在这期间,父母应该对孩子给予特别的爱护。 克拉莫尔认为,如果孩子在这一阶段没有得到很好地照顾,那么孩子在今后更容易成为一个疯狂的足球流氓,而不是一个自信的勇敢者。
一个人去求职,随手将地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考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的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有人劝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
在管教孩子方面,夫妻之间的偶尔争执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继承了不同的关于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哲学。看看下面的这些建议,或许对你有点帮助。 ▲教育孩子不一样没有关系。你和丈夫对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孩子恰恰可以从中受益。看到你和丈夫对问题有争论,孩子会学会用不同的观点看问题。 ▲父母双方永远达成统一战线。尽管父母双方对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方式是健康有益的,但是不要把双方明显的冲突表现出来。在孩子面前争论如何管教孩子,这只会强迫孩子在父母双方中作出选择。对于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比如孩子该睡觉了或者孩子们在打架,夫妻之间尽量事先商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找到你能够接受的妥协方式。不必等出了问题,夫妻之间再争论不休。有时候,妥协意味着你同意在一些事情上按照当丈夫的方法解决。孩子需要得到信息仅仅是父母双方都支持这样的决定。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美国学者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10万个孩子。其中,排在前10条的是: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我女儿在读幼儿园中班,昨天回家的路上,我发现她眼睛有点肿,她说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过得很不开心。 怎么回事? 他们班里一只小兔子死了,他们为小兔子举行了一场告别会,她和小朋友们都哭得很伤心。我上他们幼儿园网站看了看,老师拍了不少照片,小朋友们哭得淅沥哗啦(编者注:稀里哗啦似乎更通俗)。我看得都很感动。 网友“水×”的女儿今年5岁,在拱墅区蓓蕾幼儿园上中班。 四月份刚开始的那几天,中二班班主任俞老师安排了一个主题活动,叫“我和我的动物朋友”。专门在教室里成立了一个动物角,老师请小朋友们把家里带来的小动物放在一块,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爱吃什么?每天有没有长大?并且制作小动物成长简图,挂在墙上。 小朋友们陆陆续续带来鹌鹑、小鸭子、青蛙、小乌龟、泥鳅等十来种小动物。其中,小姑娘甜甜带来了可爱的小兔子,算是动物角的明星了。一有时间,小朋友就围
聚会上的可乐 聪聪妈妈带着聪聪和朋友一家吃饭,朋友点菜时问孩子,“小家伙,想喝点什么?来个可口可乐。”妈妈赶紧说:“不给他喝可乐,在家也是不让他喝的。”朋友说:“今天大家高兴,喝一点儿没关系的。”妈妈不好意思再拒绝,就这样,聪聪借机满足了自己的“可乐瘾”,一人喝掉一个大桶可乐。 妈妈支招:想办法让孩子自己说出“不喝可乐”的话,这是最成功的。既不会驳朋友的面子,又让孩子很高兴,然后乘机再表扬孩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如何让孩子自觉表达自己不喝可乐的想法,这要家长在平时生活中,根据孩子的情况,多做些工作才行。 专家建议:家长吃饭前可以跟朋友说好,不给孩子要可乐。最好平时就常给孩子灌输“白开水最健康”的认识,当孩子在饭桌上能自动说喝白开水的时候
据《重庆商报》报道,重庆一名6岁的女童月月(化名),开始咿呀学语时,父母就开始教她学英语,后又学习法语和日语。经过家长5年的苦心训练,6岁的月月会讲3门外语,成为父母的骄傲。然而,年幼的月月并不能区分几种语系之别,认为是一种语言,所以一句话里经常有英语又有普通话,有时还夹一些法语和日语,产生语言沟通障碍,无法与小朋友正常交流。会多国语言的月月由于具备这种语言“优势”,反而成了语言沟通的“低能儿”,同伴的嘲笑和另类相待使得月月难以承受重压,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 0到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从最初的咿呀学语到掌握词汇、句子,再到完整准确地表达,一个5岁儿童即可完全掌握本民族语言——母语。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尽可能多地提供语言练习机会,发展儿童的母语,可以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五六岁的儿童并没有外语和母语的概念,不能区分不同
给孩子选书,书的纸张颜色、光泽度、色彩、画面都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要素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纸张不能太白 用白色纸张印制的书刊外观很漂亮,印刷非常精致,但读起来眼睛却很容易疲劳。 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对比度太强都对视力有不良影响。纸张过白,一是会增加颜色的对比度,二是反射光线过强,会过度刺激视觉神经,容易引起视觉疲劳。看电视为什么要开灯,就是要减小对比度。如果图书纸张看上去十分刺眼,或者看了不到10分钟眼睛就感觉累了,那纸张颜色肯定是不合适的。 反光不能太强 好的童书,色彩要柔和,接近自然色,反光不能太强烈。 反光越厉害,眼睛受到的刺激越强,眼睫状肌处于过度收缩的状态,眼睛特别容易疲劳,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功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