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 “妈妈,给我巧克力!”玩得满头大汗的林林跑回家里,对妈妈说。 “下楼的时候不是刚吃过吗?再吃牙会坏的。”妈妈不同意。 “我就要,就要!”林林跺着脚嚷起来。 “闹!再闹你爸爸回来又该揍你了。” 妈妈虽这么说,还是从盒子里取了一块巧克力递给他。不料林林嫌少,把巧克力一摔,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妈妈无奈地将整个糖盒送到他面前,林林这才破涕为笑,抓了一大把跑出去了。妈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唉,这孩子,总是这么任性。 分析: 林林是奶奶带大的。从小被视若掌上明珠,有求必应。林林想买什么玩具,爸爸妈妈说不买,爷爷奶奶就掏钱。一来二去,林林有主意了,说他他就闹,有时一闹一两个小时,他爸为此没少揍他,可好像也不起什么作用。 由此可看出,林林的任性、固执同成人的溺爱放纵以及教育不一致有关。任性的孩子,长大了就可能发展为刚愎自用、钻牛角尖的人,很
家庭中心人物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和养持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责难他人;在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勇于奋斗;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了罪恶感;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容忍;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谢;在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在接纳和友谊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人,也爱世界。 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基本任务就是为孩子的良好个性健康发展奠定最初的基础,全面提高孩子的基本素质。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主导因素。对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也就是家长
游戏折射孩子心理: 近日,张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女儿今年上初二,从放假开始每天“挂”在网上,不知道在玩些啥,开心得不得了。一天,孩子和同学的对话着实让张女士吃了一惊:“我‘老公’今天没时间,我要自己喂孩子了!你孩子多大了,让你省心不? ”、“我今天晚上要给我‘老公’做顿好吃的!最近我家装修,他可累坏了!”……和女儿沟通后才知道,原来是一种虚拟网络游戏…… 商家:卖得“火” 7月20日,记者来到三好街及辽大科技园附近一些软件专卖店,几乎每家店都有此类游戏出售。一业户给记者看了一种叫做“虚拟人生”的游戏软件,他称现在这种游戏软件定价在60元钱,卖得特别火,一般都是些学生来买。有大学生、中学生,甚至有小学生。其中十七八岁的孩子买得最多。 学生:我们都在玩 沈河区某初中一名女同学告诉记者:“我喜欢
很多妈妈偶尔会抱怨宝宝自私、懒惰、不爱学习、丢三落四、动手能力差、畏手畏脚……有没有想过是自己无意识地培养了一个个小懒虫、小气鬼、小笨蛋?而且你的溺爱是否让宝贝跟爱你呢?不一定!这里就有5种类型的妈妈,你可不要效仿哦! 溺爱型妈妈 特点: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宝宝吃;自己舍不得穿,却把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 后果:容易培养出自私的宝宝,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MOM育儿经:我和宝宝抢着吃 我宝宝刚两岁,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我看到院子里有一个3岁的小朋友,想要的东西没得到,就哭闹不止。他喜欢吃的东西谁也别想吃。 我想我的宝宝决不能这样,从他1岁半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学会
为孩子制作一份成长档案,已经成为越来越流行的时尚亲子方式。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此前举办的“档案联着你我他”大型咨询活动,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的关注。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活动中暴露出来的不会收集材料、材料分类不清、缺少统一编号和档案保管不当等问题,也显示了目前市民家庭制作成长档案时的“软肋”。为此,记者昨天专门请档案专家就此问题进行解答。 另外,近日市档案局(馆)、市文明办、市教委等还将推出“感动我们的100个瞬间———未成年人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在此次活动期间,市档案馆外滩新馆还将开设一系列免费专题讲座,让市民、学生掌握和了解制作成长档案的基础知识。 收全成长材料 近年来,市民在收集整理制作成长档案时出现三多三少问题:荣誉成绩多,挫折经历少;图片照片多,音像文字少;家庭生活多,校园活动少。 对此专家提醒,成长档案应该
Q:早期的智力开发必需吗?怎么做? 王文革:对于父母来说,早期的教育或智力开发都能够带来成就感,单这点看是很必要的,和他相关的有父母对孩子的持续关注和主动控制,可以保证大人时刻关注孩子的能力水平。但早期的开发和我们常说的智力开发有很大的不一样,因为孩子比较小,表达起来有困难,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重复的现象,所以有的父母可能把握不好,经常体验的不是成功的感觉,会逐渐地放弃。大人如果有精力,并且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指标有清楚地把握,智力开发活动应该算是和孩子早期交往的最佳方式。 Q:能简单教给我一点方法吗? 王文革:在内容上,主要是结合动作和语言,以游戏的方式来表达,这样孩子接受起来比较方便。在衡量孩子的智力水平时,可以比较一下身边同龄孩子,别人能做到的你可以尝试做一下,这样父母之间相互交流持续性把握得比较好。简单的方法并不是很多,
适合5岁宝宝的玩具分为:运动型玩具:利于宝宝锻炼体能,如:球类、跳绳、小自行车、沙包等。技巧型玩具:利于锻炼小肌肉群及机体协调能力,如:钓鱼玩具、画板和画笔、投球、套圈等。智力型玩具:利于锻炼思维和动手能力,如:拼图板、插塑积木、铁积木、橡皮泥、组装玩具、科学模拟玩具等。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幼儿期是发展语言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双向互动的语言交往随处可见。如:教师给幼儿讲故事,开展小小故事会,在角色游戏中,通过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对话,都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与幼儿在一起时,我会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让幼儿敢说、会说、多说。 一、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是语言的源泉,幼儿语言的丰富依赖于周围良好的语言环境。我在教室墙角处,给幼儿设置了一个图书角,鼓励幼儿将家中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共同阅读。在看书时,我鼓励幼儿从开始到最后,一
在大多数421家庭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育儿方面的代际矛盾。这种代沟式的养育往往是宝宝任性骄纵,或胆小怯懦性格的起因,如何沟通,减少差异,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呢? 方法 喂养上先认同再改变 案例:涛涛是在七月出生的,妈妈想给出生三周的儿子洗澡,被奶奶当即阻止了,结果还没有满月,涛涛就长了一头痱子,天天哭闹不止;奶奶还习惯用嚼烂的食物喂涛涛,妈妈在旁又不好阻止,只得提心吊胆地怕涛涛生病。 支招:此时如果直接批评老人,往往会使沟通更加困难。不妨先找出老人在育儿方面的正确经验,表示赞赏,然后再指出需要改正的地方;也可以让老人一起去医院儿保科,让医生讲解正确的做法,老人往往会容易接受。 提示:对于0~1岁的婴儿期宝宝,从一开始,父母最好就要掌握育儿的主动权,自己多承担些责任,让老人起辅助作用,这样会使育儿矛盾少很多。 方
美国运动学专家推出了一个儿童“运动金字塔”模式,对指导儿童体育锻炼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专家表示,希望“金字塔”能鼓励儿童多进行体育锻炼,并让他们在锻炼中体会快乐。 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运动生理学教授史蒂夫·鲍尔表示,运动金字塔的基础是2005年推出的儿童“饮食金字塔”,主要针对6至11岁儿童的体育锻炼,其核心思想是鼓励儿童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金字塔给出了不同强度的锻炼建议。“运动金字塔更多的是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去锻炼,而不仅仅是通过说教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 运动金字塔模式由4个层面组成。每天尽可能多地步行,收拾屋子和花园,爬楼梯和整理玩具等,构成了金字塔的第一个层面。这一层面是运动金字塔的基础,强调每天都应该进行。第二个层面着重鼓励儿童多进行有利出汗、提高心率的运动,主要为有氧运动,包括跳绳、打篮球、踢足球、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在自己独立做好一件事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走向新的成功。那么,怎样让孩子体验做好一件事后的喜悦呢? 1、要在家中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他想做什么,只要没有危险,就放手让他去做。要多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 2、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平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维护他们的独立意识。如果爸爸妈妈事无巨细地包办一切,只会使孩子对事物缺乏或降低兴趣,从而放弃进取,体会不到自己独立做好一件事的喜悦。 3、在孩子做错一件事的时候,不要随意批评,过多地指责他们做得不对,而是要以鼓励为主,保护孩子的积极性。 4、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不要太高。当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或达不到预期要求时,就要考虑根据孩子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修改,提出一些适合自
缘 起 “小朋友,请把手里的玩具收起来,我们要上课了!”“怎么又上课了!”“我不想上课!”“老师,再让我们自己玩一会儿吧!”面对孩子沮丧的小脸和此起彼落的抱怨声,兴致勃勃赶来上课的年轻老师愣住了。 经过一个假期的备课,老师为孩子准备了琳琅满目的课程:民间游戏课、讲演故事课、烹饪课、面具制作课……这些课程,全是按照学前教育纲要的要求,以游戏为主的。音感课上,孩子们可以张开彩虹伞,随着音乐在伞里钻来钻去,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在乐理课上,孩子们又变成小汽车,在铺满地面的五线谱地谱上时开时停,了解五线谱的线与间,以及它们代表的不同音高…… 这些游戏,都是孩子们以前很爱玩的,怎么现在他们就不喜欢了呢? 解 析: 孩子不愿意上课,是因为他们的自由活动时间太少了。游戏教学,形式虽然是游戏,却并不是完全的游戏,教师有自己的
1、读书是关键; 2、在公众面前不要批评孩子; 3、父母保持一致; 4、学会知足; 5、使用神奇的接触,比如拥抱; 6、不要抱怨; 7、坚持做你认为好的事; 8、停止指手画脚地评论; 9、同每一个孩子约会; 10、不要老是坐在电视机旁; 11、充分享受二人品茶的欢乐; 12、共享家庭的快乐与共同分担痛苦; 13、庆幸孩子们的差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从对近千名婴幼儿进行跟踪,一直到他们成年。他的基本结论是: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布卢姆认为,如果把17岁时的人做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出生后的前4年他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到8岁时已经获得80%,从八至十七岁只获得剩下的20%。 许多研究机构也得出了与布卢姆基本相同的结论,有人进一步指出:2到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4至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年龄;学习外语应从十岁以前就开始;而弹钢琴、拉小提琴必须从3岁开始。 如果错过了言语、听觉和运动区域的大脑神经细胞发育的关键时期,再来开发其智力就没有什么指望了。
孩子犯错误是经常的事,怎样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却非易事。“七个一”教子法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1. 避一避 批评孩子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切忌当众训斥孩子。 2. 缓一缓 家长在气头上批评孩子,难免会言语和行动过激。此时,最好先尝试着让自己放松,心平气和后再选择适当的方式教育孩子。 3. 选一选 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批评孩子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在融洽的氛围中,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批评,并认真思考、改正。 4. 绕一绕 借助讲述寓言、故事、童话等加以引申、发挥,含蓄委婉地教育孩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 冷一冷
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你对着它哭,它也对着你哭。 仔细想来,难道不是这样的吗?面对上天给予的种种恩赐与考验,怜爱与不公,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生活的事实,却可以以另一种心态来面对它。 感恩就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生活心态。感恩,可以是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病患看到第二天初升的太阳;可以是沙漠中断水口渴之人举步艰难之时发现一片绿洲;可以是迷茫无序之时忽然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对生活感恩,其实也是善待自我,学会生活。
孩子走路了!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这让你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对他走路的姿势,却不敢恭维。不要过于担心,当他越来越自信地迈出双脚时,他的腿也会站直了。 他总跌撞…… 会走已经有一个半月了,可他为什么还总是跌跌撞撞的?一直到1岁半,这都是完全正常的。在迈出了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大约3~6个月的时间,孩子他才能很好地控制脚步。没有跌跌撞撞的过程,是不可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脚步的。然而,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经常摔跤!他的肌肉还不是很结实。至于平衡的保持,他的内耳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记录下所有的参数。不过,到了2岁左右时,如果在公园的小路上走路,他还跌跌撞撞,除非他是有意这样做,否则那就要带他去看医生了。如果医生没有发现神经方面的毛病,他可能会建议你去看骨科方面医生,以排除骨架结构的问题。 他走路像螃蟹一样! 他的两脚朝内,像个大
儿童就未必没有心理问题。据美国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5年内咨询过儿科心理医生的孩子因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心理疾病的比率从6.8%上升到18.7%,同时发现孩子们受长期压力的影响而出现的症状已与成年人一模一样,他们也会出现心动过速、失眠、忧郁和焦躁不安。 一位妈妈诉苦道:“当我每天奔波在外,在充满竞争的环境里打拼的时候,有时,压力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可我没想到的是,女儿那么小,也会有压力。” 小孩子为啥会有压力 现在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社会已迫使孩子们不得不过早地承受压力和紧迫感。同时,因为自己太忙,所以父母总是每天都催促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赶紧穿衣服或吃饭。如今,轻松地和孩子们一起交谈和娱乐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非常稀少的,父母们已经没有时间能够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了。 同时,身处信
“大声讲话法”也是塑造孩子强者心理素质的方法。 要使孩子逐步提高自己讲话的声音,从小鼓励他敢于大声讲话。 永远用你朗朗的声音影响孩子。告诉孩子,讲话一定不要自私, 一定要让声音到达对方的耳朵。你讲话的目的是把你的意思告诉对方,可是你够不着对方的耳朵, 就等于什么也没说。声音达到对方的耳朵,意思进入对方的心中。 这才叫讲话。 对小孩训练特别容易,小小的孩子几天甚至几小时就训练过来了。 很小的一个小孩,面对一堆海棠,叫声叔叔给一个。声音太小不行,大声叫给一个, 声音特别大给两个。 这不是玩耍吗? 那么,你可以不给海棠,可以打分。这个五分, 那个十分。可不可以呀?孩子很高兴地和你玩,很容易改变嘛。 大一点的孩子就要用欣赏、夸奖的方法,适当地帮他克服自卑, 逐步走向敢讲话的强者角色。 家长们要在表达问题上找到提高孩子积极性
妈妈们都希望孩子自信,成功,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是最棒的,所以,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严格要求孩子,但是错误的孩子,会毁掉孩子的自尊,如以下这些话: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