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饮食常识美食典故饮食调理中医养生
  • 芫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芫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芫花的功效 药性:苦、辛,温;有毒。入肺、脾、肾经。 主治:泻水逐饮、外用杀虫疗疮。尤以泻胸胁水饮见长,兼能祛痰止咳,故以治胸胁停饮所致的喘咳痰多、胸胁引痛最为适宜。外用能杀虫疗疮,用于疥癣秃疮、痈肿、冻疮。 1.治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 本品泻水逐饮,功似甘遂、大戟而力稍逊,叁者常相须为用。因其以泻胸胁水饮见长,兼能祛痰止咳,故以治胸胁停饮所致的喘咳痰多,胸胁引痛最为适宜,可单用或与大枣煎服。 2.治头疮,顽癣,痫肿 本品外用杀虫疗疮,治头疮、白秃、顽癣等皮肤病及痈肿,可研末单用,或加雄黄研末,猪脂调敷。 芫花配伍应用 芫花配甘遂:二药均有峻下逐水之功,然芫花善逐胸胁水饮;甘遂善行经遂水饮。二者合用,增强泻水逐饮,通利二便之功,适用于水停胁下,胸腹满痛、唿吸困难等症

  •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戟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大戟的功效 药性:苦,寒;有毒。入肺、脾、肾经。 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其泻水逐饮作用类似甘遂而力稍逊。又能消肿散结,用治热毒疮肿、瘰癧痰核。内服外用均可,以外用为主。 1.治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 本品苦寒降洩,泻水逐饮,功似甘遂而稍逊,用于水肿、鼓胀、胸胁停饮而正气未衰者,每与甘遂、芫花同用,如十枣汤(《伤寒论》)。 2.治疮痈肿毒,瘰癧痰核 本品消肿散结,内服外用均可。适用于热毒壅滞之痈肿疮毒,痰火凝结之瘰癧痰核。痈肿疮毒者可鲜用捣烂外敷,瘰癧痰核者可与鸡蛋同煮,食鸡蛋。 大戟配伍应用 大戟配甘遂、白芥子:大戟、甘遂泻水逐饮散结;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叁者伍用,有祛痰逐饮之功效,用于治疗痰饮停滞膈下之咳嗽、胸痛、胁痛、喉中痰鸣,或胸背、颈项突然隐痛不忍,或手足

  • 甘遂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
    甘遂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

    甘遂的功效 药性: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主治:泻水逐饮、消肿散结。适用于水肿、大腹臌胀、胸胁停饮而正气未衰者。尚能荡涤痰涎,用于顽痰凝结、癫痫发狂。外用消肿散结,可治疮痈肿毒。 本品苦寒降洩,「专于行水,攻决为用」(《本草衍义》)。能「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乃洩水之圣药」(《本草匯言》)。作用迅勐,药后可连续泻下,使体内潴留水饮排泄体外。主要用于水肿、大腹鼓胀、胸胁停饮而正气未衰者,可单用研末服,或与大戟、芫花为末,枣汤送服,如十枣汤(《伤寒论》)。 此外,本品尚逐饮行痰,可用于顽痰凝结,癫痫发狂,常以本品为末,入猪心内煨过,与朱砂末为丸服,如遂心丹(《济生方》)。「服后,大便连泻七八次,降下痰涎若干,癫狂顿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甘遂配伍应用 甘遂配大黄:甘遂峻下逐水;大黄清热泻下。

  • 郁李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郁李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郁李仁的功效 药性:辛、苦、甘,平。入脾、大肠、小肠经。 主治:润肠通便、下气利水。本品甘平质润,辛行苦降。走后阴,能润燥滑肠,兼行气滞。 1.治肠燥便秘 本品甘平,质润多脂,能润肠通便,功似火麻仁而力强,无补虚之用。且辛行苦降,兼行大肠气滞。「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本草纲目》),常与火麻仁、柏子仁、杏仁等同用,如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2.治水肿腹满,脚气浮肿 本品其性主降,能利小便,通水道,可使「小便利则水气悉从之而出」(《本草经疏》)。适宜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水气泛滥之证,每与桑白皮、赤小豆等同用,如郁李仁汤(《圣济总录》)。 郁李仁配伍应用 郁李仁配火麻仁:郁李仁体润滑降,下气利水,行气滑肠通便;火麻仁滑利下行,走而不守,功专润燥滑肠,泻下通便。郁李仁偏

  • 芒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芒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芒硝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药性:咸、苦,寒。入胃、大肠经。 主治: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主入大肠与胃经,既能泻热通肠,又善润软燥坚之大便,为治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外用能清热消肿,常用治咽痛、目赤、疮肿等多种热毒病症。 1.治便秘、大便燥结 本品苦寒泻热通便,味咸润燥软坚,能使燥结坚硬之大便软化而易于排泄故为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之要药,每与大黄相须为用,如大承气汤(《伤寒论》)。 2.治热毒证-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本品外用清热消肿,可用于多种热毒证。若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与硼砂、冰片等共研末吹患处,如冰硼散(《外科正宗》)。治目赤肿痛,可用本品化水点眼,或煎汤熏洗。治痔疮肿痛,可单用水煎局部熏洗。治肠痈初起,可与大黄、大蒜共捣烂外敷。 此外,本品外敷尚可回乳,

  • 瞿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瞿麦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瞿麦的功效 药性:苦,寒。入心、小肠经。 主治:利尿通淋、活血通经。尤以热淋小便淋沥涩痛者为宜。性善下降,「力可行瘀」(《本草便读》),有活血通经之功,适用于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 1.治淋证-小便不通,涩痛 本品苦寒,主入心与小肠经。长于「利小肠而降心火,逐膀胱湿热,为通淋要药」(《药性切用》)。对于热淋,血淋,石淋等诸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必实有湿热壅滞者为宜」(《本草正义》),常与篇蓄、车前子、滑石等同用,如清淋颗粒(《中国药典》)。 2.治经闭瘀阻 本品苦洩下行,有活血通经之功,对于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可配益母草、赤芍、丹参同用。 瞿麦配伍应用 瞿麦配海金沙:瞿麦长于利水通淋;海金沙长于通淋消石。二药配用,有通淋利水消石之功能,用于治疗热淋或石淋之茎中疼痛

  • 神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神曲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神曲的功效与作用 药性:甘、辛,温。入脾、胃经。 主治:消食化积、健脾和胃。适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等。因其兼能发散风寒,故对风寒表证兼有食滞者尤宜。此外,尚能助金石药物之消化。 本品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胃和中。能「扶脾胃以进饮食,消隔宿停留胃内之食」(《滇南本草》)。适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食呕逆等,常配山楂、莱菔子、陈皮等,如保和丸(《丹溪心法》) 此外,本品又能助金石药物之消化,凡丸剂中有金石、贝壳类药物难以消化者,可以之为赋型剂糊丸,以助消化。 神曲配伍应用 神曲配陈皮:神曲甘温调中,辛散行滞,具有消谷麦酒食而除陈腐之积,导滞气而和胃调中之功;陈皮辛开苦降,善行牌胃气滞、燥湿化痰而和胃安中。两药配伍,既使健脾和胃、消积化滞之功得以增强,又能燥湿化痰、和胃止呕

  •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柿蒂的功效 药性:苦、涩,平。入胃经。 主治:降气止呃。专入胃经,善能降胃气,「疗呃逆灵」(《本草蒙筌》),为止呃之要药。因其性平和,凡胃气上逆之呃逆,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选用。 本品味苦降洩,专入胃经,善能降胃气,「疗呃逆灵」(《本草蒙筌》),为止呃之要药。因其性平和,凡胃气上逆之呃逆,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选用。 若治胃寒呃逆,常配丁香、生姜,如柿蒂汤(《济生方》)。 治胃热呃逆,可与竹茹、陈皮、姜汁合用,新制橘皮竹茹汤(《温病条辨》)。 治脾胃虚寒呃逆,常与丁香、人参、生姜同用,如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柿蒂配伍应用 柿蒂配旋覆花:柿蒂苦涩平,善于降逆止呃;旋覆花体轻性降,有降逆止呃之用,两药合用,降逆止呕之力更着。用以治疗胃寒挟湿之呕恶、噫气、心下痞满。 柿蒂

  •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食用方法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食用方法

    乌药的功效 药性:辛,温。入肺、脾、肾、膀胱经。 主治: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尤为治寒凝气滞、胸腹诸痛之要药。下达肾与膀胱,能温下元,散冷气,缩尿止遗,适用于肾阳不足,膀胱虚冷之小便频数、遗尿不止。 1.治寒凝气滞证-少腹冷痛,脘腹痞满者 本品味辛行散,性温祛寒。「诸冷能除,凡气堪顺」(《本草蒙筌》)。「凡病之属气而涉寒者皆可治」(《本草思辨录》)。尤为治寒凝气滞,胸腹诸痛之要药,每与沈香相须为用。若治寒凝气滞,少腹冷痛,脘腹痞满者,常与沉香、肉桂、香附等同用,如暖脐膏《中国药典》)。治肝经寒凝气滞,少腹痛引睪丸,偏坠肿胀者,常与小茴香、青皮、高良姜等同用,如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治疗经寒腹痛,常与香附、木香、当归等配伍,如乌药汤(《济阴纲目》)。 2.治尿频,遗尿 本品性温,下达肾与膀胱,能温下元,散冷气,

  • 青皮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
    青皮的作用与功效与副作用

    青皮的作用 药性:苦、辛,温。入肝、胆、胃经。 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取其破气散结之功,可用于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1.治肝郁气滞证-胸胁胀痛等 本品辛散温通,苦洩下行,药性较峻。主入肝经,长于疏肝郁,破滞气,为肝胆二经气分之药。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乳房肿痛、疝气疼痛等。若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者,常配柴胡、郁金、香附等同用。治乳痈初起,肿胀疼痛者,常与瓜蒌仁、牛蒡子、柴胡等同用,如瓜蒌牛蒡汤(《医宗金鉴》)。治乳癖,症见乳房肿块或结节者,常与柴胡、王不留行、海藻等同用,如乳疾灵颗粒(《中国药典》)。治疗寒疝,少腹痛引睪丸者,则与乌药、小茴香、川栋子等同用,如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 2.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本品行散苦降,入胃经,有较强的破气、消食、止痛之功。

  •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小茴香的功效 药性:辛,温。入肝、肾、脾、胃经。 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适用于下焦寒凝诸痛,尤为治寒疝腹痛、睪丸肿痛之要药。入脾胃经,能温散中焦之寒,调理脾胃之气,为「温中快气之药」(《本草匯言》),适宜于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 1.治寒疝腹痛,痛经,少腹冷痛 本品辛温,能温肾暖肝,行气止痛,为治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症见少腹痛引睪丸,偏坠肿胀的要药,常与乌药、木香、川楝子等同用,如天台乌药散(《圣济总录》)。若治肝经受寒所致少腹冷痛,或衝任虚寒、寒凝气滞血瘀之痛经,多与当归、川芎、肉桂等同用。 2.治胃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本品辛能行气,温能散寒,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止呕。为「温中快气之药」(《本草匯言》)。适宜于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食少吐泻与高良姜、香附、白术等同用。

  •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食用方法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及食用方法

    虎杖的功效 药性:微苦,微寒。入肝、胆、肺经。 主治: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入肺经,能清降肺气,止咳化痰,用于肺热咳嗽,兼能凊解热毒,泻热通便,可用于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及热结便秘。 1.治湿热证-小便涩痛,淋浊带下等 本品苦寒,长于走下焦,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而出,有清热利湿之功,常用于黄疸,淋浊,带下等下焦湿热证。若治湿热黄疸,可单用本品煎服,或与金银花、黄连、蒲公英等同用,如双虎清肝颗粒(《中国药典》)。治湿热蕴结下焦之小便涩痛,淋浊带下,可单用为末,米饮送下,或配黄柏、车前子、萆薢等同用 2.治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本品苦寒,有清热解毒之效。若治热毒疮疡,可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同用。治水火烫伤,可单用研末,水调敷,或与黄柏、冰片同用,如烧伤灵酊(

  • 中药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萆薢的功效 药性:苦,平。入肾、胃经。 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因其性平,以「治湿为长,治风次之,治寒则尤其次也」(《本草便读》),故以治湿邪偏盛之着痹最为适宜。 1.治膏淋,白浊,带下-小便混浊、治妇女湿盛白带过多者 本品性味淡薄,主入胃经。善「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故能去浊分清」(《本草纲目》),凡「男子白浊,茎中作痛,女子白带,病由胃中浊气下流所致,以此入胃驱湿,其症自愈」(《药品化义》)。尤为治小便混浊,白如米泔之膏淋要药,常与益智仁、石菖蒲、乌药同用,如萆薢分清饮(《杨氏家藏方》);若治妇女湿盛白带过多者,可与薏苡仁、白术、泽泻等同用。 2.治痹证 本品能祛风湿,舒筋络而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因其性平,以「治湿为长,治风次之,治寒则尤其次也」(《本草便读》)。故以治湿邪偏盛之着痹最为

  • 石韦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石韦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石韦的功效 药性:甘、苦,微寒。入肺、膀胱经。 主治: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因兼能凉血止血,故尤宜于热伤血络之血淋,也适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等血热妄行诸岀血。入肺经,能清肺气,止咳喘,用于肺热咳喘。 1、治淋证-小便不利 本品苦寒下行,长于「通膀胱而利水湿,善能通淋」(《本草分经》)。为治湿热诸淋,小便不利之常用药物,可与苦参、篇蓄、黄芪同用,如復方石韦散(《中国药典》)。因其兼能凉血止血,故对于热伤血络之血淋用之尤佳,常与当归、蒲黄、芍药等同用,如石韦散(《千金方》)。 2、治肺热咳喘 本品药性寒凉,归肺经而能清肺热,止咳喘。用于肺热咳喘,可配鱼腥草、黄芩、芦根等同用。 3、治血热出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本品性寒清热,入血分,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

  • 海金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海金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海金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药性:甘、咸,寒。入膀胱、小肠经 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止痛。尤以止尿道疼痛擅长,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因其诵利水道,也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用于各种淋证。本品其性下降,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功专利尿通淋止痛,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治热淋急病,以海金砂为末,甘草汤送服;治血淋,配牛膝、琥珀、小蓟等药;治石淋,同鸡内金、滑石、金钱草等配伍;治膏淋,常与萆薢、滑石等同用。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本品又能利水消肿,尤以湿热肿满为宜。多与泽泻、猪苓、防已、木通等配伍,以加强利尿消肿的作用。 海金沙配伍应用 海金沙配金钱草:海金沙性善下降,能泻小肠、膀胱血分之湿热,功专通利水道;金钱草利水通淋,尤以排石见长。二药配用,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作用加强。适用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

  • 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地肤子的功效 药性:辛、苦,寒。入肾、膀胱经。 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适用于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又能祛风止痒,为治风疹、湿疹、阴痒带下等瘙痒性皮肤病的常用药,内服外用皆宜,尤以外用为佳。 1.治淋证-小便不利、涩痛 本品苦寒降洩,「入膀胱而除浮肿,利小便而通淋闭」(《药性切用》)。「凡小便因热而见频数及或不禁,用此苦以入阴,寒以胜热,而使湿热尽从小便而出」(《本草求真》)。用于膀胱湿热,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可与木通、瞿麦、冬葵子等同用,如地肤子汤(《济生方》)。 2.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阴痒带下 本品苦寒能清热祛湿,味辛能散肌肤之风,具有良好的止痒之功,为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常用药。若治湿热蕴结肌肤所致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可与苍耳子、川芎、红花等同用,如肤痒冲剂(《部颁标準》)。治湿热下注之阴部

  • 香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
    香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毒副作用

    香加皮的功效 药性:辛、苦,温;有毒。入肝、肾、心经。 主治:祛风湿、通痹止痛。本品性温,能温助心肾,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多用于下肢水肿,心悸气短者。辛散苦燥,能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治风寒湿痹,腰膝拘挛及筋骨疼痛。 1.治下肢浮肿,心悸气短 本品性温,主入心、肾二经,有温助心肾,利水消肿之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多用于下肢水肿,心悸气短者,可与葶苈子、黄芪等药同用。 2.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本品辛散苦燥,能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筋骨疼痛,常与怀牛膝、木瓜、巴戟天等同用。 香加皮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香加皮中的α或β香树酯醇乙酸酯4omg/kg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0天,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或醋酸所致的小鼠或大鼠的足肿胀。

  •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猪苓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猪苓的功效 药性:甘、淡,平。入肾、膀胱经 主治:利水渗湿。可广泛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洩泻,淋浊,带下等水湿滞留或湿浊下注之证。 本品甘淡性平,其性沈降,主人肾与膀胱经。「功专于行水凡水湿在肠胃、膀胱、肢体、皮肤者,必须猪苓以利之」(《本草新编》)。「渗利泻水,较之茯苓更捷」(《长沙药解》)。广泛用于上述水湿滞留或湿浊下注之证,可单用,或与茯苓相须为用。 猪苓配伍应用 猪苓配白术:猪苓长于利水渗湿;白术长于益气健脾燥湿。两药合用,有健脾益气,渗湿利水之功效,用于治疗水湿偏盛、清浊失调之水泻、尿少,身倦纳呆。 猪苓配大腹皮:猪苓长于利水渗湿;大腹皮长于下气行水。二药合用,有利水除胀之功效,用于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者。 猪苓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猪苓

  •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草豆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药性:辛,温。入脾、胃经。 主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温燥之性较强,行气之力稍逊。对脾胃寒湿偏盛之脘腹胀满冷痛,食少呕逆者宜之。 1.治寒湿中阻证-脘腹胀满冷痛,不思饮食,舌苔白等 本品芳香温燥,功用与豆蔻相似,但温中燥湿之力强,而行气之力稍逊。主要用于寒湿困脾,气机不畅,脘腹胀满冷痛,不思饮食,舌苔白,常与干姜、厚朴、木香等同用,如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2.治呕吐-胃气上逆的呕 本品香能入脾,能祛脾胃之寒凝湿滞,降逆止呕。主要用于寒湿内盛,胃气上逆的呕,常与高良姜、白术、陈皮等同用,如草豆蔻散(《圣惠方》)。 草豆蔻配伍应用 草豆蔻配吴茱萸:草豆蔻行气散寒,燥湿止呕;吴茱萸祛寒止痛。两药相伍,行气散寒、燥湿止痛作用较好,适用于脾胃气滞,寒

  •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因其以祛湿见长,「发汗解表最验」(《本草易读》)。故治风寒湿痹以湿盛之着痹为宜,治表证以风寒夹湿者为佳。尚能明目,用于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1.治湿阻中焦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慾不振,舌苔白腻等 本品苦温燥湿,辛香运脾,气味浓厚,最能燥脾健胃,「为湿家要药(《本草徵要》)。主要用于湿滞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慾不振,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甘草等配伍,如平胃散(《和剂局方》)。若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或外溢肌肤之水肿,可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如胃苓汤(《世医得效方》)。 2.治痹证-两足麻木或肿痛,痿软无力等 本品味辛主散,性温而燥,燥可去湿,故以治湿盛之着痹尤宜,常与薏苡仁、独活、羌活等同用,如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若湿热下

相关视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