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麦性甘,温。归肝、肺经。补虚,敛汗,止血。用于自汗、盗汗、虚汗不止,吐血,崩漏。常用量15g~30g。野燕麦全草功效基本同果实,用于吐血,血崩,白带,便血,自汗,盗汗。常用量15g~60g。
野燕麦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高60~120cm,具2~4节。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长1~5mm;叶片扁平,宽4~12mm。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状,分枝具角棱,粗糙。小穗长18~25mm,含2~3个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轴节间,密生淡棕色或白色硬毛;颖卵状或长圆状披针形,草质,常具9脉,边缘白色膜质,先端长渐尖;外稃质地坚硬,具5脉,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芒从稃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cm,膝曲并扭转。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不易与稃片分离,长6~8mm生物学特性:一年生中生禾草,生长于荒芜田野或为田间杂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花果期4~9月。原产地:南欧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于世界各地。
野燕麦果实全体呈飞燕状。颖片2,黄绿色;稃片2,棕褐色;颖2枚,每一颖外的外稃近中部具芒,芒针弯曲,与另一外稃的芒针相结时如燕尾。种子长圆形,两端略尖,表面浅黄棕色,皱缩,腹面中央有1条纵沟,长6mm-8mm。质硬,断面黄白色,粉性。气微,味淡。以种粒饱满均匀、粉质重、无杂质者为佳。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