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让爸爸成为孩子的第一偶像
    让爸爸成为孩子的第一偶像

    让爸爸成为孩子的第一偶像   我们讲起偶像这个词往往会同那些银幕上奕奕闪光的明星,或是报刊上到处宣传的英雄联系起来,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形象与品质俱佳,风度与才气并存的人并不多见。反而,只要在孩子心中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好男人、好爸爸,那么每个爸爸都可能成为孩子的偶像——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任偶像。   一、偶像是需要有正义感的(当孩子的小伙伴玩滑梯时插队……)   杰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学的路上杰杰都会讲许多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这天,他告诉爸爸“元元今天滑梯时不肯排队,一次次插在我前面!”爸爸问“那么你怎么做了呢?”杰杰很委屈地说“我能怎么办啊,元元长得比我高多了,我又打不过他的喽。”爸爸笑了,摸摸儿子的头说“嗯,

  • 如何让“坐不住”BB“坐住”
    如何让“坐不住”BB“坐住”

    如何让“坐不住”BB“坐住”   一个孩子是否能坐住,是跟其年龄密切相关的。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时间不同,一般来说,3岁前的孩子注意力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3-4岁孩子的注意力时间在5-10分钟,4-5岁孩子的注意力在10-15分钟,5-6岁孩子的注意力基本在20分钟左右。另外,儿童注意时间的长短还受个体差异以及环境的影响较大。儿童对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注意时间可能会延长5-10分钟左右。了解了这些,相信父母就可以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常,如果3岁孩子注意时间在20分钟那才叫不正常。父母不要光看孩子注意时间的长短,一定要关注其年龄特征。   如何培养宝宝良好的注意力   上面已经说了,儿童注意的时间由个体的差异及环境的因素,因此,通过后天的有意识培养可以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品质。以下的一些方法将有助于父母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品质:   1、让孩子

  • 睡前的故事形式大于内容
    睡前的故事形式大于内容

    睡前的故事形式大于内容   睡前故事是一种催眠,同时也是一种心灵抚慰。让宝宝紧张的情绪得以缓和。   “很久很久以前……”每当夜幕降临,伴着那句经典的故事开场白,一个又一个睡前故事插着爱的翅膀,飞到孩子们的枕旁。一边感受着父母的浓浓爱意,一边围绕故事的主角和场景展开无尽的想象。对于宝宝而言,还有什么比讲故事更好的睡前礼物呢?   面对多如牛毛的睡前故事印刷品和音像制品,以及电脑、手机和儿童故事机等新型早教工具,当下的父母所要纠结的问题不是睡前要不要讲故事,而是要讲什么故事以及如何讲故事的问题。面对父母的诸多困惑,三位分别来自早教、心理学和儿童文学领域的专家各抒己见,虽然他们观点不尽相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一点:睡前故事的意义,形式大于内容。   观点碰撞   睡前故事≠睡前功课   “孩子们爱听故事,因为

  •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孩子需要理解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和别人怎么相处;他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他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他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建立了规矩的孩子,并不仅仅是“乖”、“听话”和“好调教”,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保证孩子在秩序中成长,让孩子们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与和谐的氛围。   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来立规矩   1岁的孩子   特点:好奇、好动,而且精力充沛。此时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和重大任务是探索周围的世界。   典型行为:开始认知语言,懂得一句话里字词的前后关系了;他们还不了解外界的环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比如说,他们并不知道玻璃花瓶摔在地上会碎的;

  • 有些事情不能对BB做
    有些事情不能对BB做

    有些事情不能对BB做   教育孩子,有些话是不能对还说的,有些事是不能对孩子讲的。以下10件事,不能对孩子做哦。   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这么这样笨啊!”每当这类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 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   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

    标签:家庭教育
  • 切勿让小孩沉迷电游
    切勿让小孩沉迷电游

    切勿让小孩沉迷电游   面部表情僵硬、不擅长社会交往,只会“宅”在家中玩电脑游戏,这似乎成了当下很多少年儿童的真实写照。英国某慈善组织的一项最新报告提出,由于通宵沉迷于电脑游戏,很多少年儿童都出现了“僵尸化”的趋势。   沉迷电游也是“毒瘾”   这家专为游戏上瘾的儿童提供援助的慈善组织指出,孩子们经常通宵沉迷电脑游戏而睡眠不足,社会技能出现大滑坡。该组织警告说,这一代儿童正面临对“真实人际关系”失去热情和激情的危险。   社工保罗·布塞尔介绍说,现在有不少年轻人看上去神色茫然、心不在焉,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吸毒,而是因为沉迷于电脑游戏导致极度缺乏睡眠,没有精神。他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毒瘾表现。”弗莱彻是英国一家儿童和媒体慈善组织的负责人,他补

  • 解读儿童自杀
    解读儿童自杀

                                        解读儿童自杀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专家介绍,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

  • 教你如何克服宝宝的分离焦虑?
    教你如何克服宝宝的分离焦虑?

                教你如何克服宝宝的分离焦虑?  1.确信分离环境的安全性   如果要安排宝宝独睡,必须先确认睡眠的环境是否安全、安适。如果要将宝宝托给保姆或托育中心来照顾,也应该先确认替代照顾者不要超过2人以上,而且能经常陪伴在宝宝身旁,另外托育环境的安全也不容忽视。   2.让宝宝觉得安心才离开   在必须和宝宝分离的情况下,最好给宝宝一点适应的时间,建议父母先陪伴宝宝,直到他比较放松后再离开。当然,如果能预先让宝宝有心理准备就更好的,如果能早早建立起“预告”与“预先熟悉新事物”的习惯,就能让宝宝在未来的生活历程中更为顺利。   3.记得和宝宝说“再见”   父母要记得在分开时与宝宝说&ldqu

  • 善于用言语处理好亲子关系
    善于用言语处理好亲子关系

                              善于用言语处理好亲子关系 为什么很多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为什么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代沟这么深?为什么亲子沟通和两代人相互间的理解会这么难呢?障碍就在这里,你如果是家长,就要学会听得懂你的孩子到底在讲什么。如果是孩子,也要学着理解父母言行背后想要表达的意思。   心理学里常常谈到两个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思想,潜意识却是我们无法触摸的,通常情况下,心理学认为潜意识才是控制你长期行为的根本,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有命运这回事儿,那就是潜意识了。   这样来看,语言本身就是意识的化身,而其

  • 从颜色上可以看出宝宝的性格
    从颜色上可以看出宝宝的性格

                               粉红色——依附性特别强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欢漂亮的粉红色。如果您所爱的小女儿喜欢粉红色的话,表示您的家庭经济环境在一般水准之上,也象征着双亲爱心的充分表现。在爱心的保护下,这种女孩子多具备高度审美观、细心体贴,优雅,柔顺的物质,亦正是吸引人之处。   4~6岁的女孩中,也有特别讨厌粉红色的人。粉红是这样一种颜色,讨厌它的人特别讨厌,而追捧它的人,连枕头和漱口杯都要买粉红色。   大量的证据表明,热爱粉红的女孩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特别黏乎,在心理上依赖父母,大小事希望大人

  • 如何把握幼儿最早的交际欲望?
    如何把握幼儿最早的交际欲望?

                                       如何把握幼儿最早的交际欲望?   宝宝社交欲望很强   1个月的婴儿看到人脸或者听到人声音时,就会微笑,会凝视母亲的笑脸,能与别人的目光交接,看到人来到他身边会安静下来;醒着的时候如果视野里没有人,就会显得不安,可见已经有了与人交往的欲望。   2个月时,会表现出苦恼、兴奋和快乐,除了会对母亲微笑外,还会把微笑献给身边逗他开心的人,嘴里还会发出类似“啊”、“哦&

  • 新生宝宝需要情感护理
    新生宝宝需要情感护理

                                                             每位宝宝天生就是“运动家”   别看刚出生的婴儿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其实运动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抬头、爬行、踏步、握

  • 父母如何看待宝宝性格“偏执”?
    父母如何看待宝宝性格“偏执”?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性格“偏执”?       

  • 宝宝精力过剩如何应对
    宝宝精力过剩如何应对

    宝宝精力过剩如何应对   面对精力过剩的宝宝,妈妈千万不要轻易用“调皮”“讨人厌”之类评语给宝宝贴上许多负面的“评价标签”。妈妈应该更理解他,帮助他,引导他把充沛的精力以健康的方式得到排遣。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科尔卡博士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显示,在学龄前幼儿中,精力过剩所占比例不小于10%。孩子精力过剩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大多聪明好动、反应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往往比一般同龄孩子更为顽皮。   其中不少精力过剩的孩子还因为太过调皮,被父母或老师认为是“朽木不可雕”,认为是“差生”。专家指出,对精力过剩的孩子要因势利导,而不可任其自然发展。   宝宝精力过剩与遗传有关   研究显示,宝宝的精力过剩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他们体内一种内分泌

  • 学习和宝宝玩捉迷藏
    学习和宝宝玩捉迷藏

      学习和宝宝玩捉迷藏 心理学家认为,捉迷藏能锻炼孩子的认识力和社交技巧。捉迷藏的藏匿起来不让别人发现和经历多方寻找终于发现二者都能引起儿童的快感,它要求游戏的参与者眼尖耳明,奔跑要及时,并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藏者,这是对儿童的综合考验。   首先,婴儿期的捉迷藏游戏能够让宝宝逐渐认识到,那些暂时不在视线范围内的人和物其实并没有消失,从而开始掌握客体永久性的概念。随着宝宝渐渐长大,他们会从游戏中慢慢学会自己去找那些要找的东西,并获得有关各种方位的概念。4-5岁的儿童已经开始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有更多规则的捉迷藏游戏,并在游戏中学会观察周围的环境。   1、4个月左右的宝宝   游戏一:,爸爸妈妈让宝宝躺着或者靠着被子坐着,让宝宝看着自己的脸。然后,用双手蒙住自己的脸,嘴里一边说:喵,喵,一边露出脸来。宝宝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当爸爸妈妈蒙住自己的脸时,一定要发出声音让宝宝知道你

  • 宝宝睡眠不好影响发育
    宝宝睡眠不好影响发育

      宝宝睡眠不好影响发育    现在有些孩子晚上经常睡得较迟,一直熬到11点多才上床,第二天早晨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早餐来不及吃,上学经常迟到。孩子晚上迟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家长迟睡孩子就跟着熬夜。   不要以为孩子晚上少睡白天可补上。其实,白天、晚上睡眠质量是大不相同的。孩子迟睡熬夜,至少会带来以下弊端。                           易影响身高增长   身高虽然与遗传、营养有关,但与内分泌也关系重大。人脑中下丘脑组织能分泌一种促进儿童发育的生长激素,它主要是在夜间10时至凌晨1时分泌。 在儿童

  • 使宝宝愉快读书的5个方法
    使宝宝愉快读书的5个方法

        使宝宝愉快读书的5个方法 多读书可以增长孩子们的阅历,但是给孩子念书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及技巧,以下就让我们关注几个念书的小要点吧,可以让孩子们从读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若是不相信的话就一起来体验下吧!   1、轻松愉快地念故事   阅读是孩子人生起点上一种充满刺激与想象的游戏,如果一开始念书的过程就非常的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孩子就会养成“书本即乐趣”的信念。而父母为孩子念书的第一要件,就是热忱与保持愉快的心情,并且把念书给孩子听当作是一种游戏。 而图画书中的巧思与趣味,大人一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单纯的惊喜。所以父母在念书给孩子听之前,最好自己先看个几遍,熟悉书中的情节,然后再以愉快的心情念书给孩子听,那么不仅是父母给孩子快乐,孩子也同样带给父母快乐。   2、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随处可见的文字和印刷品,父

  •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竞争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竞争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竞争          有一位在公司做管理工作的妈妈,特别崇尚竞争意识,她认为,应让孩子早早学会竞争,学会如何赢得胜利,以适应将来职场的竞争。   “排他性竞争”不适合孩子   实际上,成人职场上的拼杀通常不仅仅是较量,而是为了争取某种利益,是要分出输赢的,这种“排他性竞争”不适合孩子。孩子们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并不是非得争出个你输我赢,况且,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跟人争胜,会使孩子从小对人对事缺乏理解、宽容和大度,变得自私、狭隘、妒忌、规避、退缩,且易因一件小事就挫败了自尊和自信。   输不起的孩子很痛苦   孩子“输不起”,内心会感到很痛苦,常表现为:   生气   游戏课上,老师教

  • 阶段性培养宝宝时间观念
    阶段性培养宝宝时间观念

    阶段性培养宝宝时间观念     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当宝宝有一些要求时,妈妈经常告诉他“吃过午饭”、或“等爸爸回来”“午睡之后”等等以作为时间的概念。因为这样宝宝就立刻听懂了,而且能耐心地等待到应诺的时间有准备去做某事。这是幼儿的时间概念,因为孩子不认识钟表,也不懂得几点是什么意思。   掌握时间概念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时间观念对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以及未来的学校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不拖拉的好习

  • 怎么教育宝宝不说谎
    怎么教育宝宝不说谎

      怎么教育宝宝不说谎   鼓励孩子说真话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许多家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责骂孩子。在此奉劝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当孩子告诉你他把饭打翻了的时候,你如果责怪他“不乖”、“不听话”,对他大喊大叫,他就会认为说实话不好,会被爸妈骂的。因此,这时爸妈倒不如夸他“宝宝告诉妈妈了,真乖。”这样,也就等于在告诉宝宝,说实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切忌责难   我们在与朋友相处的时候,都会很留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如语调和用词等。因为我们知道,不同的表达方式会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也会导致不同的反馈。然而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如果我们要引导孩子说真话,而不是对自己所做的错事矢口否认,那么就必须注意我们说话的方式。例如,“这饭怎么会弄得满桌子都是呢,要是有人帮我把它们拣

行为心理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