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了解现代科技的一些成就。 2. 感知中国人民的勤劳、聪明,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活动准备: 1. 关于四大发明的视频、图片、资料。 2.磁铁和针做实验 3.现代化科技成就等的图片。 4.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 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 1.幼儿谈话,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我们是什么国家的人呀?你觉得中国人聪明吗?我们中国人很聪明,真了不起。你知道吗?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就发明了很多东西。 二、幼儿探索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 1.幼儿操作,寻找四大发明的图片 师:你能讲出古代的中国人发明的一样东西吗?(幼儿讲述) 后面的桌子上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水给动物、植物和人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感知水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生活中一水多用的方法,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活动准备: 开心农场场景、旱灾图片课件、《一水多用》动画视频、展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 1.幼儿扮演“开心农场”的瓜果蔬菜,进活动室。 2.师浇水,引出植物、动物和人类都需要水。 二、播放西南旱灾图片 1.依次播放旱灾图片,启发幼儿边看边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师小结:缺水使植物枯死、动物干死,人们生活受影响。 三、组织讨论如何一水多用 1.出示淡水比例图,介绍水资源非常宝贵,说说平时节约用水的方法。 2.观看视频:羊妈妈是怎么节约用水的?出示
活动目标: 1.在猜猜、想想、找找、说说的过程中知道动物尾巴的各种功能 2.能够仔细观察并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提前了解一两种常见的动物尾巴的功用 2.动物图片 3. 视频:动物尾巴作用 4.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回忆游戏,激发兴趣 二、观察动物尾巴的特征 1.师:动物身上都有一条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观察尾巴特征 3.教师小结 师:动物的尾巴有的粗有的细,有的长有的短,还有的上面有不同的图案,这么神奇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 4.个别幼儿猜猜 三、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1.播放录像,了解尾巴
活动目标: 1.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进行垃圾分类。 2.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分类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幼儿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活动过程: 一、对比照片,了解垃圾是哪里来的 二、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1.幼儿讨论:如何清理公园的垃圾 2. 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3. 播放视频,了解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4. 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 教师小结,垃圾分类摆放的好处 三、电脑游戏、操作活动,进行垃圾分类 1. 电脑游戏,幼儿判断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儿分散操作送垃圾 3. 师生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没有特定形状的特性。 2、观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个标准排序。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 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材料准备: 水、各种透明容器,幼儿各自带一个透明容器。 活动重点: 重点:在实验中感知水的特性。 难点:激发幼儿利用感官发现水的别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水的经验。 1、介绍自己玩水的生活经验。 2、说说你觉得水是什么样子的? 二、玩水。 1、将水倒入各种形状容器中,说说水的的形状。
活动目标: 1、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引导幼儿寻找大自然中的镜子。 3、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探索的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月饼盒、水盆、杯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活动过程: 1、了解镜子的特征及用途 (1)师: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 (2)摸上去感觉怎么样?(滑滑的)你觉得那是什么东西? (3)(出示镜子)这是什么呀? (4)它可以用来干什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镜子? (5)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镜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2、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感应音乐节奏[X X X - ]。 2、能伴随音乐做开车和按喇叭的模仿律动,体验律动游戏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什么车开来了》 2、经验准备:认识各种车,知道各种车的喇叭声。 活动要点: 1、活动重难点:能伴随音乐做开车和按喇叭的模仿律动感应节奏 ta ta . 2、指导要点:调动幼儿生活经验,随着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钢琴弹奏音乐《小司机》,教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小鸡的情感,感受鸡宝宝的可爱。 2、启发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小鸡出壳 2、小鸡毛绒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演示课件(小鸡出壳),引出课题。 教师说:笃笃笃,咦,谁在敲门呀?(教师作倾听状)原来是小鸡要出来了,小小蛋儿要开门了! 二、展开 1. 欣赏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2.通过提问与感知活动,学习歌词,感受歌曲旋律。 提问:小小蛋儿把门开,开出谁来了?小鸡从蛋壳里出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毛毛虫爬,能运用动作、声音表现“挠痒痒”。 2、感受身体接触以及游戏带来的愉悦情绪。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毛毛虫胸饰人手一个,一老师扮树爷爷,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扮毛毛虫妈妈,随着进行曲音乐,带着小毛毛虫四肢着地向前爬:孩子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外面去玩吧。快,跟着妈妈,出发! 2、快快爬!毛毛虫真能干!妈妈真喜欢你们。找个朋友拉拉手,头碰头,肩碰肩,抱一抱,我们是快乐的毛毛虫。 3、我们一起来拍拍手,点点头、提提肩膀,伸伸腿,跟着音乐扭、扭、扭…… 二、跟着歌曲游戏,体验身体接
活动目标: 1、能看着图形节奏卡大胆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2、愿意和大家一起游戏,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动物节奏图形卡、动物脚印贴纸、FLASH动画、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表演 难点:按音乐节奏唱歌和跳舞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图形卡,激发幼儿模仿兴趣。 1、出示小猪:“小猪怎样叫?” 2、老师放FLASH,幼儿欣赏。 3、模仿小猪叫的声音表演动作。 二、幼儿自由选择其他喜欢的动物,进行表演。 1、自由选择,表演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图谱(根据歌词内容设计);春天图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对了,是春天(出示春天图片),在这个春天的大花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适时引导。 3.教师小结:春天柳树发芽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开、小草变绿了,蝴蝶和蜜蜂也出来了。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首春天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目标: 1、在倾听中分辨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2、让幼儿在倾听雨声时感受到大雨和小雨的美妙。 3、熟悉歌曲、大胆地表现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强弱力度。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倾听雨声时感受到大雨和小雨的美妙。 难点:熟悉歌曲、大胆地表现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强弱力度。 活动准备: 雨的声音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带入声音,使幼儿产生兴趣 1、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录音,引导幼儿自由倾听。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小雨的声音)打雷后要干什么呢?(下雨) 3、下的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听前奏演唱歌曲。 2、能够借助画面和教师的动作,理解并记忆歌词。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可伴奏乐器(数码钢琴);多媒体;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你好。 (唱出来,注意速度放慢) 二、练声。 简单的“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小猫说话喵喵喵!小狗说话汪汪汪!” 律动 三、导入(引出课题《我爱我的幼儿园》) 师:瞧!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啊!知了在树枝上唱着歌谣,轻轻唱出我爱我的树枝。 小鸟在天空中飞翔,自由自在地说我爱我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平稳的旋律和节奏,能听准、拍打4拍子的重拍节拍,会听着音乐的变化做游戏。 2、大胆创编大象打喷嚏、小老鼠摔倒的动态,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大象手偶各一个 2)小老鼠、大象头饰若干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随乐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进场。 2、欣赏乐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 3、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4、引导幼儿按音乐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通过mp3/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 2、打击乐器若干。 3、活动室的四处分别布置成小兔、小猫、小狗、小鸡的家。 4、会发声音的玩具及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听声音引出课题。 (1)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请配班老师启动“会发声的玩具狗”。 师:哎呀,活动室里真安静。听,谁在叫? 幼:是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小鸡出壳的有趣形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形象地表现歌曲。 2、体验自由表现的愉快。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鸡出壳的动画、歌曲录音。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歌曲的内容大胆地表现,体验自由表现的愉快。 难点: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形象。 活动流程: 一、欣赏感受(感受小鸡出壳的动态变化) 1、(看动画)小朋友,你们看见过小鸡出壳吗?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见的?(孩子之间互相交流) 2、小鸡是怎样出壳的?小鸡出壳以后会干什么? 二、理解、表现(解决重难点)
活动目标: 1、 理解“碰”的动作,初步学唱歌曲《碰一碰》。 2、 通过参与音乐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 《碰一碰》音乐磁带,录音机。 2、 小兔、小熊玩具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理解“碰”的动作 1手偶情景创设:一天小兔出来玩,遇到好朋友小熊,可高兴了,它们高兴地碰了碰肩膀。 师:小兔遇到好朋友小熊,它们很高兴地干什么啊?(肩膀碰肩膀) 小结:轻轻地碰碰肩膀。 2、拍肩,理解“碰”的动作。 师:宝宝们,伸出我
活动目标: 1、认真听音乐,感受旋律的活泼流畅和低沉缓慢。 2、模仿小猫和狮子的动作自由表现,体验游戏的乐趣。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猫胸饰人手一个,狮子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两段音乐。 1、听小猫的音乐。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想听吗?” “你们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2、听狮子的音乐。 “老师还有一段音乐让小朋友听听看。” “听了这段音乐又有什么感觉呢?” 二、故事引出。 1、“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故事:森林里住着一大群小猫,它们每
孩子在幼儿园不爱说话不爱沟通怎么办 1、首先确立孩子的依恋类型。 有的孩子属于安全型依恋,有的孩子属于回避型依恋,有的孩子属于矛盾型依恋,有的孩子属于混合型依恋。 2、探究孩子不爱说话不爱沟通的原因。 孩子不爱说话不爱沟通可能受到夫妻关系的影响,可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可能受到遗传的影响,可能受到亲子沟通方式的影响,可能受到父母的教养方式的影响。 3、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 在家庭经济尚好的家庭,父母可以周末多带孩子亲子旅游,经常去参加户外的活动;在家庭经济一般的家庭,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多观赏大自然等。 4、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作出措施。 如果孩子受到遗传的影响,可以在环境中改变,可以让孩子多参加像“我是小小主持人”活动。 5、根据家长的实际情
孩子在幼儿园被孤立了怎么办 1、多跟老师沟通,需要老师配合帮助孩子。孩子在幼儿园,家长不能跟在身边,老师很关键。如果一个孩子被大家孤立了,老师能够正确引导,教会孩子友好相处,慢慢地其他孩子也会有所改变的。 2、多鼓励孩子,陪孩子一起面对被孤立的困境。都说家长是孩子的坚强后盾,不管孩子发生任何事,我们都应该陪着孩子一起面对,积极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并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孩子的角度出发,如果是因为孩子的原因,从孩子身上去慢慢改善,比如孩子太调皮了,或者喜欢欺负他人,或性格原因导致被孤立等。孩子的问题孩子不能自己解决,需要大人积极引导才能慢慢去改变。 孩子容易被孤立的原因有哪些 1、过多的干涉孩子 孩子与孩子之间才有共同的话题,他们会建立起自己的友谊,但是有的家长却干涉过多,导致孩子们之间
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
亲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