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一事有了新的进展。
9月8日,湖南省教育厅和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再次组织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修订。初步修订意见中,对长沙市红十字会的救护员罗格质疑的“控水内容”进行适当删除。目前,新的教材内容已经修改并完成排版,送至湖南省中小学生教材审定专家委员会进行审定。
据了解,《生命与健康常识》是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2006年经湖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使用至今。
错误如下图
长沙市民戴妙冬暑期给女儿报了个“儿童水上安全教育”培训班。新学期开学后,她的女儿说,学校发的新教材《生命与健康常识》上关于“溺水怎么救”的内容和暑期教练教的不一样。
家长 戴妙冬:
主要是提着脚进行控水的方式,我女儿说在培训课堂上老师说了,这个是不正确的。
女儿的教练是长沙市红十字会的救护员罗格,他认为,溺水的人,主要威胁在于大脑缺氧,倒置双脚控水会耽误救援时间,并可能会导致胃部食物残渣回流,再次造成窒息。因此《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材第42页提到的“小孩溺水后,可采用倒置双脚控水”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此事经过当地媒体报道之后,9月6日,编写该教材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情况说明,承认教材中的内容错误。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赵雄辉表示:
我们当年编教材的时候,请专家指导论证,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争议。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发展,这些技能工具的发展,有些东西确实发生变化了,包括控水方法。医学研究是发展的,过去的研究成果可能没有证明这一点,现在医学成果证明应该怎么样改,那我们就应该改。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