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当然不一样! 男孩女孩,当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有这样那样的不同。 男孩:为什么,我的头发是短短的,她的头发是长长的? 女孩:为什么,我要坐着小便,而他是站着小便? 男孩:为什么,我们看上去越来越不一样? 女孩:为什么,我们喜欢的东西越来越不同? 是真的!那些你所知道的特点! 男孩,你是这样的吗? 男孩的个头和力气可能会比女孩大一些,所以,常常为自己是小男子汉而自豪! 男孩的长肌肉动作比较协调,投掷、敲击速度和力量都比较大。 男孩的内脏器官也比女孩稍大,比如心脏、肺等。 男孩,常常需要大量的体力活动去宣泄他们似乎用之不竭的旺盛精力。 女孩,你是这样的吗? 女孩的短肌动作比较协调,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灯塔,指引着孩子以后的人生走向。如果父母的这座灯塔指引的是正确的方向,那么孩子以后的道路就会往正方向发展,顺利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父母的这座灯塔给孩子引导的是以下这些思想,那么孩子的未来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 人要物质一些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但这不代表物质可以代表生活中的一切。如果父母给孩子灌输人要物质这种思想,可能会扭曲孩子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让孩子变得拜金,爱慕虚荣,一辈子都为追求金钱而忙忙碌碌,孩子的这一辈子可能不会过得太轻松。所以父母除了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金钱教育,还要注重对孩子的精神培养。 小孩子不用太在意外表 很多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衣服可以穿就行了,不用太讲究。这种想法虽然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节俭和朴素,但很多家长过度的解读了朴素这个词,
《我的前半生》这部剧有多火爆呢,回家时车站牌下拿手机看剧的,90%都正在看它;同事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清一色都是剧情进展;就连在超市结账排队时前面的大叔都拿着手机在追剧...... 虽然凌玲在剧中是令众人唾弃的“老三儿”,(因为她是一个毫无姿色,还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但是在教育孩子上,她却赢了罗子君。 罗子君:自由式教育 记得这部剧有一幕是平儿在学习功课时,问陈俊生什么是“角膜”,而罗子君“脸上敷的叫面膜,脚上敷的叫脚膜”的无知回答,也让不少观众认为像子君这样的阔太太,只知道买买买,做美容做美甲,连孩子功课都是陈俊生下班后辅导,被老公背叛也是咎由自取。 不少人崇尚国外对孩子的“自由式教育”,可是纯粹的照搬,带来的是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毁灭。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是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不是一路畅通,轻松无比的。如果没有从小让孩子养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和学习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0~1岁,婴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而孩子智能发展的基础是大脑的发育,出生后头几年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大脑的发育 新生儿脑重370克;6个月时为700克,约为出生时的2倍(为成人脑重的50%);两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成人的?),四岁时为4倍,已与成人接近,但体重仅为成人的27%,因此,大脑是先发育的。 从出生到1岁,宝宝的脑重量几乎以平均每天1000毫克的速度增加,6个月内几乎每分钟增加脑细胞20万个。宝宝的大脑发育越早越快,越早越关键,所以宝宝聪明要趁早! 影响婴儿智力发育的因素 1、遗传:都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宝宝的智力发育如何,跟爹妈的智力水平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2、母乳: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
当孩子暴走的时候,最痛苦的其实是父母啊,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好好说就是不听,咋办?这样的问题,基本每个家庭都会出现,小编为您总结出了17招来抵抗娃的坏情绪,小伙伴们快学起来啊! 1唱片跳针法 有理的事就是坚持,不妥协,温柔坚定的口气重复一直说到小孩做为止。 注意事项+禁忌 若是孩子身体不适,这招建议先收起来。当早妹感冒、长牙症状特别明显的几天,我就不会使用唱片跳针法,一方面是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休息而非疲劳轰炸,另一方面当人脑钝无神时最忌唠刀。 2选择题法 尽量不问是非题,多给选择题,小孩说No的机率就会减低。 注意事项+禁忌 第一,选项一定得是大人能接受的,千万不要给孩子你不认同的选择,万一她选了你却做不到,情况反而会更糟。 第二,选项的数量要随孩子年纪调整,初期二选一就
每个家庭中,父母都会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关注孩子的成绩,也时刻以成绩来衡量孩子的未来。可是,一个孩子的未来中并不一定只有成绩,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失败中成长,会在挫折中长大,在挫折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不断认识这个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 庄子也曾用他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见识和阅历,决定了你的能力和胆识。 北京时间7月5日晚,Bonpoint大秀在巴黎举行,李亚鹏带爱女李嫣、以及孙俪黄磊大女儿黄忆慈(多多)一同亮相巴黎高定时装周,李嫣更是巨星范十足的登上T台走秀,气场像足天后老妈王菲。 这场走秀,我想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李嫣和多多,他们都自带着母亲的气质。 今天就说说他们如何养成这样的气质和胆识的。 李嫣,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因为父母是明
致即将上小学儿子的信 牛牛: 你好! 还有30天,你就正式上小学,开启人生新的阶段了。 从你呱呱坠地、还是个肉球球时起,妈妈就时常满怀憧憬地构想你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和研究生的各种场景。时间真的好快。转眼间,你已上完三年幼儿园,愉快而充实地与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校园里度过了近800个日子。从襁褓中的婴儿,蹒跚学步的幼儿,成长为一个颇有主张见地但仍然天真可爱的少年了。 有时你成熟如小大人,在妈妈感叹带你辛苦劳累时说:“妈妈,你以为带个娃娃是很容易的事情呀。” 有时你大度明事理,在妈妈周末加班时说:“妈妈,你放心加班去,我在家好好听爸爸的话。” 有时你坚强很勇敢,生病打针时主动说:“我是男子汉,不能怕疼,一定不哭。” 有时你顽劣不懂事,在妈妈辅导你作业和禁止你吃零食或看电视时大喊大叫,
7月28日发过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提到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可是,她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买了,原因就是孩子一个暑假就花了三万五。 来看看这位高管妈妈的账单:20000(美国游学)﹢5000(阿姨)+2000(钢琴)+2000(游泳)+6000(培优)=35000。这份账单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浓浓的钱味儿,表面看是经济压力大,内里却是一种炫耀——我为孩子能花得起这么多钱,你花得起吗? 本来,消费的前提是周瑜打黄盖,公平自愿,教育消费也不例外。也不该有家长在教育消费上作如是之叹。家长之所以会抱怨,一种可能是矫情,另一种可能是觉得实在太贵,却不得不花。从动辄上万元的早教,到挤着花钱上的私立学校,再到这份暑期教育账单,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只有金钱才能买来好的教育。真的是这样吗? 一般来说,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有,
都说作业就像孩子头上的“紧箍咒”,不仅孩子头疼,家长每次也都需要和孩子斗智斗勇,搞得精疲力尽。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爱上做作业呢? 01 不要盯着孩子做作业 很多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做错题了、拼音拼错了、写了个错别字。便急着一边批评一边帮孩子涂改,嘴里还唠叨着:“怎么回事,每次都做错,就是不长记性”,“我都和你说了那么多遍了,你怎么还是改不了。” 当孩子听到这些话,他就会觉得自己的快乐自由,都被这作业束缚了。于是他就会动各种歪脑筋来躲避、逃跑、和家长对抗、绞尽脑汁地偷工减料、排斥做作业。 其实,父母只需要告诉孩子,好好做作业,等一下要检查,这样相信父母就算不在旁边盯着,孩子也不会敷衍了事。 02 培养孩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父母从小就应
我们教育男孩要勇敢,所以哭成了女孩子的专利; 我们希望男孩坚韧隐忍,所以他们从来都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包括对自己的父母! 从今天起,这些错误的观念,别再告诉你的儿子了! 01 男孩子不可以哭 “男子汉要勇敢,不能遇到一点小事就哭,懂吗?” “不许哭了,小女孩才会哭,你是男孩子!” 这样的话都不陌生吧! 对于男孩,我们一贯的教育都是要勇敢,不能随便掉眼泪。哭是女孩才会做的事,男孩是不可以的。就连古人也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可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是的。 我们告诉孩子不可以随便哭,本意是希望他勇敢,坚强。但,哭是表达情绪的一种行为,是合理宣泄的需要,跟勇敢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容器,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男女都一样。当情绪满出来,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言语能力会慢慢显露出来。当宝宝发音学说话的时候父母可以陪着他们晚一些语言小游戏,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1、看图说话 找宝宝喜欢的图画书,根据画面内容,向他提一些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小鸭子自己跑出去玩,找不到家,它哭了。宝宝想出去玩该怎么办啊?”也可以让他自己画画,然后让他解释自己画的是什么。这不仅是很好的对话练习,也是在教宝宝处理简单的问题。 2、念唐诗 很多唐诗都朗朗上口,很适合宝宝念。如《咏鹅》、《悯农》等,都是孩子喜欢并且很容易背诵的。注意,不要强迫宝宝理解,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良好的语言练习方式。 3、指脸谱 你和宝宝面对面坐着。你提出一种器官的名称,如鼻子,让宝宝指出来。反应要快,否则要受到惩罚,如刮鼻子等。可以互换角色来玩,练习宝宝对词语的反应能力。
又到暑假,很多父母会利用暑假时间带宝宝出去旅行,我们在旅行时,感官特别敏锐,特别的风景、没瞧过的稀奇玩意儿、炫奇幽怪的景点故事……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但是旅行却是除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之外,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很多父母常困惑的问:“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很爱读书,作文却写不好?”试试看,带孩子去旅行时,把观察力与想象力练好,或许回来后,你会看到一点改变。父母和孩子在出游时,用说的,用讨论的,用写的,都能时时练习。 1、出游前先神游 不管国内出游,还是国外走走,要带孩子出门旅行,应该要花点时间做准备。看看旅游书,写下最期盼的景点,阔气的标记在地图上。还没出发,憧憬就已经让等待变成一种幸福。 2、每一次旅行,选定一个主题。 比如找字,出门在外,每个地方都有很特别的字可以找来玩。陕西宽
从小学一年级入学开始,到高考结束,中国的孩子要寒窗苦读整整12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段里,辛苦的不只是孩子,家长们也一样。并且,家长不只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要帮助孩子寻求优秀的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方法,并且,还要担心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众多教育问题。 那在孩子长达12年的学生生活中,小学、初中、高中之间的学习有必然的联系吗?或者说小学成绩的好坏影响初中吗?初中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对高中有哪些影响呢?如果小学的时候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成绩不好,那这个孩子的成绩初/高中也不会变好吗? 相信这是大部分家长心中的疑问,很多家长都不太了解学习阶段这个问题,导致孩子在应该努力的时段松懈,在应该放松的时段紧张,从而得不偿失。其实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阶段都有一个转折点,只要抓住这个转折点,即使你上一个阶段成绩并不理想,此时努力也可以实现超越、逆袭。
“挺胸!抬头!坐正!站直!” 这些是我们从小被父母老师念叨到成人的话,而如今我们也开始管理宝宝的日常姿势。 在让孩子养成良好坐姿站姿的过程中,吓唬永远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正确理解良好坐姿、站姿的重要性。 其中良好的阅读姿势对眼睛的帮助是家长们比较熟悉的,而今天我们介绍的是TED的关于正确姿势的动画视频,它可以帮我们从更多的角度来了解正确姿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是正确的站姿和坐姿。 你是不是会经常被人提醒: “要站直!” 或者在吃饭的时候因为弯腰驼背而被训斥? 我们总觉得这样的唠叨很烦, 但是他们说得并没有错。 姿势, 比如你的站姿或者坐姿, 是你的肢体做动作的基础, 也决定了你的身体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当喜欢自己来的3岁孩子想自己穿衣服,急着把外婆手中的衣服抢过来,笨手笨脚的试着穿上衣服,结果…… 结果,一旁心急的外婆看着孩子笨手笨脚,抢着帮孩子穿,在孩子跟外婆互相拉扯的过程,越来越急躁的外婆就从孩子身上打了下去。外婆感觉自己的关心不被接受,开始破口大骂,而脾气硬的孩子更是一脸委屈,仍坚持要自己穿衣服。有时外婆看着孩子的妈妈陪着孩子穿衣服,嫌孩子的妈妈手脚太慢,也会插手把衣服抢走要亲自帮孩子穿。 因此,每天当洗澡完穿衣服的时刻,孩子都直接抗拒外婆的帮忙,坚持要自己穿。当穿不好时会嚷嚷要妈妈我来帮忙,完全不接受外婆的好意,因为孩子的妈妈会试着等待孩子自己完成,等孩子需要帮忙她会自己开口。急性子确实让外婆时常情绪失控,更让祖孙的亲密关系变质。 我们常常抱怨孩子不等待,其实大人更是急躁、没耐心等待。 孩子在发展过程,每一件事情都是需要时间来
01 东野奎吾在《时生》这本书里有聊到过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观点: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的确,出身这种事情,不是我们主观能选择的,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尽量打好发到我们手上的牌。 但这样的观点,其实一直以来都很少能被大家认同。大家会觉得父母不只给了我们基因,也给了我们命运!基于这样的一种理念,在我们的成长轨迹中,很容易将很多事情与原生家庭挂起钩。 比如,我们认为自己没有好的成就,没有变得很优秀,是因为父母没有给我们创造好的条件,没给到我们丰厚的物质成长环境,在我们人生重要成长阶段没给出很好的引领……很容易将原生家庭当作我们不肯成长的借口。 当我们成年结婚生子后,如果还不能从原生家庭的这种烙印中走出来,那么,对于我们的家庭关系处理以及养育孩子方面,都会陷入一定的困境。这时,我们
01 朋友豌豆妈不止一次向我提起,他们小区有个“聪明”孩子,才30个月奶奶就已经教他认识了几千个汉字,还能从头到尾背诵《三字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想想自己家已经两周岁,但还不太会表达的豌豆,豌豆妈心里有点儿小失落。 豌豆妈问,像我们家孩子这样的“小笨鸟”是不是更得先飞才行啊?什么数字、汉字、古诗要不要多让孩子背背? 诚然,早期孩子的语言表达的好坏,认知、记忆能力的高低,是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孩子的聪明,但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都不一样,像电影《阿甘正传》里那样,后来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孩子小时候少认识几个字,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孩子被夸“聪明”,父母多少都会沾沾自喜。那个孩子的奶奶也迫不及待地为自家孩子贴上了“聪明”的标签。 但是,从小就被外人夸赞“聪明”的孩子,后期如果没有匹配同等的勤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去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的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
昨天带娃去白鹿原玩,正吃着饭听见后面有女人在大声骂人。 “犯贱,没人要”等字眼频频入耳。 原以为是两个人在吵架,可是明明只听见一个声音,结完账出来,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妈妈在那里大声骂儿子。 听朋友说,只是因为孩子不小心把店家的碗打碎了,妈妈就开始破口大骂,自己结完账出来,还不让孩子跟着。 那个男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抹着眼泪在大声哭泣,旁边的人看得直摇头,大家纷纷为孩子他妈感到羞愧,但她自己却不觉得,还是在那里旁若无人地大声教育着自己的儿子。 于是,我就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新闻。南京一女子骑电动车载了两个孩子,民警将其拦截,告知超载危险,需交20元罚款。结果这位妈妈说:我没带钱,要不把小孩儿给你吧。 还有更奇葩的是,去年看过的一则新闻,说是一对夫妇带三岁的女儿去成都某古镇旅游,在一家店里,女孩不小心摔碎了一个杯子,
这是一位所谓差生的爸爸在家长会上的一份演讲稿,引起很多家长的沉思。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几位家长朋友一定是代表不同的层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较落后,但正在进步的孩子家长讲几句话,所以我的讲话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检讨。 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付出很多,但这不是个愉快的过程。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有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所以开始我力图对孩子的学习不干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坚持不在外边报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结果呢,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经常大脑像断了线一样,长时间愣神,作业常常耗到十到十一点。 于是,终于放弃原来的理念,开始陪学、辅导,从那以后,家里就充斥着喝斥、不满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做老师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没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