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父母们最容易犯的4个育儿误区
    父母们最容易犯的4个育儿误区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坑了无数父母和孩子的话,还在继续逼迫后面的家长去做拔苗助长的蠢事。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急功近利乱报班,只顾智力开发不问其余,或是迷信西方好经验,都是片面的。 父母千万别被这些育儿误区带歪了 误区1: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专家说:赢在起跑线上其实是拔苗助长 一直以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卓越的开始,完美的起步”这些话揪住了千千万万父母的心,让他们焦虑不安,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别人起步晚。于是,1、2个月的小婴儿要学游泳,1岁的孩子忙着上各种早教班,幼儿园小朋友要忙着学习小学的知识……结果忙坏了家长,累坏了孩子。 康丽颖教授非常反对这种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她认为幼儿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果刻意提前学习,违背孩子成长和发育的规律,最后带来

  • 入园,别让你的焦虑影响孩子!
    入园,别让你的焦虑影响孩子!

    宝宝要上幼儿园了,作为家长,你是不是有各种担心和焦虑? 孩子能适应幼儿园吗?该如何帮助他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次分离? 1 分离焦虑,其实没那么可怕! 一提起上幼儿园,很多家长就会焦虑,孩子也会有一点焦虑,但焦虑程度却与家长相关。 对于孩子的入园焦虑,首先大人要按照老师的要求,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情,说离开就离开,不要扒在门口或者是窗户口。 另外就是接孩子这个环节。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在幼儿园会吃不好、喝不好,又会上火,所以接的时候就带很多零食想要补偿孩子,甚至有的家长会说“宝贝儿你今天受苦了”,其实这些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一种焦虑,说明我们孩子的情感发展是正常的,如果一点情绪都没有,那一定是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面对孩子的焦虑,我们要告诉自己:这是孩子在成长,而不

  • 同样的话,孩子为啥把老师的当圣旨,却不听父母的?
    同样的话,孩子为啥把老师的当圣旨,却不听父母的?

    周末的时候,和朋友出去喝了个下午茶,两小时的时间,话题全围绕着孩子。 朋友最近很困惑,她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孩子变得不听她说话了,事情说一遍或者强调一遍根本不管用,硬是得发脾气了才会照做。 朋友的脾气真的挺好,我从没见过她对孩子发脾气,一切事情都是有商有量,很好沟通。实在难以想象孩子究竟有多调皮,以至于让这样温柔的人儿发脾气。 朋友说,每次到了饭点,叫孩子吃饭就是个大问题,不论怎么喊,孩子都不为所动,一定要你大声喊个5-6遍。不过喊几次就吃饭这都还算好的,更多时候都是自己把孩子拎到饭桌前的,不然孩子就不吃饭。 问他:"你在学校吃饭怎么那么乖,都是自己吃饭",孩子说:"老师让好好吃饭,不能捣乱,我就听老师的话"。 相信很多家长对此都深有感触!老师的话对于孩子来说,那简直就是圣旨啊,不仅会用心的听,还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呢!

  • 李开复: 孩子太乖未必是好事
    李开复: 孩子太乖未必是好事

    生活中,常常我们夸奖听话的孩子, “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是的,在传统的育儿观念理, 好孩子要乖,而乖, 好像就是听话, 乖孩子,长大后才会有出息。 这几乎是所有父母为孩子认定的标准成长路线。 可是孩子太乖真的就是一定是件好事吗? 李开复就曾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 许多的育儿专业也提出过孩子不宜太乖的建议 难道,孩子乖也是问题吗? 01 朋友打电话给我抱怨,说因为剪头发的事破天荒地和父母吵了一架,心里委屈又郁闷。 我这朋友是乖孩子,从小到大从不惹父母生气,父母管教严,控制欲强,她也听话,小时候好好学习,长大了照父母安排,在一家拖好关系的公司上班做文职,一切都顺顺利利,平平稳稳。 她说,她从小听话

  • 家长的境界,你在第几层?
    家长的境界,你在第几层?

    第一境界 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境界 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境界 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四境界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五境界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最高境界 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

  • 别纠结了!宝宝性格内向挺好哒~
    别纠结了!宝宝性格内向挺好哒~

    最近,小编在后台看不到不少宝妈吐槽自己宝宝内向,为此很是纠结。可以看出来很多家长认为性格外向好,担心孩子内向影响以后为人处世,想方设法让孩子外向多说话。那么,内向果真不好吗?事实并非如此。请记住,无论宝宝是哪种性格,他都是独特的存在。 内向一样可以成功 据调查发现,世界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孩子相比,内向的孩子显然更安静,更喜欢观察周围的一切。不仅如此,性格内向还有很多外向所不具备的优点: 一、更加细心 尽管内向的孩子不太爱说话更安静,但他们一般都更细心。比如妈妈忘记钥匙放在哪里了,宝宝会指出位置。而且,他们往往可以更快就掌握了某种技能,比如穿衣如厕。 二、更会观察 超过八成的内向宝宝属于观察型孩子,可以注意到我们尝尝忽略的一些小事情或现象。那些自己在角落默默玩耍的孩子,虽然没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 二胎秘籍:你对大宝关心疼爱,家里俩娃才会相亲相爱
    二胎秘籍:你对大宝关心疼爱,家里俩娃才会相亲相爱

    要说二胎家庭最大的烦恼,估计就是如何处理大宝和二宝之间的关系。手心手背都是肉,妈妈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两个宝贝能够和平共处、相亲相爱。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大宝接纳二宝,并且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妈妈对大宝的爱更多一点就好了。 具体方法如下: 1.面对质疑,态度坚定 孩子的心总是敏感的,一些细微的变化都会被他察觉。当大宝问妈妈是不是只爱弟弟(妹妹),不爱自己时。妈妈一定要坚定地告诉大宝,妈妈一直都很爱他,不会因为弟弟(妹妹)的出现而改变在妈妈心中的位置。 2.为自己的爱做补充说明 关说爱是不够的,还要为自己的爱做补充说明,让大宝更加明确自己在妈妈心中的位置。比如,告诉大宝因为他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很多第一次的经历都是专属于他的,是最独特的经历和难忘的回忆。 3.多关

  • 为啥天使宝宝都在别人家?不是娃难带,而是你没读懂他的规律
    为啥天使宝宝都在别人家?不是娃难带,而是你没读懂他的规律

    有了娃,谁不想有点自己的时间? 但当了妈,谁还能有自己的时间? 为啥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吃了睡、睡了吃,自家的崽子不但该睡的时候不睡,该吃的时候不吃,还专挑你困的死去活来的时候起来high,专拣你得空歇一下的时候自动醒,逢睡必会杀猪般的嚎上一阵子... ... 我滴儿,你果真是猴子派来鞭策你娘的吧?一分钟都不让人喘口气儿! 咱自己变成被娃搞残的黄脸婆不说,不懂嗷嗷直哭的宝宝心里到底想要什么,才最让人揪心。 培养宝宝规律作息,妈妈不仅可以赢得大把的个人空闲时间,对于宝宝来讲,也是一件特别有安全感的事儿。 反之,无规律喂养,会让大人孩子都很累。 在宝宝刚出生的头1、2个月,作为新手妈妈混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3个月之后依然是吃睡毫无规律,妈妈就要自己找找原因喽,想一下,你是不是太允许娃放飞自我

  • 其实,男孩才是妈妈的小棉袄啊
    其实,男孩才是妈妈的小棉袄啊

    每对父母都有个生女儿的梦,因为女孩懂事听话贴心,但如果偏偏生了个男孩子,其实…好吧,也不错!

  • 女儿奴的爸爸很幸福!!!
    女儿奴的爸爸很幸福!!!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关心体贴妈妈;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任性,撒娇,可爸爸照样对小情人爱护有加。调皮可爱的小情人喜欢用那个各种首饰、化妆来装饰自己的爸爸,来表达对爸爸的爱。 女儿为爸爸化一个可爱的芭比妆!! 爸爸淡定的享受着女儿的发型设计 爸爸的身体就是你移动的画板,你高兴就好..... 痛并快乐着, 估计也只有爸爸的小情人有这个特权 甜蜜 小情人真会打扮!

  • 孩子爱黏人,总求抱抱,背后的真相竟然这样心酸!
    孩子爱黏人,总求抱抱,背后的真相竟然这样心酸!

    黏人,其实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表现。但是,过于黏人的孩子若没培养好安全感,成年后也容易缺乏安全感。妈妈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哇哇大哭,要妈妈抱抱,而妈妈却一脸怒气:“哭什么哭!一天到晚到抱抱抱抱,再哭我就走了,不要你了!” 孩子一听,哭得更厉害了,抱着妈妈的腿不撒手,妈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生怕妈妈真的走了。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在小区,也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玩着玩着就走到爸爸妈妈身边来,要妈妈抱抱或者过来蹭蹭妈妈,腻歪了一会儿后又屁颠屁颠跑去玩了,而有的妈妈就会一把把孩子推开:“玩得好好的,干嘛要抱抱,自己去玩吧。” 要抱抱,蹭蹭妈妈,亦步亦趋的跟着妈妈,这些爸爸妈妈看似黏人的行为,这其实是孩子在寻求安全感的表现。他既好奇外界的新鲜事物,又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他会回来蹭蹭,或者妈妈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确定妈妈还要自己

  • 你怕吵易玻璃心又爱哭?身为高敏感怎么教养小孩
    你怕吵易玻璃心又爱哭?身为高敏感怎么教养小孩

    有些高敏感族选择不生孩子。因为高敏感族成为父母会非常辛苦,只要有了孩子就更难拥有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了。 「我很需要休息但却没有时间。偶尔稍微坐一下喘口气正想上厕所时,女儿马上就大声喊『妈妈!妈妈!妳在哪里?』」 一位来参加讲座的学员告诉我,他不得不要求他十几岁的孩子搬离家。那年纪的孩子只要待在家里就是会发出很多噪音,常会搞出一些难以预期的状况。 只是心思敏锐的高敏感族大多具备了身为父母亲应有的资质: 关心孩子、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孩子的需求、也很能体贴孩子。为了当个好父母,只要能力所及他们什么都愿意做。 但高敏感族对于自己该有的父母形象,总是设下了非常高的标准。承认自己没达到原本设下的标准,对他们来说简直丢脸到家。他们会为自己没有达标而沮丧万分,天生拥有的同理心在此时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问题在于他们太尽心尽力了。这时候如果是夫

  • 孩子暑假最容易养成这5大坏习惯,你家孩子中几条?
    孩子暑假最容易养成这5大坏习惯,你家孩子中几条?

    作为老师,每学期开始我们都很头疼,孩子们开学会有各种不适应,哭哭闹闹分离焦虑妈妈老师都头疼,而假期养成的各种坏习惯让老师最头疼。 暑假天气热,很多孩子不愿意出门,在家很容易养成下面这几种坏习惯,不仅让孩子这一年在幼儿园学会的各种技能、养成的各种好习惯付诸流水,开学后会把这些坏习惯带回幼儿园中,花很久才能改掉这些坏习惯。 1、不按时起居 孩子最容易养成的最坏的习惯就是睡懒觉,其实我们成人也会这样,在假期里睡个大懒觉,很多孩子再暑假里也爱睡懒觉。我的建议是假期里面可以相对晚一些起床,但是绝对不允许孩子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肆无忌惮地睡懒觉。 还有就是孩子到吃饭点不吃饭,到午休点不午休,到晚上睡觉点不睡觉,这些不仅是坏习惯,对孩子的身体也不好,所以假期仍然要按时吃饭、按时午休、按时睡觉。 2、小班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退步

  • 如何养出一个不让人讨厌的孩子?
    如何养出一个不让人讨厌的孩子?

    - 01 - “熊孩子”曾经是个亲昵的称呼,用来形容孩子调皮不懂事的,想想咱们小时候长辈要是说一句“这熊孩子”,多半是表情带笑,半是嗔怪半是疼爱。但是近些年这个词每次出现 ,发生的事常常伴随着批评、揪心和无奈。 在电影院看电影,前面的几个孩子一直热热闹闹叽叽喳喳的探讨剧情,中途出去又回来还互相大声询问。 楼上那家的两个孩子,高兴的时候在屋里来回疯跑,不高兴的时候乒乒乓乓摔东西,不管在午休还是在半夜。 贵阳一个10岁男孩在家看动画片,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一气之下竟然用小刀割断了施工工人的安全绳。万幸的是绳子有两根,工人在半空中悬空,直到被赶来的消防大队救下。 “110吗?我被人追杀了!快来救救我!”浙江一个孩子打了报警电话,接线人员问在哪儿被追杀时,孩子回答:“我在‘王者荣耀’里被

  • 如何“教出”自信孩子?
    如何“教出”自信孩子?

    有妈妈向严妈抱怨:孩子很不自信,胆子小,不爱和别人说话,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那到底该如何让孩子充满自信,告别自卑胆小呢?今天严妈就说说关于自信这件事。 严妈秘笈 安全的爱、适度鼓励、创造机会 妙招一:安全的爱 ▼ 一方面,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无条件爱他的。无论他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颖还是平凡、听话还是叛逆、漂亮还是丑陋、学习好还是差,都会永远爱他。爱他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和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另一方面,父母在生活工作中相互鼓励、帮助和包容,一同分担家里的事物,愿意深爱彼此和共同的家人,那么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将充满深深的爱和安全感,这将形成最强有力、源源不断的自信心源泉。 妙招二:适度鼓励 ▼ 培养孩子

  •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优的气质是教养,最美的爱是学会感恩!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优的气质是教养,最美的爱是学会感恩!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优的气质是教养,最美的爱是学会感恩,这些你都教给孩子了吗? 01 家教决定孩子的出息,门风决定孩子的教养! 中国向来高度重视家教和门风,历史上那些名门望族之所以培养出无数伟大人物,无不得益于此。 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孩子可谓是“位高权重”。 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小家伙转,孩子时时刻刻都扮演着被爱的角色,要什么家长都会千方百计得满足他们。 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认为从家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 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须知最好的东西就是良好的教养和优秀的品格,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会让他获益良多…… 02 孩子懂得感恩,才会得到幸福! 曾经一位富有的老华侨归国后想资助一些贫困地

  • 装懂事的孩子,最可怜!妈妈们千万不要再逼孩子这样做了
    装懂事的孩子,最可怜!妈妈们千万不要再逼孩子这样做了

    清晨带着优优到广场散步,碰到几个相熟的妈妈,优优离很远就看到了她们,张着小嘴不断的喊着“阿姨,阿姨”。几位妈妈看到优优也很高兴,直夸孩子懂事。 其中一位年轻的妈妈从身后拉过自己的孩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叫阿姨们好。” 小男孩的年龄跟优优相仿,平时很好出门,看的出来,性格有些内向,他睁着双眼瞧着我们,但是不说话。 此时,他妈妈又催了一次:“叫阿姨好呀,就像妹妹那样。”小男孩还是没有说话,依然抿着嘴瞪着我们。 妈妈开始火了,将男孩转过来,盯着他,说:“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在家一天巴巴的那么多话,怎么出来就哑巴了,平时妈妈是怎么教你的?” 小男孩还是不说话,还倒退了几步藏到了妈妈身后。 我劝这位妈妈,好啦,从孩子的眼神中,已经看出他跟我们打招呼啦。 这位妈妈却有些面子上挂不住了“我家孩子就这

  • 打不得,讲不听,爱发脾气的宝宝怎么才能听话?
    打不得,讲不听,爱发脾气的宝宝怎么才能听话?

    前几天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大结局了。 本来电视剧已经结束了,但关于育儿的一些问题,还是值得谈讨的。 比如有一幕,你记得吗,女主角罗子君离婚后,带着孩子搬出来的第一个晚上,孩子闹着要回家,哭得昏天黑地,这种状态简直是所有妈妈的灾难…… 男主角贺涵来江湖救急了。 他带来一只巨大的变形金刚,跟孩子说,要想把它留在家里,从今天起好好睡觉不再吵妈妈。 孩子当然是想都不想就答应了啊,皆大欢喜。你可能心想,贺涵不愧是机智男神! 醒醒吧!这是在演戏啊!为什么说他们两个人的做法都是反面教材呢? 罗子君的一句“再这样我就让你回自己房间”,其实是一种威胁和抛弃,你以为你能吓住孩子,但迎接你的必然是孩子更大的爆发,因为他连最后的一点安全感也没有了。 那贺涵呢?看起来很高级很会哄孩子啊?

  • 圈养真的会变笨!我为什么坚持不给宝宝用婴儿围栏?
    圈养真的会变笨!我为什么坚持不给宝宝用婴儿围栏?

    一直后台都断续有读者问橙子,什么时候团购婴儿围栏呀!娃会爬了,到处乱爬招架不住啊,得赶紧把他圈起来啊! 这个东西还挺流行,感觉超级解放父母的,而且真的有厂家来找过我哦!大件的东西利润都很好的,但是我还是强忍住金钱的诱惑毅然拒绝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东西不符合我的教育理念,卖了我真的会有点良心不安。 在屋子里到处乱爬乱乱摸 是宝宝在学习的过程 宝宝从只会坐,到会到处爬,那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其兴奋的程度无异于你突然发现自己长了双翅膀能飞了,以前是只能看没法碰,现在终于可以凑近了真实的感受一下了。然后他们就开启了探索游戏地图模式,到处的乱闯,看见什么都要摸摸啃啃,看看能不能解锁什么新功能。 作为妈妈,会觉得这个月龄的娃特别让人操心,一眼没看住就去啃鞋了,可是宝宝们就是通过这样在家里乱爬乱啃的过程

  • 老师最喜欢的3种家长,你上榜了吗?
    老师最喜欢的3种家长,你上榜了吗?

    大部分家长希望老师对孩子的学业能格外关照,在孩子失意时能拉一把,不要因为孩子的一两次表现不好就放弃他。 可是,一个班那么多学生,老师哪有这么多精力一一兼顾呢?但是有3种家长,偏偏最受老师欢迎,从而导致老师额外青睐他们的孩子,并且会很高兴为他们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1 知事明理型 要知道,二胎开放前,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宠爱有加,磕着、碰着都要惊动一家子。 同样为人父母,我很能理解家长的爱子心切,但有的家长仗着有权有势,不问清来龙去脉,孩子间闹闹矛盾却当真,硬是强行替孩子出头,跑到学校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我听我儿子说他被同学欺负了,你们学校必须给我一个交代,我得告诉你们xxx是我的好兄弟,今天不给我一个说法,我一定要你们好看!” 这种喜欢把小事闹大、冲动鲁莽的家长不管有无权势,最容易被老师列入黑名单,从而可